下书看 >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 第339章 口口相传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第339章 口口相传

    沈青辰带着崔婉清她们,沿着京城的主街一路闲逛。

    街上各色各样的花灯在夜风的吹拂下,迎风摇曳。

    路边摊贩的火炉中升腾起来阵阵热气,给热闹的夜色增添了几分氤氲。

    陆小六把叶婉兮送出京城之后,很快便回到了沈青辰身边。

    “大人,事情办妥了……”

    沈青辰点点头,带着崔婉清她们继续前行。

    崔婉清她们几个玩兴正浓,根本就没有发现陆小六曾经离开了一段时间。

    若是算算时间的话。

    沈青辰一行足足逛了有一个多时辰了。

    四女叽叽喳喳围着沈青辰身边,手里拿着买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丝毫不觉得疲累。

    逛街是女人的天性。

    估计再让她们走一个时辰也没有什么问题……

    在众人的前面,有一座装饰的极其华丽的酒楼。

    沈青辰感觉有些疲累,便带着崔婉清她们几个向酒楼内走去,准备歇歇脚再走。

    这座酒楼叫做醉月楼,是安阳长公主的产业。

    京城内高官宴客,文人之间的交流,常常都会选择在这里进行。

    等沈青辰走进酒楼,才发现这座酒楼规模很大,呈四方的口字型结构。

    各种文字书画,瓷器,漆器,以及名贵的屏风充盈其中,让整个酒楼都充满了书香气息。

    在一楼大堂的天井中间,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舞台。

    几名舞姬正在舞台上跳舞。

    在这大冷天里,舞姬们身上依然穿着薄纱的罗裙。

    身姿曼妙舞姬在台上翩翩起舞,修长的双腿若隐若现,看起来性感撩人至极……

    沈青辰见状,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感觉自己还能站一个时辰……

    江凌月附在沈青辰耳边悄悄道:“好不好看?”

    沈青辰不假思索的点点头。

    “好看……”

    江凌月在沈青辰的腰间拧了一把,笑眯眯道:“这种舞蹈我也会跳。”

    “等回家我跳给你看好不好?”

    虽然沈青辰疼的呲牙咧嘴,但仍然如同小鸡啄米一般猛点头。

    “好……好……”

    崔婉清见状,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陆无双举起衣袖掩嘴轻笑。

    只有顾雅琴有些不明所以,十分奇怪的道:“她们穿这么少,不感觉到冷吗?”

    此时酒楼的三楼热闹非凡,正进行着一场诗会。

    安阳长公主是一个爱诗之人。

    今日是上元节,安阳长公主便宴请了京城的诸多才子,在酒楼的三楼组织了一场诗会。

    为了提高这次诗会的分量。

    安阳长公主把原国子监祭酒,现任户部侍郎赵维桢,以及礼部尚书孔瑾衍都请了过来。

    同来还有青莲书院的山长许敬之等人。

    一些学子文人冥想苦思,做足了模样,才把早就准备好的诗作拿出来,传给赵维桢他们点评一番。

    今日诗会的主要内容,无非是描叙上元节的热闹情景。

    只可惜大多诗作言辞华丽,却毫无意境可言。

    赵维桢偶尔夸奖几句,便能让众士子激动的脸色通红,浑身发抖……

    整个宴会觥筹交错,场面热烈,其乐融融。

    期间还有京城的名妓弹琴歌唱一番。

    此时名妓在舞台歌唱的曲目,正是中秋沈青辰所写的那首明月几时有。

    虽然距离中秋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但这首词却依然在各个饮宴欢聚的场所被咏唱。

    而且随着这首词不断地口口相传。

    导致大梁各地区,甚至整个天下都在传唱这首明月几时有。

    临安公主天下第一才女的名头也越来越盛。

    但对于这首词是否是临安公主所作,京城的文人们始终抱有怀疑态度。

    尽管临安公主后来又拿出了一首金缕衣,稳固了她京城第一才女的地位。

    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人们对这首词作者的讨论。

    结合当时中秋瑶华诗会的情况,很多人都怀疑这首词是沈青辰所作。

    当然,这都是小范围的讨论。

    没有人敢让临安公主背上沽名钓誉的名声。

    所以在公开场合,这首词的着作权仍旧属于临安公主所有……

    一曲罢了,名妓袅袅从舞台退下。

    众多文人士子倚在三楼的围栏处,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谈论着这首名扬天下的诗词。

    一位中年文士叹息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文采斐然,意境深远,好词啊!”

    “若是说这首词是临安公主所作,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此人叫做杨正卿,是今年梁帝钦点的状元公。

    虽然杨正卿现在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史官修撰,但前途却十分光明。

    因为在梁国的官场上,有着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将来杨正卿是有可能进入内阁的。

    如此人物,自然成了京城各世家争相结交的对象。

    安阳长公主便给杨正卿也下了帖子……

    杨正卿有着很高文学造诣。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不但意境深远,还包含着浓浓的人生感悟。

    杨正卿绝不相信。

    如此可以流芳百世的佳作,竟然会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之手……

    杨正卿身边的一人笑道:“杨兄此言有理。”

    “临安公主作为一个女子,如何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句?”

    “有人说这首词是沈青辰所作,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崔慕白在旁边听着,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中秋之夜的当晚,崔慕白一直在沈青辰的身边,

    所以对于此事的真相,没有比崔慕白更加了解的人了……

    自己的妹夫有此才华,让崔慕白也感到与有荣焉,

    但此事事关临安公主的声誉,崔慕白可不敢妄加评论。

    他也只能望着楼下舞女的舞蹈,沉默不语……

    杨正卿点了点头,继续道:“据说在中秋之夜的当晚,沈青辰和临安公主在一起。”

    “而且沈青辰还有着一个秀才的身份。”

    “我认为这个传言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在杨正卿的不远处。

    礼部尚书孔瑾衍之子孔贤俊和一群公子哥在一起,正垂头望着楼下舞女们曼妙的舞姿。

    由于孔贤俊和杨正卿相距不远。

    杨正卿和和别人之间的谈话,让孔贤俊一字不落的听到了……

    孔贤俊见杨正卿对沈青辰如此吹捧,顿时满脸的不爽。

    “你们瞎说什么呢?”

    “沈青辰就是一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粗鄙之徒。”

    “就凭这样的杀才,会作个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