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 第444章 宿命的轮回,想逃也逃不掉?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第444章 宿命的轮回,想逃也逃不掉?

    杨广笑眯眯盯着齐王,但齐王却嘴唇蠕动,心里也很想问一句父皇,您何时变的如此腹黑了?

    当然这话齐王肯定不敢问,故此也只能无奈道:“得得得,你说甚就是甚,儿臣说不过您,儿臣认怂还不行吗?”

    齐王说完就准备返回萧皇后身边了。

    和这样的父皇待一块,本王不稀罕。

    可杨广却皱眉呵斥道:“站住,朕还有话问你呢?”

    “父皇还想问甚?”

    齐王这才停住了脚步,疑惑看着杨广。

    “其实也没甚大事,朕就是想问问你,既然你三弟都让人给你割了,你那子嗣有着落了吗?”

    “你看看你三弟,他才多大,这一二三四五,眼瞅着就五个子嗣了。”

    “你再看看你,亏你还是做兄长的呢?你丢人吗?”

    杨广也这才小声询问。

    这才是他把齐王叫到这僻静之地的原因,他想问问齐王的子嗣问题。

    毕竟齐王也是他的嫡子,他这做父皇的,肯定得关心一下。

    “不是吧父皇?您也太偏心了吧?”

    “儿臣以前和那些妻妾在一起时,您总说儿臣贪恋美色。”

    “可现在,您居然拿三弟有五个孩子这事,来跟儿臣比?”

    “父皇您觉得合适吗?”

    但齐王却被杨广这话问的,顿时就忍不住了。

    甚至这也就是齐王不知双标这个词。

    他若知晓这个词,此时肯定就给杨广扣上双标的帽子了。

    有你这么当爹的吗?偏心都写脸上了好吧?

    “咋不合适?”

    可杨广却瞪了齐王一眼,然后才淡漠道:“朕是皇帝,朕说合适就合适。”

    “你就说你多久能有子嗣吧?少和朕扯这些没用的。”

    “朕只想看着你们都有子嗣。”

    “这个,儿臣也不好说啊。”

    “父皇若是一定要问,儿臣也只能说是尽力了。”

    齐王尴尬一笑,又和杨广聊了会,他们就返回萧皇后那些女眷身边,和她们一起继续等着来瑛分娩了。

    就这样又等了两个时辰,天都快要黑了,他们却忽然听见来瑛的寝宫内,一道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了起来。

    “生了?男孩女孩?瑛儿那丫头可曾安好?”

    瞬间,杨广心里一喜,立刻就对着寝宫里面喝问。

    就连萧皇后众人,也都很好奇。

    “回陛下,是位皇孙,太子侧妃也一切安好。”

    “太子殿下所提剖宫产手术,果然有用。”

    孙思邈和巢元方也赶紧从寝宫退了出来,对着杨广激动回道。

    尽管他们早就无比确定,杨安教给他们的剖宫产手术有用。

    可说到底,他们也未曾尝试?

    但现在,他们却看见了效果。

    也终于确定了,杨安所教剖宫产手术,是能攻克难产问题的神术。

    这让他们心里的喜悦难以掩饰。

    “哈哈哈,有用就好,有用就好啊。”

    杨广大笑一声,立刻就对身边太监吩咐:“来人,传朕旨意。”

    “孙思邈,巢元方二人,开创剖宫产手术有功。”

    “加封太医令巢元方为紫金光禄大夫,赐爵济世侯。”

    “神医孙思邈身在玄门,无意为官,加封大衍清妙护国真人,赐药王称号。”

    “同时,令工部着手筹建大隋女子太医署,由巢元方任太医令,孙思邈从旁协助,负责教导天下有天赋的女子学习医术。”

    杨广既然答应了孙思邈和巢元方,会为他们建造女子太医署,他就肯定不会食言。

    可孙思邈和巢元方听到这却惊住了,孙思邈也立刻就对杨广摆手说:“陛下,这可使不得啊。”

    “剖宫产手术乃太子殿下所创,并非臣等开创啊?”

    “就是啊陛下,这不合适啊?”

    巢元方也跟着一起拒绝。

    能被皇帝赏赐,他们肯定乐意。

    可这剖宫产手术不是他们开创的啊?这就让他们有些受之有愧了。

    “不,两位神医记错了,这剖宫产手术,就是两位神医所创。”

    “以后无论何人问起,你们都如此说。”

    但杨广却微微一笑,这话说完,他才再次解释:“太子乃国之储君,储君者,自有储君所行之事。”

    “至少此事,不是储君该干的,两位神医可明白朕的意思?”

    杨广肯定知道剖宫产手术不是孙思邈和巢元方所创。

    可知道又能如何?

    杨安做为太子,以后的大隋皇帝,注定不能对外承认他搞出来了这种医术。

    毕竟你一个当皇帝的,不好好学着治理国家,却在琢磨女子分娩的事?

    这事没法对人言啊?

    既然如此,杨广还不如将这功劳赐给孙思邈和巢元方的好。

    至少这样一来,他不但保护了杨安的名声,还能让孙巢俩人,更加感念杨安的恩情。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若是如此说,那臣等就厚颜收下了。”

    “不过还请陛下放心,臣等愿意终身待太子殿下为师,以老师之礼尊之。”

    孙思邈和巢元方也这才对视一眼,然后恭敬说道。

    他们方才或许还没明白杨广的意思,但这会,他们却也懂了。

    既然懂了,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单是这么一份医术,就足以让他们流芳百世了。

    “嗯,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朕就不管了。”

    “不过瑛儿那丫头,当真安好吗?此事可马虎不得。”

    杨广嗯了一声,随后才再次询问。

    “没事,陛下您就放心好了,臣等已经教导了两位贵人伤口缝合处理之术,目前正在处理。”

    “况且臣等也会在这里守着,定然不会让太子侧妃有事。”

    孙思邈和巢元方齐齐回答,杨广这才满意颔首说:“嗯,没事就好,没事朕就先回去了。”

    “你们若有所需,都可向皇后提。”

    “最近这段日子,朕会让皇后待在东宫。”

    杨广肯定不会在东宫久留,这一点,孙思邈他们也明白,故此很快就应下道:“诺,陛下。”

    “嗯。”

    杨广嗯了一声,又对萧皇后叮嘱了一番让她暂且留在东宫的事,等把此事安排好了,他就先行离开了。

    只是他才走,齐王却忽然追了上来,对着杨广问:“父皇,您是想灭佛了吗?”

    刚才所有人都没在意杨广册封孙思邈大衍清妙护国真人这事,甚至就连孙思邈本人,可能都未察觉杨广的用意。

    但齐王却察觉了,也瞬间明白,他父皇可能是要灭佛了。

    因为孙思邈是道士呀。

    皇帝册封孙思邈一个道士为护国真人,这就等于朝廷认可了玄门的贡献。

    这对那些寺庙僧侣来说,可并非好事。

    “呦呵,被你看出来了?”

    杨广也愣了愣,随后才摇头道:“不过朕也并没有灭佛的想法,朕只是想看看那些寺庙僧侣的后续反应罢了。”

    “距离万佛寺那案子过去也有一阵了,虽说案件还在侦办中,但那些寺庙僧侣也该收到消息了。”

    “既然收到消息了,咱不妨就为他们加一把火,也正好看看他们对朝廷,是否忠心?”

    要么说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有其深意呢?

    杨广看似简单的册封,里面却有着常人难以揣摩的心机。

    “原来父皇是这意思啊?若是如此的话,倒也可行。”

    “那三弟留下的那本白蛇传,儿臣也就等到那些寺庙僧侣有动静了再出手?”

    齐王恍然,随后才试探询问。

    “嗯,等着吧。”

    “当前咱还是以高句丽战事为主,能不为自己找麻烦,就先不找麻烦。”

    “只是你三弟在辽东那边,究竟如何了?”

    “这一天天的,也没个军情传来,让人揪心啊。”

    杨广颔首,齐王也这才眼珠子一转道:“那要不,儿臣去辽东看看?”

    齐王这是想出去潇洒了,自从老杨头回来以后,他就没有一天是舒坦的,他得找个没人管的地方浪一圈。

    “别做梦了,你就给朕老实在这待着,没有朕的旨意,你哪里也不许去。”

    “否则,朕就打断你的腿,明白了吗?”

    但杨广却冷笑瞪着齐王,吓的齐王也脖子一缩,无奈道:“行行行,儿臣哪也不去,哪也不去总行了吧?”

    “嗯,这才对嘛,老老实实待着,比甚都好。”

    杨广嗯了一声,这才让齐王离开了。

    而他自己,也在齐王走了后,看了看辽东方向,就返回大业殿了。

    与此同时,辽东那边,杨安也已经带着大军继续向前推进了。

    不过因为有渊太祚旧部,以及高句丽王投降旨意的帮衬,杨安此次的战事推进非常顺利。

    仅仅只是三日,他就带领大军,连续攻占了七座城池。

    甚至就连渊盖苏文和荣留王所放弃的丸都山城,也被杨安他们占领了。

    只是占领了丸都山城以后,杨安却收到了渊盖苏文拥立荣留王高建武为高句丽新王,并且迁都乌骨城的消息。

    收到这消息,杨安也怔了怔,随后才对身边的来护儿,南阳公主,以及霍红棉三人感慨说:“哎,那渊盖苏文,怎么和荣留王高建武搅到一块去了?”

    “这还真是宿命的轮回,想逃也逃不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