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0章 叶教授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0章 叶教授

    听了李枭的话,赵教授脸色有些不太好,对于李枭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只不过没想到,在自己学生身上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去过医院吗?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这是脑震荡,暂时性的失忆和记忆混乱,但也有可能没办法恢复,我这一次来学校就是一个老师来请教一些问题,想在开学前尽快赶上学习的进度”。

    闻言赵教授脸色缓和了不少,对于李枭这份对学习的态度更是多了几分欣赏。

    “能恢复就好,没事记不起来,咱们就从头再学。”。

    鼓励了一句赵教授又道:“我过些天要去海津,还不知道要去多久,如果你要有问题就去找叶教授。”。

    但看着李枭有些迷茫的眼神,赵教授索性拉着李枭向外走去:“走,我带着你去他家找他”。

    说着就走出了教学楼,向着学校的家属区走去。

    路上还给李枭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李枭这才知道,这个叶教授原名叫做叶哲泰,虽然他教的是物理,但对于机械也有了解。

    教他大一的知识足够了。

    听到叶哲泰这个名字,李枭感觉自己前世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但具体是在哪看到过又想不起来。

    李枭索性也就不再多想。

    跟着赵教授李枭来到了一栋三层高的家属楼前,直接上了二楼,停在了203号门口。

    “谁啊?”。听到敲门声,里面想起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我,你赵伯伯”。

    话刚说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就打开了门,看到赵教授,她乖巧的叫了一声赵伯伯,随后就有些好奇的看向了李枭。

    这时候叶教授也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李枭有些惊喜:“李枭你的伤好了?”。

    “叶教授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那就好,人没事就好”。

    招呼李枭两人坐下,让自己女儿去倒杯茶,叶教授这才问起了赵教授的来意。

    赵教授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叶教授也没推脱,直接同意了下来。

    见此,李枭连忙起身感谢:“谢谢叶教授,太麻烦你了”,

    “做呀,坐下说,别和我那么客气,只要你好好学就行,这个国家未来终究还要靠你们,我们早晚会有老的一天”。

    本来叶教授还准备出两套卷子,看看现在李枭的水平,不过考虑到天色有点晚,也就作罢。

    让李枭明天再来。

    出了叶教授的家,李枭就没有在坐电车,而是叫了一辆黄包车,准备去商店看看有没有卖电扇的。

    现在这个时间点段,供销社还没成立,李枭也不知道去哪里买。

    好在黄包车车夫对四九城各地都熟,听了李枭的要求,直接道:“爷你要买电扇,一般地方可买不到,这要去东安市场。”。

    黄包车车夫所说的东安市场李枭知道,说的就是王府井,也是一个传统的商业区。

    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成祖年间。

    之后随着时间的演变,在那里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繁华的商业区,要不然以后四九城建设的第一座百货商店,也不会建设在那里。

    在东安市场转了一圈,找到卖电扇的店铺问了问,一个电扇竟然要240块。

    比一辆自行车还贵。

    这让李枭有些无奈,还完欠的钱,他家现在总共加起来也不过300多。

    虽然他有信心能赚到钱,但那也是后话。

    现在让他拿出近乎全部家底去买一台电扇,除非他是疯了。

    不过来了总不能白来,给两个妹妹买了一点糕点,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一些后世才有的面包放在里面,这才回了家。

    刚到门口,李枭就碰到了何雨住。

    看到李枭,何雨住小跑着上了前:“枭哥你身体好了?”。

    “好的差不多了,柱子听何叔说你去学厨了,学的怎样?”。

    一个说起这个何雨住来了劲:“枭哥别的我不敢说,但要说起学厨我是这个”。

    说这何雨住还比了比大拇指,随后又道:“我师傅都说我有天赋,最多3年就能考上三灶”。

    怕李枭不明白,何雨住又解释了一句。

    “这要放在其他人身上,先要打荷三年,?之后是配菜两年,?最后才能上灶操作,至于学几年才能上三灶,这还要看天赋。”。

    就在何雨住炫耀的时候,忽然长着一张马脸的许大茂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直接嘲讽道:“傻柱别欺负枭哥不懂,要不是有何叔,你也要从打荷做起,就你这德行还天赋,狗都比你强。”。

    被许大茂这么一说,何雨住感觉丢了面子,立刻就急了:“许大茂你别瞎咧咧,看我不打死你这个孙贼。”。

    许大茂也机灵转身就跑,一溜烟两人就没了影。

    “爸、爸我哥又打架了”。

    看到何雨住跑远,在旁边的何雨水口上喊着,直接跑回了院,向何大清告状去了。

    这看的周围人一阵好笑。

    对于这两人的大闹,院里人早就习惯了,也不当一回,看没热闹好看,也就开始各忙各的。

    李枭也是笑着回了屋。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对于大院里的人他也有了新的了解。

    现在刚刚50年。

    易中海还不是一大爷,也不是后来的八级工,也没有急着找养老人的意思。

    何大清也没跑路,何雨住虽然混了点,但有何大清的压制,除了对许大茂,和其他人说话还都很客气。

    贾东旭还在轧钢厂做学徒,还没拜易中海为师。

    按照时间线来算,最晚明年贾东旭就会拜师,现在还不是公私合营后,那个时候进厂厂子就会帮着找师傅。

    但现在不一样,轧钢厂还是私人的。

    想要学到真东西,不拜师想都不要想。

    其实李枭有些疑惑,在原主的记忆中,贾东旭他爹活着的时候,为人还可以交了不少朋友。

    李枭有些想不通。

    贾东旭进厂后为什么他爹那些朋友,不收他为徒,是另有隐情,还是有人从中作梗,这个李枭就不知道了,也没多大兴趣去了解。

    至于聋老太太,这几天李枭也就见过一面,了解的不多,但可以肯定他不简单。

    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脚老太太。

    那一身气质,就算穿的普通,但也遮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