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45章 手扶拖拉机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45章 手扶拖拉机

    “李枭同志其余研究项目是什么?”。

    等着工人装车测试的时候,听赵教授聊到其余项目,领导不由有些惊讶,三马子的出现就已经很出乎他意料了。

    没想到还有别的。

    “领导,一个是手扶拖拉机,另一个是摩托车项目”,赵陆说道。

    闻言领导一下看向了赵陆问道:“都制造出来了?”。

    说完眼中还有些期待。

    “摩托车项目还差一点,手扶拖拉机已经制造出来了,就等着试验了。”。

    “走,带着我去看看手扶拖拉机。”,领导迫不及待道。

    手扶拖拉机他也了解过。

    知道这种机器可以播种和施肥,也能耕地作业,还能用于收割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这些都能提高耕地效率。

    不过国内工业太过于落后,只能优先发展那些重要的工业,他本想着过几年在进行研究。

    但没有想到,手扶拖拉机已经被研究出来了。

    在赵陆的带领下,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厂房内,当进入厂房,领导就看到了一台机器摆在前面。

    相比于三马子。

    手扶拖拉机的外观没那么美观,李枭设计的还是红蓝配色,一个方向的发动机,在碰上两个扶手。

    这就是大致的外观。

    不过这也只是李枭觉得。

    在别人眼中可不是如此,特别是曾经见过手扶拖拉机的领导。

    这个年代的手扶拖拉机,最厉害的就是小鬼子制造的,早在1926年,小鬼子就制造出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之后随着发展。

    小鬼子的手扶拖拉机用途也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外观也越来越精致。

    但相比起来。

    领导还是感觉眼前的手扶拖拉机,整体布局更合理,更加的紧凑,没有那些冗余的结构。

    领导一边看,旁边李枭也解释着。

    “领导,这台手扶拖拉机马力能达到 11左右,能够灵活的变速,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最快应该能达到15千米每小时,在不播种、收割的时候,在后面挂上板车,还能用于近距离运输。”。

    听着李枭所说,领导也时不时点头。

    “这个就是收割机”,介绍完毕手扶拖拉机,李枭又介绍起了配套的收割机、播种机、除草机等几种配套的机器。

    “好啊!”。

    看着这些机器,领导称赞道,立刻想到了北大荒的开垦,早在1947年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以及建设更具体。

    北大荒就开始了开发。

    虽说现在已经全国解放,但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北大荒的开垦依旧不能停,甚至还要大规模开发。

    这如果还有手扶拖拉机,效率会快上很多。

    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

    看完手扶拖拉机,一行人又去了制造摩托车的车间,不过和前两个不同,因为摩托车的发动机太难制造。

    摩托车并没有被制出来。

    “领导,这台摩托车的发动机要求的精准度太高了,以我们现在的工业水平很难量产,不过李枭同志的设计设,成功的概率很大,虽然国内很难量产,但我们可以像变速自行车那样……”。

    “你是说专利授权出去?”。

    赵教授点了点头:“是的,李枭同志设计这款摩托车,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出口赚外汇。”。

    听到赵教授的解释。

    领导看向李枭的目光更加温和,眼中也满是赞许,明明可以用这些设计赚大钱。

    但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献给了国家。

    拥有这样一颗爱国之心,没有人会不喜欢。

    “有什么我能帮助的?尽管说”。

    想了想领导道。

    赵教授等的就是这句话,不由露出了笑容:“领导,您看能不能给我们派一两个八级工过来,有些零件需要打造,也只有八级工手艺,可能才能达到要求。”。

    “明天我让人来找你。”,领导想都没想,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看完这些就到了中午。

    领导并没有走,在厂长的招呼下去了食堂,本来厂长还想让何雨柱去炒些拿手菜。

    开个小灶。

    不过领导却没同意,想要和工人们一起吃。

    而厂内的工人在看见领导后,一个个也是兴奋的不行,他们真没有想到,这大的领导竟然会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

    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认同感。

    等才吃完饭,人们这才又开启了测试,这一趟测试下来,虽然速度降下来了,但还是能跑到四十左右。

    随后工作人员就开始继续装货,把货物加到了5吨。

    就算如此,三马子依旧有差不多30的速度,这一次不止是在城内,也去了一趟城外。

    走一些烂路,爬一些坡,把变速杆调到低速,也完全不在话下。

    很容易就能爬上大坡。

    看着一名工程师手上记录的数据,领导眼中很是满意。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卡车,可不是后世,一些卡车的最快速度也才80左右,满载的情况下跑到50就不错了。

    如果超载那速度只有40左右。

    三马子在满载的情况下能跑到40早就超出了他预料,更何况在一些爬坡表现中也不俗。

    完全可以用在远距离运输上。

    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噪音太大,在战场上不太适用,这么大的声音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看完数据领导想了想对着厂长几人说道:“这些测试还不够,我们要考虑到各种情况,高温、低温,还有在海拔高的一些地区,都要进行测试,这个后面我就派人过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多制造几台车出来。”。

    “是,领导,保证完成任务。”,厂长大声道。

    众人也不由都有些欣喜,上面越重视,那也就代表他们制造出来的三马子越有用。

    吩咐完这些直到四点多,众人这才目送着领导的车离开。

    刚一离开,厂长就吩咐道:“张刚同志,叫上厂里人开会。”。

    “是。”。

    张刚答应了一声,立刻开始了安排,知道这是要为制造三马子来调整工作,好尽快多制造些三马子。

    本来厂长还想让李枭参加。

    不过想了想李枭拒绝了。

    这种事用不到他,去了也是浪费时间,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多研究一下高射炮。

    好早点把高射炮制造出来。

    ……

    拒绝了厂长,李枭又去三号区域,率先试行新管理制度的厂房看了看。

    这几间厂房正在改造。

    有李怀德和车间主任盯着,不需要他做什么。

    也就提前骑着车子回了四合院,一边骑他也在一边考虑着这几个项目的事,三马子已经开始了试验。

    手扶拖拉机明天也要实测。

    下面就剩下“超级幼兽摩托车”了!不过摩托车的制造,也就剩下发动机中几个零件的打造。

    有了八级工的配合应该也快。

    等全部搞完,他也能把心思全部放在高射炮上。

    经过前几天的研究,李枭已经差不多搞清楚了,55式37毫米高射炮的结构,下面就是画设计图,这才是最繁琐的。

    太多了。

    就比如弹夹、供弹漏斗、方向机手轮、击发装置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一画出来,零零总总有几百个。

    就算全身心投入至少也要一个月才能画完。

    想着这些,骑了不到10分钟,李枭就进了南锣鼓巷的胡同。

    “小枭你回来了?你家好像来人了?”。

    快到九十五号四合院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看到李枭笑着打着招呼。

    这说的李枭有些疑惑:“孙哥,我家谁来了?”。

    “我也不知道,刚才路过你们四合院时,就看到从军车上下来一个人,和你们大院的刘大爷说要找你。”。

    “谢了孙哥,我先回去看看。”。

    听孙哥这么说,李枭也有些诧异,就算是找他,一般也都是去学校,不可能直接去大院啊。

    这也让他骑的快了些。

    到了九十五号四合院,李枭就看到一辆绿色的车停在门口,他隔着车窗向里看了看,却没看到人。

    也就推着车子进了大院。

    “小枭你回来了?你姑姑来了。”,说大话是一位大娘,不难听出语气中的羡慕。

    这让李枭脚步一顿。

    他姑姑走了也有一年多了,虽说平常会写信联系,但他记得上次来信说,年底的时候会回来。

    没想到现在提前了。

    那位大娘说话的声音也惊动了屋内人,门帘掀开,李姑姑从刘大爷家走了出来。

    “姑。”,看到李姑姑,李枭喊了一声,比起一年前,李枭感觉姑姑老了不少,满脸都是疲惫。

    看了李枭一眼。

    李姑姑又看向了他身后,有些急切地搜寻着,没看到女儿,这让她眼中有些失望,不过随后就仔细的打量起了李枭,笑着道:“不错,又长高了些。”。

    李枭倒是没注意到姑姑的情绪变化,笑了笑没说话,反而是看向了旁边的刘大爷:“刘大爷今天谢谢了,改天请您喝酒。”。

    刘大爷也是笑着道:“你小子和我就别客气了,记得下一次请我喝你上一次拿出来的那种酒就行,你姑姑好不容易来一次,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好嘞刘大爷!忘不了。”。

    说着就把车子靠墙放好,打开了家门,“姑,还有这位大哥,你们快进,随便坐。”。

    在李枭的招呼下,李姑姑和他的警卫员进了屋,进到屋里,四下打量了一番,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陈设简单,但关键是干净,一看平常就没少收拾。

    “姑你不是说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吗?怎么提早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给两人倒上一杯茶,李枭也坐在了桌子旁,有些疑惑的问道。

    “今天刚到,我能提前回来这还要多亏了你。”,说起这个,李姑姑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赏。

    这倒是把李枭搞的有些糊涂:“我?”。

    看李枭疑惑李姑姑就解释了起来:“因为你研究出的电渣重熔技术,上面派我和几名同志,去和那边对接后续一些事宜,这一次我回来也是因为这件事。”,

    李枭是真没想到,姑姑竟然因为这件事才提前回来的,不过也没多问,而是道:“那姑,你在这边能待几天,秀秀,还有爷爷奶奶可想您了。”。

    这让李姑姑沉默了一下,眼中满是思念,但随即眼神又坚定了下来。

    “我这一次应该能待一个星期,也能回家看看。”。

    以前因为和小鬼子和光头打仗,不能回来。

    好不容易等到解放,自己一家也被分配到了津门,两地离着不远,她以为这一次可以常回家看看。

    但没想到朝鲜那边又发生了战争,这又耽搁了。

    “那就好、那就好,爷爷奶奶也经常提起您,问您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李枭道。

    “你爷你奶他们身体还好吧?”。

    “这您放心,他们二老身体好着呢!”,说着李枭看了看表,还不到五点,知道姑姑一年不见女儿,肯定十分想念,他就道:“姑,秀秀她们六点多才能放学到家,现在我们就直接去找他们吧!”。

    李姑姑倒是没有矫情,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一路上李枭给姑姑说着,秀秀在这一年中做的一些趣事,这让李姑姑嘴角也带上了笑。

    很快车就到了学校门口。

    下了车李枭就走向了看门的大爷,从口袋掏出了一根烟,给了门卫大爷:“孙大爷来抽根烟”。

    孙大爷笑着接了过来,笑着道:“你小子今天怎么来了,有些时间不见了。”。

    “这一阵学校有点忙,只能让李彤过来接一下。”。

    “那你今天怎么过来了?”,说着孙大爷还看了一眼后面的军车。

    “这还要麻烦您老一下,我姑姑,秀秀她妈好不容易回来了,太想女儿了,您看能不能和老师说一声,让秀秀、小颖提前放学。”。

    秀秀的情况孙大爷知道一些。

    知道她的父母都去了朝鲜那边,这也让他表情认真了起来:“你等着,我就去通知一声,你妹妹跟的还是石老师吧?”。

    “对,还是石老师,现在在一班。”。

    李枭说的石老师,原来是李彤的班主任,正好李彤那一届毕业,知道这个老师教的好,李枭就把两个小家伙弄到了她的班上。

    来了一个无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