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62章 楼半城的拉拢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62章 楼半城的拉拢

    第二天一早,李姑姑就来到了四合院。

    在这边吃了碗玉米粥,小咸菜,再加上外面卖的烧饼,李枭就带着李姑姑去了那一处院子。

    “姑,就是这一处。”。

    到了门口,李姑姑看了看院子的环境,满意的点了点头。

    比她想象中要好。

    李枭上前敲了敲门,很快老王就打开了门。

    看到李枭,在看到外面停着的那辆汽车,老王先是一愣,他原来以为李枭的姑姑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

    最多也就是一个主任。

    但看到汽车和旁边带枪的护卫,他就知道自己想错了,不过也仅仅是愣了片刻,老王就热情的招呼道:“李枭同志,您们快请进。”。

    在老王的招呼下,李枭就带着姑姑进了大院。

    进入大院,李姑姑就四下逛了起来,时不时还点点头,特别是站在两棵树下,看了又看,显然极为满意。

    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30年以上。

    树干上的凹凸不平,以及纵向裂纹和裂缝,都给了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姑,您感觉怎么样?”。

    看李姑姑看完,李枭就问道。

    李姑姑心情不错:“就这一处了”,说着就看向了跟在旁边的老王:“这房子多少钱,说市场价。”。

    老王稍微犹豫了一下,也没再说别的笑着道:“这样,2500您看怎么样?”。

    昨天李枭就给她说了价格,李姑姑也就点了点头:“那这样明天我在过来,您看您明天时间方便吗?”。

    老王点了点头:“我随时有时间。”。

    “那就麻烦你了。”,说了几句客气话,李枭一行人就出了四合院,李姑姑继续去忙自己的事。

    李枭也去了工厂。

    看几走后,老王也骑上一辆车子去了楼家。

    楼家书房内。

    “老爷,我看李枭那姑姑身份不简单,不仅有配车身边还跟着保卫。”,站在楼半城面前,老王讲述道。

    楼半城也有些差异。

    在他调查的一些资料中,李枭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家中的孩子,他之所以这么关注对方,也是看中了对方的潜力。

    如今局势不稳。

    他也想要投资一下,将来没准就能帮他家一把,如今听老管家这么说,他就更来了几分兴趣。

    不过这么一来,原来那一套拉拢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想了想楼半城道:“这件事我知道了,明天就把房子的事情办妥,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

    “老爷,我明白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见楼半城摆了摆手,老王这才出了书房。

    等老王出去后,楼半城从抽屉内拿出了一份资料,看到上面有关李枭几个兄弟的信息。

    他打算从这方面入手。

    趁着手上现在还有些权力,可以多照顾几人一下,李枭其他兄弟姐妹想要入厂工作,他也可以帮忙。

    对于楼半城的想法李枭并不知道。

    到了厂里,李枭给赵教授说明情况后,就打算回学校。

    赵教授直接就同意了下来,如今这边的实验基本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长期的测试工作,这时间就长了,并不需要李枭全程参与。

    只不过李枭没想到,他刚准备离开,就被赶来的李怀德叫住了。

    “老哥怎么了?”,李枭有些疑惑。

    “你看看这份数据,这是三号区那边厂房效率的一个对比。”,说着李怀德交给了李枭一张表格。

    一项项列举的很清楚,比起老式的管理方法,李枭提出的那一套管理方法,总体差不多能提高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工作效率。

    见此李枭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效率在他的意料之中。

    “那工人的反馈怎样?有没有说那些制度不太方便,或者说不太好的?”,看完手中的数据表,李枭问道。

    李怀德笑着道:“这个除了刚开始有工人表示不习惯,但之后没工人反应这一问题了,都对这一次改革比较满意,老弟您看咱们是不是能往上报告了,在全场在试行一下?”。

    李枭想了想,这一次实行也有一个工作周了,如果有问题应该早就发现了,倒是可以在扩大一下范围。

    “老哥,这都一周了也没发现其他问题,效率也有明显提升,按照数据来讲倒是可以试试,不过咱们这可不能自己做主啊!”,李枭说道。

    李怀德笑了笑:“你太看得起我了,就算我当了厂长我也不敢做这个主,都需要上面来做决定,我这一次过来,就是两位厂长吩咐的,

    想要老弟你跟着去趟一机部,这管理模式是老弟你一手想到的,也能给领导好好讲讲。”。

    李枭一听得了!学校这是回不去了。

    如果是别的他还能推脱。

    但正如李怀德所讲,这一份新管理模式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看李枭现在没啥事,张副厂长两人直接就去了一机部。

    一机部还是那么忙碌,事先早通过电话,两人刚一到部里,

    秘书就连忙把李枭两人叫了进来。

    在电话里黄部长已经知道了新管理模式的事,看到两人进屋,就开口道:“李枭同志你这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啊!真有那么好的效果?”。

    看着黄部长期待的目光,李枭把手中的报告交给了对方:“黄部长您可以看看,这是报告表,前面是原来模式下的工作效率,后面是新管理模式下的效率,整体提升了15%左右。”。

    一边听着李枭的汇报,黄部长一边看起了汇报表,上面写的很清楚,上午工作对比,下午工作对比,以及每天的总对比。

    等黄部长看完,李枭就又把那一份新管理模式报告交给了黄部长:“部长,这就是新管理模式的总报告,您可以看看。”。

    黄部长原来也是管理过工厂的。

    看到对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等的定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越看眼睛越亮。

    他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些不起眼的规定,竟然就能提高生产效率,这是他没想到的,但细想下来他又感觉很有道理。

    就比如“厂内只保留必须品”这一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