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间第一武夫 > 第281章 儒家修士

人间第一武夫 第281章 儒家修士

    与此同时。

    一颗流星自九天之上,径直朝着东仙楼的方向飞来,旋即落在的第八层外,明亮的清光犹如昼光,将整栋酒楼照亮!

    “着千古名诗,当列其位!”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入姜峰的耳畔。

    姜峰蓦然一怔!

    还有我的事?!

    姜峰心中不由得在想,自己都退出文坛好久了啊!

    可那道清光却似乎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将他罩住,随后重新化作光星,直上星空!

    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其他人有些措手不及,纷纷愣在了原地。

    萧凌雪转头看向安宁郡主:“为何学宫也会召他前去?”

    安宁郡主愣愣的摇了摇头:“不知道。”

    接着,她又皱眉道:“不会是学宫知晓他的学识,特招他去进修吧?”

    萧凌雪黛眉微蹙。

    姜峰诗才惊艳,迄今为止所作得几首诗词,也是广传天下,为人赞颂。

    可他早就弃文从武,入了不良人,如今又执掌天将府,岂能再入学宫?

    哪怕陛下答应,百官也不会同意吧。

    安宁郡主当即御气腾空:“我回王府打探消息,你们且回天将府等候。”

    说罢,金色佛光一闪,仙姿自往王府掠空而去。

    萧凌雪望着星空,脸上的凝重却始终不曾散去。

    ……

    银汉星光,乘槎而上。

    当青光罩身的那一刻,以姜峰的修为,自然可以将其震碎。

    可他并未拒绝。

    他对朝闻学宫亦是充满了好奇。

    当今史书,能够追溯到人族最遥远的历史,便是万年前的大燧王朝!

    再往前……没有记载。

    作为神州历史上唯一的大一统时期。

    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夫,皆对那个时代充满了向往。

    可关于那段历史,史书的记载少之又少。

    能够传承下来的东西,更是没有几件。

    墨阁的【造化灵珠】算是较为完整的一件。

    传闻中那座由人皇打造的圣碑则碎裂成不知多少块。

    姜峰进入过圣碑秘境,也去过墨阁的灵珠秘境,如今有机会来这座大景供养了两百年的儒家秘境看看,自然不愿错过。

    此时。

    星光罩着姜峰,带着他穿过白玉广场,从伟岸的老者雕塑旁掠过,进入到一座恢弘的大殿之内。

    大殿之内,无比辽阔。

    四方擎天柱,撑起了雄伟的穹顶。

    中央却是一方空旷的道台。

    呈圆形阶梯,层层往下。

    其上摆放着无数蒲团。

    星光带着姜峰,坐落在其中一个蒲团上,旋即啪的一声,光芒犹如泡沫般碎开,显露出黑衣磊落的少年身影。

    此刻。

    大殿之内,也坐落着数十位人。

    大都是年过半百的耄耋老者。

    其中绝大部分人,姜峰都不认识。

    倒是冀州的黄文羲院长,在当初的望江阁文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姜峰是最后一个出现在这里的,也是最年轻的一个。

    许多人看到这么一个少年出现在这里,不由得微微一愣。

    一些老学究更是直接皱起眉头。

    每个刚来到这里的人,脑海中都出现了同一个声音,告知他们此地为何处。

    其中更有不少人,年轻时也曾到过朝闻学宫进修过。

    尽管他们当年是从国子监的门户踏入而来,也从未到过此处大殿。

    但殿外的白玉广场,以及那座伟岸的圣人雕塑,实在太有辨识度。

    他们出现在这里,更像是重返书院。

    也更加明白,此地是何所在。

    在文人心中,这座朝闻学宫,便是儒道秘境,也是天下文人心中的圣地!

    看看在座的诸位,哪个不是学识渊博,哪个不是名家大儒。

    一个年纪还不过二十的少年,何德何能,能来此处占得一席之地?

    可这一刻,无人提出质疑。

    空旷的大殿内一阵寂静。

    唯有几个彼此相熟的老友,偶尔交谈时,传出细微的谈话声。

    直到某一刻。

    一道白色长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影,骤然出现在大殿中央。

    他从一团炽白的光里走出来,像是穿越了时光,面容慈祥,眼神和煦的望着大殿众人。

    片刻后。

    老者缓缓开口说道:“老朽,韩哲。”

    刹那间。

    无论是当世名儒,亦是国手琴师,此刻尽皆从蒲团上站起身,对着大殿中央的白衣老者,俯身一拜:“学生,拜见帝师!”

    姜峰也是后知后觉。

    天下读书人,无不知晓此人!

    韩哲,文帝时期的太傅!

    同时也是景文帝的老师。

    两百多年前,文帝大兴儒道,使文人的地位从此不同,他的老师韩哲可谓居功至伟。

    可以说,文帝时期的文官,都是他的学生!

    姜峰在江洲书院求学时,也曾在景国史书典籍上见过这个名字。

    古人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哲这个字,本就代表着智慧卓越,知人善用。

    可以说,他是文官集团的领袖,也是天下文人的老师。

    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自然不可能活了两百多岁。

    在姜峰眼中,眼前这位只存在于历史当中,存活于书本当中的老者,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超凡修士。

    其身上散发的光芒,比起纪王,只强不弱!

    说明韩哲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九境!

    然而。

    这位帝师给姜峰的感觉,却不像是个神通者。

    他更像是……当初在圣碑秘境中所见的许行和吴起。

    韩哲自顾的坐了下来,旋即对着众人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

    他环视着大殿众人,轻声笑道:“诸位都是我大景才名远播的文人,今夜召诸位来此,是有一事,须由诸位相助!”

    所有人坐在位置上,静静聆听。

    韩哲继续说道:“朝闻学宫的存在,本为考核天下学子,招揽儒道文人。我大景养儒二百年,是为重铸文道气运,恢复儒道巅峰。”

    “届时,大景文人皆可共享此运。”

    “以文气养身,可延年益寿,以文气塑心,亦可伟力加身,自成儒修。”

    “我儒家修士,讲究仁、义、礼、智、信、忠、孝、悌。”

    “凡不尊此八意者,不可称儒。”

    “儒门有四艺,为琴、棋、书、画。”

    “此四者皆可入道。”

    “入道者,伟力不输于武道大宗师!”

    在座者听闻此言,无不情绪激动。

    更有甚者,当场泪流满面。

    天下文人,终于可以真正的站起来了!

    从今往后,他们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粗鄙的武夫,也不能再对他们大呼小叫!

    姜峰坐在其中,望着这帮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的老人,脸上面无表情。

    他感觉自己像一只雄伟冷峻,气宇轩昂的仙鹤,混在一群咯咯乱叫的弱鸡中间。

    他眸光淡漠的望着大殿中央的帝师,心中不由得在想:

    老人家,你把我带来这里,不会是想拿我练手吧?

    韩哲伸手往虚空轻轻一按,大殿之内,顿时禁声。

    他缓缓说道:“但是,此次我大景能否重现儒家修士,还有最后一道关卡。”

    他眸光冷肃的看着众人,沉声说道:“这便是老朽今夜召集诸位前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