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第一武夫 第311章 观一人而知其军
赫连云瑶刚走,萧凌雪便从殿外走了进来。
殿内两人之间的谈话,并未避着任何人。
她在外面自然也听得清楚。
“这位靖国公主,倒也不失率真。”
萧凌雪倒也想过,对方来找姜峰,或许是想以金银答谢,又或许是想警告一番,表面立场,让姜峰别以为救了她,靖国就会对他感恩戴德,甚至是倒打一耙,将自己遇险之事强行推到景国身上,诸如此类云云。
却没想到,她带来了一个还命誓言。
姜峰这时却是蓦然一叹:“我倒是希望,她是来找麻烦的。”
萧凌雪略微思索,便知其意。
不怕靖国人胡搅蛮缠,也不怕他们恶言厉色。
圣贤有云,观其行而知其人。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兵家之上,未尝不可‘观一人而知其军’。
赫连云瑶所展露出来的素养和决心,何尝不是靖国高层的风姿?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
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景国当年固然灭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铁熊大军,可靖国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怯战和畏缩。
他们不是装怯作勇,而是知耻后勇,时刻不忘南下征景!
面对这样的对手,景国如何能够掉以轻心?
萧凌雪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此次比武,定要让靖国,再次品尝战败的滋味!”
只有打到他们失了雄心,打掉他们的士气,才算是真正打赢了这个国家。
靖国壮志不灭,那就赐给他们失败,一直失败下去。
萧凌雪手掌不由自主的按住腰间的【曦月】。
此次比武,她定会全力以赴,为景国拔得头魁。
……
靖国馆。
赫连云瑶刚刚跨入国馆大门,就见到了自己的兄长,正用一种异常严肃的目光,深深的盯着她。
她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脑袋,乖巧的喊了一句:“哥哥。”
赫连云瑶在外人面前,和在这个哥哥面前,简直判若两人。
堂堂靖国公主,在外人面前自信昂扬,可面对赫连德光,她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倒不是说她畏惧赫连德光。
哥哥总觉得她还小,觉得她不懂事,她也乐得配合。
有人在乎,有人关心,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虽然哥哥有时候像个老古董,对她永远都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她脆弱得像个瓷娃娃一样,轻微磕碰一下就碎了。
可哥哥从未真正限制她的自由。
他表面上总是让人看着自己,可每次自己偷跑出去,他也没有追究,更没有因此而加强府里的守卫力量。
“让人看着你,是当哥哥的责任。你能偷跑出去,是你自己的本事。”
尽管如此,无论赫连云瑶偷跑多少回,身后总有影卫悄然保护着她。
“今天终于见到人了?”赫连德光沉声问道。
赫连云瑶乖巧的点了点头:“天将府的人没说谎,他的确不在府内,今日方才归来。”
“话已带到?”
“嗯,草原儿女,一诺千金!以后我也会还他一命!”
赫连德光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赫连云瑶略微歪了歪头,认真思索了许久,缓缓说道:“长得还不错,跟草原上的勇士不太一样。”
赫连德光:“……”
我问的是这个吗?
更让赫连德光生气的是,云瑶的这个思想,很危险!
“你别忘了,他是徐长卿的弟子!你的亲生父亲,当年就是因为那场战役,才一直重伤未愈,最终离开人世。”赫连德光语气加重。
赫连云瑶无奈的摊了摊手:“那你还想我说什么呢?他是超凡武夫,凭我的眼力,根本看不出他的深浅。”
赫连德光沉默。
这倒也是。
尽管他的本意,不是让云瑶评价姜峰的实力。
观察一个人,不仅仅是看他的实力,还有他的神情,他的动作,他的语言,这些都可以让靖国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人,为将来在战场相见,做更多的更充足的准备。
可他在内心深处,根本不想让云瑶上战场。
沙场征伐,浴血厮杀,自然是草原男儿的归宿。
但他只想云瑶能够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生活。
血腥与杀戮,不该出现在云瑶的世界。
无论发生什么,自有他在前面顶着,何须云瑶以身犯险?!
赫连德光摆了摆手:“既然话已带到,这几日就别再出门了。”
赫连云瑶闻言,面色顿时一垮,变得委屈起来。。
她抬眸凝望,泪眼汪汪的看着赫连德光:“哥哥,难道你就忍心把妹妹一个人扔在这里不管了吗?”
赫连德光看到云瑶眼里泛起的盈盈泪光,刚刚升起的铁石心肠,一下子就软了。
无论过去多少年,他始终都忍受不了,妹妹在他面前掉一滴眼泪。
可他还是强行板着个脸,竭力维持当哥哥的威严:“每天准你出去一个时辰,但必须有我带着。”
“才一个时辰?”
“那就一个半时辰。”
“可长安那么大,每天一个半时辰,根本就逛不完啊。”
“那就两个时辰,不能再多了。”
“哥哥,我的好哥哥……”
“……最多三个时辰,好了,就这样吧。”
赫连德光生怕再谈下去,干脆都不用回来了,直接转头就走,脚步更显急促。
赫连云瑶看着落荒而逃的兄长,眼底闪过一抹狡黠之色。
很久以前她就发现,若是她称呼赫连德光为皇兄,或者兄长,谈判的空间就非常有限。
可如果她甜甜的喊一句‘哥哥’,这位威严不可一世的德光殿下,便会当场投降认输,甚至被一步步逼到墙角,直到退无可退。
……
被偏爱的,永远可以有恃无恐,却不能不懂分寸。
萧凌雪回到赤心阁,拿着那幅得自于摘星殿的观想图,再次进入了闭关状态,默默铭刻第二幅观想图。
她拒绝了姜峰的相助,也不愿姜峰再为了自己损耗修为。
铭刻第二幅观想图本就不易,她的晋升之路也不在于此,纵然再刻一幅,可以提升神魂,但就目前而言,其实用处并不大。
因此她也没有抱着一蹴而就的想法,只想着能提升一点是一点。
倘若为了这一点,而让姜峰继续损耗神魂之力,为她护持魂宫,明显是得不偿失。
“你已经为了我们六人,耗费了不少时日,自己也该好好准备一番了,此次比武大会,切不可大意。”
姜峰独守静室,回想着萧凌雪闭关前的叮嘱,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无法解释,护持魂宫而损耗的那点神魂,根本无足轻重。
因为说了萧凌雪也不会真的相信,只会认为是自己在哄骗她而已。
萧凌雪对超凡修士是有概念的,她知道一个正常的八境武夫,神魂之力是怎样的磅礴浩瀚。
姜峰也从未在她面前展露出,超越八境的神魂之力。
不是不信任,而是他要做的事情,不允许有任何的纰漏。
噔噔噔。
才望着面前的【雀鸣】发呆一阵,外面便传来一阵急促的登楼声。
“大人,宫里传了旨意,让大人即刻与相王殿下一同出城,迎接秦楚两国使臣。”
秦国和楚国已到长安。
偏偏还这么巧,同时抵达?
不对劲,大大的不对劲!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楚国出使景国,若不打算走陆地,斜穿靖国草原而过,最好的方式便是乘船。
龙江起源于西北之地,东流入海。
楚国地处神州北境,其南边的国土亦在江边,若乘战船随流至东,于江州着陆,速度自然要比走陆地快上许多。
秦国自西境而来,越梅岭,过潼关,横渡河西平原,方至炎国边境,而后沿着炎国边境而走,遂过迷雾山脉,抵达景国凉州。
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两国行走的速度,秦国和楚国,当不至于在路上相遇。
难道真的就这么巧合,两国使团在长安城外的相遇?
又或者。
秦楚两国亦已结盟,剑指东景?
尽管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对于景国来说,这亦是一个不太妙的讯号。
秦楚两国若是合力,其威胁更在四国联盟之上!
姜峰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说道:“知道了。”
话音刚落,人已消失。
……
姜峰好似自虚空中一步踏出,倏然出现在西城门外。。
“相王殿下。”
相王今日依旧穿着亲王衮冕,在西城门外临时搭建的凉亭内,品茶静候。
对于姜峰的出现,他并不感到惊讶,显然事先就接到了消息。
可他看向姜峰时,眼底还是闪过一抹讶然:“姜大人怎么不骑马?”
“抬脚即到,故而未曾备马。”
姜峰径直走进凉亭,在相王对面跪坐下来,自顾的端起茶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相王也没有阻拦,转而对着凉亭外站岗的侍卫喊道:“来人,去给姜大人准备一匹好马。”
“是!”
侍卫领命而去。
相王转头看向对面的姜峰,微笑道:“迎接使臣,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自城门口至国馆,若是走路的话,也太远了些。
总不能其他人都骑着马,就姜峰一个人在大街上跑着吧。
姜峰笑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
相王放下手里的茶杯,忧心叹道:“想必你也知道了,秦国和楚国,在洛州边境会合,一同前来长安。”
“从各州传来的情报来看,楚国是有意放缓速度,在洛州等候秦国。”
他脸色显得忧心忡忡:“倘若这两国当真联手,则景国危矣。”
不怪相王如此担忧,秦楚两国,单独一国,实力便是不弱于如今的大景。
两国联手,却有剑指大景之意,不得不防啊。
姜峰想了想,沉吟道:“殿下不必忧虑,秦楚两国,与大景并不相连,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应该为此而担心的,是武国。”
“秦若东进,楚若南下,武国将腹背受敌,纵然武国强大,也未必扛得住两国联手。”
秦武两国的恩怨,自是不必多说。
当年秦国称霸中域,后又被崛起的武国击败,倏而赶出中域,只能无奈西迁。
多年以来,两国征战不断。
老秦人时刻不忘东出函谷,从武国人手里夺回故土。
而楚国当年也跟武国打过战,同样是打输了。
此番秦国若与楚国联手,姜峰觉得,他们合力对付武国的概率,要远高于对付景国。
相王摇头道:“本王又何尝不知?可你想过没有,秦楚两国若是联手伐武,必然要先安抚临近的炎国和靖国。”
“如果在这个时候,秦国大力支持炎国攻景,而楚国又支持靖国南下呢?”
“届时,中土的武国要忙于应付秦楚,无暇关注蜀国,那么蜀国便能彻底放开手脚,专门攻打景国。”
“到那时……三国伐景,南边的旸国定然也会参与进来,景国将四面受敌!”
姜峰面露沉思,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或许这就是秦楚会合的原因。
可仔细一想,如果秦楚两国当真达成了这样的战略目标,又为何会堂而皇之的在洛州会合呢?
难道他们不怕武国知晓?
自古联手对敌都是偷偷会盟,哪有光明正大给别人看的?
除非……会盟的目的,只是为了施压。
那么,秦楚两国是在给谁施压,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他们就是要明白的告诉武国,秦楚一旦联手,武国将会面临怎样的危局。
姜峰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相王。
可相王还是摇头叹息:“给武国施压,根本不必如此。他们就是做给景国看的。”
姜峰略微沉思,便也明白过来。
或许秦楚私下早就组成联盟,一同对抗武国。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见武国丢过半寸国土。
秦楚两国的确是在施压,但他们要针对的是大景!
秦楚就要给景国施加压力,让景国自乱阵脚,从而影响到比武大会的胜负。
姜峰这一刻才恍然明白过来。
原来列国之间的比武,早就开始了!
威即是武,势即是力。
列国相争,自古如此。
既争于台上,也落子台下。
唯有同样强大的国家,才能顶着这股压力,迎难而上,不使国势弱于一分。
轰隆隆!
远方的官道上,忽然烟尘骤起,似有千军万马,于此刻呼啸袭来。
“来了!”
相王倏然起身,亲王衮冕一卷,便是走出凉亭,翻身坐到雪白坐骑之上。
另一边,相王手下的侍卫,也给姜峰牵来一匹枣红战马。
姜峰翻身上马,眸光远眺。
只见官道尽头。
忽然见到两支骑兵,齐头并进。
左边一支,穿着玄色铠甲,背弓挂剑,长枪如林,仅数百人的军队,行走间却犹如千军万马,奔掠杀来,何等的气势雄阔。
一杆玄色战旗,高举于空,一面绣着大大的秦字,一面绣着双翅展开的黑色玄凤,如神凤翱天,煊赫无比!
此乃大秦帝国,凤曜乾坤旗!
右边一支雪色盔甲,寒戟如冰,威风凛凛,军队奔袭之间,宛如雪峰倾塌,洪雪如海啸,急湍狂澜,汹涌而至。
一杆霜色战旗,高扬虚空,一面楚字居中,威烈于世,一面绣着一头高大雪熊,背生双翅,似足踏雪峰,仰天咆哮
此乃大楚帝国,凛雪飞熊旗!
秦楚两国,就此会于长安!
……
……
殿内两人之间的谈话,并未避着任何人。
她在外面自然也听得清楚。
“这位靖国公主,倒也不失率真。”
萧凌雪倒也想过,对方来找姜峰,或许是想以金银答谢,又或许是想警告一番,表面立场,让姜峰别以为救了她,靖国就会对他感恩戴德,甚至是倒打一耙,将自己遇险之事强行推到景国身上,诸如此类云云。
却没想到,她带来了一个还命誓言。
姜峰这时却是蓦然一叹:“我倒是希望,她是来找麻烦的。”
萧凌雪略微思索,便知其意。
不怕靖国人胡搅蛮缠,也不怕他们恶言厉色。
圣贤有云,观其行而知其人。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兵家之上,未尝不可‘观一人而知其军’。
赫连云瑶所展露出来的素养和决心,何尝不是靖国高层的风姿?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
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景国当年固然灭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铁熊大军,可靖国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怯战和畏缩。
他们不是装怯作勇,而是知耻后勇,时刻不忘南下征景!
面对这样的对手,景国如何能够掉以轻心?
萧凌雪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此次比武,定要让靖国,再次品尝战败的滋味!”
只有打到他们失了雄心,打掉他们的士气,才算是真正打赢了这个国家。
靖国壮志不灭,那就赐给他们失败,一直失败下去。
萧凌雪手掌不由自主的按住腰间的【曦月】。
此次比武,她定会全力以赴,为景国拔得头魁。
……
靖国馆。
赫连云瑶刚刚跨入国馆大门,就见到了自己的兄长,正用一种异常严肃的目光,深深的盯着她。
她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脑袋,乖巧的喊了一句:“哥哥。”
赫连云瑶在外人面前,和在这个哥哥面前,简直判若两人。
堂堂靖国公主,在外人面前自信昂扬,可面对赫连德光,她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倒不是说她畏惧赫连德光。
哥哥总觉得她还小,觉得她不懂事,她也乐得配合。
有人在乎,有人关心,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虽然哥哥有时候像个老古董,对她永远都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她脆弱得像个瓷娃娃一样,轻微磕碰一下就碎了。
可哥哥从未真正限制她的自由。
他表面上总是让人看着自己,可每次自己偷跑出去,他也没有追究,更没有因此而加强府里的守卫力量。
“让人看着你,是当哥哥的责任。你能偷跑出去,是你自己的本事。”
尽管如此,无论赫连云瑶偷跑多少回,身后总有影卫悄然保护着她。
“今天终于见到人了?”赫连德光沉声问道。
赫连云瑶乖巧的点了点头:“天将府的人没说谎,他的确不在府内,今日方才归来。”
“话已带到?”
“嗯,草原儿女,一诺千金!以后我也会还他一命!”
赫连德光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赫连云瑶略微歪了歪头,认真思索了许久,缓缓说道:“长得还不错,跟草原上的勇士不太一样。”
赫连德光:“……”
我问的是这个吗?
更让赫连德光生气的是,云瑶的这个思想,很危险!
“你别忘了,他是徐长卿的弟子!你的亲生父亲,当年就是因为那场战役,才一直重伤未愈,最终离开人世。”赫连德光语气加重。
赫连云瑶无奈的摊了摊手:“那你还想我说什么呢?他是超凡武夫,凭我的眼力,根本看不出他的深浅。”
赫连德光沉默。
这倒也是。
尽管他的本意,不是让云瑶评价姜峰的实力。
观察一个人,不仅仅是看他的实力,还有他的神情,他的动作,他的语言,这些都可以让靖国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人,为将来在战场相见,做更多的更充足的准备。
可他在内心深处,根本不想让云瑶上战场。
沙场征伐,浴血厮杀,自然是草原男儿的归宿。
但他只想云瑶能够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生活。
血腥与杀戮,不该出现在云瑶的世界。
无论发生什么,自有他在前面顶着,何须云瑶以身犯险?!
赫连德光摆了摆手:“既然话已带到,这几日就别再出门了。”
赫连云瑶闻言,面色顿时一垮,变得委屈起来。。
她抬眸凝望,泪眼汪汪的看着赫连德光:“哥哥,难道你就忍心把妹妹一个人扔在这里不管了吗?”
赫连德光看到云瑶眼里泛起的盈盈泪光,刚刚升起的铁石心肠,一下子就软了。
无论过去多少年,他始终都忍受不了,妹妹在他面前掉一滴眼泪。
可他还是强行板着个脸,竭力维持当哥哥的威严:“每天准你出去一个时辰,但必须有我带着。”
“才一个时辰?”
“那就一个半时辰。”
“可长安那么大,每天一个半时辰,根本就逛不完啊。”
“那就两个时辰,不能再多了。”
“哥哥,我的好哥哥……”
“……最多三个时辰,好了,就这样吧。”
赫连德光生怕再谈下去,干脆都不用回来了,直接转头就走,脚步更显急促。
赫连云瑶看着落荒而逃的兄长,眼底闪过一抹狡黠之色。
很久以前她就发现,若是她称呼赫连德光为皇兄,或者兄长,谈判的空间就非常有限。
可如果她甜甜的喊一句‘哥哥’,这位威严不可一世的德光殿下,便会当场投降认输,甚至被一步步逼到墙角,直到退无可退。
……
被偏爱的,永远可以有恃无恐,却不能不懂分寸。
萧凌雪回到赤心阁,拿着那幅得自于摘星殿的观想图,再次进入了闭关状态,默默铭刻第二幅观想图。
她拒绝了姜峰的相助,也不愿姜峰再为了自己损耗修为。
铭刻第二幅观想图本就不易,她的晋升之路也不在于此,纵然再刻一幅,可以提升神魂,但就目前而言,其实用处并不大。
因此她也没有抱着一蹴而就的想法,只想着能提升一点是一点。
倘若为了这一点,而让姜峰继续损耗神魂之力,为她护持魂宫,明显是得不偿失。
“你已经为了我们六人,耗费了不少时日,自己也该好好准备一番了,此次比武大会,切不可大意。”
姜峰独守静室,回想着萧凌雪闭关前的叮嘱,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无法解释,护持魂宫而损耗的那点神魂,根本无足轻重。
因为说了萧凌雪也不会真的相信,只会认为是自己在哄骗她而已。
萧凌雪对超凡修士是有概念的,她知道一个正常的八境武夫,神魂之力是怎样的磅礴浩瀚。
姜峰也从未在她面前展露出,超越八境的神魂之力。
不是不信任,而是他要做的事情,不允许有任何的纰漏。
噔噔噔。
才望着面前的【雀鸣】发呆一阵,外面便传来一阵急促的登楼声。
“大人,宫里传了旨意,让大人即刻与相王殿下一同出城,迎接秦楚两国使臣。”
秦国和楚国已到长安。
偏偏还这么巧,同时抵达?
不对劲,大大的不对劲!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楚国出使景国,若不打算走陆地,斜穿靖国草原而过,最好的方式便是乘船。
龙江起源于西北之地,东流入海。
楚国地处神州北境,其南边的国土亦在江边,若乘战船随流至东,于江州着陆,速度自然要比走陆地快上许多。
秦国自西境而来,越梅岭,过潼关,横渡河西平原,方至炎国边境,而后沿着炎国边境而走,遂过迷雾山脉,抵达景国凉州。
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两国行走的速度,秦国和楚国,当不至于在路上相遇。
难道真的就这么巧合,两国使团在长安城外的相遇?
又或者。
秦楚两国亦已结盟,剑指东景?
尽管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对于景国来说,这亦是一个不太妙的讯号。
秦楚两国若是合力,其威胁更在四国联盟之上!
姜峰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说道:“知道了。”
话音刚落,人已消失。
……
姜峰好似自虚空中一步踏出,倏然出现在西城门外。。
“相王殿下。”
相王今日依旧穿着亲王衮冕,在西城门外临时搭建的凉亭内,品茶静候。
对于姜峰的出现,他并不感到惊讶,显然事先就接到了消息。
可他看向姜峰时,眼底还是闪过一抹讶然:“姜大人怎么不骑马?”
“抬脚即到,故而未曾备马。”
姜峰径直走进凉亭,在相王对面跪坐下来,自顾的端起茶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相王也没有阻拦,转而对着凉亭外站岗的侍卫喊道:“来人,去给姜大人准备一匹好马。”
“是!”
侍卫领命而去。
相王转头看向对面的姜峰,微笑道:“迎接使臣,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自城门口至国馆,若是走路的话,也太远了些。
总不能其他人都骑着马,就姜峰一个人在大街上跑着吧。
姜峰笑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
相王放下手里的茶杯,忧心叹道:“想必你也知道了,秦国和楚国,在洛州边境会合,一同前来长安。”
“从各州传来的情报来看,楚国是有意放缓速度,在洛州等候秦国。”
他脸色显得忧心忡忡:“倘若这两国当真联手,则景国危矣。”
不怪相王如此担忧,秦楚两国,单独一国,实力便是不弱于如今的大景。
两国联手,却有剑指大景之意,不得不防啊。
姜峰想了想,沉吟道:“殿下不必忧虑,秦楚两国,与大景并不相连,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应该为此而担心的,是武国。”
“秦若东进,楚若南下,武国将腹背受敌,纵然武国强大,也未必扛得住两国联手。”
秦武两国的恩怨,自是不必多说。
当年秦国称霸中域,后又被崛起的武国击败,倏而赶出中域,只能无奈西迁。
多年以来,两国征战不断。
老秦人时刻不忘东出函谷,从武国人手里夺回故土。
而楚国当年也跟武国打过战,同样是打输了。
此番秦国若与楚国联手,姜峰觉得,他们合力对付武国的概率,要远高于对付景国。
相王摇头道:“本王又何尝不知?可你想过没有,秦楚两国若是联手伐武,必然要先安抚临近的炎国和靖国。”
“如果在这个时候,秦国大力支持炎国攻景,而楚国又支持靖国南下呢?”
“届时,中土的武国要忙于应付秦楚,无暇关注蜀国,那么蜀国便能彻底放开手脚,专门攻打景国。”
“到那时……三国伐景,南边的旸国定然也会参与进来,景国将四面受敌!”
姜峰面露沉思,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或许这就是秦楚会合的原因。
可仔细一想,如果秦楚两国当真达成了这样的战略目标,又为何会堂而皇之的在洛州会合呢?
难道他们不怕武国知晓?
自古联手对敌都是偷偷会盟,哪有光明正大给别人看的?
除非……会盟的目的,只是为了施压。
那么,秦楚两国是在给谁施压,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他们就是要明白的告诉武国,秦楚一旦联手,武国将会面临怎样的危局。
姜峰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相王。
可相王还是摇头叹息:“给武国施压,根本不必如此。他们就是做给景国看的。”
姜峰略微沉思,便也明白过来。
或许秦楚私下早就组成联盟,一同对抗武国。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见武国丢过半寸国土。
秦楚两国的确是在施压,但他们要针对的是大景!
秦楚就要给景国施加压力,让景国自乱阵脚,从而影响到比武大会的胜负。
姜峰这一刻才恍然明白过来。
原来列国之间的比武,早就开始了!
威即是武,势即是力。
列国相争,自古如此。
既争于台上,也落子台下。
唯有同样强大的国家,才能顶着这股压力,迎难而上,不使国势弱于一分。
轰隆隆!
远方的官道上,忽然烟尘骤起,似有千军万马,于此刻呼啸袭来。
“来了!”
相王倏然起身,亲王衮冕一卷,便是走出凉亭,翻身坐到雪白坐骑之上。
另一边,相王手下的侍卫,也给姜峰牵来一匹枣红战马。
姜峰翻身上马,眸光远眺。
只见官道尽头。
忽然见到两支骑兵,齐头并进。
左边一支,穿着玄色铠甲,背弓挂剑,长枪如林,仅数百人的军队,行走间却犹如千军万马,奔掠杀来,何等的气势雄阔。
一杆玄色战旗,高举于空,一面绣着大大的秦字,一面绣着双翅展开的黑色玄凤,如神凤翱天,煊赫无比!
此乃大秦帝国,凤曜乾坤旗!
右边一支雪色盔甲,寒戟如冰,威风凛凛,军队奔袭之间,宛如雪峰倾塌,洪雪如海啸,急湍狂澜,汹涌而至。
一杆霜色战旗,高扬虚空,一面楚字居中,威烈于世,一面绣着一头高大雪熊,背生双翅,似足踏雪峰,仰天咆哮
此乃大楚帝国,凛雪飞熊旗!
秦楚两国,就此会于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