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520章 实打实的成绩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520章 实打实的成绩

    淮阳市。

    市委大楼外面的台阶上。

    从楼里出来。

    迎面一阵冷风吹得人直打哆嗦。

    看到黎卫彬出现在台阶上,潘瑞赶紧招呼司机老吴把车开过来。

    等上了车后,黎卫彬这才敞开了衣领。

    “黎书记,我们现在回松和吗?”

    透过后视镜,看见黎卫彬脸上平静的表情,潘瑞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对潘瑞来说,今天这一趟淮阳之行确实十分仓促。

    早上领导刚刚上班就接到了市里的电话,安排司机老吴急急忙忙赶过来,结果谈话的时间还不到四十分钟就已经结束了。

    至于具体谈了什么问题,他当然不会也不敢多问。

    毕竟万一领导是过来挨批的,那他就等于是撞到了枪口上。

    实际上这一次潘瑞的担心还真的是多余了。

    因为这次谈话,黎卫彬不仅仅没有挨批,反而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如果不是陈昌浩亲自找他谈话,黎卫彬甚至会认为这是哪里来的小道消息。

    毕竟挂牌省委党校分校这种事情,别说他们松和市是头一回,恐怕就连淮阳市都是头一回,要知道整个江南地级市有十几个,可是从来没见过哪个地级市能挂这块牌子的。

    现在松和一个县级市突然获批挂牌省委党校分校,这当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喜事。

    “回市里。”

    “另外,小潘啊,你马上联系一下高原,让他通知班子领导今天下午3点钟开会。”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通知班子成员提前做准备。

    而听到黎卫彬的话,潘瑞虽然心底有些不解,不过长期担任秘书工作,他也知道什么该问森茂不该问。

    而后座上,黎卫彬则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刚刚跟陈昌浩谈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心里思考过这个事情。

    这次省委党校在松和市挂一块分校的牌子,同时设立八里山干部学院,真正的根源恐怕还是在八里铺那边。

    上次钟贵恒等人过来视察的时候,就曾经专门在八里山革命纪念馆驻足停留了很长时间。

    想到这个问题,黎卫彬其实还是有些庆幸的。

    庆幸当年从洪老将军口中得知了八里铺这边的情况后,他回来立马就组织人手专门对有关的事件进行了深挖。

    这一深挖的确挖出了不少东西。

    后面针对这些情况,他又专门让县文史馆起草了一份报告送到洪天恩那里,请这位亲历者进行校正。

    洪天恩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收到报告之后,不仅仅认真对材料进行了校正,而且还联系了当年一起在八里山有过革命经历的一些老同志,请他们重新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材料,甚至是老物件。

    原本黎卫彬还在头疼这个纪念馆怎么完善的问题。

    结果有了这些陈年旧物,可以说原本仅仅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纪念馆瞬间就抬高了不少品质。

    再后来,当时松和县汇总了诸多的情况之后,不仅仅完整地梳理了整个历史脉络,而且还分篇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证,这才有了现在的纪念馆。

    所以在他看来,这次省委党校决定在松和市设立分校,同时设立八里山干部学院,大概率就是钟贵恒的手笔。

    这位钟省长,恐怕是有意缓和跟洪建军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松和市的确捡了一个大便宜。

    现在松和市委党校等于是一个单位挂三套牌子,包括松和市委党校,江南省委党校分校以及八里山干部学院。

    如果仅仅只是多两块牌子自然没什么用处。

    但是按照陈昌浩的说法,这次挂牌的实际变化是很明显的。

    首先是行政架构和级别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县级市属机构,直接提升为了正处级的事业单位。

    其次就是培训的规模发生了变化。

    以往党校那边主要是服务于松和本地的干部培训工作,但是现在有了这两块牌子,全省各地市的干部培训他们都可以承办。

    不仅仅如此,省委党校那边也会有一些班次会放在这边,对松和县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持续对外展示发展工作的机会。

    ……

    下午三点钟。

    松和市委会议室里。

    会议一开始黎卫彬就宣布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会议室里众人的反应可想而知,身在官场,他们这些人当然明白这件事情对松和有多大的影响和作用。

    实际上这个事情在江南官场所造成的影响远比黎卫彬他们所想的还要深。

    12月中旬。

    随着省里的正式通知下来,松和市的名字再一次成为整个江南官场热议的焦点,受到的关注甚至完全不弱于此前撤县设市的程度。

    用萧晏明的话来说,他们松和简直就是开了挂在作弊。

    毕竟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情居然都能被他们碰到,这不是运气好是什么?

    “你很羡慕?要么你们槐林县也试试,看看能不能挖出个什么宝地来。”

    天上掉这么大个馅饼,黎卫彬的心情确实很不错。

    接到萧晏明的电话都难得跟这家伙斗起嘴来了。

    “羡慕有个屁用。”

    “刚刚我还在跟我们李书记说这个事情,今年我们江南的好事情全都被你们松和给占去了,还真是怪事。”

    “不过既然通知都下来了,那我们总归要捧捧场,明年我们槐林县这边,高低也要放两个培训班在你们那边,记得回头让你们党校给我们打点折扣,价格太贵了可不行。”

    闻言黎卫彬立马就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穿透办公室的门,连站在走廊里等着领导通话结束,准备进去汇报工作的市教育局局长马文洪都听得一清二楚。

    办公室里。

    黎卫彬跟萧晏明的通话足足持续了半个多钟头才结束。

    随即潘瑞才敲开门带着马文洪进了办公室。

    “老马来了,先坐吧。”

    “教育局送过来的材料我已经看过了,这项工作你老马是用了心的。”

    这次叫马文洪过来。

    黎卫彬自然不是单纯地为了夸人,主要还是为了听取马文洪的工作汇报。

    历时两年半的时间,松和的小学教育改革工作在月初的时候已经全部结束,这项改革是当年黎卫彬还在担任柳南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启动的工作。

    如今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他作为整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推动工作落实的主要领导,内心喜悦是肯定的。

    实事求是地说。

    现在整个淮阳市的官场了解松和实际情况的人都很清楚。

    随着松和县撤县设市已成定局,这几年松和市的经济发展肯定会迎来一个井喷期,前期布局的各项重大工程和政策都会相继开花结果。

    而作为市委书记的黎卫彬,必然会成为最大的受益人,这也是不少人认为黎卫彬的潜力很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官场官场。

    说到底,能走多远,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实际的工作成绩来作为支撑,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