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467章 过不推诿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467章 过不推诿

    河东道、绛州、美良川。

    黄昏时分,刘竞成率三万大军,星夜兼程,来到此地。

    冯睿建言道:“大王,将士们昼夜疾驰,不眠不休,已是疲惫至极。”

    “不妨在此休息一夜,恢复体力,待明日起行也不迟。”

    刘竞成微微颔首,正要下令,却见张钊劝阻。

    “大王不可!”

    “美良川位于谷地之中,沟深林密,极易设伏,不可不慎。”

    冯睿皱眉:“美良川为绛州腹地,何来伏兵?”

    张钊沉声道:“长史可是忘了,此前潼关一战?”

    “高楷足智多谋,时常料敌先机,我等怎能不做防备?”

    冯睿无言以对。

    刘竞成闻言,忙不迭地道:“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潼关一战,他大败亏输,这等惨痛教训,他可不想重来一次。

    张钊观望片刻,建言道:“如今正是草木干枯时节,极易燃烧。”

    “大王不妨派人,燃起大火,将这四周密林尽数烧毁。”

    “若有伏兵,正可将他们逼出来。”

    “趁他们逃跑时,尽起大军追杀,必能大胜。”

    “好!”刘竞成从谏如流,“就依此言行事。”

    不多时,整个谷地燃起大火,火势熊熊,迅速向四方蔓延。

    一处深沟之中,徐晏清大吃一惊:“怎会如此?”

    他与李光焰二人,奉主上之命,领一万兵卒在美良川设伏,以逸待劳。

    本以为出其不意,定能大败赵军,甚至擒拿刘竞成。

    却不料,赵军竟纵火焚烧,让他们一番筹谋落空。

    李光焰沉声道:“刘竞成此举,定然识破我等计策。”

    “火势愈盛,不可在林中久留,否则,儿郎们皆有性命之忧。”

    届时,即便不被大火烧死,也会被浓烟窒息。

    徐晏清神色一震:“既如此,可迅速撤退。”

    “不可!”李光焰断然否决,“一旦退兵,必被察觉,到时候,赵军一拥而上,反倒让我等军心大乱。”

    “不如趁势出谷,与赵军一战。”

    “反其道而行之?”徐晏清思索片刻,点头赞同,“便依此计行事。”

    片刻后,令旗摇动,鼓声如雷,一万秦军悍然杀出。

    刘竞成见此,大笑一声:“不出你所料,高楷果然在此设伏。”

    张钊先喜后惊:“秦军竟不思逃跑,反而与我等厮杀?”

    刘竞成浑不在意:“逃也好,战也罢,结果并无区别,终究覆灭。”

    正要下令全军迎战,忽见一员探马飞奔而来,禀报道:“大王,前头传来消息,敌将夏侯敬德率军,进犯晋州。”

    “什么?”刘竞成倏然一惊,“怎会如此?”

    高楷不是屯驻于柏壁,攻打正平城么,怎会如此之快,便进犯晋州?

    莫非,正平城陷落了?

    冯睿急切道:“大王,晋州不容有失,不如分兵增援。”

    “不可!”张钊反对,“此为高楷诡计,让我等疲于奔命。”

    “分兵各处,只会被各个击破。”

    “不如找到高楷所在,和他一决胜负。”

    “至于晋州,大王令白刺史暂时坚守即可。”

    刘竞成颔首:“此话有理!”

    “可知高楷正在何处?”

    探马回言:“据闻,他率军一万,正屯驻稷山。”

    “稷山?”刘竞成面色一变,“看来,他想倚仗此城,攻取慈、晋、蒲诸州。”

    张钊眉头大皱:“大王,绝不能让高楷得逞。”

    “杀!”

    “杀刘竞成!”

    便在这时,喊杀声骤然响起,李光焰一马当先,率军冲锋。

    刘竞成当机立断:“张钊,你率一万兵卒,在此殿后。”

    “其余人等,随孤奔袭稷山。”

    “此外,广召河东、河北二道兵马,听孤调令。”

    “遵令!”众人皆无异议。

    ……

    话分两头,绛州、稷山城。

    自从来到城中,高楷便派人加固城墙,广积粮草辎重。

    又命唐检开仓赈济,抚恤孤寡,使民心归附。

    这一日,他本在县衙处置政事,忽觉心神不宁,抬头一望,却见一道黑气,纠缠不休,如附骨之疽,不断晃动大鼎。

    他心知不妙,连忙命奉宸司校尉探查刘竞成动向,又登上城楼,遥望东南方。

    一个时辰后,一员小校匆匆来报:“主上,美良川传来消息,刘竞成识破伏击之计,命大将张钊困住李将军与徐司马。”

    “其后,他召集数万大军,直奔稷山而来。”

    预感成真,高楷叹道:“刘竞成,果然一大劲敌。”

    诸般布置,竟然都被他一一看破,此次,更毅然决然直击要害。

    崔皓惊愕万分:“刘竞成竟如此聪颖果断?”

    不光看破计谋,更统军来攻稷山,显然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唐检急忙道:“主上,既如此,不如即刻班师回朝,从长计议。”

    “来不及了!”高楷摇头,“刘竞成大军已至。”

    话音刚落,东南天际线外,尘土飞扬,一面面旌旗狂舞,夹杂着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响彻整座稷山城。

    唐检骇然:“竟如此之快?”

    许晋面色一沉:“想必,刘竞成未在美良川逗留,也未在意夏侯将军突袭晋州,只想竭尽全力,将我等困在此城。”

    高楷点头:“刘竞成颇知军事,怎能不晓地理?”

    “稷山之重,他心知肚明,方才如此果断。”

    “此次,却是我轻敌大意了。”

    他暗暗警醒自己,天下英雄何其之多,绝不能骄傲自大。

    崔皓、唐检面露惭愧:“臣等无能!”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他们深受重用,却不能为主上排忧解难,反而落到如今境遇,着实不该。

    高楷挥手道:“此为我之过失,与尔等无关,不必自责。”

    许晋感慨不已: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主上当真明主也!

    既投明主,自当竭尽所能,助主上摆脱困局。

    念及此,他建言道:“主上,刘竞成虽然来势汹汹,却并非无坚不摧。”

    “我等尚可倚仗稷山城,坚守一段时日,静待转机。”

    说着,他忍不住感叹主上先见之明,提早加固城墙,囤积粮草辎重,又安抚百姓,大得民心。

    此刻,城中兵精粮足,足以坚壁挫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