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 第430章 若要人不知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第430章 若要人不知

    “公明!”

    甘宁听到前方忽然传来的嘶喊声以及混乱的火把,不由转头望向徐晃,惊呼一声。

    徐晃也脸色沉重,第一时间吼道。

    “全军止步,结阵!”

    随着徐晃下达命令,正在行军中的大军立马停止行军,并迅速以徐晃为中心进行聚拢,结成一个方阵,严阵以待!

    徐晃与甘宁也不再闲聊,皆都神情严肃的望向前方。

    虽然看不到人,但是凭借着火把的光亮轨迹,他们都能猜出发生了什么。

    原本刘备大军的火把是一条长龙,随着道路的弯曲而迤逦而行,显得有序。

    但就在刚刚,随着嘶喊声刺破夜空,刘备大军的中间某一截的左右忽然又燃起无数的火把,并迅速与刘备军的火把混合在一起,那一截瞬间臃肿成大肚子,火把也从有序变得混乱起来。

    就这么个情况,不用想,都知道刘备肯定是遇到了埋伏。

    因此徐晃立马让大军结阵,以防备被偷袭。

    至于去救援刘备,徐晃是没有想过的。

    谁知道在夜色下还隐藏着多少江东兵,冒然去救援容易损兵折将。

    哒哒哒~!

    就在徐晃严阵以待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马蹄踏地的哒哒声,徐晃立马就紧张起来。

    吕布军士卒也神情紧绷,立好盾牌,竖起长枪,弓箭拉满,做好了应敌的准备。

    “徐将军,是我!”

    一声高呼伴随着哒哒哒声自黑暗中传出。

    徐晃听出了声音的来源,立马抬手。

    “莫要攻击,是友军!”

    果然,徐晃话刚落,刘备赵云二人就进入了火把照耀的范围,显露出身影,关羽则在后面一点引领着残兵。

    此时的刘备形象说不上好,甲胄早已染血,平时梳理的一丝不苟的头发此时也稍显凌乱。

    甚至刘备连火把都没有带一把,就可见有多么狼狈。

    “刘使君,发生了何事?”

    徐晃开口问道。

    同时抬手一挥,前方的士卒得到命令,让出一条通道。

    刘备带着赵云从通道来到徐晃身边,叹了口气道。

    “孙策设伏,我中计矣!”

    徐晃闻言,不由看了一眼旁边的甘宁,正好甘宁也看过来,两人默契的对视一眼,什么都没有说。

    还好有刘备,要不然遭殃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刘备军被埋伏一波,此时已经毫无士气,根本就没有了战斗力。

    徐晃让大军开了一个口子把刘备士卒纳入了中心位置保护起来,然后静静的等待江东军的到来。

    结果左等右等,却是丝毫不见江东军的踪迹。

    徐晃不由向刘备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刘备也很是疑惑,明明刚才被埋伏时,江东军跟疯了一样,按理来说他跑的时候不该穷追不舍吗?

    “我去前面看看!”

    眼看刘备也摸不着头脑,甘宁懒得再等,策马往前消失在黑暗中。

    “我也去看看!”

    关羽对着赵云微微点头后,赵云也紧随其后,策马奔入了黑夜中。

    众人耐心等待,不知道等了多久,前方的黑暗中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随后甘宁与赵云先后回来。

    “兴霸,怎么样?”

    徐晃开口问道。

    “江东军消失了。”

    甘宁摇摇头,随后把探查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

    他一路慢慢摸索到了刘备被偷袭的地方,但是一路上并未见到任何一个江东军的影子。

    若非那里还有战斗后的残留痕迹,甘宁都要以为江东军从来没有出现过。

    对此,甘宁也有两个猜测。

    一个是江东兵的埋伏是为了迷惑他们,目的是为了保护主力大军撤退。

    另一个则是这是孙策的诱敌之计,毕竟撤退时设置伏兵之事很常见,当年董卓焚毁洛阳后,西逃长安的时候就干过,曹操还因此损兵折将。

    因此,一旦有着相似的操作,就很容易让人代入,从而产生误判。

    而孙策现在就是在反向操作,故意弄出一副是为了保护主力撤退而设置的伏兵,实则是后面还有埋伏。

    其目的也很简单,孙策的胃口大,光刘备一个不够吃,所以想要把他们也给吃掉。

    徐晃颇为认同甘宁的猜想,尤其是在现在视线不明的黑夜之中,大大的提高了伏击的成功率。

    两人讨论一番,都觉得稳一手,不再追击。

    刘备:“.……???”

    当他得知徐晃与甘宁的决定,不知怎么的,心中产生了一抹怪异的感觉。

    今晚之事,忽然在此时产生了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不过,刘备并没有把这事说出来,而是决定等回去之后问问徐庶看看。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宫也已经与任小平交换完了情报。

    今夜之事,任小平也是相当意外的那一个人。

    按照他与法正之前的预测,他们应当是还要坚守几天,然后要么想办法破局,要么想办法撤退。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晚上孙策大寨就突发大火。

    而更为神奇的是,孙策就这么跑了,而且还是丢下了他们跑的,中间没有送来任何一个消息。

    一时之间,任小平都搞不清到底是孙策察觉到了什么,还是真的是意外,孙策真的猝不及防败逃,所以没来得及通知他了。

    好在,后来陈宫派人前来互换消息,任小平才终于是知道了前因后果。

    包括甘宁察觉到的不同寻常以及猜测陈宫都没有藏着掖着,全部派人告知。

    然后任小平与法正讨论一番之后,也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个,孙策那边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没有任何通知的谋划了一场逃跑。

    第二个,就是孙策确实是设置了一场伏击。

    当然,第二个结论有一点说不通,就是孙策设置伏击为什么不通知他们。

    以孙策的视角来看,今夜之事明显叫上他们成功率更高,造成的杀伤也更大,也更合情合理才对。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好像又绕到了第一个结论上。

    再加上甘宁的原因,以及今夜之事确实有点诡异,所以不管是任小平还是法正都更倾向于第一个结论。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他们做的事虽然隐蔽,但只要做了,就不可能永远不透风。尤其现在两军联盟,连营寨都只相距数里地而已。

    这种样子,和面对面相处有什么区别?

    而在如此近的接触下,那周瑜又是顶级的谋士,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察觉到什么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