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 第335章 冬天里的火能熏嗓子,虎毒不食子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第335章 冬天里的火能熏嗓子,虎毒不食子

    赵氏要把大儿子打晕,不让他去报信。

    赵氏眼神疯狂的道:“就这一回,大郎,你再撑一撑。”

    “……”沈光宗苦笑,他是能撑,但这个家早就不行了吧?

    要是这回再被针对,怕是在连赵家村也容不下他们。

    但他娘用的力气足够,他是亲儿子啊,这脑袋都给打破了,沈光宗都说不出来话了。

    这个家……到头了!

    年底。

    风雪不断。

    家家烤火烧炕,偶尔有那心大的就会有火星子冒出来。

    赵家村的一户人家因为炕灶塞的太多,没堵严实,火星子蹦出来,点燃了柴禾,屋子顿时就着起了火。

    躺在炕上偏枯的沈老汉,还有手脚不利索的沈守诚救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是黑漆漆的。

    好消息是没烧着人,坏消息是这俩被熏坏了嗓子。

    彻底的说不出话来了……

    赵氏扇了沈光宗一巴掌:“是你,是你是不是?”

    “娘,您说什么呢?我听不懂,您今天是喝菜糊糊,还是喝野菜汤?我让媳妇儿给你做,爹和阿爷的垫子该换了,闻着有味,应该是又拉炕上了。”

    “……”

    赵氏愣了。

    大儿子说话越来越疏离了,这会儿顶着被她打破的脑袋,还有扇肿的脸出了屋门,甚至没有一点解释的打算。

    沈婆子抹着眼泪照顾着床上连啊啊声都发不出来的沈老汉:“你们爷几个越来越像!”

    沈老汉努力的张嘴,青筋都崩出多高,但还是一个字儿也说不出来。

    急的他直掉眼泪。

    沈守诚也一样。

    他着急的时候,甚至会拿头撞炕。

    爷俩紧紧的直勾勾的盯着沈婆子,说不出话来,但意思是一样。

    他们俩商量着要办的事儿,眼下只有沈婆子知道且能去做成。

    “算了吧,就当我求你,以前没说过这一出,虎毒不食子,那是我亲子啊!”沈婆子跪在炕上,朝沈老汉磕头,磕完就踮着小脚跑出去做饭去了。

    以后不管这俩人再怎么用劲,沈婆子就只当听不懂。

    急的差点背过气去的沈老汉、沈守诚爷俩:都敢不听他们的了,还敢下手,很好!

    *

    京城。

    一个安静的院子里。

    沈书凡坐在书桌前安静的看书。

    直到三更时分才停下,把书放好,站起来活动了几下,又喝了杯子里稍微凉了的水才道:“何事?”

    暗卫道:“世子爷,京城有人拿着族里的文书去了宝泽县,是关于您亲家父亲和他兄弟的身份有关,要阻止吗?”

    来的这些暗卫并不多,但与世子爷有关的事情都有人专门跟着。

    沈老汉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沈光宗的改变肉眼可见,但也并没有放松警惕。

    还以为要等他们出手的时候再教训教训的,结果一把火改变了暗卫的打算。

    这火把他们想要表现的机会给烧没了啊!

    可憋屈了呢!

    “我爹怎么说?”

    “老太爷只让扎哑了他们。”

    “活人受罪,确实更有奔头,那些太医怎么回事?”

    “太子府的人找了两个太医,去了宝泽县,可?”暗卫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太子府安排人去医治,做的隐蔽,却也瞒不住他们暗卫的眼睛。

    沈书凡摆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让他们去,我也想看看这热闹呢,皇上想必也很喜欢看这位太子的作的。

    太子能废一个就能废第二个,多热闹啊!”

    “……”

    这热闹好看吗?

    暗卫觉得还是杀了了事。

    可世子爷不同意啊。

    沈书凡看着远处那黑色的天幕,心里暗想:‘太子不动手,其他皇子怎么针对他?’

    ‘皇上最稀罕的皇子好不容易扶上了太子之位,还拉着大将军府做铺垫,却成了破他本人打算的人,父慈子孝肯定感人。’

    ‘希望皇子们可别浪费这个好机会!’

    这来京城的路上,他已经杀了不少人。

    不管对方是谁的人,只要想对自己下死手的,就没有一个留下的。

    主打的送上门的都得死!

    一进京城,他们哥几个身后就有人跟了上来。

    呵呵!

    既然这样,那大家就都别好了。

    沈书凡还担心他们缩在皇子府里不动弹呢!

    只要动,那就有把柄。

    外祖父不想让他来就是不想让他身陷在这样的危险之中。

    现在是有人不想让他善终,那就都别好!

    他把这水给搅的更浑就好了嘛,一块乱!

    看谁乱得过谁!

    “还有事?”

    “还有一事,五老爷他们找了牙子要租个住的院子。”

    沈书凡挑眉:“搬了吗?”

    “没,还住在客栈里,不过让牙子给留了两个,说明儿再确定后租哪个。”

    沈书凡沉默了一下,想到在回来的路上,沈庆远说过他们在京城的距离要拉开一些。

    知道他来京城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他们几个帮不上忙,就不在后面拖后腿。

    也因此,来到京城后,沈书凡住进一个小院子。

    外祖父说这是母亲未嫁时最喜欢的。

    山、石、水、鱼、花,无一缺少。

    不大。

    雅致,安静。

    沈庆远他们吃过饭就去住了客栈。

    已经是举人老爷的他们,身边都跟了小厮。

    在来到京城的那天,沈书凡邀请他们一起住,但他们几人都委婉的拒绝了。

    “听闻京城文武向来不能走的太近。”

    “否则会容易让人猜忌。”

    “小六,你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有啥需要干的事儿派人个吱会一声。”

    “谢老二已经给咱们提前定好了客栈,离着顺天贡院很近,他当二哥的好不容易表现一下,总得让他有成就感。”

    谢二和他们哥几个结拜后,算是来往并不怎么多的。

    齐聚京师的那天,在城门口就有人认出来他们,并带他们去了客栈。

    年后的会试就在顺天贡院进行。

    谢二定的客栈就在附近。

    这次谢二也确实是用了心思。

    沈书凡道:“……去住客栈总不如在自己院子里舒服。”

    “咱们兄弟是武夫,怎么方便怎么来,小六你忙你的。”

    “也成,那你们几个也小心着点儿,要是遇到事情了,就让人来报信。”

    “那必须的。”

    沈庆远他们的小厮已经把这附近的路都跑熟了。

    毕竟这京城的官儿可多,难说就会碰上个把不讲道理的。

    那个时候还是要有自己人帮衬。

    不止沈书凡这边,萧达家的兵部尚书府和谢二家的丞相府,他们几个也都找清了路线。

    人家帮不帮的暂且不说,但道是一定要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