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 第440章 一团乱麻。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第440章 一团乱麻。

    回到安全屋之后,等了两个小时,杨锐也带队回来了。

    三天后

    袁理接到了上面的电话,让他们先回去。

    打击K2的任务还会继续,但是时间会延长,情报人员会继续关注K2,找到机会就会继续打。

    ……

    A大队,电脑室

    袁理看着电脑屏幕上有关预言的新闻。

    距离5月份越来越近,那场灾难也越来越近。

    整个华夏都紧张了起来。

    所有相关部门,军队,消防,武警,医院都做好了1级的战备。

    “要来了!”

    袁理看了看时间,轻叹了一声说道。

    半个月后,5月11号。

    A大队的一半的部队,全部被派往了预言之中的地震位置。

    剩下的战士继续守卫首都。

    第13小组来到国宾馆附近的一处安全屋内待命。

    12号下午2点25分。

    袁理的视线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水杯。

    3分钟后。

    袁理瞳孔收缩。

    水杯里面开始有波纹。

    吊灯开始摇晃。

    袁理感受到了明显的震感。

    旁边的杨锐和第五大一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面满是震撼。

    “1500公里,这么明显的震感?难以想象震中是什么场景?”

    杨锐说着擦了擦脑门上冒出的冷汗。

    第五大一则是长舒一口气,嘴里喃喃的说道:“幸好有预言。”

    首都的高层建筑开始持续晃动。

    塔吊出现了可见的晃动。

    央视大楼的玻璃幕墙嘎吱作响。

    首都启动蓝盾08次生灾害预案。

    奥运倒计时88天,与黄金救援的时间开始同步跳动。

    袁理等12个人全副武装,待在国宾馆附近的安全屋内,等待命令。

    由于有过预言,并且前面的自然灾害预言的很精准。

    政府做足了充足的准备。

    即便这次地震很惊人,但是无比精准的救援,和提前建立的应对领导小组,提前半年疏散民众。

    导致除了一些意外之外,没有造成人员大面积的损伤。

    对外通报的也不是八级地震,而是7.5级。

    因为如果8级地震其他国家的救援队可以直接到达灾区展开救援。

    但是国家就通报出了7.5级。

    尽管预言上写的是8级。

    但是华夏不认虚无缥缈的预言,我说7.5级,就7.5级。

    更何况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根本不需要国外救援。

    第二天!

    袁理的第13小组和特殊工作人员联合抓捕了21名可疑分子。

    首都外围的武警,更是检查出来一枚大当量的炸弹。

    抓捕潜入的恐怖分子共7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的影响渐渐平息。

    但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舆论都是一片沸腾。

    各个专家,各个势力,轮番下场,你反驳我,我指责你。

    “呼!”

    A大队,袁理坐在宿舍的阳台上,光着膀子,惬意晒着太阳,抽着烟。

    他的目的达到了,舒坦。

    地震来了,没有人能够让他不发生。

    在这个时候,那些什么建筑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人命关天。

    在灾难面前,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了。

    袁理也是这样认为的。

    半个月后,

    第13小组除了袁理之外皆是疲惫的回到了a大队。

    时间距离奥运会越来越近。

    反恐演习,爆炸威胁等突发事件的演习也越来越多。

    他们要每天保持训练的同时,隔三差五还要抽空去演习。

    确实很疲惫。

    至于袁理总是一副精神奕奕的状态,他们也询问过。

    袁理总是会耸耸肩,一脸的无辜。

    “袁理~”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袁理向办公楼看过去。

    三楼的窗户,袁朗探出身体对着他招手。

    袁理也招了招手,然后让杨锐带队回去。

    自己则是来到了袁朗的办公室。

    一进入办公室,就看到袁朗笑的很猥琐。

    “干嘛呀?嫂子怀孕了,笑的这么恶心。”

    袁朗两眼一瞪:“去~”

    然后拿起一个文件夹递给了袁理。

    袁理打开一看,是海军发过来的。

    袁理一边翻译一边说道:“上次我不是拒绝了吗?怎么还发过来了。”

    袁朗看了一眼袁理手上的文件,提醒道:“在后面,你再往后翻。”

    袁理又往后翻了几页,然后就看到了不一样的内容,前面是他的资料和曾经完成的任务。

    当然很多任务都是没公开的,所以也没有记录,也不可能记录。

    而后面则是海军为他规划的日后在海军的发展路线。

    袁理快速的看了几遍,抬头看向袁朗,皱眉说道:“我真不想去,海军不可能重视特种部队的。”

    “我要是真的去了,以后的发展还赶不上在陆军这里呢。”

    袁朗点了点头,伸出手往下点了点示意将文件夹放下。

    “我知道!这不是人家诚意足吗?我虽然也不想让你去,但我也不瞒着你,人家的条件该给你看还是要给你看的。”

    袁朗拿起文件夹,随手翻了翻。

    “上次人家来邀请你,你直接给拒绝了,人家为了显示重视,还特意给你规划了日后发展。”

    袁朗语气里面带着一丝不屑。

    都是老狐狸,玩什么聊斋呀?

    A大队也给袁理做好了充足的规划。

    但是从来没有给袁理看过。

    根本没必要让队员去看这些东西。

    除了显示单位的重视之外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处处都是弊端。

    如果一个心态不好的战士看到之后,会懈怠,会骄傲自满。

    别说一个心态不好的了,就连现在的袁理心里都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我他妈真牛逼”的念头。

    看看,看看人家海军为了重视我,直接把我未来的路规划到大校了。

    袁理自然知道海军给他看未来规划的目的。

    也丝毫不上当,但是人的内心啊。

    就是不受控制的往上飘飘然。

    袁理反正没有去海军的想法。

    去海军发展路线真不如陆军。

    而且接收的任务和在老a也没啥区别。

    都是目标针对国外。

    而且任务数量也不如陆军,还有就是这份个人规划,也太过空洞了吧。

    虽说海军富裕,但是跟袁理没多大关系啊。

    人家再富裕也是发展军舰,战机,潜艇。

    跟他们单兵作战有啥关系?

    海军重视的第一批肯定是高技术装备操作与研发人才。

    第二批是舰载航空兵与飞行员。

    第三批是核潜艇技术骨干。

    再往下是远海作战与指挥人才。

    就算是再往下也是那些精通外语,外交,国际法,海洋法的军事外交人才。

    8月7日。

    袁理带着第13小组换上休闲装,打扮成游客的模样。

    开始执行安保任务。

    袁理和徐强在鸟巢附近游走。

    邓振华,冷锋,王艳兵安排到了附近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