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第310章 是不是小鱼不行了
“晚余!”
站在外面的徐清盏也听到了这一声呼唤。
他听出是祁让的声音,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是不是小鱼不行了?
他来不及多想,拔腿就往寝殿冲去。
到了产房门口,孙良言拦在外面不让他进。
“徐掌印,皇上进去已经不合规矩,您就不要再进去了。”
徐清盏不得不停下,听到里面传来小孩子虚弱的哭声,还有祁让和太医对话的声音。
“皇上放心,娘娘就是产后虚弱睡过去了,没有性命之忧!”
“你确定?”祁让不放心地追问,声音都是颤抖的。
“臣确定,臣敢用项上人头担保,娘娘真的没有性命之忧。”
祁让终于松了口气,徐清盏在外面也松了口气。
胡尽忠在一旁拿袖子擦眼泪:“谢天谢地,总算母子平安了。”
孙良言看了他一眼,由衷道:“贞妃母子平安,胡大总管功不可没,皇上会重赏你的。”
胡尽忠本来还能克制,这句话却叫他的眼泪一下子决了堤:“还用你说,我容易吗我?”
莫名其妙。
孙良言和徐清盏都对着他露出嫌弃的表情。
这家伙自从进了后宫,就变得和女人一样多愁善感了。
这时,产房的门帘掀起,祁让抱着一个粉色的襁褓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对徐清盏说:“生了,是个小公主,贞妃睡着了,朕特地抱出来给你看一眼。”
徐清盏的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喉咙瞬间哽住,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揭开襁褓一角。
小公主是早产,小小的一团,约摸有三四斤,小脸红通通的,甚至还有点皱皱巴巴,实在算不得好看。
可不知为什么,就是能让人不自觉为她软了心肠。
饶是徐清盏这样一个心狠手辣,能将活人片几千刀的大魔头,在看到她的时候,心都软成了一滩水,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
小公主紧闭着双眼,在父亲的怀抱里安然入睡,并不知道此刻抱着自己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
“怎么样,像不像朕?”祁让满怀期待地问道。
徐清盏答不上来,只是想哭。
这是小鱼的孩子。
是小鱼千辛万苦拿命换来的孩子。
以前他还和长安打趣说,将来小鱼有了孩子,他要做孩子的舅舅。
可是现在,孩子不是长安的,他也没有资格做孩子的舅舅。
胡尽忠和孙良言,小福子都凑过来看,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不点,像看宝贝似的。
“小公主长得真好,瞧这眉眼,简直和皇上一模一样,又俊又英气,将来肯定巾帼不让须眉。”胡尽忠昧着良心把这皱巴巴的小家伙一通猛夸。
“……”孙良言和小福子对视一眼,小公主眼睛都没睁开,实在看不出哪里和皇上像。
祁让却信以为真,笑得一脸满足,叫孙良言重赏承乾宫的所有宫人。
奶嬷嬷随即跟出来,战战兢兢和祁让商量:“万岁爷,公主太小,怕吹了风,还是交给奴婢照看吧!”
祁让不舍地皱了皱眉,到底还是把孩子给了她,殷殷叮嘱道:“好生服侍,不可有任何闪失。”
奶嬷嬷答应着,把孩子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
祁让怀里一空,心好像也变得空落落,伸了个懒腰,问徐清盏:“你是不是也吓坏了?”
徐清盏笑了笑说:“臣方才在外面,看到雪停了,月亮也出来了,臣就想这肯定是个好兆头,娘娘肯定会母子平安的。”
“是吗?朕去瞧瞧。”祁让信步走到院中,发现雪果然停了,一轮圆月挂在高空,月光如水倾泻,院中的梨树上落满了雪,仿佛千朵万朵梨花盛开,有风吹过,雪花飘飘落下,如柳絮迎风起舞。
纵然时节不对,他却第一时间想到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
“朕的小公主,就叫梨月吧,你觉得怎么样?”他笑着问徐清盏。
“梨月公主吗?”徐清盏念了一遍,说,“臣虽然才疏学浅,也觉得这个名字很悦耳,贞妃应该也会喜欢的。”
“好,那朕回头问问她。”祁让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愉悦模样,和先前站在院子里淋雪时的落魄模样判若两人。
徐清盏见他这样,有点不忍去想那场即将到来的分离。
与此同时,承乾宫贞妃娘娘诞下小公主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后宫。
尽管时辰已晚,后宫众妃嫔却无一人入睡,全都在等承乾宫的消息。
听闻贞妃生下的是一个小公主,所有人都大大地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只是个公主,若是个皇子,皇上说不定会反悔不让贞妃离开。
毕竟皇上已经没有了两个皇子,肯定会对这个皇子寄予厚望,不能让他有丝毫被人诟病的地方。
假如他被立为太子,太子的生母在外面游荡总归不好,万一再和外面的男人有牵扯,那就更丢人了。
所以说,公主更好,公主没那么多责任要承担,别人不会计较她生母是谁,皇上大概率也不会为了她出尔反尔。
但贞妃生这孩子没了半条命,估摸着就算要走,也得等出了月子才行,否则这冰天雪地的,娘家也没了,她一个人能去哪里?
刚好眼下也快过年了,左右就一个月的时间,再耐着性子等一等吧!
出于这样的考量,各宫妃嫔对这个结果都还比较接受。
唯有庄妃和贤贵妃多少有点失落。
庄妃失落,是怕新出生的小公主抢走嘉华公主为数不多的父爱。
她本就因着上回的事被皇上厌弃,皇上有了小公主,只怕要将她们母女抛在脑后了。
贤贵妃失落,是因为晚余答应了把孩子给她养,而她想要当上皇后,自然是养个皇子更有胜算。
所以,在别人都觉得公主好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盼着是个皇子。
但想归想,盼归盼,孩子的性别是改变不了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把这件事落实,别让其他人坏了她的好事。
皇上对贞妃与众不同,对贞妃生的孩子自然也会另眼相看,孩子养在她这里,皇上肯定会时常来看孩子,这一来二去的,她不就有机会了吗?
说不准哪天自己还能怀上一个。
这样想着,她决定明天一大早就去探望贞妃,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若非报信的小太监说贞妃娘娘产后力竭昏睡,她恨不得现在就过去。
但愿贞妃能安然无恙,别让她的希望落了空。
晚余一觉醒来,窗外已是晨光熹微。
她动了动身子,发现浑身酸痛无比,散了架似的,使不上一点力气。
她平躺着,肚子却不像从前那样沉重,直到这时,才恍惚意识到,孩子已经不在她肚子里。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悄悄漫上心头,如夜里的深海,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潮汹涌。
她想叫人进来,一开口,嗓子又干又痛,像是吞了一把沙子,发不出一点声音。
恰好这时,紫苏走了进来,见她睁着眼,惊喜道:“娘娘,您醒了?”
晚余眨眨眼,张了张嘴。
紫苏忙倒了杯温水,拿勺子一点一点喂给她。
晚余连着喝了几勺,嗓子才好受了些。
紫苏拿帕子帮她擦拭嘴角,笑着说:“小公主可乖了,奴婢抱过来给娘娘看看可好?”
站在外面的徐清盏也听到了这一声呼唤。
他听出是祁让的声音,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是不是小鱼不行了?
他来不及多想,拔腿就往寝殿冲去。
到了产房门口,孙良言拦在外面不让他进。
“徐掌印,皇上进去已经不合规矩,您就不要再进去了。”
徐清盏不得不停下,听到里面传来小孩子虚弱的哭声,还有祁让和太医对话的声音。
“皇上放心,娘娘就是产后虚弱睡过去了,没有性命之忧!”
“你确定?”祁让不放心地追问,声音都是颤抖的。
“臣确定,臣敢用项上人头担保,娘娘真的没有性命之忧。”
祁让终于松了口气,徐清盏在外面也松了口气。
胡尽忠在一旁拿袖子擦眼泪:“谢天谢地,总算母子平安了。”
孙良言看了他一眼,由衷道:“贞妃母子平安,胡大总管功不可没,皇上会重赏你的。”
胡尽忠本来还能克制,这句话却叫他的眼泪一下子决了堤:“还用你说,我容易吗我?”
莫名其妙。
孙良言和徐清盏都对着他露出嫌弃的表情。
这家伙自从进了后宫,就变得和女人一样多愁善感了。
这时,产房的门帘掀起,祁让抱着一个粉色的襁褓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对徐清盏说:“生了,是个小公主,贞妃睡着了,朕特地抱出来给你看一眼。”
徐清盏的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喉咙瞬间哽住,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揭开襁褓一角。
小公主是早产,小小的一团,约摸有三四斤,小脸红通通的,甚至还有点皱皱巴巴,实在算不得好看。
可不知为什么,就是能让人不自觉为她软了心肠。
饶是徐清盏这样一个心狠手辣,能将活人片几千刀的大魔头,在看到她的时候,心都软成了一滩水,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
小公主紧闭着双眼,在父亲的怀抱里安然入睡,并不知道此刻抱着自己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
“怎么样,像不像朕?”祁让满怀期待地问道。
徐清盏答不上来,只是想哭。
这是小鱼的孩子。
是小鱼千辛万苦拿命换来的孩子。
以前他还和长安打趣说,将来小鱼有了孩子,他要做孩子的舅舅。
可是现在,孩子不是长安的,他也没有资格做孩子的舅舅。
胡尽忠和孙良言,小福子都凑过来看,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不点,像看宝贝似的。
“小公主长得真好,瞧这眉眼,简直和皇上一模一样,又俊又英气,将来肯定巾帼不让须眉。”胡尽忠昧着良心把这皱巴巴的小家伙一通猛夸。
“……”孙良言和小福子对视一眼,小公主眼睛都没睁开,实在看不出哪里和皇上像。
祁让却信以为真,笑得一脸满足,叫孙良言重赏承乾宫的所有宫人。
奶嬷嬷随即跟出来,战战兢兢和祁让商量:“万岁爷,公主太小,怕吹了风,还是交给奴婢照看吧!”
祁让不舍地皱了皱眉,到底还是把孩子给了她,殷殷叮嘱道:“好生服侍,不可有任何闪失。”
奶嬷嬷答应着,把孩子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
祁让怀里一空,心好像也变得空落落,伸了个懒腰,问徐清盏:“你是不是也吓坏了?”
徐清盏笑了笑说:“臣方才在外面,看到雪停了,月亮也出来了,臣就想这肯定是个好兆头,娘娘肯定会母子平安的。”
“是吗?朕去瞧瞧。”祁让信步走到院中,发现雪果然停了,一轮圆月挂在高空,月光如水倾泻,院中的梨树上落满了雪,仿佛千朵万朵梨花盛开,有风吹过,雪花飘飘落下,如柳絮迎风起舞。
纵然时节不对,他却第一时间想到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
“朕的小公主,就叫梨月吧,你觉得怎么样?”他笑着问徐清盏。
“梨月公主吗?”徐清盏念了一遍,说,“臣虽然才疏学浅,也觉得这个名字很悦耳,贞妃应该也会喜欢的。”
“好,那朕回头问问她。”祁让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愉悦模样,和先前站在院子里淋雪时的落魄模样判若两人。
徐清盏见他这样,有点不忍去想那场即将到来的分离。
与此同时,承乾宫贞妃娘娘诞下小公主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后宫。
尽管时辰已晚,后宫众妃嫔却无一人入睡,全都在等承乾宫的消息。
听闻贞妃生下的是一个小公主,所有人都大大地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只是个公主,若是个皇子,皇上说不定会反悔不让贞妃离开。
毕竟皇上已经没有了两个皇子,肯定会对这个皇子寄予厚望,不能让他有丝毫被人诟病的地方。
假如他被立为太子,太子的生母在外面游荡总归不好,万一再和外面的男人有牵扯,那就更丢人了。
所以说,公主更好,公主没那么多责任要承担,别人不会计较她生母是谁,皇上大概率也不会为了她出尔反尔。
但贞妃生这孩子没了半条命,估摸着就算要走,也得等出了月子才行,否则这冰天雪地的,娘家也没了,她一个人能去哪里?
刚好眼下也快过年了,左右就一个月的时间,再耐着性子等一等吧!
出于这样的考量,各宫妃嫔对这个结果都还比较接受。
唯有庄妃和贤贵妃多少有点失落。
庄妃失落,是怕新出生的小公主抢走嘉华公主为数不多的父爱。
她本就因着上回的事被皇上厌弃,皇上有了小公主,只怕要将她们母女抛在脑后了。
贤贵妃失落,是因为晚余答应了把孩子给她养,而她想要当上皇后,自然是养个皇子更有胜算。
所以,在别人都觉得公主好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盼着是个皇子。
但想归想,盼归盼,孩子的性别是改变不了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把这件事落实,别让其他人坏了她的好事。
皇上对贞妃与众不同,对贞妃生的孩子自然也会另眼相看,孩子养在她这里,皇上肯定会时常来看孩子,这一来二去的,她不就有机会了吗?
说不准哪天自己还能怀上一个。
这样想着,她决定明天一大早就去探望贞妃,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若非报信的小太监说贞妃娘娘产后力竭昏睡,她恨不得现在就过去。
但愿贞妃能安然无恙,别让她的希望落了空。
晚余一觉醒来,窗外已是晨光熹微。
她动了动身子,发现浑身酸痛无比,散了架似的,使不上一点力气。
她平躺着,肚子却不像从前那样沉重,直到这时,才恍惚意识到,孩子已经不在她肚子里。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悄悄漫上心头,如夜里的深海,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潮汹涌。
她想叫人进来,一开口,嗓子又干又痛,像是吞了一把沙子,发不出一点声音。
恰好这时,紫苏走了进来,见她睁着眼,惊喜道:“娘娘,您醒了?”
晚余眨眨眼,张了张嘴。
紫苏忙倒了杯温水,拿勺子一点一点喂给她。
晚余连着喝了几勺,嗓子才好受了些。
紫苏拿帕子帮她擦拭嘴角,笑着说:“小公主可乖了,奴婢抱过来给娘娘看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