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 第201章 五气朝元境的希望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第201章 五气朝元境的希望

    没有人比灵雀更了解自己的娘亲。

    在她印象里,身为圣教之主的阿娘,一直都很要强。

    而今日,却向张天师单膝下跪,并且承诺,今后圣教以龙虎山马首是瞻。

    这当中蕴含的份量可见一斑。

    但灵雀也并未太过于惊讶。

    方才圣教主施展的手段,乃是‘血蛊’。

    此蛊可以算得上是圣教的必杀手段了。

    哪怕是半只脚踏上长生路的强者也可杀。

    古往今来,在苗疆里,只有圣教主懂得如何化解此蛊。

    然而,如此杀招,却被张天师轻易化解。

    实在是让人难以思量。

    张道之亲自将圣教主搀扶起来,笑呵呵道:

    “龙虎山、圣教,今后自当亲如一家。”

    他能够轻易化解那种血蛊,不只是因为自身无垢体魄。

    还有已踏入三花聚顶境的原因。

    他的三花,非同寻常,可以说勘破三花虚幻,返璞归真。

    而血蛊不仅会啃噬中蛊者的血气、修为,还会以顶上三花为目标。

    但张道之踏入三花又灭三花,自身已达到肉身元神混元一体的状态。

    是以,那所谓血蛊,才对张道之毫发无损。

    圣教主不知其中玄妙,而她刚才也的确清晰感受到了,来自张道之体内的无穷杀力。

    为此,她深觉震撼。

    世人皆知历代龙虎山天师修为高深。

    但像眼前这位追求极致杀力的张天师,只怕是少之又少。

    稍后。

    圣教主将十万大山里的情况详细告知张道之。

    对于异士界来说,十万大山,就像是一个三不管地带。

    佛不管,儒不问,道不理。

    乃为乱法之地。

    十万大山里的异士势力,主要来源于三部分。

    其一,各大派叛徒在走投无路时,都会前往十万大山寻求避难。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叫做‘无法门’的组织。

    这个组织,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没有规矩。

    是彻头彻尾的魔道组织。

    其二,因历代大劫而逃遁于十万大山的奇特种族。

    比如力绝存在的蛮族,这个种族的特性是力大无穷,身强体壮。

    还有号称是炎帝后裔,人面鱼身的氐人族。

    背后生有双翅的羽人族以及传闻中的巨人族等。

    这些种族抱团取暖,用来抵抗入侵者,被世人统称为‘异人族’。

    如今,蛮族之王,也就是四绝中一的力绝,便为异人族的共主。

    这个异人族,可以说是十万大山里最强也是最为复杂的组织了。

    其三,因十万大山中有片三千里的瘴林,终年遮云蔽日。

    这使得一些妖魔鬼怪可以于此潜居下来。

    久而久之,便就形成了一股势力。

    当然,这只是十万大山里表面的异士组织而已。

    对于常年混迹于十万大山的异士来说,还有一种可怕的存在,是散修。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背后下黑手,不背靠任何势力。

    即使在他们手上吃了亏,事后想找他们,都不知他们身在何处。

    听到这里,张道之便对十万大山中的情况有所了解了。

    总结来说,十万大山,更像是一座缩小版的异士界。

    在这片世界里,没有任何的规矩、章法可言。

    更不分什么正魔两道。

    强者为尊。

    张道之想要寻觅的酆都压运之物,应该就在圣教主所言的第三种势力中。

    毕竟,玄虚子曾说,酆都压运之物,是被一只强大的鬼怪所盗窃了。

    只是,他搞不懂的是。

    阳间判官笔,对阴司鬼物有着天然的克制力。

    那鬼怪,又是如何盗取的?

    这一切,可能要等到去了酆都之后,才能知道了。

    “天下间,不乏有异士想往十万大山,是因其中强者墓穴极多,流传宝物极广。”

    “说起来天师可能不信,十万大山灵气之浓郁程度,最接近洪荒时代。”

    “那里,流传着三宝,其一为不死术,修炼此术,并非不死不灭,而是一种偏向杀伐之力的体魄。”

    “其二为万魂幡,乃是洪荒时代的遗留至宝,不过至今已不知所踪。“

    “其三为玄黄气,相传此气乃开天辟地之后,于天地间诞生的第一缕气体。”

    “天地大开之后,此气已愈发稀薄,极为稀缺,其作用远胜天地之间的灵气,异士若得之吸纳,可谓妙用无穷。”

    圣教主所言十万大山三宝,张道之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心中有所留意。

    晚些时候。

    张道之在正一观内请来三位师叔。

    要向他们讨教修行之事。

    “不瞒三位师叔,自我踏入三花聚顶境界之后,实力虽有提升,但却好似前路尽断。”

    “无论如何修炼,始终如何修炼,都无法将灵气蕴于五脏,化为五行之气。”

    “如此,十年内,师侄难以步入五气朝元之境。”

    这些时日以来,张道之虽然忙个不停,但也一直没有落下修行。

    按照他的体魄来说,踏入三花聚顶境界以后,一切都该水到渠成。

    实则不然。

    就好似湖面上的一艘小舟,无论如何,都行不到终点。

    即使刚踏入三花聚顶境,一时半刻,难以踏入五气朝元境,但也不该毫无波澜才对。

    所谓五气,是指人体五脏之气。

    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属南方赤帝之火气;

    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属东方青帝之木气;

    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属中央黄帝之土气;

    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属西方白帝之金气;

    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属北方黑帝之水气。

    在修行上来说,是以灵气入五脏,锻炼神魂的同时,蕴出五行之气。

    然而,张道之压根就无法凝聚出最开始的赤帝之火气。

    也就意味着,他连五气朝元中的心藏神都达不到。

    不入五气朝元境,面对十年之约,他还是心存忧患。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是资历老道,经验深厚的玄灵子与玄成子二人都无计可施。

    因为,无垢体魄实在是太特殊了。

    这种体魄,于修行上每前行一步,都犹如跨过一道天堑一般。

    到最后,还是玄虚子给了张道之一个希望,

    “所谓五气,乃人为练就的后天之气。”

    “你入三花聚顶,可谓困难重重,凝聚三花而又灭了三花,更是亘古未有,不曾听闻。”

    “哪怕是初代祖师,也是在踏入长生路时,才敢灭三花,决意追求肉身与元神长存的混元一体之境界。”

    “如今,怕是寻常的后天之气,难以让你步入五气朝元之境。”

    “不过,后天之气不行,不妨就试一试先天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