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425章 带着罗圈的绕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425章 带着罗圈的绕

    河北,平山,抗大分校。

    闵鸿胜揣着一封信,去找曾纪兰。

    却意外的在曾纪兰那里,看见了蒲忠国。

    “我晕,你不训练炮兵,跑这里来干嘛?难道你对曾教员,有企图?”

    看着闵鸿胜鬼鬼祟祟,还拿着一封信。

    蒲忠国仿佛看见了倒打一耙的混账。

    一脚就轻轻的踢在这位曾经是义勇军的老战友身上。

    “你特么胡说八道什么,我全家都被鬼子杀了,我现在除了打鬼子,啥想法都没有,眼睁睁的盼着八路军能在鬼子治安战中,站住脚,杀回东北去。”

    气不过的蒲忠国,又给了他一拳。

    “老子练兵忙都忙不过来,听说抗大有一批学员,是各地过来的学生,挑一挑有没有数学好,懂测绘的,曾教员好歹是我老战友,去帮我调学生档案去了。”

    闵鸿胜听完蒲忠国的解释,明知道是误会,还是开口说道。

    “我觉得曾教员人不错,在延安也有人追求...你要是看对眼了,可得抓紧,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去你的,你手上拿的是什么?是情书吗?担心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怕是你这狗东西..”

    闵鸿胜看见手上的信,顿时笑的比刚才还灿烂。

    这误会搞的。

    不过就曾纪兰的能力,条件,外貌。

    好像他们两人作为追求者。

    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三大主力师都在往山上送铁轨,你不在山上把炼钢炉守着,多生产一些武器,这时候还有心思做这些?”

    蒲忠国一把抢过闵鸿胜手上的信。

    并没有看,也没有拆。

    以为他会着急抢回去。

    谁知道,闵鸿胜端了一根凳子,就坐旁边了。

    “前阵不是因为 矿石品位低,含硫量太高,炼不出合格的钢材吗?八路军发动各种关系,请了几个专业人才过来,有他们守着炼钢炉,别说钢轨当废钢,就是原来的铁矿石,也能炼出钢来..”

    “不守着钢炉,你不能守着工厂啊,趁着现在有钢铁原料,得赶紧生产武器,八路军现在遍地是兵员,华北平原的游击队员县大队手里都拿的是大刀,梭镖,弓箭。”

    蒲忠国一边说,一边低头看了一眼信封。

    信封上赫然写着,转江向阳收。

    “你添什么乱啊,江向阳几个女孩的情书都来不及回,给你写信?不知道的,以为他喜欢男人,没这么毁自家同志的。”

    “喜欢兔儿爷的作风,是封建余毒,都是我党高级干部了,你还没有洗毛伐髓啊!”

    这些词一听就是江向阳的,说话的方式也模仿人家。

    “我跟你说,江向阳现在可没有时间理你呢。”

    闵鸿胜没好气的看着蒲忠国,他岂能不知道,江向阳在胶东忙翻了。

    要不,他不会找曾纪兰帮他带信了。

    谁知道,蒲忠国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语调说。

    “鬼子109师团,第19师团可能要被江向阳打掉一个。”

    “真的?太牛了,我就知道,这小子非池中之物,他的十殿阎罗,硬是被他打出了降龙十八掌的声势。”

    闵鸿胜感慨的双拳抖动。

    却听见曾纪兰的声音。

    “你们俩那么亲热,学别人说悄悄话,谈恋爱呢?”

    老战友的玩笑,加上误会,带着罗圈的绕。

    绕的三人都大笑起来。

    然后曾纪兰又压低了声音开口..

    “我听说,昨夜718团,688团和渤海支队联合作战,击溃了鬼子第19师团,击毙日军两万余人..”

    “两万余,鬼子一个常设师团才多少人?”

    “真的?”

    蒲忠国,闵鸿胜都忘了自己来干嘛的。

    盯着眉飞色舞的曾纪兰。

    曾纪兰手里抱着一堆的抗大学员资料表,也忘了给蒲忠国。

    低声继续说。

    “这消息肯定不会有假的,渤海支队,咱们的老部队,碰上鬼子那个师团,不把鬼子斩落马下啊,要不,蒲支队长发个电报,问问林白水..我也想知道他们怎么打的,只用了一个晚上啊。这战果太吓人了,集团军总部首长们都说感觉在做梦。”

    “走,走,走,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第二炮兵支队就在平山..林白水那小子,肯定发财了。老子要问问他赚了多少大炮。”

    “你们在抗大门口等我一下,我把顾娟叫上..”

    蒲忠国和闵鸿胜连连点头。

    都到了抗大门口了,一路都在想江向阳怎么在一夜之间,干掉鬼子两万多人。

    尤其是蒲中国,他知道江向阳至少有两个大队在鲁南一带,一个大队在河北。

    还有一个在山东北部。

    手里最多五个大队,加起来主力才不到两万人。

    即便是718团和688团去了,配合部分地方武装,跟鬼子常设师团,也就是相当于平手的战力。

    “胡芷江,抗大的同事,这位是炮支的蒲支队长,这位是晋冀工厂的闵厂长..”

    来的不只是顾娟,还有胡芷江,她也知道了渤海支队打胜仗的消息。

    想要知道更多情况。

    蒲忠国和闵鸿胜都见过胡芷江,也知道核心根据地有好多传说。

    两人对望一眼,笑的意味深长。

    仿佛眼里都能看见对方的意思,江向阳这摊祸水,害人不浅。

    “胡教员,我们见过。”

    打过招呼以后,一群人有说有笑的朝着炮兵支队指挥部走去。

    闵鸿胜忽然想起正事,立马开口说。

    “曾教员,江向阳在庆丰厂搞了一个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据说是现在美国工厂里最新的管理方式,我在晋冀根据地,也根据庆丰厂的人提出方式,进行复制,因为成产的是步枪,比原来的产量提高的有限,总感觉有些不对,庆丰厂的人也觉得效率可以再提高。这是我累积的问题,起初想让八路军总部发给江向阳..又怕不妥。”

    看着闵鸿胜双手给曾纪兰递上信封。

    蒲忠国暗叫一声难怪。

    这家伙一门心思在军工生产上,八路军全力配合,正是如鱼得水的时候。

    这时候找江向阳,原来为这个。

    “江向阳还懂这个?”

    这次轮到顾娟惊讶了..

    长征走了一路,连政委都觉得江向阳学识丰富,大家都以为在历史,地理,时事和打仗上。

    “我也是跟庆丰厂的人接触以后,才知道的,这混球藏太深了,长征时候,我们好歹走了一路,硬是没有发现他有这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