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后我就不改嫁自己带娃怎么了 > 第146章 卖孙女改嫁供儿子考科举二十四

穿越后我就不改嫁自己带娃怎么了 第146章 卖孙女改嫁供儿子考科举二十四

    刘有水目瞪口呆的看着杜敏,“娘,你想哪去了,我就是,我就是觉得我这辈子可能就见皇上这一次了,想着离他老人家近一点,县太爷招募修路的,我想去报名,来问问您行不行?”

    皇上要是听见了刘有水的话,一准得唾他,“你才是老人家,你才老,人家才四十多,一点都不老。”!

    “你想去修路?那也见不着皇上啊,何苦呢?”

    “嘿嘿,娘你想啊,万一皇上来了,走着这路平坦又干净,问起来是谁修的,我们这些干活的不就能露个脸了嘛,这可是能光宗耀祖的事啊,县太爷说了,到时候我们都得在后边候着随时准备垫路,别到时候找不着人干活。”

    杜敏觉得很想笑,皇上日理万机,哪有功夫注意路是谁修的,就连县太爷这等芝麻官都不一定能见着皇上,闲杂人等不得给清得远远的?

    “好好好,你去吧,娘等着你回来讲讲万岁爷长什么样子。”

    “行,娘您等着,明儿我就去报名,我去问问大哥去不去?”

    刘有水高兴地跑了出去。

    刘有林见杜敏强忍着笑,问道“娘,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没有没有,只是去修路,且不到一个月,过得很快的。”

    “那您笑什么?”

    刘有泉叫到,“我也看见娘笑了。”

    “我说了你们两个不许出去说啊。”

    两个脑袋一齐点了点。

    “你们想啊,皇上是什么人,日理万机,高高在上,什么人没见过?什么景没看过?咱们这里穷乡僻野,没有山没有水的,皇上来这里干什么?视察民情?没听说过有什么惊天大案啊?”

    刘有泉插嘴道“咱们这有山啊,村后头不就有山,牛山,也有水,小清河。”

    杜敏拍了他胳膊一下,“别打岔,那算什么山?那么矮,小清河浅的连牛肚子都没不了,也就你们小孩稀罕去玩。”

    又抬头对刘有林说道,“所以呢,我估摸着,皇上顶多是路过这里,停不停留还不一定呐。”

    刘有林点点头,“我们夫子说了,皇上是南巡,要到苏杭一带去的,夫子有个同年现在在省城学政手下做事,他来信说要跟着过来找夫子叙旧。”

    “那就结了,咱们这里虽然不起眼,却是南北必经之路,路过这里很正常。”

    “那跟二哥去修路什么关系?也不可笑啊?”

    “我是笑你二哥被忽悠了,你想啊,以往去修路修河是不是给工钱?”

    刘有林想了想,“以前没有,只管饭,后来夫子说皇上体恤民情,一天给二十文钱。”

    系统凉凉的来了句,“不止啊,皇上要求给的是五十文,让这帮孙子给吞了一大半,老百姓还感恩戴德的。”

    贪污啊,什么朝代都有这个事。

    “那这次你听你二哥说给钱吗?”

    “好像没说。”

    “县太爷想在皇上面前讨个好,又不想花钱,所以忽悠你二哥这样的去修路,只说可以见到皇上就叫这帮人心甘情愿的干活了,你说县太爷这个算盘打的精不精?”

    “娘,这话可不能到外面去说啊,四弟,你记住,千万千万不能跟人说!哥哥嫂子们都不行,记住了吗?”刘有林觉得他娘有点不敬县太爷,这可不好。

    刘有泉虽小,但也上了好几年学,对县太爷还是恭敬的,见哥哥一脸严肃,就点了点头,“我记住了三哥。”

    杜敏笑了笑,没有反驳刘有林。

    刘有水就这样跑去修路了,每天揣上六个饼子,早出晚归的,一去就是大半个月,得亏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活不多。

    刘有山不去就是因为想着家里好歹留个干活的人,光指望女人们砍柴种地喂鸡,能把人累死,二十亩地呢,光锄草就够人忙活的了,

    还想抽空上山采点药,怎么的也能卖个几文钱,买盐买油的够了。

    现在老二一撂挑子跑了,砍柴锄草挑水,老大忙的团团转。

    杜敏接过了采药的活,只要天气晴朗,她就带着大丫或者二丫上山去,一次只带一个是要留另一个在家帮忙看孩子。

    这时候忍冬花快开了,这个玩意儿一开就是一大片,刚开始是白色的,过不了两天就变成黄色的了,花开了挺香的。

    但是当药材用是不能等它开花的,得趁着花蕾由青色转为白色的时候采摘再晒干,所以得抓紧这几天时间。

    杜敏每天背着筐子上山,手疾眼快的把一个个似开未开的花蕾摘下来,一筐一筐的背回家晾晒,大丫或者二丫也背着小点的筐子跟着她忙活。

    当然并不是她一个人知道这个忍冬花可以卖钱,上山采摘的人很多,全看谁的手快。

    这一片摘没了,大家又去寻找下一片,越往山上走,花开的越晚,直到再也找不到一个花蕾了,大家才不上山了。

    家里的八个大竹匾上晾满了忍冬花,每天都要好好翻一翻,别捂坏了。

    忙碌中刘有林和刘有泉回家来宣布,从明天起三天不用去学堂了,夫子们全部跟着县太爷帮忙接驾去了。

    五月二十,这天天气晴好,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有一些热。

    天还黑乎乎的时候,刘有水穿着自己最体面的一件衣衫又走了。

    杜敏起床后,刘有山过来问她,“娘,您今天去县城吗?”

    “今天不去,那县城这两天不是不让进了吗?”

    刘有山挠挠头,“老二说在城外头等着也可以看见皇上的车驾的。”

    “你听他的,皇上要是真来了,十里以内都得清空,再说了,你敢抬头看万岁爷?亵渎天颜,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

    刘有山慌了,“怎么会这样,老二没事吧?”

    “应该没事吧,说不定一会儿就好被赶回来了。”

    话音刚落,刘有水垂头丧气的进了家门。

    刘有山忙问他,“二弟,你怎么回来了?”

    “万岁爷快到了,闲杂人等一律不许出现,我们就是那闲杂人等,所以被赶回家了。”

    刘有山看了娘一眼,娘懂的真多,老二真的见不着万岁爷。

    “行了,该干嘛就干嘛去,皇上啊不是咱这等升斗小民可以见的。”

    吃了饭,杜敏正想再去山上转转,族长家的刘平安来了,“婶子,俺爹说今天都待家里别出去,哪也别去,有贵人经过附近,别冲撞了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