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97章 老郭坑人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397章 老郭坑人

    眼见皇上竟把兴修水利、重修河道之事全权交予左光斗。

    郭允厚坐不住了,赶忙启奏道:“启禀陛下,经老臣连日调查核实,北方数省中,河南、陕西两省受灾最为严重,故而老臣打算先从这两省的河道水利着手修缮。

    河南临近黄河,河道更为复杂,疏通起来颇为棘手。

    经老臣预算,需征调民夫50万用于兴修河道水利。”

    站在一旁的左光斗思索片刻后,也开口道:“启禀陛下,郭尚书的预算十分合适。

    征调民夫过少,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的工程进度会太慢。

    征调过多,又恐伤及两地百姓元气。

    所以,50万民夫恰到好处。

    只是如今北方民生艰苦,按照朝廷惯例,兴修水利、重修河道只管饭,并无工钱,除非是修缮城墙、宫殿、皇陵等工程,朝廷才会发放些许工钱。

    此次朝廷征调的50万民夫基本都是青壮劳力,臣担心这会影响北方百姓的生计。”

    朱由校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深知北方百姓生活艰难,虽说朝廷一直在努力改善,但目前北方百姓的日子仍未真正好起来。

    这时,郭允厚又道:“陛下,左大人所忧,老臣早有准备。

    朝廷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给50万民夫发放工钱,亦可用土地作为酬劳。”

    朱由校闻言,心中颇为惊讶。

    要知道,郭允厚向来是出了名的爱财如命,这次竟主动提议给百姓发钱,简直是西边出了绿太阳。

    他开口问道:“郭爱卿,给50万民夫发放工钱,户部可支撑得住?”

    郭允厚点头道:“陛下放心,老臣已仔细核算过,给50万民夫发放一部分银两,再搭配一部分土地,朝廷花费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百姓既不会白干活,还能挣些银子,又有朝廷发放的土地,生活便有了保障。”

    朱由校又问:“郭爱卿,朝廷发放银子不成问题,可土地从何处而来?

    朝廷在北方并无多余土地分给百姓啊。”

    郭允厚闻言,直接转头看向五军都督府,目光直直地盯着江宁。

    江宁当场纳闷,心说:“老郭这是又在打什么鬼主意,盯着我干嘛?”

    只见郭允厚露出一抹坏笑,说道:“陛下,土地之事,便要仰仗五军都督府几位左都督的支持了。”

    听到郭允厚这话,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郭允厚笑着解释道:“经老臣仔细核查,自天启二年朝廷清查各地贪官污吏以来,所查抄的田产皆挂在五军都督府名下,本意是让将士专心操练,无需耕种。

    经老臣核算,如今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军田,除去满足士兵口粮与储备粮外,尚有不少多余土地。

    与其放在五军都督府手中,不如以工代赈发放给百姓。”

    朱由校听后,直接转头看向江宁。

    江宁当场愣住,他之前忙着四处查抄贪官、充实国库,土地都划到了五军都督府名下,具体数量他还真没算过。

    就在这时,身旁的邓文明小声说道:“江大人,坏了,郭允厚这老家伙是冲着咱们来的。”

    江宁小声问:“邓侯爷,老郭说的可是真的?

    咱们五军都督府名下真有这么多土地?”

    邓文明尴尬地点点头。

    江宁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自己平日里杀伐决断,竟都没留意此事。

    但他也明白事情轻重,立刻出班奏道:“启禀陛下,五军都督府愿全力支持郭大人。”

    看到江宁主动表态,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江爱卿不愧是肱骨之臣。

    既然如此,便由五军都督府与户部对接,务必确保百姓不受苦。”

    随后,朱由校宣布散朝,众人朝着宫门外走去。

    郭允厚刚走没几步,便被五军都督府众人团团围住。

    江宁嘴角露出一丝坏笑,迈着四方步走到郭允厚面前。

    郭允厚见江宁这表情,心里顿时有些慌,赶忙说道:“江侯爷,事出有因,老夫之前没跟您打招呼,是老夫的错,但老夫也是一心为公呀!”

    江宁冷笑连连:“老郭,为国出力,五军都督府义不容辞。

    可你拿五军都督府的地去给自己邀功,这就不地道了,这是人干的事吗?

    你这老家伙,太不讲究了!”

    身旁的邓文明满脸愤怒地盯着郭允厚,附和道:“江侯爷说得对,老郭,你他娘的良心长到蛋上去了。

    想要土地,跟我们打声招呼就行,难道我们还会不给你吗?”

    陈策、沈有容、秦良玉也都满脸严肃地点点头。

    郭允厚尴尬地笑着:“江侯爷、邓侯爷,你们真误会老夫了,老夫真不是那样的人。

    你们对老夫的理解太过狭隘,这可不是一个朝廷官员该有的胸怀。”

    江宁翻了个白眼,骂道:“老郭,少他娘的扯淡。

    好人都让你做了,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郭允厚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要不老夫今儿个做东,请诸位侯爷赏个脸?”

    听到郭允厚做东,江宁顿时脸都绿了。

    但邓文明等人不知郭允厚的手段,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今儿个非好好宰你一顿!”

    随后,众人领着郭允厚再次来到吴记涮羊肉铺。

    为防止郭允厚耍赖,江宁当场按住郭允厚掏钱。

    郭允厚最后满脸肉疼地掏出几枚银元递给店小二,江宁这才放心,坐下与众人一同吃了起来。

    众人见郭允厚掏了银子,便开始吃喝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也不再计较郭允厚先前的老六行为。

    这时,郭允厚嘿嘿一笑,说道:“江侯爷,老夫还有一事想请您帮忙。”

    江宁没好气地回应:“老郭,帮忙可以,但你要是再打坑本侯的主意,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信不信我当场掐死你?”

    郭允厚笑着说:“江大人,咱俩这交情,老夫哪能坑您呢?

    五军都督府清查北方数省卫所军田,肯定还能查出不少土地。

    毕竟接下来五军都督府要清查完北方数省卫所军的土地,重新整编新军,走精兵路线。

    往后朝廷大军除了春耕与秋收,其余时间不再耕种,土地都交给百姓。

    这样一来,除去各省大军所需口粮和储备粮,还会余下不少土地。

    您看能不能把这些多余土地划到户部,老夫再卖给百姓,也好充实国库。”

    众人听后,脸色当场就变了。陈策毫不客气地说:“郭大人,你这算盘打的,都快蹦到老夫脸上了。

    你还要不要脸?

    拿五军都督府多余的军田去卖钱充实户部,这种缺德话你也说得出口。”

    邓文明更是直言:“老郭,你太不是东西了。”

    秦良玉一言不发,沈有容也满脸怒色地瞪着郭允厚。

    毕竟大家文武有别,郭允厚竟算计到五军都督府头上。

    不过,听了郭允厚的话,江宁陷入沉思。

    郭允厚虽爱财如命且脸皮厚,但做事并不糊涂。

    作为大明的大管家,他考虑的是整个大明,而非局部百姓。

    想到这里,江宁点头说道:“老郭,这事儿可以,但贩卖土地你可得慎重,绝不能让土地落到官绅富商手里,否则受苦的还是百姓。”

    郭允厚笑着回应:“江侯爷,您放心,老夫心里有数。”

    江宁虽点头,但仍觉不保险,便想到后世土地资源国有化的概念,说道:“老郭,这样,你在北方行事我不过问,但发放给百姓的土地都得附加一条规定,禁止私自买卖、投献和挂靠。

    一经发现,土地收回归国有,投献者与接受投献者都要重罚。

    若要买卖土地,也不是不行,但必须到当地官府备案,官府根据土地优劣和数量征税,土地越多,征的税越多。

    如此,虽不能完全杜绝土地兼并,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百姓生计,打压土地兼并的不良风气。”

    郭允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侯爷放心,老夫明白。”

    随后,众人各自回府。

    江宁刚到家,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心中纳闷:家里人都好好的,这是谁生病了?

    他赶忙进屋查看,只见神虚子坐在大厅,眉头紧皱,面前摆着一堆药材。

    柳若烟和柳轻烟在一旁帮忙熬药,两位如花似玉的夫人此刻被熏成了花脸猫。

    再看神虚子的表情,江宁似乎想到了什么,赶忙走上前,一把抓住神虚子的胳膊,红着眼眶说道:“师父,您这是怎么了?

    可别吓徒儿啊!要是没了您,徒儿可怎么活?

    您还这么年轻,正是闯荡的好时候,还没给徒孙挣下一份家业呢,怎么能就……”说着,江宁泪流满面。

    神虚子一听,一张老脸顿时黑了下来,抬手就打江宁,骂道:“你这孽障,说的什么混账话!

    什么叫为师要撒手人寰了?

    这是人说的话吗?

    为师身体好得很,你是不是又出去喝多了?”

    一旁的柳若烟和柳轻烟见状,捂着小嘴笑了起来。

    江宁赶忙问道:“师傅,您身体没事,那在这熬什么药呢?

    又是给谁熬的?”

    神虚子没好气地说:“如今为师每隔十日便要入宫为皇后娘娘诊一次脉,每次陛下都有赏赐。

    但为师寻思,老是这样白拿赏赐也不合适,毕竟为师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就想着给皇后娘娘调制保胎药,这不就在家里先熬制试试。”

    江宁这才明白自己误会了,尴尬地咳嗽几声,说道:“师傅,那您可得多上点心。”

    神虚子没好气地回他:“这还用你说?

    你以为为师这一百多年白活了?

    哪像你整天没个正形。

    没什么事别在这捣乱,为师还要再研究研究。”

    江宁点点头,正准备离开,只见李若琏领着儿子李平生来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