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 第186章 购买棉衣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第186章 购买棉衣

    “全部打包好,等会儿有人来运输。”

    贾钰说道。

    “是。”

    杨文说道。

    “还有,多找一些人手,棉衣要加快生产。”

    贾钰说道。

    “放心吧,爵爷,已经又找了一批人,现在一天可以做成七十件棉衣。”

    杨文说道。

    “还不够,要在一个月时间里面做成十万件棉衣。”

    贾钰说道。

    “十,十万件,爵爷,这不可能,人手再多也不行。”

    杨文说道。

    “织布机再上一些,加工钱,再招一些人。”

    贾钰说道。

    “跟我去里面看看。”

    贾钰说道。

    杨文点点头,跟着贾钰去了工厂里面。

    而贾钰很快就发现了产量不高的原因了,布匹完全可以跟上,跟不上的是缝制,里面有很多妇女,一个人缝制的时候是一套,费时费力。

    “把这里的人分开,缝衣服快的去缝衣服,缝帽子的只缝帽子,扣子不要弄了,弄上四条带子就可以了。”

    贾钰看着缝制过程立刻说道。

    “而且也可以分出裁剪,装棉,缝制,叠衣工序,每一个人只干一样活。”

    贾钰继续说道。

    其实贾钰说的就是后世的流水线,一个人只干一样工序,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好,我立刻安排。”

    杨文说道。

    随后,杨文就开始召集人开始分组。

    而就在贾钰安排事情的时候,罗平和陈亭来到了御书房。

    “罗平,这个棉衣真的能抵挡严寒?”

    刘畅问道。

    “陛下,千真万确,末将得到了几件棉衣,先让几个士兵试了一下,这才敢进京。”

    罗平说道。

    刘畅点点头,看了看旁边的棉衣。

    “陈亭,拿出七万两银子,给贾钰送过去,让他尽快把二十万件棉衣做出来,给边关将士送过去。”

    “陛下,国库已经有些难以承受了,这里马上就要下雪,臣留下了一百万两银子等着赈灾,还有边关将士的银子,臣预备了三个月,也有一百万两,也不能动,还有其余的事情也要银子,所有剩下的银子还有二十万两,一下子拿出七万两,万一出事,那就麻烦了。”

    陈亭说道。

    刘畅也是有些迟疑,毕竟各项准备的东西都是必须的。

    “这样吧,给贾钰四万九千两,跟他说,太子那三成份子不要了。”

    刘畅说道。

    而在一边的刘杰直接懵了,什么情况,我就过来看看,怎么我两万两银子没了?

    “多谢太子殿下。”

    陈亭立刻对着刘杰行礼说道。

    “不是,孤。”

    “不是什么不是,身为太子,难道不应该为边关将士谋福吗?”

    刘杰想要说什么,就被刘畅直接打断说道

    “好,去吧,跟贾钰说一声就好了。”

    刘杰无奈的说道。

    随后,罗平和陈亭告辞离去,陈亭去户部拿银子,而罗平则是直接去了贾钰的纺织厂。

    当罗平到了纺织厂的时候贾钰已经在这里笑嘻嘻的等着了。

    “赚了银子,又在边军里面赢得了名声,你是赚大了啊。”

    罗平说道。

    “唉,银子我是赚了,但是这些棉衣是陛下买给边军的,这个名声是陛下的。”

    贾钰立刻说道。

    这个可要不得,一旦一个人的名声大过了皇上,那就是大麻烦。

    “啊,对对对,是陛下的。”

    罗平也反应了过来立刻说道。

    “但是银子你是赚到了。”

    这个时候,陈亭带着人押着几个大箱子过来了,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

    “要不要点一点。”

    陈亭说道。

    “不用,陈大人的人品我,我是一点也不信啊,七万两银子你只给我五万两是什么意思啊?莫非陈大人不识数”

    贾钰看着后面的五个大箱子说道。

    “哎,这可不是我不识数,是太子的意思,太子说了,把三成份子不要了,因此这七万两银子,我只付那七成银子。”

    陈亭说道。

    “太子的三成银子不要了?”

    贾钰有些意外的说道。

    “没错,就是三成银子不要了。”

    陈亭说道。

    “好,我收下银子,罗将军,陈大人去屋子里面去喝茶暖和一下,我立刻让人把一千三百件棉衣装上,罗将军回去的时候一起带走,剩下的我会让商队陆陆续续运过去的,陈大人,这运费得您出啊。”

    贾钰说道。

    “我看你就不应该当这个爵,你应该当商人,真是一个钱串子啊。”

    陈亭一边向着里面走,一边说道。

    贾钰没有说什么,而是给两人引路,而在另一边,杨文已经指挥人把棉衣放到马车上面。

    而三人就在屋子里面喝茶聊天。

    “对了,罗将军,鞑子最近有什么异动吗?”

    贾钰问道。

    “有什么异动,都躲在外面瑟瑟发抖,而且连续几天大雪,鞑子的粮食都快要成问题了。”

    罗平说道。

    “是吗?那就好,这个时候双方都龟缩最好,千万不要出城啊。”

    贾钰说道。

    “放心吧,我就当个缩头乌龟,就是不出去,鞑子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罗平说道。

    “对了,那些勋贵怎么样?”

    贾钰问道。

    “那些人,天天睡的日晒三竿,让他们上城墙也不去,不是这病就是那病,而且有几个上战场的,都吓尿了裤子,真的丢脸。”

    罗平说道。

    “对了,听说这些勋贵打算借这一次机会,立几个军功,重新掌握军队,连你的燕山大营和其余的三大营也盯上了。”

    罗平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说最近这段时间这么消停呢,原来是以为我在给他们练兵啊。”

    贾钰说道。

    “不过他们的表现,立不了军功吧。”

    贾钰说道。

    “四王八公,盘根错节,你想象不到,若是老夫没有猜错,后面已经拟订好了军功奏折了吧。”

    陈亭说道。

    “不错,只等鞑子一撤,他们在一追击,好了,军功到手。”

    罗平说道。

    贾钰点点头,但是估计那些军功奏折大概率没有用,刘畅是不会让那些人得到军权的。

    半个时辰之后,棉衣装满了整整十几辆大车,罗平带着马车离开了,锦州那边还需要他守着,去皇宫和刘畅辞别之后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