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厨道宗师修行记 第343章 人雀大战
热门推荐:
听闻涂山有个客卿叫摩拉克斯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诡棺神墟
高武:扭转诸天命运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时空吞噬者:畸变档案
七零娇媳有灵田:糙汉兵王宠妻记
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
2月12日,正府正式发布《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标志着灭四害运动正式启动,指示中提出,要在十年或更短的时间内,消灭老鼠、苍蝇、蚊虫和麻雀这四种有害生物。
看着厂办传阅的文件,何雨柱却有了不同的想法,接下来半年时间,就是“捕雀”运动最高峰的时间,自己还是为鸟儿做点好事吧。
要知道灭雀运动中,可不只是麻雀被灭了,有些做法简直就是无差别攻击,有不少别的鸟类,鸟窝被端,鸟蛋被掏,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天空无鸟飞的情况。
自这天开始,何雨柱无论走到哪儿,只要有鸟出现在神识范围内,他都会将它们收入空间,反正空间之中草籽太多了,足够它们吃饱吃好。
至于说种小麦期间被自己拔毛的麻雀,那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在春节前短短五天的时间里,何雨柱的空间中就增加了两万多只鸟儿,其中就以麻雀最多。
年前,何雨柱开始了拜年,他也不厚此薄彼,凡是长辈,每家两斤韭菜、两斤番茄、两斤黄瓜,再加上两斤肉,均是空间出品,价值虽然不高但心意十足,因为你有钱也买不到,就是在津门的吴师父,他也让师兄王文德带回去一份,这一份数量更足。
作为副厂长,他的福利自然不会有这么多,但没人会询问,而厂里的员工拿着新鲜的福利蔬菜,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回去的时候都恨不得捧在手上,让周围的邻居狠狠的羡慕了一把。
小年夜,任家聚会时,谭妙盈将任晓旭悄悄拉到一边问道:“晓旭,你和柱子结婚半年多了,你现在有没有怀上?”
任晓旭本来还奇怪老妈干什么呢,这么神秘,现在一听立刻红霞满面,娇嗔道:“妈,你说什么呢?”
“你这丫头,我是你妈,还不能问问了。”
这倒是,母亲的担心任晓旭看在眼中,开解道:“妈,我和师兄商量过了,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们再想着要孩子。”
“那你离毕业还有三年多呢?你公公不会有意见吧?”
女婿没意见就好,但是何大清如果有意见,女儿也可能会受气。
“他呀,放心吧,他管不着我和柱子。妈,我和师兄有计划,别担心了。”
“柱子是个好孩子,我不担心,不担心。”
说是这么说,但眼中的担心还是很明显,任晓旭心中感动,拉住她的手说:“妈,你真不用担心我,师兄对我可好了,只要他在家,都是他做饭,从不让我动手,家里吃的喝的更是变着花样来,你有没有发现,我出嫁后连身高都高了两厘米?”
她原来身高就不矮,现在更是达到一米七了。
“嗯,看着是高了点儿,而且更有精神了。”女儿的状态确实不错,谭妙盈这才算放下心来。
4月1日,着名诗人郭某在《京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诗歌,名字叫做《咒麻雀》。
诗中写道: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
何雨柱看了报纸上的诗,忍不住哈哈大笑,嗯,这首诗很不错,通俗易懂,既告诉了老百姓麻雀的危害、弱点,还告诉了消灭麻雀的方法,看过一遍,他就记住了这首打油诗,嗯,真的非常接地气。
这首诗就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人雀大战”首先从川省开始掀起波澜。
很快,智慧的国人就总结出来一条经验:麻雀这种鸟虽然有翅膀,也会飞,但是它的体力却实在不咋地,只要一直追着它们不让它们落地,飞不了一会儿就会累的摔下来。
于是,这条经验被迅速在国内各地推广开来。
4月17日,方便面厂召开组织会议,传达了上级的精神,要求全厂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打雀”运动中,薛鑫对全厂人员都做出了工作安排,而何雨柱则负责农场的灭雀工作。
4月19日凌晨5点,市领导一声令下,京城全体人员出动,一时间城内红旗招展,锣鼓齐鸣,人声鼎沸中夹杂着大呼小叫的喊声。
人员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全都投入到了打麻雀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使用了各种武器,竹竿、红旗、鞭炮、石子、弹弓、锣鼓、喇叭筒、洗脸盆、气枪、假人、草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按照事先的规划,冲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向麻雀们发起总攻。
95号院。
许大茂拿着院里召集人开会用的铜锣,“铛、铛、铛”的不住敲着,声音远远的传了开去,站在树枝上的麻雀和其他鸟儿都被吓得惊飞而起。
而院里的孩子们则在大喊着在院里跑着,就等着有麻雀飞累了掉下来。
其实,在昨天晚上,院里的三位大爷做分工时,敲锣的任务是安排给阎解成的,因为这面锣平时都是由阎家保管。
然而,阎解成竟然干脆的拒绝了:“我不干。”
何大清奇怪的问道:“平时不都是你敲锣吗?这么露脸的事儿,今天怎么不干了?”
旁边,刘光天立刻大喊道:“我愿意,我来敲。”
何大清正要答应,没想到阎解成说:“我可是听说了,麻雀累了就会从天上掉下来,我还想着抓几只麻雀吃呢。”
刘光天一听,眼珠子一转也大声说:“我也不干了,我也要抓麻雀吃。”
何大清呵呵一笑对阎埠贵说:“三大爷,还得是你呀,连孩子都这么精明。”引得阎埠贵赧然一笑,却没出口反驳,他也不想儿子敲锣,没什么实惠。
何大清又问道:“那谁愿意敲锣?主动站出来。”
没想到这话一出,刘光福、阎解放、凌小峰、棒梗这些平时很调皮的孩子都往后躲,这都是被阎解成给带歪的。
看着厂办传阅的文件,何雨柱却有了不同的想法,接下来半年时间,就是“捕雀”运动最高峰的时间,自己还是为鸟儿做点好事吧。
要知道灭雀运动中,可不只是麻雀被灭了,有些做法简直就是无差别攻击,有不少别的鸟类,鸟窝被端,鸟蛋被掏,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天空无鸟飞的情况。
自这天开始,何雨柱无论走到哪儿,只要有鸟出现在神识范围内,他都会将它们收入空间,反正空间之中草籽太多了,足够它们吃饱吃好。
至于说种小麦期间被自己拔毛的麻雀,那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在春节前短短五天的时间里,何雨柱的空间中就增加了两万多只鸟儿,其中就以麻雀最多。
年前,何雨柱开始了拜年,他也不厚此薄彼,凡是长辈,每家两斤韭菜、两斤番茄、两斤黄瓜,再加上两斤肉,均是空间出品,价值虽然不高但心意十足,因为你有钱也买不到,就是在津门的吴师父,他也让师兄王文德带回去一份,这一份数量更足。
作为副厂长,他的福利自然不会有这么多,但没人会询问,而厂里的员工拿着新鲜的福利蔬菜,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回去的时候都恨不得捧在手上,让周围的邻居狠狠的羡慕了一把。
小年夜,任家聚会时,谭妙盈将任晓旭悄悄拉到一边问道:“晓旭,你和柱子结婚半年多了,你现在有没有怀上?”
任晓旭本来还奇怪老妈干什么呢,这么神秘,现在一听立刻红霞满面,娇嗔道:“妈,你说什么呢?”
“你这丫头,我是你妈,还不能问问了。”
这倒是,母亲的担心任晓旭看在眼中,开解道:“妈,我和师兄商量过了,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们再想着要孩子。”
“那你离毕业还有三年多呢?你公公不会有意见吧?”
女婿没意见就好,但是何大清如果有意见,女儿也可能会受气。
“他呀,放心吧,他管不着我和柱子。妈,我和师兄有计划,别担心了。”
“柱子是个好孩子,我不担心,不担心。”
说是这么说,但眼中的担心还是很明显,任晓旭心中感动,拉住她的手说:“妈,你真不用担心我,师兄对我可好了,只要他在家,都是他做饭,从不让我动手,家里吃的喝的更是变着花样来,你有没有发现,我出嫁后连身高都高了两厘米?”
她原来身高就不矮,现在更是达到一米七了。
“嗯,看着是高了点儿,而且更有精神了。”女儿的状态确实不错,谭妙盈这才算放下心来。
4月1日,着名诗人郭某在《京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诗歌,名字叫做《咒麻雀》。
诗中写道: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
何雨柱看了报纸上的诗,忍不住哈哈大笑,嗯,这首诗很不错,通俗易懂,既告诉了老百姓麻雀的危害、弱点,还告诉了消灭麻雀的方法,看过一遍,他就记住了这首打油诗,嗯,真的非常接地气。
这首诗就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人雀大战”首先从川省开始掀起波澜。
很快,智慧的国人就总结出来一条经验:麻雀这种鸟虽然有翅膀,也会飞,但是它的体力却实在不咋地,只要一直追着它们不让它们落地,飞不了一会儿就会累的摔下来。
于是,这条经验被迅速在国内各地推广开来。
4月17日,方便面厂召开组织会议,传达了上级的精神,要求全厂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打雀”运动中,薛鑫对全厂人员都做出了工作安排,而何雨柱则负责农场的灭雀工作。
4月19日凌晨5点,市领导一声令下,京城全体人员出动,一时间城内红旗招展,锣鼓齐鸣,人声鼎沸中夹杂着大呼小叫的喊声。
人员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全都投入到了打麻雀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使用了各种武器,竹竿、红旗、鞭炮、石子、弹弓、锣鼓、喇叭筒、洗脸盆、气枪、假人、草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按照事先的规划,冲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向麻雀们发起总攻。
95号院。
许大茂拿着院里召集人开会用的铜锣,“铛、铛、铛”的不住敲着,声音远远的传了开去,站在树枝上的麻雀和其他鸟儿都被吓得惊飞而起。
而院里的孩子们则在大喊着在院里跑着,就等着有麻雀飞累了掉下来。
其实,在昨天晚上,院里的三位大爷做分工时,敲锣的任务是安排给阎解成的,因为这面锣平时都是由阎家保管。
然而,阎解成竟然干脆的拒绝了:“我不干。”
何大清奇怪的问道:“平时不都是你敲锣吗?这么露脸的事儿,今天怎么不干了?”
旁边,刘光天立刻大喊道:“我愿意,我来敲。”
何大清正要答应,没想到阎解成说:“我可是听说了,麻雀累了就会从天上掉下来,我还想着抓几只麻雀吃呢。”
刘光天一听,眼珠子一转也大声说:“我也不干了,我也要抓麻雀吃。”
何大清呵呵一笑对阎埠贵说:“三大爷,还得是你呀,连孩子都这么精明。”引得阎埠贵赧然一笑,却没出口反驳,他也不想儿子敲锣,没什么实惠。
何大清又问道:“那谁愿意敲锣?主动站出来。”
没想到这话一出,刘光福、阎解放、凌小峰、棒梗这些平时很调皮的孩子都往后躲,这都是被阎解成给带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