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112章 被跟踪了
热门推荐:
让你做恶,不是让你做掉恶人啊喂
丹田神鼎
妖诡乱世,你杀猪刀法还成精了?
幸运属性点满:你拉我万界游戏?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许你卸甲归田,你把我女儿泡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都市与修仙世界的双穿就是爽
重生都市仙帝
胆小隶说完以后,又推翻了自己的话:“不对,要真是那些人,肯定直接追上来了,应该不是他们。”
胆大隶松了口气,随即很想打胆小隶一顿。
本来逃跑心里就很慌,还要说这些话,这不是更慌了吗?
但他跟胆小隶算是一块长大的,知道他平时做事仔细,眼神也好的很,总能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是不是真有人在跟着他们?
“咱们再往前走一段看看。”胆小隶低声说。
他们常年住在城里,对于城外这些游民的作风当然一无所知。
大城的游民虽然手脚不干净,但在距离城墙还很近的地方是不敢随便动手的,城外有时候还有监工在田里看着奴隶们干活,要是被他们看见游民抢东西,就会报告给侍从们,因为这样有奖励拿。
维护城市安全这件事,还是上上一任巫医所做的决策,他认为这样做的话,不但能让住在城里的人们安全得到保障,还能让更多人到大城定居。
人越多,成为奴隶的可能就越大。
这条决策确实成功了,随着城市安全提升,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里定居,尤其是那些小奴隶主们。
尝到甜头之后,继任的巫医们就把这条决策延续了下去,然后将维护治安的工作交给了城主的侍从。
如果被侍从们逮到抢东西,就会直接被抓走变成奴隶,所以游民们动手都很小心。
城外许多荒僻的地方都是游民的作案高发地带,一些不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很容易在那几条小道上被抢东西。
好在游民只抢东西,倒是不杀人。
他们里面有很多人之前也只是普通的平民而已,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有些人进山做了野人,有些人就在城外做了游民,很多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但换个角度想,这么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抢了过路人的粮食,跟要别人的命也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些人并不肯细想,只觉得没亲自杀人就不算害人命。
“看到那两个人了没?”游民头子指指两个隶。
游民甲看看两人,撇撇嘴:“啧,一身破衣服,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们最常根据一个人的衣服齐整度来判断这个人有没有抢的价值,否则是个人就抢,抢穷鬼的时候把大鱼给放走了岂不是划不来?
游民头子“啪”的给了游民甲一巴掌:“蠢啊!看看他们怀里抱着的罐子,抱得那么紧,肯定是好东西。”
罐子里的干豆子是隶逃跑路上唯一的食物,自然抱在怀里看的紧紧的,他们要是只是随便提在手里不当回事,反而不会引来注意。
“最近外地来的人聪明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给他们指路,都没人从小路走了,弄得最近抢到的东西都少了很多。”游民乙嘟嘟囔囔。
“是啊,咱们还有不少人都病了,躺在地上都起不来,再不弄点东西吃,都得饿死了,管他穿的破不破,那罐子里肯定有东西。”游民丙
“反正就两个人,咱们跟在后面,等没人的时候就动手。”
游民丙又接着建议。
一群游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
“老大,你看是不是要下雪了?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阿若他们在路上会不会冻着。”侍从搓着手,和祝葵一样蹲下身,又随手把地里的一棵杂草扯掉。
这十亩地每天都有人来锄草,所以苗的长势非常好。
许多幼苗都抽出了两三片真叶,寒枝最近忙着在制衣坊那边教人做手套,所以管理田地的任务落到了祝葵手上。
“虽然你主要是管理商队,不过油菜这种新作物,你可以现在开始熟悉一下种植流程,以后往外推广,别人问起来,不至于答不上话。”寒枝说了个很好的理由,然后就把油菜地的管理事项暂时交给了祝葵。
祝葵和侍从们觉得倒也很有道理,其实她们以前就想学习一下田间管理之类的事,毕竟等年纪大了,没法再做商队,还是要回来种田的。
晚学不如早学。
间苗的详细做法,寒枝都已经写在了纸上,一目了然,祝葵只要合理安排人员劳作就行。
栗也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本子在记载呢。
据说这是寒枝要求的,凡是关于种地的事情,都应该用文字记载下来。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对于农业虽然一直都很重视,但是对于记载农业知识的农书却一直都不当回事。
农业技术的传播总是靠着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一代代延续,一些播种的时机还有施肥方法,也通常都是用谚语的方法来传播,比如什么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说是农耕社会,但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们或许通读四书五经,却很多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样的人若是做了一方父母官,那其下管理的百姓,多数是要倒霉的。
寒枝可不想看见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管理的地方发生,所以对于农书,应该说不光是农书,还有其他技术类书籍的重视,都要提早重视起来。
*
祝葵不得不承认,她最近学习,尤其是文字学的很痛苦。
甚至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贴上了纸条,帮助她加强记忆。
“学习当然痛苦啦,但是只有学会了文字的用法,才可以把你想写的东西写下来,才能把你想要告诉后人的东西,准确的告诉他们,靠着口口相传,总是有歧义的。”
尤其是祝葵去过的地方很多,寒枝还怂恿她老了以后不能到处跑的话,就可以在家写写游记什么的。
史前第一本游记啊,多新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真能传到后世呢。
祝葵便每日只要闲着,就掏出兜里的小本子开始学习,寒枝还夸她学的快呢。
这学习时间多了,出来走走,居然都会让人心情变得格外好,所以这个管理油菜田的任务,祝葵就更是欣然接受了。
“她们都走了一半路了吧?身上只带了干粮,赶路快得很。”祝葵回答侍从。
半个月前,她便召集了一支人马往大城的方向而去,阿若也在里面,因为她算是在大城外围长大的,对那边的地势更了解,往大城的方向而去,这件事寒枝也知道。
“这场流感,怕是不会只在这边的部落传开,我怕等穿去了大城之后,对那些孩子影响太大。”祝葵当时说。
“城里不是有巫医么?连这样的小病也治不好?”
寒枝有点不解。
不能吧?虽然史前巫医的医术参差不齐,但大城可是附近最大的城市,城里的巫医要是连这点小病都不会治,那要怎么服众?
胆大隶松了口气,随即很想打胆小隶一顿。
本来逃跑心里就很慌,还要说这些话,这不是更慌了吗?
但他跟胆小隶算是一块长大的,知道他平时做事仔细,眼神也好的很,总能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是不是真有人在跟着他们?
“咱们再往前走一段看看。”胆小隶低声说。
他们常年住在城里,对于城外这些游民的作风当然一无所知。
大城的游民虽然手脚不干净,但在距离城墙还很近的地方是不敢随便动手的,城外有时候还有监工在田里看着奴隶们干活,要是被他们看见游民抢东西,就会报告给侍从们,因为这样有奖励拿。
维护城市安全这件事,还是上上一任巫医所做的决策,他认为这样做的话,不但能让住在城里的人们安全得到保障,还能让更多人到大城定居。
人越多,成为奴隶的可能就越大。
这条决策确实成功了,随着城市安全提升,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里定居,尤其是那些小奴隶主们。
尝到甜头之后,继任的巫医们就把这条决策延续了下去,然后将维护治安的工作交给了城主的侍从。
如果被侍从们逮到抢东西,就会直接被抓走变成奴隶,所以游民们动手都很小心。
城外许多荒僻的地方都是游民的作案高发地带,一些不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很容易在那几条小道上被抢东西。
好在游民只抢东西,倒是不杀人。
他们里面有很多人之前也只是普通的平民而已,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有些人进山做了野人,有些人就在城外做了游民,很多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但换个角度想,这么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抢了过路人的粮食,跟要别人的命也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些人并不肯细想,只觉得没亲自杀人就不算害人命。
“看到那两个人了没?”游民头子指指两个隶。
游民甲看看两人,撇撇嘴:“啧,一身破衣服,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们最常根据一个人的衣服齐整度来判断这个人有没有抢的价值,否则是个人就抢,抢穷鬼的时候把大鱼给放走了岂不是划不来?
游民头子“啪”的给了游民甲一巴掌:“蠢啊!看看他们怀里抱着的罐子,抱得那么紧,肯定是好东西。”
罐子里的干豆子是隶逃跑路上唯一的食物,自然抱在怀里看的紧紧的,他们要是只是随便提在手里不当回事,反而不会引来注意。
“最近外地来的人聪明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给他们指路,都没人从小路走了,弄得最近抢到的东西都少了很多。”游民乙嘟嘟囔囔。
“是啊,咱们还有不少人都病了,躺在地上都起不来,再不弄点东西吃,都得饿死了,管他穿的破不破,那罐子里肯定有东西。”游民丙
“反正就两个人,咱们跟在后面,等没人的时候就动手。”
游民丙又接着建议。
一群游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
“老大,你看是不是要下雪了?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阿若他们在路上会不会冻着。”侍从搓着手,和祝葵一样蹲下身,又随手把地里的一棵杂草扯掉。
这十亩地每天都有人来锄草,所以苗的长势非常好。
许多幼苗都抽出了两三片真叶,寒枝最近忙着在制衣坊那边教人做手套,所以管理田地的任务落到了祝葵手上。
“虽然你主要是管理商队,不过油菜这种新作物,你可以现在开始熟悉一下种植流程,以后往外推广,别人问起来,不至于答不上话。”寒枝说了个很好的理由,然后就把油菜地的管理事项暂时交给了祝葵。
祝葵和侍从们觉得倒也很有道理,其实她们以前就想学习一下田间管理之类的事,毕竟等年纪大了,没法再做商队,还是要回来种田的。
晚学不如早学。
间苗的详细做法,寒枝都已经写在了纸上,一目了然,祝葵只要合理安排人员劳作就行。
栗也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本子在记载呢。
据说这是寒枝要求的,凡是关于种地的事情,都应该用文字记载下来。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对于农业虽然一直都很重视,但是对于记载农业知识的农书却一直都不当回事。
农业技术的传播总是靠着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一代代延续,一些播种的时机还有施肥方法,也通常都是用谚语的方法来传播,比如什么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说是农耕社会,但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们或许通读四书五经,却很多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样的人若是做了一方父母官,那其下管理的百姓,多数是要倒霉的。
寒枝可不想看见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管理的地方发生,所以对于农书,应该说不光是农书,还有其他技术类书籍的重视,都要提早重视起来。
*
祝葵不得不承认,她最近学习,尤其是文字学的很痛苦。
甚至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贴上了纸条,帮助她加强记忆。
“学习当然痛苦啦,但是只有学会了文字的用法,才可以把你想写的东西写下来,才能把你想要告诉后人的东西,准确的告诉他们,靠着口口相传,总是有歧义的。”
尤其是祝葵去过的地方很多,寒枝还怂恿她老了以后不能到处跑的话,就可以在家写写游记什么的。
史前第一本游记啊,多新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真能传到后世呢。
祝葵便每日只要闲着,就掏出兜里的小本子开始学习,寒枝还夸她学的快呢。
这学习时间多了,出来走走,居然都会让人心情变得格外好,所以这个管理油菜田的任务,祝葵就更是欣然接受了。
“她们都走了一半路了吧?身上只带了干粮,赶路快得很。”祝葵回答侍从。
半个月前,她便召集了一支人马往大城的方向而去,阿若也在里面,因为她算是在大城外围长大的,对那边的地势更了解,往大城的方向而去,这件事寒枝也知道。
“这场流感,怕是不会只在这边的部落传开,我怕等穿去了大城之后,对那些孩子影响太大。”祝葵当时说。
“城里不是有巫医么?连这样的小病也治不好?”
寒枝有点不解。
不能吧?虽然史前巫医的医术参差不齐,但大城可是附近最大的城市,城里的巫医要是连这点小病都不会治,那要怎么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