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129章
至于小奴隶的父亲?没有父亲,没有哪个男隶会对女奴们的孩子负责。
因为食物少,又因为刚学会走路就要学着干活,所以这些小奴隶都很瘦,瘦的骨头在赤裸的身体上支棱着,上面贴着一层薄薄的皮肉。
抬头看人的时候总是睁着一双瘦的凹进去的眼睛,因为脸上没有肉,所以这双眼睛就显得格外的大。
这样的长相,和可爱是一点都不沾边的,甚至只能说是丑陋。
有些人很厌恶被小奴隶们盯着,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小奴隶的眼神不像人,更像是某种幼兽。
人在吃不饱的时候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所以这种形容倒也没错。
祝葵还见过很多平民的孩子,他们比小奴隶们过得好一些,因此身上是有肉的,但有肉不代表胖。
不像风氏这些孩子,一个个小脸都是胖嘟嘟的婴儿肥。
平民的孩子们也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因此很少有玩乐的时候,即使玩也是以玩泥巴为主。
还有奴隶主和城主、巫医们的孩子。
祝葵不喜欢他们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绝大多数都是一副我生来就是人上人的姿态。
但这些孩子都没有眼前的这群孩子们快乐,也没有这些孩子们脸上的朝气。
她第一次见到孩子是这样的姿态,但莫名的觉得,或许孩子就该是这样的?
围坐在场边的一个小孩引起祝葵的注意,她莫名觉得这个孩子有点眼熟。
等到那个小孩侧着的脸偏过来之后,看到她脸上的黑斑,祝葵这才敢确定自己确实见过她。
只是刚见她的时候,她顶着一头瘌痢头,瘦的皮包骨,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此时坐在那里的她却完全变了样子,曾经被剃光的头发已经长了一截出来,立在头上毛绒绒的,像一颗阳桃。
身体也不再是瘦成干柴一样,而是长了很多肉,这点从胖胖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
她正和旁边的小女孩说话,祝葵隐隐可以听到她说的是:“风姐姐...厉害...赢。”
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快乐的笑容。
整个人全身上下,除了脸上的黑斑,再也没有一处能让祝葵认出她的地方。
祝葵看着那个小孩,也笑了一下。
走吧葵姨,不是要看玻璃灯吗?”寒枝的声音把祝葵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这才想起那盏灯。
“玻璃灯。”祝葵复述了一遍这灯的名字,感觉很好听。
“嗯,我们现在只有两盏灯,这个做起来特别费力,”寒枝撒了个小谎,其实只要有人就能做玻璃,但她目前不准备做,就说不好做吧。
---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已经到了昨天吃饭的那间房子门口。一进门,祝葵就看到那盏透明的灯依然挂在昨天同样的位置。
“早上有人擦过了,不然烧一晚上,灯壁都是黑乎乎的。”寒枝踩着凳子把玻璃灯拿下来。
“这一盏送你吧。”她直接把玻璃灯塞到祝葵手里。
虽然族里只剩下两盏,现在也没法烧制玻璃,但这玩意儿原材料依然是沙子,她很难把它当奢侈品看待。
祝葵就不一样了,她高兴的接过那盏灯,感觉小巫医实在是太大方了。
她虽然没有见过玻璃,但是见过某些部落用一种半透明石头磨制的小碗,那种石头就和这种叫玻璃的东西很像。
但那个碗可是那个部落的宝贝,除了巫医,谁也不能摸一下的。
祝葵本来以为玻璃灯也是这样重要的东西,结果寒枝就这么随意的送给她了。
她接过玻璃灯后来回反复的看,只觉得这灯比那个部落的碗还要好看得多。
如果是寒枝看到那碗,只会流下黄豆汗表示:“那可是水晶碗,这是玻璃灯,比不了,根本比不了。”
两个人随意的在风氏的生活区逛了一圈后,终于来到了工艺坊。
因为占地太大,所以工艺坊倒是没有用瓦片,而是经典的泥墙草屋造型,只是比山下的那些房子更高一些。
祝葵一走进去,就被靠着墙壁的满满一墙白陶给镇住了...
被山下的部落,包括祝葵都误认为很珍贵很难烧的白陶,这里有整整一墙?
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寒枝有点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衣服,“其实,咳,其实这个白陶的烧制技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你现在看到的都是族里小孩子烧着玩的,真正的精品,在后面。”
不等祝葵回神,寒枝就打开了这间房里面的一个小门。
前面的一墙白陶给祝葵的震撼已经很深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很多,而且里面这些造型各异,看起来比外面的样式丰富多了。
只见里面这间房的四面墙,都放着一个用粗壮的木头打制的木架,一个木架分成八层,每一层上面都列满了各式各样的白陶器。
祝葵一脸恍惚的靠近架子问:“这些白陶,我可以摸摸吗?”
寒枝已经从架子上拿了一个仔细看起来了,她上次来好像没看到这个造型的,可能是最近刚烧出来的。
下次建议工匠在隐蔽的地方刻上名字,这样她一看陶器就知道是谁捏的了。
听祝葵这么一问,她直接表示摸,随便摸。
祝葵这么小心的一个人,总不能随便打碎吧,她就没有多余的叮嘱别打碎了。
祝葵小心的拿下一个造型怪异,像是豕的陶器。
光滑的器身,摸起来没有任何凸起或者不平的地方,豕的造型也是活灵活现,要不是颜色不一样,几乎就和真的一样了。
“那是箐烧制的,她一向手巧。”寒枝也凑过来看这只猪。
这要是能传到后世,绝对是国宝级别的。
话说回来这年代的东西,即使是一只破陶碗,它也是珍品呀!
豕的旁边,摆着三只狼,祝葵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照着刚才那几只狼的样子捏制的。
她已经可以想象,仅仅凭眼前的这几只动物造型的白陶,就可以从奴隶主们那里换来山一般的粮食。
而她的面前有一屋子。
---
风氏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么先进的烧陶技术,却一直躲在山里不出来呢?
祝葵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度几乎达到了顶峰。
“你们真的是住在山中的猎户么?”她很想直接问出来,但本能的知道即使问了,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再等等吧,等到她和风氏的联系更深一些,这个问题她就可以毫无顾忌的问出口了。
*
干活的时间过得慢,放假的时间,那过的就快了。
祝葵是没有什么放假的概念的,她也确实忙,所以前几天就已经下山了。
寒枝虽然也忙,但前世过够了社畜的生活,这次高低是要把年假用完的。
休完了假,和不光年龄增长,个子也长大了很多的小伙伴们依依惜别之后,她便跟着每人挑着满满两大筐物资的族人们下山了。
山下的油菜地也不知道怎么样,离开了一周,估计蹿高了不少。
*
大河流域的冬天并不算冷,本来就是活水的湖面也不会结冰。
所以春天不是从碎冰碰撞中开始,而是从河岸边冒出来的嫩芽里窥见苗头。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一般来说,春耕之前是要做很多准备的,比如翻耕冻土,之后再把土地细细的平整一番。
还要在春耕开始前,检查家中的农具,更换磨损部件,制作新的竹编工具,因为去年有很多已经老旧的不能用了。
晒种、浸种,堆肥沤肥。
等等等等。
但风氏目前人多地少,农具也是去年新打造的,无需修缮,仅有的十亩地里也种着冬油菜,没有收割之前是种不了别的作物的。
就算想种也别忘了,这是一片盐碱地,目前除了油菜,其他都活不成。
歇了半个冬天的雇工们感觉再闲下去,怕是要被风氏给赶走了,所以开春干活格外的积极,侍弄那十亩油菜地的时候也格外精心。
地里的油菜苗早就已经铺上了干茅草,防止春寒冻坏幼苗。看着似乎是矮矮的一棵,但地底下的主根粗壮,根系发达,一些健壮的苗都开始出现分蘖的情况了。
田间有不少雇工正在给油菜追肥,那些叶片发黄长势弱的幼苗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孩子们在田间翻找着叶片上的虫子,寒枝手里没什么很有效果的药,也知道雇工不干活心里不安定,所以就由着他们手动捉虫。
不过雇工们以为开了春以后只忙地里的活那就大错特错了。
她准备找个隐蔽的地方建高炉然后打制铁农具,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劳力。
其实去年铁农具就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毕竟有些人就是观察力更好,不会单纯的以为全靠祝葵,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开辟出大片荒地,还顺利种上了作物。
这些人就是她的潜在客户了!也可以说是联盟的友军。
当然,在联盟之前,她还是要实地考察一下,不会贸然和人结盟。
虽然这件事有祝葵带路更好,但是祝葵最近一直忙着做白盐,让小麦发芽做麦芽糖,还要督促侍从烧制一些大陶罐来装白陶,所以忙得很。
寒枝想了想,嗯,只要有个本地人带路就行啊,不是非得要祝葵。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祝葵后,祝葵点点头:“再过一个月,我的商队就要出发,到时候,我这里的侍从都可以调给你用。”
寒枝赶紧摇头:“不用不用,那么多人,你都给我,你用啥?”
祝葵好笑的看了她一眼,“你以为我手里就这点人?我的侍从还有许多住在其他部落,开了春就会来和我汇合。”
好吧,史前巨佬的实力,不是她这个菜鸡可以比的。
寒枝喜滋滋的接手了这支将近两百人的护卫队,哎呀,这样一来就更方便啦,留一部分在族里看守,另一部分跟她一起到处做背调。
祝葵还说了,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是本地的,她可以随便挑选出来做她的引路人。
*
采矿队从山中的铁矿中挖出一筐又一筐的矿石。
寒枝直接在山里挑了处有溪流的地方建起了高炉,建高炉的时候用的都是女娲氏自己人以及祝葵那些和女娲氏交好的侍从们,所以倒是不怕高炉的秘密过早暴露出去。
只是一项技术只要问世,就总有暴露的一天,所以寒枝看的很开。
看开归看开,打制农具的同时,她也打制了大量的武器。
武器这东西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再说打完农具之后,上门做背调这件事还是有点风险的,增强一下武装力量更保险。
她建造了两座工坊,农具和武器的制作各在一边,打制武器的都是女娲氏的人,祝葵的侍从则在打造农具那边忙活。
所以虽然两座工坊都日夜不停的干活,但是除了女娲氏内部人,就连侍从们也不知道她们每天叮叮当当砸的不是农具,而是武器。
一件件崭新的农具被搬进屋子里,而隔壁就是风氏的武器房。
刀枪剑戟不一而足,想用什么用什么。
莲直接拿了根铁棍,直呼感觉自己又行了。
因为打铁需求,所以蓝已经下山。
他满脸高兴地拿回自己的大铁锤,前面那个被融了做农具,寒枝当时说过会还他一个更好的,果然这个更好。
芮还是用她原来的武器,说是用惯了,趁手。
寒枝又趁机做了一批弩,不过技术有限,目前做的弩一次只能发射一支箭,连弩的机制她还得再研究一下。
她自己和族里的小孩们一人一把。
除此之外,又新打造了一大批矛头,准备做长矛用。
女娲氏除了精英之外,也该打造一支小兵啦!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啊。
再说芮学了一身的兵法无处可用,弄支军队给她锻炼一下,看看学习成果怎么样。
*
祝葵正在看手里的一封信。
她不得不说,自从学会了文字,呃,不算是学会,毕竟认真算来,她有很多常见的字都不会写,但起码是学会了拼音。
学会了拼音之后,写信,就变成了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这种方式还无法作假,因为目前只有女娲氏以及个别侍从们会写这样的文字加拼音组合的信件。
祝葵看了看眼前两个一脸不安,据说以前是在大城巫医手底下干活的送信人,手一挥:“先吃饭去吧。”
*
因为食物少,又因为刚学会走路就要学着干活,所以这些小奴隶都很瘦,瘦的骨头在赤裸的身体上支棱着,上面贴着一层薄薄的皮肉。
抬头看人的时候总是睁着一双瘦的凹进去的眼睛,因为脸上没有肉,所以这双眼睛就显得格外的大。
这样的长相,和可爱是一点都不沾边的,甚至只能说是丑陋。
有些人很厌恶被小奴隶们盯着,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小奴隶的眼神不像人,更像是某种幼兽。
人在吃不饱的时候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所以这种形容倒也没错。
祝葵还见过很多平民的孩子,他们比小奴隶们过得好一些,因此身上是有肉的,但有肉不代表胖。
不像风氏这些孩子,一个个小脸都是胖嘟嘟的婴儿肥。
平民的孩子们也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因此很少有玩乐的时候,即使玩也是以玩泥巴为主。
还有奴隶主和城主、巫医们的孩子。
祝葵不喜欢他们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绝大多数都是一副我生来就是人上人的姿态。
但这些孩子都没有眼前的这群孩子们快乐,也没有这些孩子们脸上的朝气。
她第一次见到孩子是这样的姿态,但莫名的觉得,或许孩子就该是这样的?
围坐在场边的一个小孩引起祝葵的注意,她莫名觉得这个孩子有点眼熟。
等到那个小孩侧着的脸偏过来之后,看到她脸上的黑斑,祝葵这才敢确定自己确实见过她。
只是刚见她的时候,她顶着一头瘌痢头,瘦的皮包骨,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此时坐在那里的她却完全变了样子,曾经被剃光的头发已经长了一截出来,立在头上毛绒绒的,像一颗阳桃。
身体也不再是瘦成干柴一样,而是长了很多肉,这点从胖胖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
她正和旁边的小女孩说话,祝葵隐隐可以听到她说的是:“风姐姐...厉害...赢。”
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快乐的笑容。
整个人全身上下,除了脸上的黑斑,再也没有一处能让祝葵认出她的地方。
祝葵看着那个小孩,也笑了一下。
走吧葵姨,不是要看玻璃灯吗?”寒枝的声音把祝葵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这才想起那盏灯。
“玻璃灯。”祝葵复述了一遍这灯的名字,感觉很好听。
“嗯,我们现在只有两盏灯,这个做起来特别费力,”寒枝撒了个小谎,其实只要有人就能做玻璃,但她目前不准备做,就说不好做吧。
---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已经到了昨天吃饭的那间房子门口。一进门,祝葵就看到那盏透明的灯依然挂在昨天同样的位置。
“早上有人擦过了,不然烧一晚上,灯壁都是黑乎乎的。”寒枝踩着凳子把玻璃灯拿下来。
“这一盏送你吧。”她直接把玻璃灯塞到祝葵手里。
虽然族里只剩下两盏,现在也没法烧制玻璃,但这玩意儿原材料依然是沙子,她很难把它当奢侈品看待。
祝葵就不一样了,她高兴的接过那盏灯,感觉小巫医实在是太大方了。
她虽然没有见过玻璃,但是见过某些部落用一种半透明石头磨制的小碗,那种石头就和这种叫玻璃的东西很像。
但那个碗可是那个部落的宝贝,除了巫医,谁也不能摸一下的。
祝葵本来以为玻璃灯也是这样重要的东西,结果寒枝就这么随意的送给她了。
她接过玻璃灯后来回反复的看,只觉得这灯比那个部落的碗还要好看得多。
如果是寒枝看到那碗,只会流下黄豆汗表示:“那可是水晶碗,这是玻璃灯,比不了,根本比不了。”
两个人随意的在风氏的生活区逛了一圈后,终于来到了工艺坊。
因为占地太大,所以工艺坊倒是没有用瓦片,而是经典的泥墙草屋造型,只是比山下的那些房子更高一些。
祝葵一走进去,就被靠着墙壁的满满一墙白陶给镇住了...
被山下的部落,包括祝葵都误认为很珍贵很难烧的白陶,这里有整整一墙?
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寒枝有点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衣服,“其实,咳,其实这个白陶的烧制技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你现在看到的都是族里小孩子烧着玩的,真正的精品,在后面。”
不等祝葵回神,寒枝就打开了这间房里面的一个小门。
前面的一墙白陶给祝葵的震撼已经很深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很多,而且里面这些造型各异,看起来比外面的样式丰富多了。
只见里面这间房的四面墙,都放着一个用粗壮的木头打制的木架,一个木架分成八层,每一层上面都列满了各式各样的白陶器。
祝葵一脸恍惚的靠近架子问:“这些白陶,我可以摸摸吗?”
寒枝已经从架子上拿了一个仔细看起来了,她上次来好像没看到这个造型的,可能是最近刚烧出来的。
下次建议工匠在隐蔽的地方刻上名字,这样她一看陶器就知道是谁捏的了。
听祝葵这么一问,她直接表示摸,随便摸。
祝葵这么小心的一个人,总不能随便打碎吧,她就没有多余的叮嘱别打碎了。
祝葵小心的拿下一个造型怪异,像是豕的陶器。
光滑的器身,摸起来没有任何凸起或者不平的地方,豕的造型也是活灵活现,要不是颜色不一样,几乎就和真的一样了。
“那是箐烧制的,她一向手巧。”寒枝也凑过来看这只猪。
这要是能传到后世,绝对是国宝级别的。
话说回来这年代的东西,即使是一只破陶碗,它也是珍品呀!
豕的旁边,摆着三只狼,祝葵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照着刚才那几只狼的样子捏制的。
她已经可以想象,仅仅凭眼前的这几只动物造型的白陶,就可以从奴隶主们那里换来山一般的粮食。
而她的面前有一屋子。
---
风氏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么先进的烧陶技术,却一直躲在山里不出来呢?
祝葵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度几乎达到了顶峰。
“你们真的是住在山中的猎户么?”她很想直接问出来,但本能的知道即使问了,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再等等吧,等到她和风氏的联系更深一些,这个问题她就可以毫无顾忌的问出口了。
*
干活的时间过得慢,放假的时间,那过的就快了。
祝葵是没有什么放假的概念的,她也确实忙,所以前几天就已经下山了。
寒枝虽然也忙,但前世过够了社畜的生活,这次高低是要把年假用完的。
休完了假,和不光年龄增长,个子也长大了很多的小伙伴们依依惜别之后,她便跟着每人挑着满满两大筐物资的族人们下山了。
山下的油菜地也不知道怎么样,离开了一周,估计蹿高了不少。
*
大河流域的冬天并不算冷,本来就是活水的湖面也不会结冰。
所以春天不是从碎冰碰撞中开始,而是从河岸边冒出来的嫩芽里窥见苗头。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一般来说,春耕之前是要做很多准备的,比如翻耕冻土,之后再把土地细细的平整一番。
还要在春耕开始前,检查家中的农具,更换磨损部件,制作新的竹编工具,因为去年有很多已经老旧的不能用了。
晒种、浸种,堆肥沤肥。
等等等等。
但风氏目前人多地少,农具也是去年新打造的,无需修缮,仅有的十亩地里也种着冬油菜,没有收割之前是种不了别的作物的。
就算想种也别忘了,这是一片盐碱地,目前除了油菜,其他都活不成。
歇了半个冬天的雇工们感觉再闲下去,怕是要被风氏给赶走了,所以开春干活格外的积极,侍弄那十亩油菜地的时候也格外精心。
地里的油菜苗早就已经铺上了干茅草,防止春寒冻坏幼苗。看着似乎是矮矮的一棵,但地底下的主根粗壮,根系发达,一些健壮的苗都开始出现分蘖的情况了。
田间有不少雇工正在给油菜追肥,那些叶片发黄长势弱的幼苗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孩子们在田间翻找着叶片上的虫子,寒枝手里没什么很有效果的药,也知道雇工不干活心里不安定,所以就由着他们手动捉虫。
不过雇工们以为开了春以后只忙地里的活那就大错特错了。
她准备找个隐蔽的地方建高炉然后打制铁农具,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劳力。
其实去年铁农具就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毕竟有些人就是观察力更好,不会单纯的以为全靠祝葵,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开辟出大片荒地,还顺利种上了作物。
这些人就是她的潜在客户了!也可以说是联盟的友军。
当然,在联盟之前,她还是要实地考察一下,不会贸然和人结盟。
虽然这件事有祝葵带路更好,但是祝葵最近一直忙着做白盐,让小麦发芽做麦芽糖,还要督促侍从烧制一些大陶罐来装白陶,所以忙得很。
寒枝想了想,嗯,只要有个本地人带路就行啊,不是非得要祝葵。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祝葵后,祝葵点点头:“再过一个月,我的商队就要出发,到时候,我这里的侍从都可以调给你用。”
寒枝赶紧摇头:“不用不用,那么多人,你都给我,你用啥?”
祝葵好笑的看了她一眼,“你以为我手里就这点人?我的侍从还有许多住在其他部落,开了春就会来和我汇合。”
好吧,史前巨佬的实力,不是她这个菜鸡可以比的。
寒枝喜滋滋的接手了这支将近两百人的护卫队,哎呀,这样一来就更方便啦,留一部分在族里看守,另一部分跟她一起到处做背调。
祝葵还说了,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是本地的,她可以随便挑选出来做她的引路人。
*
采矿队从山中的铁矿中挖出一筐又一筐的矿石。
寒枝直接在山里挑了处有溪流的地方建起了高炉,建高炉的时候用的都是女娲氏自己人以及祝葵那些和女娲氏交好的侍从们,所以倒是不怕高炉的秘密过早暴露出去。
只是一项技术只要问世,就总有暴露的一天,所以寒枝看的很开。
看开归看开,打制农具的同时,她也打制了大量的武器。
武器这东西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再说打完农具之后,上门做背调这件事还是有点风险的,增强一下武装力量更保险。
她建造了两座工坊,农具和武器的制作各在一边,打制武器的都是女娲氏的人,祝葵的侍从则在打造农具那边忙活。
所以虽然两座工坊都日夜不停的干活,但是除了女娲氏内部人,就连侍从们也不知道她们每天叮叮当当砸的不是农具,而是武器。
一件件崭新的农具被搬进屋子里,而隔壁就是风氏的武器房。
刀枪剑戟不一而足,想用什么用什么。
莲直接拿了根铁棍,直呼感觉自己又行了。
因为打铁需求,所以蓝已经下山。
他满脸高兴地拿回自己的大铁锤,前面那个被融了做农具,寒枝当时说过会还他一个更好的,果然这个更好。
芮还是用她原来的武器,说是用惯了,趁手。
寒枝又趁机做了一批弩,不过技术有限,目前做的弩一次只能发射一支箭,连弩的机制她还得再研究一下。
她自己和族里的小孩们一人一把。
除此之外,又新打造了一大批矛头,准备做长矛用。
女娲氏除了精英之外,也该打造一支小兵啦!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啊。
再说芮学了一身的兵法无处可用,弄支军队给她锻炼一下,看看学习成果怎么样。
*
祝葵正在看手里的一封信。
她不得不说,自从学会了文字,呃,不算是学会,毕竟认真算来,她有很多常见的字都不会写,但起码是学会了拼音。
学会了拼音之后,写信,就变成了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这种方式还无法作假,因为目前只有女娲氏以及个别侍从们会写这样的文字加拼音组合的信件。
祝葵看了看眼前两个一脸不安,据说以前是在大城巫医手底下干活的送信人,手一挥:“先吃饭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