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 第140章 鱼部落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140章 鱼部落

    当天测量完枣部落的耕地面积之后,测量队员们便沿原路返回了盐碱地。

    后面三天又早起,赶着去了鱼部落以及豕部落。

    时下的部落取名都非常随意,基本是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部落擅长做什么,所以这两个部落一个擅长捕鱼,一个擅长养猪。

    鱼部落的人比枣部落的人多得多,普通平民有一百多人,加上奴隶,将近两百人了。

    村里种了几棵大树,每两棵树之间都拉着长长的麻绳,上面晾晒着很多张渔网,从旁边走过时,可以闻到明显的鱼腥味。

    这个部落的渔网可就比枣部落那种只能捞点小鱼小虾的网专业多了,寒枝忍着鱼腥味凑上去仔细看,发现编织渔网的材料应该是苎麻线,不过比起普通的麻线,颜色偏暗红。

    听说用猪血或者桐油浸泡麻绳可以增加牢固度,桐油这些人肯定没有,那就是用猪血泡过了,所以才是这个颜色吧,她猜。

    为了让渔网进一步牢固,编网的绳子用的是多股拧绳,而且用了死结的编织法。

    更让寒枝惊奇的是,这些渔网上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绑上一块柱形的石头。

    她在博物馆看过这样的网,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先进设计。

    “族长快看,他们的渔网绑了石坠的。”寒枝兴致勃勃的拉着芮看那些小石头。

    “这是做什么用?”芮问。

    “绑了石头以后,抛网就能更快的沉到水底,网口铺开的形状更稳定,还能调节平衡,比普通渔网捞到鱼的概率更大,等闲了咱们也回家织几张这样的网去河里捞鱼试试。”

    寒枝悄悄和芮解释,之所以不敢大声说,是因为这些特殊设计的渔网就是这个部落擅长捞鱼的秘密,她看破不说破,免得招人恨呐。

    鱼部落的人虽然比枣部落多,但地居然没多多少,只有五百多亩而已。

    寒枝好奇的问鱼部落族长为什么这么多人,只开了这么点地出来,按说最起码应该有个一千多亩,才够养活这么多人。

    那个年纪看起来已经不小的族长坐在地上一边抽空编织渔网,一边有点无所谓的表示:“咱们族里壮劳力每天都要去河里捞鱼咧,只有那些老人小孩在家种地,开地多了种不出来啊。”

    寒枝挠挠头,好吧,感情这个部落捕鱼是主业,种田是副业啊。

    不过这也说的过去,在没有各种好用的农具以及种田知识的加持下,一边捕鱼一边种地,可比只会死种地的活得轻松多了。

    难怪会很轻易的就答应和风氏联盟,因为副业嘛,能增产一点就增产一点,不能增产,起码还有主业兜着呢。

    而且还是祝葵出面交涉的,怎么也要给祝老大一个面子嘛。

    祝老大还说喽,第一年结盟试试,如果今年秋天收上来的粮食数量不满意,那么这个结盟也是可以解散的。

    试试就试试。

    这就是除了唯粉之外另外两个部落愿意结盟的真相。

    得知真相的寒枝一气之下气了一下,再想想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飘了,又赶紧放平心态。

    蒜鸟蒜鸟,这创业初期,艰难是肯定的呀,从零到一难,从一到二,可就简单多喽,今年突破一,明年,嘿嘿,最起码到十吧。

    于是她重新变得乐滋滋,量完了鱼部落的地,又迅速带人准备把豕部落的田地也给丈量出来。

    寒枝特意打听过,这个部落之所以叫这名字,是因为他们特别会养母猪!

    没错,就是母猪,附近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每年都会在他们这里买猪崽回去养。光是靠着换小猪仔,就得回了不少粮食。

    看来这是一个手握《母猪的产后护理》神书的部落呀,她偷偷感慨一句。

    这个部落的劳动力差不多有个一百五十人左右,种了七百多亩地,很符合每人五亩地的标准。

    有一个侍从正好住在这个村,所以充当了这次的导游,带着寒枝她们往村里走。

    这个部落的条件可以说是三个部落中最好的了,几乎家家都建的是两层的房子,不过下面不住人,而是建了猪圈和厕所。

    唉,寒枝默默叹口气,看来手握神书的部落养的猪,也避免不了吃翔的命运。

    虽然有点惆怅,但今年也在这里买两只猪崽回去养好了。

    让这些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养猪技术!!

    因为家家都有猪圈,粪便也不经常清理,所以部落上空的空气中总是若有似无的飘着一股臭味。

    天气冷所以味道轻,等到天气一热,估计村里会有大量绿头苍蝇出没,假如阴天的话就更不得了,臭味散不出去,堆积起来,真够呛的。

    寒枝跟着侍从的指引来到田边,首先被一座山震住。

    “这...这是...”她声音也颤抖,手也颤抖的指着那座山。

    侍从一看,有点不好意思的挠头,“哦,我们部落的豕粪都丢在这边,本来应该挖坑埋掉,不过冬天地太硬了,等天气再暖和些,我们就挖坑掩埋。”

    寒枝拼命摇头,伸出尔康手,“不可以!!”

    这哪是粪山,这是宝山啊老铁!!这下面堆的可都是熟肥,平整完耕地,直接就能用啦!!

    没有化肥的年代,养殖和种植通常是有紧密联系的,毕竟养殖的牲畜多,粪肥就多,粪肥多,粮食自然就种的好了。

    这么一看,她这三个盟友中,豕部落算是条件最好的了,有人有田有肥料,只缺技术。

    而且豕部落离河流挺近的,寒枝还专门去探查了一下附近河流的水流速度,感觉可以架台水车来灌溉农田。

    不过一辆水车造价不菲,不知道豕部落的人会不会同意。

    本来以为水车这种费粮食的大型器械,风氏突然提出来让豕部落自掏腰包建一座的事情会有点波折,没想到本地侍从只是和族长说了几句话,就得到了同意的答案。

    “你讲话怎么这么好使啊?”寒枝悄悄问侍从。

    侍从一脸憨厚的笑笑,说那是我祖父呢。

    哦哦,裙带关系,怪不得。

    “我祖父去过集市的,他见过你们造的水井还有龙骨车,你一说建水车,他就问是不是和龙骨车一样好使,我说比那个还好使,他就同意了。”侍从又补充了一点。

    寒枝:“你怎么知道好使?你都没见过呢。”

    侍从用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回答了一句:“小巫医做的东西,哪有不好的。”

    寒枝简直感动,小伙子,太有识人眼光了,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