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 第138章 封王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第138章 封王

    当皇帝庆云北的一番话说完,原本寂静的大殿,开始响起粗重的呼吸声。

    很明显,殿内有一部分人,激动兴奋了。

    呼吸加重的人群,都是大殿右侧的武将,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也只有这一刻,是武将最高光的时刻。

    平时那些眼高于顶的文官,这一刻,也不再鄙视武将粗鄙不堪,心中满是羡慕嫉妒恨。

    文官和武将不同。

    武将是战场上的拼杀,用九死一生的举动为自己博得前程。

    武将要想有一个远大前程,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的同时还需要有功劳。

    满足条件的武将,哪一个不经历过血与火的磨练,不是提着脑袋搏命。

    文官是讲资历、讲辈分,得一步一步往上爬。

    自从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后,想要做到宰相,不经历几十年的宦海浮沉,那是不可能的。

    而沙场上,刀剑可没有眼睛,不会讲什么辈分、尊卑!

    沙场上,年纪不是制约,反而还是一个优势。

    只要你武力值够强,能够领兵有方,能够建立一个又一个功劳,那么你就可以平步青云。

    就像荣国府的那个贾琮一样。

    哪怕被贾府逐出,哪怕被人骂成不肖子孙,哪怕树敌无数,但依旧不能否定他的成功。

    还不到十五岁,就已经是少年将军了。

    如今更是堂堂正正的坐在大殿之上,和他们一同平起平坐。

    想想,他们家中的子弟,也和贾琮一般大,此刻却连皇宫的大门都靠近不了。

    贾琮坐在位置上,此刻也有些激动兴奋还有忐忑。

    之前虽然见到了皇帝庆云北,还聊了不少时间。

    但是,皇帝庆云北可是口风很紧,一个字都没给贾琮吐露。

    贾琮也不知道,自己立下的军功,会不会被封爵?

    就在所有人都无比期待的时候,皇帝庆云北摆了摆手。

    随后,礼部尚书来到了皇帝身前。

    这种重大场合,给有功之臣封赏宣读圣旨的并不是太监,而是六部之中地位最高的礼部主官来宣读圣旨的。

    戴权这位内相,也只是给礼部尚书递送圣旨。

    礼部尚书是一位头发都白了的老者,都七十多了,资格比右相秦思源还要老。

    因为资格够老,所以,哪怕在皇帝面前,也没有过多繁文礼节。

    毫不拖泥带水,拿过一封圣旨后,直接打开就开始宣读。

    大虞皇帝制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统御万方,怀柔远人,德泽被于四海。

    今有草原敕勒部族长那贺鲁,忠顺可嘉,慕化输诚,率众归附,谨修职贡。

    兹特封阿史那贺鲁为归义王,锡以金印紫绶,赐九旒玄冕、赤罗衮服,食邑三万户,领敕勒川七百里之地。

    尔其永守臣节,克笃忠诚,训导部民,毋生衅隙。

    若有不庭,王其讨之;若有外患,王其御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贾琮原以为,皇帝庆云北第一个要封赏的人,不是磐国公那就是忠顺亲王。

    但是,贾琮万万没想到,皇帝庆云北第一个要封赏的人,居然是那个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

    对投靠大虞,带着征北军直捣草原王都的那些鞑子,贾琮自然知道。

    这些鞑子从一开始,到大战结束,只是带了路而已。

    决战之时,磐国公根本也不敢用他们,故意调走他们。

    没想到,最后功劳最大的居然是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

    虽然有些意外,但贾琮又想了想,又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换做贾琮是皇帝,恐怕也会这样做。

    千金买马这个道理贾琮还是懂得。

    而且,皇帝庆云北封赏鞑子族长的地盘,就是加雁关外的那一片草原。

    很明显,这是要当做缓冲地的。

    当圣旨宣读完后,就见一个身着大虞服饰的络腮胡大汉,满脸通红的朝皇帝庆云北跪拜。

    此人用蹩脚的大虞话,对皇帝庆云北跪谢道。

    “臣……蟹蟹……陛下!”

    看到这一幕后,贾琮心道,难怪刚才自己没发现。

    原来,这个鞑子族长居然穿上了大虞的服饰。

    可以啊,居然如此讨好皇帝庆云北,就是不知道是真心归顺,还是假意归顺。

    贾琮和鞑子族长见过几次,但没说过话,毕竟语言不通。

    光靠看,贾琮也看不出这位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到底有没有反骨。

    看鞑子族长一脸通红的模样,显然是对皇帝庆云北给他封王的圣旨无比满意。

    也是,原本只是草原上的一个几万人部落族长,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归义王。

    这身份一下就来了鲤鱼跃龙门,哪怕明知他的地盘可能是个缓冲地,也会义无反顾的跳进去。

    一上来,就封王。

    皇帝这魄力,真是不凡!

    贾琮觉得,按照这般力度,磐国公会不会封王?

    大虞朝立国之时,就封了四位异姓王,之后的百年中,有两位也活着封王了,还有好几位死后追封王爵。

    大虞朝并不吝啬王位,没有直接卡死。

    所以,封王并非不可能。

    只不过,贾琮深想过后,觉得磐国公封王的条件还差了一些,可能性不大。

    之所以如此想,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此番出征草原,只是击溃了鞑子大部分实力,并没有直接将鞑子彻底剿灭。

    没能杀死或者抓住鞑子可汗,甚至鞑子左贤王都没能弄死,显然功劳不够大。

    大虞朝虽然不会吝啬王爵,但也不可能随手就送的那种程度。

    果不其然,这第二封圣旨就是给磐国公的,当圣旨宣读完后。

    磐国公并没有封王,而是给磐国公地位再次提高到太傅。

    这可是武将的最巅峰,虽然是个虚职,但是政治意义不一般。

    听到封赏后,磐国公脸色激动,对着皇帝庆云北一番感恩。

    贾琮看了看四周,见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的羡慕,就知道皇帝给出来的封赏,恰到好处。

    磐国公之后,就是忠顺亲王。

    皇帝庆云北对忠顺亲王的封赏,以金银财宝为主,至于其他就没有。

    给别的那就不是赏赐了,那是害忠顺亲王了。

    忠顺亲王很显然也明白皇帝的意思,同样一脸感恩戴德的拜谢。

    忠顺亲王之后,就是给右相秦思源的封赏。

    征北军大捷,右相秦思源为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自然也是有功之人。

    和磐国公一样,右相秦思源这一次被封了太师,文官虚职的最高级别了。

    右相秦思源起身谢恩时,贾琮这才看清这位大虞宰相,将样貌记在了脑海。

    封赏完右相秦思源后,便是几位节度使。

    首先就是加雁关节度使夏不游,夏不游原本是侯爵,这一次皇帝将夏不游的爵位直接提高到超品侯爵,再进一步便就是国公了。

    因为夏不游并没有回京城,依旧还在加雁关,所以宣读完后,圣旨会八百里加急送到加雁关。

    夏不游之后,是另一位节度使,也同样升了爵位。

    而当到了王子腾这里,就有这么个意思了。

    从踏入宴会就惴惴不安的王子腾,也终于等到了审判。

    皇帝庆云北没有给王子腾升爵位,但让王子腾官升一级。

    从京营节度使,提拔成九省统制,京营控制权没了。

    这九省统制也不是一个虚职,而是实职,负责边关巡视。

    贾琮听到皇帝对王子腾的处置后,眉头皱了皱。

    很明显,皇帝庆云北似乎还没有放弃王子腾,依旧还是给了王子腾一个机会。

    节度使之后,便是副节度使,统率等等这些。

    上面这些家伙,都是军中厮混多年的,也都有爵位在身的。

    当这些人封赏完后,贾琮心脏直接怦怦直跳起来,因为按照顺序,下一个就是贾琮了。

    贾琮和上面这些家伙不一样,如今只是个白身。

    当老宗伯拿起圣旨,看到圣旨上的名字后,目光不由得看向了贾琮。

    贾琮看到老宗伯看过来的眼神,身体直接一跳,站了起来。

    贾琮以为老宗伯就要给自己宣读圣旨了,所以一时激动,直接就跳了出去。

    贾琮还满心期待等待圣旨的时候,忽然,这位老宗伯朝贾琮戏谑一笑,把圣旨一收,然后对龙椅上皇帝说道:

    “陛下,老臣口渴了,能否先喝杯茶润润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