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 第172章 看似鲁莽,却还能用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第172章 看似鲁莽,却还能用

    贾琮确实胆大包天!

    这历史上,敢和皇帝抢权的人,大部分都死的很惨。

    但是,这一次抢皇帝庆云北的权力,贾琮并不怕。

    贾琮深深的知道,皇帝庆云北要想改革,那首先就得树立起自己无上的权威。

    皇帝庆云北要是连自己的无上权威都树立不起来,那又何谈改革?

    改革可都是要流血的,没有强大的权威,如何推动下去?

    如今摆在皇帝庆云北面前的有两座大山,一个是太上皇,还有一个就是不和皇帝庆云北一条心的勋贵和文官们。

    这两座大山,太上皇那座大山,只要太上皇不作死造反,哪怕皇帝庆云北都无计可施,能做的就是等时间流逝。

    太上皇那座大山推不掉,那只有推掉另一座山了。

    而想要推掉另一座大山,就需要流血。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逼到绝路,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所以,必须是要死上一些人,破几个家,才能彰显出皇帝的权威。

    可是,皇帝庆云北之所以要将贾琮当刀,不就是不想自己名声破坏,不想自己手上沾这个血。

    贾琮当刀可以,但是,皇帝也得给出相应的权力。

    治罪勋贵和文官的权力,对于皇帝庆云北来说有些鸡肋了。

    而对于皇帝鸡肋的权力,对于贾琮所在的监察卫来说,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一旦监察卫有了这个权力,那监察卫一下子就成为大虞最炙手可热权力部门。

    同样,这对于皇帝庆云北来说,把权力下放给监察卫,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一来,皇帝不需要有所顾忌,怕背负骂名了。

    二来,只要皇帝牢牢的掌握住监察卫,就相当于掌握住了勋贵和文官的命门。

    日后,有监察卫来背负骂名,而皇帝只需勾画御笔,便再也没有了顾及。

    只有掌握住勋贵和文官们的命门,才能让这些人畏惧,才能有无上的权威。

    虽然每个皇帝,都是极度贪恋权势,就像一个只进不出的饕餮。

    但是,一旦这件事的利益有利于皇帝的权威,那么再怎么饕餮的皇帝,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贾琮相信,皇帝庆云北不傻!

    虽然贾琮说的很隐晦,但是,皇帝庆云北可是已经登基十几载了,对权谋这种事是最精通的。

    哪怕贾琮说的隐晦,但是转瞬之间,皇帝庆云北就听出话外之音。

    皇帝庆云北脑海里面快速闪动,然后就明白了一切。

    明白贾琮想要的权力后,皇帝庆云北没有急着问询贾琮,只是坐在龙椅上,开始衡量这件事的利弊。

    作为一个皇帝,庆云北性格中本来就带着多疑,所以自然不可能立马做出决定。

    贾琮要的权力,可不是小事情。

    大虞立国百年,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就有了。

    放权事小,改变以往的国本事大!

    随着皇帝庆云北开始衡量得失,这勤政殿立刻变得静悄悄起来。

    一旁的大明宫内相,看到这一幕后,也是有些诧异和不解。

    戴权作为大明宫内相,和权谋之术打了十几年交道了。

    但是,这一次,还是被贾琮和皇帝庆云北话语之间的隐晦意思,给搞的迷糊了。

    显然,戴权一时半会,并没有理会到贾琮刚才那番话的用意。

    问询勋贵三十六个时辰这件事,代表着什么,戴权还是有些懵。

    不过,戴权虽然不知道贾琮表达的意思,但是,戴权了解皇帝啊!

    看到皇帝庆云北的表情,就立马知道,皇帝庆云北正在衡量一件重要的事情。

    想到这里,戴权便仔细回想贾琮刚才的那番话。

    戴权想要从其中,找到解答。

    可惜的是,戴权在皇帝庆云北开口前,还是没想出来。

    思考了一会,皇帝庆云北终于打破平静,眼神幽幽的看向贾琮。

    “贾琮,你的胆子还真的大,居然想要朕的权?”

    贾琮一听此话,立马装成吓得一激灵。

    “陛下,臣惶恐啊!

    臣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有这个想法。

    臣的监察卫左都统之职,本就是陛下恩赏的。

    陛下可以赏给我,自然也可以赏给其他人。

    陛下,实在不行,你就撤了我吧。”

    一旁的戴权,听到皇帝庆云北和贾琮谈话,更加懵了。

    怎么好端端的,陛下说贾琮要属于陛下的权力?

    还有,这个贾琮口口声声让陛下撤了他,可是陛下却丝毫不恼火!

    陛下和贾琮,打的是什么机锋?

    贾琮也是服了,只是想要一点皇帝不要的权力,顺便替皇帝背锅。

    这对于皇帝庆云北来说,分明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而且,这监察卫说到底,最后都是皇帝说的算。

    你要是还不愿意,那小爷真不干了。

    贾琮那番话,真打算撂挑子了。

    皇帝庆云北听到贾琮的话后,看了贾琮一眼,然后语气平静道。

    “朕委你重任,你就是这样做事的,遇到困难就撂挑子不干了?

    朕可是记得,昨天的时候,你还和朕保证过。

    如果边关走私案办不成,你自请责罚的。

    怎么,如今要朕处罚你不成?”

    贾琮一听,心中吐槽道,这皇帝真难伺候。

    “陛下恕罪,臣只是一时冲动,下次不敢了。”

    知错就改,是个好品质!

    皇帝庆云北见到贾琮头不铁后,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此番让你来,是因为朕接到了无数参奏你的折子。

    不仅如此,更是有数十位诰命,找到太后,皇后那里。

    朕这才不得已召见与你,让你将事情说一个清楚。

    如今,你解释清楚了,朕自然也了解了。

    虽然你是请南宁侯等人,去监察卫喝茶问询。

    但是,你还是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明明是喝茶问询,你小子却搞成抄家一般。

    这也难怪其他人误会于你。

    贾琮,你记住了,日后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皇帝庆云北这番话一落,贾琮便就知道自己过关了。

    显然,经过皇帝庆云北一番衡量后,最终还是要放权给监察卫。

    贾琮的借口虽然不完美,但是,还算不错。

    只要贾琮咬死自己不是抓人,只是请人喝茶问询就行,将时间控制在三十六个时辰之内,也算有了一个说法。

    贾琮只要问询权,还有三十六个时辰的限制,让皇帝庆云北觉得贾琮做事虽莽,但是却很有章法。

    这把刀,还可以继续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