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上升 第245章 祝峻,我们要降本增效&争执
热门推荐:
开局悟性逆天,悄悄修仙成圣
被逼下乡?转头相亲嫁首长被娇宠
都重生了,正经人谁混娱乐圈啊
世界线分裂,然后加入聊天群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神奇宝贝:关于我毒系专精这件事
太荒吞天诀
妹妹别怕,哥哥超护短
勇敢向前冲
即使再生气,沈副厂长也规规矩矩地依流程给厂长办公室打电话,是娇姐接的。他要求预约和厂长谈话的时间。
娇姐笑:“哎呀呀,沈厂!罗厂说,在外面分个正副,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您何必这么见外!罗厂的办公室您想来就来,两步的距离,你直接过来就行了呀。”
这话说得太甜了。
即使沈副厂长已经火冒三丈,但也架不住心里熨帖。
他拒绝:“不行,按流程办事。”
娇姐笑着说:“罗厂说现在正想找您,麻烦您更上一层楼。”
厂长办公室在楼上,同样的话被娇姐的甜嘴这么一讲,沈副厂长眉头都舒展开了。
他走到罗璇办公室门口。
门半开,他发现罗璇正在待客。
“沈厂。”罗璇起身给他介绍,“这是罗桑厂的互联网供应商,来自上海。”
男男女女几人依次与沈副厂长握手。
沈副厂长坐下,喝了几壶茶,听了一会,对团队负责人祝峻印象深刻。
祝峻的工作风格清晰、直白、高效且干脆。
听了一会,沈副厂长被祝峻描述的愿景激得热血沸腾。
把人送走,沈副厂长问罗璇:“罗厂,你和祝峻,从前共事过吧?”
“从前在同一个集团,见过,直接接触不多。”罗璇吃不准这人又要抓什么小辫子,于是轻描淡写,“有人跟你讲的?”
沈副厂长说:“你们的工作风格和话术几乎一致。”
罗璇心里吃惊,对眼前这位官僚的察言观色本事有了进一步认识。
她依旧轻描淡写:“同一个集团流水线培训出来的,工作风格当然相似。”
沈副厂长“哦”了声:“我觉得他讲得不错。”
罗璇嗤笑一声,挥手道:“他是来要钱的!当然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
沈副厂长说:“县里指望我们把‘互联网+’做成典型、做出成绩,这笔钱省不掉。”
那当然。
上次搞分红仪式的时候,赵书记和罗璇私下吃饭,已经说得很直接:“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而罗桑厂是罗桑县的支柱,既然你们罗桑厂赚了钱,那县里探索互联网的钱,还是得你们出。该花就花。”
就是直白地让罗桑厂替县里烧钱了。
罗璇咬牙应下,赵书记拍了拍罗璇的肩膀,以示鼓励。
既然县里发了话,这笔钱该花就得花。
但罗璇也非常肉痛:“互联网烧钱,烧出来的全是花架子。一笔一笔钱投下去,我见不到回头钱啊!”
沈副厂长说:“祝峻想做大,对我们而言,不是坏事。”
“做大当然是好事,但做大要花钱,花钱有风险,罗桑厂没有抗风险能力。”罗璇把祝峻下一个季度的提案放在一边,“他在试探我,要的钱越来越多了。我们得压他的价才行。”
沈副厂长轻声说:“这笔钱我先不批,我们拖一拖他。”
罗璇点头:“我私下交代赵会计。”
两人心领神会。
有些时候,沈副厂长也是很上道的。
紧接着下一秒,沈副厂长斟酌着开口:“罗厂长,我对你的管理有几点质疑。”
……
他妈的!
他又来!
又又又——罗璇差点没跳起来。
在这位副厂长眼里,她浑身上下都是小辫子!
罗璇说:“你就非得跟一个女工过不去?”
“这不是一个女工的事。”沈副厂长说:“罗厂,你现在是厂长,管着将近万名工人的吃喝拉撒,你的工作直接关乎罗桑县人的生存。你不是高级白领,也不是小工厂主。你的做事风格必须转变。”
罗璇下意识抱臂:“怎么转。”
沈副厂长说:“你是厂长,你的精力要放在罗桑厂整体管理上,放在用人上,而不是自己扑着抓业务。我觉得你现在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下去,迟早要出问题。”
罗璇的声音里不可避免地带了火药味:“沈副厂长,我已经把辅料给你管了。”
这话不客气,沈副厂长不爱听:“也不是辅料的事。我们这个级别,不应该直接插手供应商选择。没人能监管你我,如果你我手上还过钱,这不就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吗?”
罗璇头疼:“现在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我现在不管,谁来干活?”
沈副厂长说:“管理,是让罗桑厂自上而下地运转起来,大家一起干,不是像你这样,想用谁就用谁!”
罗璇说:“我用自己人,这活就干不出来!你看看下面那些总监,他们是办实事的人吗?我给一个人交办一件事情,最后这件事情变成十几个人一起负责,出了点误差,我一问,嘿,谁都没犯错!”
四面八方塞进来的总监,金贵得很,罗璇一个都指挥不动。
沈副厂长无奈道:“无论你在哪里,总有人这样,那你就想办法用规章和制度去约束他们。规章制度就是这么用的,既是对你的监管,也是对你的保护。”
罗璇反问:“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制造业?我们没有核心科技,没有核心优势,只能打价格战,我们必须抢市场、抢地盘、抢速度,你要自上而下地管理,等你把流程走完,市场早就被抢走了!”
沈副厂长依旧摇头:“我当然明白你的难处,但你必须做到平衡。如果所有的金钱往来和供应商选择,你不招标,不竞标,不公开,不透明,你说一句事急从权,就不放在阳光下接受监督,那么你的权力就过大了。作为一个党员,我对你的行为有很大顾虑。”
罗璇说:“赚钱和合规,两者之间,无法平衡。这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
沈副厂长凝视着她:“但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你。”
罗璇沉默了。
沈副厂长说:“合规,向来是最冠冕堂皇的利刃,你可以用这把刀刺伤别人,也会被别人刺伤。往小了说,一个工厂内部是这样。往大了说,国与国之间打贸易战,也是这样。你还记得吗,美国指责中国产品不合规、侵犯人权?”
罗璇缓和了语气:“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沈副厂长倾听。
罗璇说:“我曾经在跨国大集团工作过,我明白‘法不责众’的道理,也明白层层追责的好处。可是,这样也有弊端:作为一把手,如果层级过多,会不会听不到下面人的真话?依赖中层的眼睛、中层的耳朵、中层的手,那一把手会不会变成瞎子、聋子和瘫子?那我该如何保证,下面不出问题?我又该如何保证,郑厂长和王经理的悲剧不会再度上演?”
沈副厂长沉默了很久很久。
“我不知道。”他迷茫地看向窗外。“赚钱和合规……你说得没错,这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无解。问题总会存在,我们也只能有灰度、有瑕疵,接受被人攻讦,接受良弓藏、走狗烹。”
罗璇说:“若真的追问,这历史里,所有做过实事的人,没人能问心无愧。所以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圣人只存在于空想中;而我们只能论迹不论心。”
沈副厂长自嘲地拍了拍座椅:“所以我被贬到这来了。你不必以史为鉴,你大可以我为鉴。”
罗璇说:“我的首要目标,是带着罗桑厂和罗桑县,活下去。活得不漂亮也是活,活得狼狈也是活,只要能活下去,就是好样的。至于你说的,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不是反对你,我只是没办法顾及那么多。”
沈副厂长沉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罗璇平静地说,“郑厂长他们,不但花光了罗桑厂积累下来的财富,还透支了罗桑厂未来几代人的财富。或许你和我,我们,注定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被牺牲的一代。我们注定要填补上一代人的债务,再替下一代人积累。或许我们注定只能辛苦劳作、缺乏收成。但我总是想这些,对我有什么好处吗?没有。难道因为宏观的衰退,因为远处的灾祸,我就要不开心,我就要牺牲我每一天、具体的、细微的快乐吗?那就太愚蠢了。沈厂,远处的灾祸尚在远方,而活着,是一种高度近视:我只能看到眼前最具体的事物。”
娇姐笑:“哎呀呀,沈厂!罗厂说,在外面分个正副,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您何必这么见外!罗厂的办公室您想来就来,两步的距离,你直接过来就行了呀。”
这话说得太甜了。
即使沈副厂长已经火冒三丈,但也架不住心里熨帖。
他拒绝:“不行,按流程办事。”
娇姐笑着说:“罗厂说现在正想找您,麻烦您更上一层楼。”
厂长办公室在楼上,同样的话被娇姐的甜嘴这么一讲,沈副厂长眉头都舒展开了。
他走到罗璇办公室门口。
门半开,他发现罗璇正在待客。
“沈厂。”罗璇起身给他介绍,“这是罗桑厂的互联网供应商,来自上海。”
男男女女几人依次与沈副厂长握手。
沈副厂长坐下,喝了几壶茶,听了一会,对团队负责人祝峻印象深刻。
祝峻的工作风格清晰、直白、高效且干脆。
听了一会,沈副厂长被祝峻描述的愿景激得热血沸腾。
把人送走,沈副厂长问罗璇:“罗厂,你和祝峻,从前共事过吧?”
“从前在同一个集团,见过,直接接触不多。”罗璇吃不准这人又要抓什么小辫子,于是轻描淡写,“有人跟你讲的?”
沈副厂长说:“你们的工作风格和话术几乎一致。”
罗璇心里吃惊,对眼前这位官僚的察言观色本事有了进一步认识。
她依旧轻描淡写:“同一个集团流水线培训出来的,工作风格当然相似。”
沈副厂长“哦”了声:“我觉得他讲得不错。”
罗璇嗤笑一声,挥手道:“他是来要钱的!当然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
沈副厂长说:“县里指望我们把‘互联网+’做成典型、做出成绩,这笔钱省不掉。”
那当然。
上次搞分红仪式的时候,赵书记和罗璇私下吃饭,已经说得很直接:“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而罗桑厂是罗桑县的支柱,既然你们罗桑厂赚了钱,那县里探索互联网的钱,还是得你们出。该花就花。”
就是直白地让罗桑厂替县里烧钱了。
罗璇咬牙应下,赵书记拍了拍罗璇的肩膀,以示鼓励。
既然县里发了话,这笔钱该花就得花。
但罗璇也非常肉痛:“互联网烧钱,烧出来的全是花架子。一笔一笔钱投下去,我见不到回头钱啊!”
沈副厂长说:“祝峻想做大,对我们而言,不是坏事。”
“做大当然是好事,但做大要花钱,花钱有风险,罗桑厂没有抗风险能力。”罗璇把祝峻下一个季度的提案放在一边,“他在试探我,要的钱越来越多了。我们得压他的价才行。”
沈副厂长轻声说:“这笔钱我先不批,我们拖一拖他。”
罗璇点头:“我私下交代赵会计。”
两人心领神会。
有些时候,沈副厂长也是很上道的。
紧接着下一秒,沈副厂长斟酌着开口:“罗厂长,我对你的管理有几点质疑。”
……
他妈的!
他又来!
又又又——罗璇差点没跳起来。
在这位副厂长眼里,她浑身上下都是小辫子!
罗璇说:“你就非得跟一个女工过不去?”
“这不是一个女工的事。”沈副厂长说:“罗厂,你现在是厂长,管着将近万名工人的吃喝拉撒,你的工作直接关乎罗桑县人的生存。你不是高级白领,也不是小工厂主。你的做事风格必须转变。”
罗璇下意识抱臂:“怎么转。”
沈副厂长说:“你是厂长,你的精力要放在罗桑厂整体管理上,放在用人上,而不是自己扑着抓业务。我觉得你现在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下去,迟早要出问题。”
罗璇的声音里不可避免地带了火药味:“沈副厂长,我已经把辅料给你管了。”
这话不客气,沈副厂长不爱听:“也不是辅料的事。我们这个级别,不应该直接插手供应商选择。没人能监管你我,如果你我手上还过钱,这不就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吗?”
罗璇头疼:“现在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我现在不管,谁来干活?”
沈副厂长说:“管理,是让罗桑厂自上而下地运转起来,大家一起干,不是像你这样,想用谁就用谁!”
罗璇说:“我用自己人,这活就干不出来!你看看下面那些总监,他们是办实事的人吗?我给一个人交办一件事情,最后这件事情变成十几个人一起负责,出了点误差,我一问,嘿,谁都没犯错!”
四面八方塞进来的总监,金贵得很,罗璇一个都指挥不动。
沈副厂长无奈道:“无论你在哪里,总有人这样,那你就想办法用规章和制度去约束他们。规章制度就是这么用的,既是对你的监管,也是对你的保护。”
罗璇反问:“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制造业?我们没有核心科技,没有核心优势,只能打价格战,我们必须抢市场、抢地盘、抢速度,你要自上而下地管理,等你把流程走完,市场早就被抢走了!”
沈副厂长依旧摇头:“我当然明白你的难处,但你必须做到平衡。如果所有的金钱往来和供应商选择,你不招标,不竞标,不公开,不透明,你说一句事急从权,就不放在阳光下接受监督,那么你的权力就过大了。作为一个党员,我对你的行为有很大顾虑。”
罗璇说:“赚钱和合规,两者之间,无法平衡。这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
沈副厂长凝视着她:“但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你。”
罗璇沉默了。
沈副厂长说:“合规,向来是最冠冕堂皇的利刃,你可以用这把刀刺伤别人,也会被别人刺伤。往小了说,一个工厂内部是这样。往大了说,国与国之间打贸易战,也是这样。你还记得吗,美国指责中国产品不合规、侵犯人权?”
罗璇缓和了语气:“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沈副厂长倾听。
罗璇说:“我曾经在跨国大集团工作过,我明白‘法不责众’的道理,也明白层层追责的好处。可是,这样也有弊端:作为一把手,如果层级过多,会不会听不到下面人的真话?依赖中层的眼睛、中层的耳朵、中层的手,那一把手会不会变成瞎子、聋子和瘫子?那我该如何保证,下面不出问题?我又该如何保证,郑厂长和王经理的悲剧不会再度上演?”
沈副厂长沉默了很久很久。
“我不知道。”他迷茫地看向窗外。“赚钱和合规……你说得没错,这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无解。问题总会存在,我们也只能有灰度、有瑕疵,接受被人攻讦,接受良弓藏、走狗烹。”
罗璇说:“若真的追问,这历史里,所有做过实事的人,没人能问心无愧。所以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圣人只存在于空想中;而我们只能论迹不论心。”
沈副厂长自嘲地拍了拍座椅:“所以我被贬到这来了。你不必以史为鉴,你大可以我为鉴。”
罗璇说:“我的首要目标,是带着罗桑厂和罗桑县,活下去。活得不漂亮也是活,活得狼狈也是活,只要能活下去,就是好样的。至于你说的,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不是反对你,我只是没办法顾及那么多。”
沈副厂长沉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罗璇平静地说,“郑厂长他们,不但花光了罗桑厂积累下来的财富,还透支了罗桑厂未来几代人的财富。或许你和我,我们,注定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被牺牲的一代。我们注定要填补上一代人的债务,再替下一代人积累。或许我们注定只能辛苦劳作、缺乏收成。但我总是想这些,对我有什么好处吗?没有。难道因为宏观的衰退,因为远处的灾祸,我就要不开心,我就要牺牲我每一天、具体的、细微的快乐吗?那就太愚蠢了。沈厂,远处的灾祸尚在远方,而活着,是一种高度近视:我只能看到眼前最具体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