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423章 险些被气晕!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423章 险些被气晕!

    苏润虽然自己做人随意得很,但教起小侄子,还是有模有样的:

    “你们要记住,无论是作文章还是写诗,都只是境界的外在表现。”

    “文章差距的开始,就在于破题。”

    “破题怎么能破出深意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别人破一层,你破两层。”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四方蛮夷来京贺寿。”

    “表面现象是他们打了败仗,实际原因则是我军火器的横空出世,而传达到他们那里的信号,其实就是我大炎国力日盛。”

    ……

    苏润辅导功课,最先教的就是方法,之后才开始根据两个侄子的功课,针对性教学。

    不教则已,一教,苏润觉得自己血压都高了。

    苏大宝还好,虽然随了苏丰,太过憨厚实诚,但苏润点一点,他愿意动一动,至少让苏润觉得有希望。

    但倔强的苏二宝气得苏润直掐人中。

    “二宝,写文章不是习武,不是谁拳头大谁就有理的,你不能把所有话头,都往以武服人上带啊。”

    苏二宝坚持:

    “为什么不能?我打得过他们,那我就是老大。”

    “就像学堂里的陈大头,他欺负学堂最小的同窗,哥哥跟他说了那么多,什么君子当为不当为的,他也不觉得自己错了。”

    “但是我两拳头下去,他就乖乖道了歉,以后也不敢在别人饭盒里放蚂蚁了。”

    “我说不过他,但是我能打得过他!”

    “小叔你不是也常说,实践出真知吗?”

    “那我这不就证明了,以武服人比以德服人要厉害吗?我哪里有错?”

    苏润惊讶:

    感情他小侄子,是因为这么个原因犯拧的?

    虽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但这套法则,只适用于动物世界。

    人的世界,可比动物复杂多了。

    找到了症结所在,剩下的就好办了。

    凭着苏润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满脑袋的知识,忽悠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还是绰绰有余。

    毕竟,苏二宝这想法再不改,日后十有八九,会成为有勇无谋,只懂用拳头说话的匹夫。

    到时候就危险了,说不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跟小侄子唇枪舌战了好一会儿,苏润总算把侄子说通了。

    安排了两个题目,让两人回去写文章后,他仰头就是一声长啸:

    “大哥大嫂,今天我得补补,大补!给我杀头羊!”

    妈耶,险些被气晕!

    怪不得说辅导孩子功课,是个要命的活儿!

    苏丰和李氏远远应了一声。

    不过到底是自家侄子,苏润嚎完后,尽职尽责的去找大哥大嫂,如实反映了侄子们的教育问题和思想错误。

    但也没忘叮嘱道:

    “铁杵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签。”

    “要真不是那块材料,也别逼孩子,换条路慢慢筹谋。”

    “凭咱苏家的条件,就算在家当二世祖,大宝二宝也能过得很好。”

    不过教东西还是得从娃娃抓起。

    大哥大嫂待苏润跟亲儿子似的,所以苏润也主动提出:

    让大宝、二宝请假回家一段时间,他每日教授课程。

    “教学得因材施教,学堂夫子用的那套,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我当年学习用的法子,也不是程夫子教的。”

    “可事实证明,我的办法不错。”

    读书除了拼天赋,还得拼教学资源。

    论起教学资源,京城里首屈一指的当是国子监。

    苏大宝他们念书的学堂,在京城算是不错的,但跟国子监还是差了一大截。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子监是个拼爹的地方。

    要求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三品以上,每家才能送一子进去读书。

    这要求,就连苏润的官品都差半点。

    李氏担心小弟没时间,有些犹豫:

    “但你这两日不是在做什么肥皂,说是要给公主当聘礼吗?”

    苏润前些日子收了帕子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待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一步没出。

    第二日一早,就说要做什么肥皂。

    为此,苏行还特意出府,给苏润买了不少肥肉回来。

    连苏丰上值的时候,都不忘给苏润捡些落叶、枯枝之类的玩意回来。

    “大嫂放心,我忙得过来!”

    苏润拍着胸脯保证,唯独献祭了二哥:

    “不是还有二哥吗?”

    当哥哥的,偶尔为弟弟牺牲一番,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不了,今晚他把自己的鸡腿分给二哥就是了!

    事关两个儿子前程,加之小弟是苏家第一个读书的,苏丰听完之后,当机立断,同意了苏润的要求:

    “那我明日便给他们请假。”

    搞定了大哥大嫂,苏润便转身去看自己研究的肥皂如今怎么样了。

    中间,路过院子,看到苏南星在地上走走爬爬,苏润还顺手抱了抱,感慨道:

    “才这么小一点,长了一年多还没有街上的流浪狗大。”

    “星星啊,你不用科举,你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不用科举,不用受苦,但也断绝了上升的通道,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谢天恩笑眯眯接话:

    “小星星将来肯定要读书的~不科举~也可以嫁一个状元公~享一辈子清福~”

    这个世道,女子都是这样的。

    苏润捏了捏小侄女的脸颊,转身去鼓捣自己的肥皂了。

    只是顺便喊上了二哥。

    把事情前因后果说清楚后,苏行二话不说,将活儿揽走,还实话实说:

    “反正你就是个动嘴皮子的,留下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教大宝二宝读书。”

    苏行还记得,三天前做肥皂的时候,他这个没什么用的小弟,打着做肥皂的旗号,端了一碟点心,在旁边吃了一上午,嘴里叭叭地就没停过。

    最后动手的还是苏行。

    苏润语塞:

    “你这是嫉妒!”

    “嫉妒我比你聪明!”

    两人边说,边往堂屋里走。

    三天前做好的肥皂膏,如今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