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456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456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鬼火是苏润当年写在特种训练计划表里,还跟冷云商议过,最后被否决的提案。

    所以这玩意一出,头一个就瞒不过冷云。

    待冷云下朝到东宫一禀,赵叡丝毫不意外地评价:

    “胡闹!”

    “满朝文武,摞在一起,都没子渊和佑璋两人能闹腾。”

    “也是本宫失策,前日佑璋刚回京,非要出宫布置婚房,本宫就不该觉得他懂事了。”

    “狐朋狗友凑到一起,不搅得天翻地覆才怪!”

    司彦他们五个有没有参与,赵叡不清楚,但赵翊和苏润肯定去了。

    “算了,随他吧!闭门思过都不老实!”赵叡无奈揉揉眉心,评价道。

    荀阳也没想到苏润什么鬼主意都有:

    “惹了子渊,可真够韩节喝一壶的!”

    “连鬼火都能弄出来,不愧是六元及第的状元。”

    “这本事,别说书生了,神棍都没他能忽悠!”

    荀阳大笑。

    但调侃过后,很快借题发挥,运作起来:

    “子渊是胡闹了些,但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对我们有利的。”

    “韩全那儿没有有效进展,光凭一个韩丘就想把靖远公嫡子拉下水,还是难了些。”

    “这些日子,平西侯等人轮番上书,参柳御史等人有意拖延办案,还找借口拔了几个我们安插的官员作为警告。”

    “若没有子渊,我们不是被迫放了韩全,就是不得不提前暴露宁彬,这两者都是下策。”

    对韩全的分寸,要把握得当。

    不然以太子的身份和荀阳的智计,不至于几个月都毫无进展,只能徐徐图之。

    且宁彬作为贪污军饷的重要人证,是杀手锏。

    若时机不到,提前暴露,即便最后达成目标,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赵叡倒是不否认苏润的功劳,只是哭笑不得:

    “子渊剑走偏锋,忙是帮上不少,就是花样太多,本宫都觉得招架不住。”

    “也许奇思多的人,报复别人的手段,也不同凡响吧。”

    天知道他妹夫哪儿来这么多怪法子?

    赵叡跟他一文一武两个心腹聊完,定下如何借此机会再度打击勋贵集团后,就放冷云去上值了。

    靖远公闭门思过,手中军权便落到了冷云手里。

    赵叡要趁这个机会让冷云尽快树立威信,以便日后顺利接管五军都督府。

    跟着,赵叡也去了紫宸殿,只留下荀阳坐镇东宫。

    看着案上堆成小山丘的公务,荀阳唉声叹气:

    “这两个不省心的,自己犯事回家思过,公务倒是全甩给我一个人了!”

    能干的和好运的都不在,奏折多就算了,还都是棘手的事儿。

    这两个小子错开时间段思过不成吗?

    “我的姐夫陛下,你罚的哪儿是女婿,分明是小舅子啊!”

    荀·熙和帝小舅子·阳,凭案远望,身上泛起浓浓的班味儿和淡淡的死感。

    片刻后,他认命地低头处理公务,并自我安慰:

    “最后一天,明日两个就都回来了!”

    明日要不自己请假休沐一天吧?总看着别人休沐,心里羡慕得紧。

    但实际上,荀阳手头上的事儿太多,完全离不开他。

    所以第二日他还是老老实实来上朝。

    好在他的两个助手,总算是回朝了。

    因着鬼火牵扯到了鬼神之事,加上玉泉六子正在闭门思过,百官都不认为六人敢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去靖远公府搞事。

    因此,早朝就这么风平浪静地过去了。

    下朝后。

    “易尚书,您等等!”

    苏润带头喊住吏部尚书易和光,从衣袖中拿出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这是下官的自劾书,烦请易尚书收下。”

    跟着,司彦五人拿出自己那份,递了过去。

    易和光上次就没有收到苏润的自劾书,本以为这次也没有,便识趣的睁只眼闭只眼,打算把这事糊弄过去。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易和光懂。

    只是没想到,这次六份居然能收齐了,也是意外。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至少不会被人揪住小辫子弹劾。

    易和光承诺会尽快将这些与吏部奏折一起递上去,而后便揣着东西走了。

    之后,玉泉六子分成两拨:

    司彦、叶卓然和徐鼎出宫上值;

    张世因为冬日果蔬要盘账,跟苏润和梁玉去了东宫。

    恰好荀阳正跟赵叡禀报苏润居然破天荒写自劾书的事。

    历经种种,赵叡对他妹夫的要求一降再降,已经到了‘只要苏润不烧杀抢掠,触犯大炎律法,爱干什么干什么’的地步。

    闻言,他还很惊喜地觉得:

    “子渊稳重了,知道忍一时之气,不争强好胜……”

    苏润刚巧走到殿门口,

    听此,他不解但厚脸皮地发问:

    “太子殿下,臣知道臣天下无双,您忍不住夸两句倒也合理。”

    “但臣什么时候忍一时之气了?”

    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他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实在报不了,也会记着,等以后找机会再报。

    古语有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觉得这句话说得最好,最有哲理!

    待荀阳三言两语解释清楚,苏润恍然大悟:

    “哦~这事啊~”

    苏润左右环顾,发现没有外人后,直说了:

    “臣的确是顾念大局,不过忍气吞声倒是没有。”

    “那自劾书是请人代笔的,臣就照着抄了一遍。”

    本来他连抄都不想抄的。

    但是大伯大嫂都劝他,说笔迹不同,容易留人话柄。

    二哥还过分地要强抢他装满银票的枕头。

    他打不过二哥。

    眼瞅着金库要被一锅端,苏润没办法,只好抄了一遍。

    这话一出,梁玉、张世和荀阳纷纷不可置信地惊呼:

    “啊?”

    “什么?”

    “谁敢给你代笔这个?”

    赵叡则是气笑了:

    “就知道你小子没这么老实!”

    以为妹夫靠谱了,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苏润嘿嘿一笑,供出了自家侄子们:

    “臣有五个侄子都读书识字,反正他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帮臣写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