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489章 把临时抱佛脚演绎到了极致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489章 把临时抱佛脚演绎到了极致

    众人打完招呼,等十人尽数到齐后,便进了考院。

    考院分为内帘区和外帘区。

    其中,外帘区供外帘官和考生使用,内帘区则是内帘官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外帘官之首乃是吏部尚书易和光。

    他一早就等在门口,携外帘官与众人见礼,然后亲自送苏润他们穿过龙门、十字廊道、考舍等地,再从至公堂后面的空庭廊道,进了一座单独隔出来的小院子。

    “诸位,本官就送到这里!”易和光站在院门外一步远的地方,与苏润等人客气作揖,道别。

    大炎政令明确规定,内帘官一入院,便由外帘官封锁内外门户,科举期间,考官应以此院门为界限,内帘官不得出,外帘官不得进,使内外有别。

    即便是要运输考题、考卷等,也得由提调、监试等外帘官共同查点,而后才能启锁,且事毕后,即刻封锁,不得拖延。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官员泄露试题或暗箱操作,导致科举舞弊。

    因此,易和光身侧,几名膀大腰圆的大汉,挎着大刀,拿着铁锁与封条在旁等候。

    只等一声令下,就上前锁院、封条、守门。

    这是科举惯例了,众人也无甚异议。

    像是秦镶,当考官当出经验,不仅懒得寒暄,而且还直接赶人:

    “锁吧锁吧,赶紧锁完赶紧走,我们还得出考题呢!”

    距离会试只有不到两天了,他们出题还要顾及着给外面留出印考题的时间,哪儿有闲工夫在这儿废话?

    何况,今年考官队伍里,还多出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呢?

    秦镶望向苏润和梁玉,越想越不放心,心里总觉得这俩人不老实。

    易和光被这直白的话噎了一下。

    但他到底顾忌秦镶教过熙和帝几天,又是大炎文人领袖之一,只能命人赶紧关门落锁。

    朱红色的院门缓缓合上,将内外彻底区分开。

    见状,苏润将目光挪到院中,边打量房屋,边跟梁玉小声蛐蛐:

    “看起来还不错,我瞧着挺干净……”

    梁玉笑呵呵,正要点头附和,却见急性子的秦镶,一手一个把两人拽走了:

    “赶紧的,焚香祭祀,商量考题了!”

    “啊?不是,夫子,我一堆东西放哪儿啊?”苏润惊呼。

    梁玉也急道:

    “夫子慢些!踩着玉脚指头了!疼啊!”

    两人一着急,又喊秦镶夫子。

    秦镶懒得理他们,倒是古策解释,说他们带的小厮有经验,会帮苏润和梁玉安置好。

    “哦~”两人了然,齐声道:“原来如此!”

    弄清楚缘由,他们也就不着急了。

    下一刻,只见苏润和梁玉默契对视一眼,紧跟着反客为主,一左一右同时将秦镶架起来,带着他飞速进了厅堂。

    脚不沾地的秦镶,垂目看着悬空的双脚,暗想:

    就说这两个小的不靠谱。

    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年纪大了以致昏聩,居然会把他们塞进来做考官?

    厅堂正中央,供着文曲星君。

    考官出题之前,须焚香祭祀,以求科举顺利。

    梁玉一见这阵仗,当即来了句:

    “子渊,这活儿玉熟啊!”

    他去年会试的时候也拜文曲星君来着,可惜第一场,破题就破偏了。

    苏润赞同的点头:

    “对,你专业对口!”

    他敢打赌,他们这十个考官中,璨之跟文曲星君关系最好。

    焚香时,站位有讲究:

    主考官在前,同考官在后。

    因此,两人先把秦镶放下,再迅速各归各位。

    同为主考官,张明哲官位高,但苏润身份贵。

    最后还是苏润上了头香,也意味着此次科举内帘官是以苏润为首。

    众人随着指令三躬身,祈福神明保佑。

    梁玉那虔诚的模样,给秦镶都看无语了:

    前几日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没见他这么认真!

    果真是把临时抱佛脚演绎到了极致!

    待焚过香后,众人移步隔壁的大书房,开始商议考题。

    考官出题也有要求,比如经史试题须含蓄不显,策论试题要直接明了,避讳等更是基本准则。

    而且,凡摘裂牵缀、试题有误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在这个大原则下,众考官才能根据四书五经出题。

    “那我们就尽快开始吧。”

    苏润知道学子十年寒窗不易,因此他虽然上了头香,但这时候也没托大:

    “就按照以往的出题惯例,先出第一场第一项的四书文。”

    “老规矩,一人出三道,难度渐增,附增破题方向,如何?”

    会试第一场包括四书文三道,五经题四道,还有一首五言六韵诗。

    他们得按照类型,一点点往下推进。

    众人自是没有异议,纷纷点头,而后一人一张桌子,提笔就写。

    在场之人,即便垫底的梁玉也是满腹经纶。

    加之他们入考院前,都认真钻研过典句,此时也是说来就来。

    苏润也不例外。

    他提笔就把自己想的三道题目给列出来了。

    他的第一道题目是:

    【君子不器,许子以釜甑爨(zeng )】

    前半句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特定的、单一的用途。

    后半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句为: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就是问,许行用锅和甑做饭吗?

    这是孟子与陈相辩论战国农学家许行的理念时,说的话。

    这道题,看似说的是用不用器,实际上问的是儒家的‘通才治道’和农家的‘劳力均等’两种分工的理念冲突。

    至于破题方向,就在于‘器’的象征意义和两家对贤才的社会定位。

    当然了,大炎以儒家治国,所以答农家理论的,自然就落了下乘。

    苏润快速将破题方向写清楚,而后抓紧时间出第二道题。

    苏润的第二道题也是截搭题,题目为:

    【和为贵不能自行】

    这道题,前半句出自《论语·学而》,全句为:礼之用,和为贵。

    意思是:礼的实践运用,以和谐最为可贵。

    后半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全句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意思就是仅有良善之心不足以治国,仅有法令条文无法自动施行。

    而光从题目来看,这道截搭题的意思就是,不付出行动,就想达到可贵的和谐,是不可能的。

    至于破题方向,苏润只提笔落下了四个字: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