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 > 第114章 贵人嫌穷嫌远,不来了?

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 第114章 贵人嫌穷嫌远,不来了?

    贺兰手下一点没松劲儿,仍死死阻着慕阳的右臂。

    春河很有眼色地递过来一根柴,笑嘻嘻同贺兰道:

    “少夫人,公子从小就爱刻东西,刻得可好了。”

    见慕阳手里拿的是柴,贺兰才轻轻松开手,“慕阳你还有这爱好?”

    “那你刻一个,我品鉴品鉴。”

    慕阳从善如流,当真拿起小刀,在木柴上动起手来。

    贺兰则是继续勤勤恳恳削皂片,约摸削了半盒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一根雕花木柴。

    雕的正是贺兰挑出来的那幅画,一个婉约的流云纹。

    贺兰顺手将木柴拿在手里,仔细观摩,慕阳这技术也太好了吧。

    这样想着,她将雕花柴郑重放到一边,双手抬起,对着慕阳就开始一下一下地鼓掌。

    这还不算,贺兰神色透着敬佩,边鼓掌边摇头赞叹:

    “是我有眼不识金镶玉,这简直是大师之作。”

    “一个字,绝。”

    看着妻子故作夸张的小样,慕阳是又好笑又无奈,眸中溢满宠溺的笑意。

    他轻咳一声,“那我现在可以刻了?”

    贺兰连忙殷勤地拿过小盖子,夸张地双手越首,故作郑重地递了过去。

    “当然,大师您请。”

    二人之间的有趣互动,自然没有逃过东屋几位女眷的眼睛。

    连一向端庄持稳的贾晚音,都被贺兰的小动作给逗笑了。

    “这孩子真是,惯会逗人开心,阳儿有她相伴在侧,笑容都多了不少。”

    三夫人手下针线活不停,闻言笑道:“可不是?又聪明又机灵,还这么有本事,同咱们阳儿合该是天生的一对。”

    三夫人得了贺兰做的面皂,十分欢欣满意,现在是稀罕她的紧。

    慕悠竖着耳朵听着,与有荣焉,小眼神不住地往外瞄,她手里还捏着绢布和针线,慕念正在一旁耐心教授着细节和技法。

    四夫人见女儿东张西望,轻咳一声:

    “悠儿,你认真些,用心同你姐姐学,你二堂嫂指名要你来教她女红,可不能因你学艺不精,误导了人家。”

    慕悠听了这话,忙收回精神,专注于眼前的针线布料。

    二堂嫂如此信任于她,她可得好好学,万不能教错,有损二堂嫂的形象。

    这样想着,她指着一处针脚,破天荒地虚心请教:

    “姐姐,你看这处对吗?”

    慕念略带讶异地看了她一眼,试探着将手伸过去,给慕悠做示范。

    慕悠仔细看着慕念的动作,面上没有厌烦,没有不耐,没有如从前那般,每当慕念奉母命指点教授她什么时,不管是书册还是绣布,统统丢在一旁,再也不看。

    慕念压下心中欣喜,悄悄同四夫人对视,四夫人唇边存了丝笑,又很快敛去,专注忙活着手中的新衣。

    *

    役所门口的差役见过贺兰和慕阳两次,知道他们是梅姑的熟人,这次直接省了通报,大门一开,就这么放二人进去了。

    甫一进门,贺兰便敏锐地嗅到不对劲来。

    她是带着东西来的,梅姑却自始至终没分多少视线过来,而且何二山居然也在这里,一脸苦瓜样,一看就是有什么愁事。

    难道是徐鸿讨好贵人的事,出了什么岔子不成?

    贵人嫌穷嫌远,不来了?

    那可别啊,贺兰还想打通贵妇通道,多赚点银子,实财务自由呢。

    这样想着,贺兰从慕阳手中接过炭盒,掀开盖子,双手呈递给梅姑。

    “梅姑,这是香炭,您过目。”

    梅姑轻轻瞥过来一眼,只见方方正正的礼盒内,整整齐齐码着大小均等的圆形炭饼,空气中隐隐飘出一丝若有似无的香气。

    这个贺娘子,当真是有些能耐,只是......

    梅姑扶着额头,略显疲惫道:“贺娘子,劳你跑这一趟,只是这些东西,现在已经用不上了。”

    果然。

    贺兰只是略略一顿,随即面上带了明显的疑惑之色,试探问道:

    “用不上了?那位贵人不来关州了吗?”

    梅姑轻轻看了一眼何二山,他立即会意,简要解释道:

    “贵人已经被钱家截走了。”

    “钱家少爷昨儿个亲自把人请回了自家。”

    “我们都尉着人暗中打听过,说贵人半路就和钱少爷遇上了,钱少爷借口顺路,就这么直接把人拐走了。”

    尽管在贺兰来之前,梅姑已经听何二山详细说了这个消息,可此时再听,她眉头仍是夹得死紧。

    钱家是商户,从没听说家中有人从军从政,这没头没脑的,和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突然接待那位大人做什么?

    多此一举,误了她儿子的大事!

    儿子还抱了点希望,差人来问准备的东西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梅姑理解儿子的心情,她心里何尝不想助儿子再进,可如今人已经被钱家接走了。

    钱家是关州数得上的富户,既然他们把贵人邀进门,又岂会怠慢?

    贺娘子纵然有些小聪明,她备下的东西,看起来也有那么点精致味道,可又如何能越过钱家去?

    这一次,她儿子恐怕要空欢喜一场。

    就在梅姑愁眉不展时,贺兰清泠的声音传入她的耳膜。

    “既然贵人已至关州,徐都尉若有心结交,岂有不登门拜访之理?”

    “梅姑,我备的这三样东西......”

    不待贺兰说完,何二山觑着梅姑紧皱的眉头,善意地提醒:

    “贺娘子,钱家是关州的富户。”

    富户?

    贺兰忽地了然,这意思就是说,贵人如今借住富户家中,被热情款待,看不上她送的东西了?

    咋可能?

    甭管这富户多有钱,他家还能跨越知识壁垒,搞到她手里的手工皂不成?

    只要打听到钱家在哪,她在钱家附近的街巷搞个铺子预热活动,当街免费试用手工皂,人一多,场子一热,还怕吊不出贵人眷属?

    如果只为通过贵人,打通她的手工皂销路,贺兰有很多种办法引起对方的注意,前世那些带货直播间,还有各种套路视频,她可不是白刷的。

    但她今日来此还有另一个目的——借徐鸿的手送家书。

    所以,引起贵人注意的事,得让徐鸿来。

    只有让他觉着贵人注意到了他,对他有好印象,也就是讨好成功,贺兰在徐鸿和梅姑母子二人眼中,才有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到那时候,贺兰提出送家书的请托,他们才会顺理成章地同意。

    思及此,贺兰自信道:“梅姑,您可别小瞧我。”

    “我既然知道徐都尉要招待贵人,又岂敢随意拿些不入流的东西,糊弄人呢?”

    说着,贺兰便将炭盒盖好,重新挂在慕阳这个工具人手上,又把给梅姑准备的两个小盒子拿了出来。

    一个是手工皂,另一个盒子里是几块炭饼。

    一是为了送给梅姑做礼,第二个原因,自然是为了让她验货。

    屋子里就有火盆,贺兰先取出一块炭饼,投到火盆中慢慢引燃,随后又将皂盒打开,卡在盆架上。

    做完这些后,她才回身看向梅姑,做了个请的手势。

    梅姑虽面有狐疑,还是给面子地顺着贺兰的意思,走了过去。

    “此物是......”

    贺兰微微一笑:“这是润肤皂,用此皂净面净手,温和干净不说,洗完后,皮肤还软嫩柔滑,格外滋润。”

    试问有哪个女性,能抗拒皮肤好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