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 > 第139章 哦,通宵堵人家门去了?

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 第139章 哦,通宵堵人家门去了?

    眼看快到城里,刘大嫂一把拉住贺兰,又劝道:

    “妹子,听嫂子一句,咱们是女人,这事儿闹大了,名声不好听,咱就私下解决吧,你放心,嫂子肯定帮你讨个说法。”

    名声?

    这种花边传闻,怎么可能因为当事人怼人自清就消失?

    按贺兰的估计,如果不给点真实切肤的教训,怕是会愈演愈烈。

    和这种谣言相比,上公堂影响的那点名声算什么?

    那些造谣的人,不就是吃准了女人在意名声,才敢口下无德,满嘴胡话,添油加醋地往人身上泼脏水?

    他们知道,一句闲话就能让人百口莫辩,一个谣言就能叫人抬不起头。

    可偏偏越是这样,越有人信,越传越真,最后黑的白的,全由他们一张张恶口说了算。

    贺兰可不会让他们如意。

    既然她有这个便利和条件,她还就是非要站出来,揪住这些人。

    她又不用靠名声找婆家,家人也都远在千里之外,没人给她施压,没人会受到她的牵连,她有什么好怕?有什么好顾忌?

    就算因此闹得满城风雨,那也是能体现她不好惹的风雨。

    造她黄谣?

    那最好死死捂住别传出来,趴在被窝里造。

    但凡传一个到她耳朵里,传一个她就报一次官,她不怕名声不好听,就看造谣的人怕不怕挂牌游街,怕不怕丢人社死,怕不怕家人受影响,怕不怕指指点点?

    她今日请刘大嫂来当她的嘴替,就是不想在嘴上落了下风,以后她的梦想就是十八个嘴替,用外力来弥补和武装她的短处。

    贺兰雄赳赳气昂昂往铺子的方向走,她不知道谣言传了几天,传成了什么样,她问过慕阳,可他就是不说。

    那就是很不好听了。

    拐过街角,铺子就在眼前,可贺兰没有进去。

    铺子的后头是民居,对街是其他铺面,此时已有人影攒动。

    哪里人多,贺兰便往哪里去,本以为会看到一些意味不明的眼神,或是交头接耳蛐蛐咕咕,可是......

    没有。

    贺兰虽然租下铺子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未正式同周围的邻居打过交道,或许是因为面孔生,他们没认出来?

    应该是这样了,否则见到八卦正主,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贺兰转身便往自己的铺子里去,进门前特意回头看了一眼......

    毫无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

    刘大嫂经常来送胰子,已然算是熟人,今儿个却是第一次进到后院来。

    之前都是月羽接待她,给她结银钱,她只知道月羽是贺兰请来看铺子的人,可今天进来才发现,后院里竟然有这么多人。

    这都是贺妹子雇的伙计?

    乖乖,贺妹子就用那胰子,就能整这么大的生意?

    怎么看着还挺闲的,没什么活的样子。

    见有外人在,伙计们便改了称呼,恭敬招呼道:“东家来了。”

    这一声东家入耳,叫得贺兰还短暂愣了一瞬,一时间还不太适应。

    她看着眼前排排站的伙计,尤其冬白和月羽四个,面上的疲色尤为明显,都有黑眼圈了。

    仓库不是昨天就堆满了吗?

    他们应该已经得了空,好好休息才是,怎么倒比平日干活的时候还累?

    哦,通宵堵人家门去了?

    贺兰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我都听说了,最近传了些有关我的风言风语。”

    “你们知道散播的都有谁,对吧?”

    “走,咱们去对质。”

    冬白面带惊讶,目光飘过贺兰,觑了眼慕阳的脸色。

    “东家,街坊邻居都和气得很,没有这种事。”

    没有?

    贺兰眯了眯眼,“那你们昨天干什么去了?”

    “怎么累成这样?”

    “月羽,你说。”

    闻言,月羽上前一步,“东家,确实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不会...再有?

    那就是,本来有,但已经解决了?

    刘大嫂松了口气,没有就好,没有就不用上公堂了。

    她没想到贺妹子看着软软和和的,定下要做什么,是怎么劝都劝不回来。

    这要是真捅到官老爷那去,那可真是太不好听了。

    贺兰却是一脸狐疑,这怎么可能?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有句话,叫不见棺材不落泪。

    没有受到切实的处罚,没有惧怕和顾忌,生事者怎么可能这么听话,真就闭了口?

    后院里一时静寂无声,贺兰环顾周围,眉间轻蹙,车老头哪去了?

    刘大哥悄悄扯了扯刘大嫂的衣角,刘大嫂突然出声,一拍大腿笑道:

    “嗐,妹子,这是好事儿呀,和气生财嘛。”

    “那、那既然没事儿了,那我们就回去了,我们......”

    刘大嫂话音未落,便叫贺兰拦了下来。

    “刘大嫂,今天让您白跑了一趟,可不能就这么回去。”

    “我请您们吃饭吧,就在福英楼,您别和我客气。”

    刘大嫂推辞不过,刚要应下,忽然一拍脑门,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

    “哎哟,对了,瞧我这记性,城西肉铺那儿还约好了今儿个取下水呢!”

    说着,刘大嫂就风风火火往外走,“贺妹子,你是不知道,自打福英楼上了新菜,要下水的人都变多了,我得赶紧去拿。”

    不待贺兰说什么,夫妻二人就急火火地走了。

    这叫什么事儿,让人家扑了个空就走了,回头得携礼上门才是。

    刘大嫂一走,月羽便主动道:“少夫人,车先生昨晚闪了筋骨,一大早就去医馆了。”

    昨晚?

    也就是说,车老头也跟他们一起了?

    贺兰转过头,只见慕阳神色平静,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昨日不让她来,非要今日,应是昨儿就想好法子了吧。

    “你们昨晚到底干什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