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348章 迟则危矣
热门推荐:
从直播返现开始成就神豪
无敌六皇子,父皇你可害苦了儿臣
塔
闪婚成宠,温总他口是心非
穿书七十年代,过好自己的日子
从器灵开始:我是莫明
胡说!我养的崽怎么可能是反派
工厂里的临时爱情
三角洲行动:开局直面超雄老太
“庞将军,夏侯渊大纛前压,我等何时出阵!”
战场西南的矮丘上,校尉语气有些不善。
庞德牵着战马,与山坡后的一千汉骑一般无二。
“时机未到,且再等等。”
校尉闻言,质问道:“敢问庞将军,时机何时能到!”
庞德闻言,目视战场,一字一顿道:
“赵将军允我自决战机,汝莫非要违逆犯上!”
校尉手指战场,咬牙道:“赵将军只率十余亲卫去战百余精骑,庞将军还要等甚么战机!”
话音刚落,庞德远远瞧见夏侯渊率十余骑脱离大队,兜马往赵字大旗杀去,急忙环视战场。
只见双方在两翼纠缠的骑兵纷纷罢战,各自夺路驰骋。
刘备军羌骑一路支援赵林,另一路距离过远,庞德瞧不真切,只隐约猜测是往战场中央杀去。
曹军骑兵也只能见到一路,正策马冲向口袋阵。
庞德又转头看向曹军中军方向,见数百人马列阵缓缓向前,阵中隐约簇拥着一文士,顿时目光一亮。
“时机已到!全军上马!”
庞德大喝一声,率先翻身上马。
一千汉骑早按捺不住,闻令纷纷上马备战。
庞德看了一眼校尉,手指那文士所在,言道:
“那人必是曹军智囊,我等且擒杀此人,顺势袭曹军之背,其军必溃!”
言罢,呼啸一声,率先策马下坡,径直往北杀去。
其后一千汉骑皆不言语,只管催马在奔驰中列成阵势,大雁一般跟在庞德身后。
战场中央,赵林本欲兵行险招,率亲卫拦截拖延夏侯渊骑队,却不料那夏侯渊极有胆略,竟分兵大部去援袍泽,只率十余人朝着自己杀来。
如此二人皆是十余骑,倒也算势均力敌。
两军主将不在阵中指挥,却是各自率亲卫厮杀,也不知是鲁莽还是英勇。
距离迅速拉近,二人几乎同时吐气开声,暴喝叫阵。
“赵林小儿!受死!”
“夏侯渊!纳命来!”
双枪并举,一个刺胸,一个刺喉。
夏侯渊侧头躲过,手中长枪也被赵林顺势拨打开来。
两骑交错而过,杀入对方亲卫之中。
夏侯渊连挡三人攻势,一枪将敌骑挑飞,又躲过一杆大刀,将最后一人击落马下。
赵林这边,锋芒更盛,虎头錾金枪接连刺出,势如闪电,敌骑兵刃尚不及对准赵林,已被刺死三人。
余者大惊,不敢与赵林交锋,纷纷扯动缰绳,远远绕过赵林。
两军主将冲出战团,又兜了个圈继续对冲。
二人亲卫却不再跟随各自主将,只把力气往彼此身上使去。
所谓兵对兵,将对将,便是这般。
“看枪!”
二人一齐大喝,再度交手。
夏侯渊招式刚猛,与张飞风格相近,一招一式皆是用尽全力,呼喝连连。
赵林虽力气不逊夏侯渊,却是风格多变,时而灵巧,时而刚猛,让人捉摸不透,总能出其不意地变换招式,叫人难以适应。
二人厮杀十合,不分伯仲。
两支亲卫队却先分出了胜负。
此次赵林入汉中,因事态紧急,所率亲卫无不是精锐,其中便有新投的丁奉。
数月之间,丁奉早习练了精熟马术。
此战与赵林的乡党老卒互相配合,手中大刀连斩三名敌骑,已是初露勇悍气质。
夏侯渊十余亲卫尽皆战死,眼见敌军十余人围拢过来,顿时大惊失色,暗自思忖道:
“赵柏轩武艺不俗,急切不能拿下,若敌众一拥而上,我命休矣!”
遂奋力逼退赵林,拍马往北逃遁。
赵林见状,哪肯罢休,大喝一声:“休走了夏侯渊!”
双腿猛夹马腹,提枪追击。
丁奉等人亦在身后追赶。
时逢百余战车追至,在前方拦住去路。
夏侯渊又转道向西,却不料前方又有庞德率千余骑兵向北杀去。
夏侯渊无奈,只得再度转道向南逃遁。
赵林追击之中回头去看战场态势,见入目之处,皆是己方占优,且口袋阵已是封住了缺口,彻底将数千曹军步卒围在垓心。
遂放下心来,只顾追着夏侯渊往南疾驰。
众人身后,战车轰隆隆杀向曹军,车上驭手奋力抽打马匹,却无奈拉车的马儿皆是寻常驽马,纵是被缰绳抽得吃痛,亦快不了几分。
庞德率军向北奔驰之际,见得战车追曹军不及,遂对身侧的校尉高声喝道:
“汝率五百骑向北驱散步卒,擒杀曹军智囊!
某自领五百骑去东面驰援!”
校尉领命,也不多言。
庞德招呼一声,率半数铁骑径直转道向东。
汉骑虽是重甲骑兵,却也比战车快上不少。
前头曹军铁骑已撞入枪阵,战车方才赶到,却顾忌友军误伤,不敢径直冲过去,只得绕着枪阵边缘,以车上的弓弩手干扰曹军。
时孟达在阵中见得四面八方皆有骑兵杀至,有曹军,亦有友军,阵前还有百余战车驰骋,一路碾压尸首,气势骇人。
孟达心思一转,急忙下令步卒后撤十数步,结方阵,外层以刀盾为墙,内里横矛拒敌。
如此一来,凡四面若有敌骑攻来,只需拖延数息,必有友军骑兵救援。
再者,方阵四面齐整,战车可沿边缘往来驰骋冲撞而不惧误伤。
曹军忌惮战车,反倒是不攻步卒,而取出弓箭与战车周旋。
另一边,赵林追逐夏侯渊约莫有七八里路,二人距离却不见接近。
毕竟夏侯渊胯下坐骑亦是宝马良驹。
赵林眼见追之不上,正欲罢兵回阵督战,却忽见前方树林茂密,有无数黑甲军自林中大路转出。
为首数百精骑簇拥着两员大将。
一人持大斧,一人提长刀,俱是威武雄壮之人。
二人身后有猛士擎旗,一曰徐,一曰许。
赵林凝目望去,心中大惊:“徐?徐晃!”
急勒马停步,又去看那提着长刀的壮汉,只见其人身材魁梧,约莫有九尺长短,体型壮硕,竟是比之夏侯渊还要粗壮两圈。
距离颇远,赵林瞧不真切,却也不敢多留,急忙率众往战场赶回。
心中焦急道:“徐晃在此,必是早有阴谋诡计!宜速速撤军,迟则危矣!”
战场西南的矮丘上,校尉语气有些不善。
庞德牵着战马,与山坡后的一千汉骑一般无二。
“时机未到,且再等等。”
校尉闻言,质问道:“敢问庞将军,时机何时能到!”
庞德闻言,目视战场,一字一顿道:
“赵将军允我自决战机,汝莫非要违逆犯上!”
校尉手指战场,咬牙道:“赵将军只率十余亲卫去战百余精骑,庞将军还要等甚么战机!”
话音刚落,庞德远远瞧见夏侯渊率十余骑脱离大队,兜马往赵字大旗杀去,急忙环视战场。
只见双方在两翼纠缠的骑兵纷纷罢战,各自夺路驰骋。
刘备军羌骑一路支援赵林,另一路距离过远,庞德瞧不真切,只隐约猜测是往战场中央杀去。
曹军骑兵也只能见到一路,正策马冲向口袋阵。
庞德又转头看向曹军中军方向,见数百人马列阵缓缓向前,阵中隐约簇拥着一文士,顿时目光一亮。
“时机已到!全军上马!”
庞德大喝一声,率先翻身上马。
一千汉骑早按捺不住,闻令纷纷上马备战。
庞德看了一眼校尉,手指那文士所在,言道:
“那人必是曹军智囊,我等且擒杀此人,顺势袭曹军之背,其军必溃!”
言罢,呼啸一声,率先策马下坡,径直往北杀去。
其后一千汉骑皆不言语,只管催马在奔驰中列成阵势,大雁一般跟在庞德身后。
战场中央,赵林本欲兵行险招,率亲卫拦截拖延夏侯渊骑队,却不料那夏侯渊极有胆略,竟分兵大部去援袍泽,只率十余人朝着自己杀来。
如此二人皆是十余骑,倒也算势均力敌。
两军主将不在阵中指挥,却是各自率亲卫厮杀,也不知是鲁莽还是英勇。
距离迅速拉近,二人几乎同时吐气开声,暴喝叫阵。
“赵林小儿!受死!”
“夏侯渊!纳命来!”
双枪并举,一个刺胸,一个刺喉。
夏侯渊侧头躲过,手中长枪也被赵林顺势拨打开来。
两骑交错而过,杀入对方亲卫之中。
夏侯渊连挡三人攻势,一枪将敌骑挑飞,又躲过一杆大刀,将最后一人击落马下。
赵林这边,锋芒更盛,虎头錾金枪接连刺出,势如闪电,敌骑兵刃尚不及对准赵林,已被刺死三人。
余者大惊,不敢与赵林交锋,纷纷扯动缰绳,远远绕过赵林。
两军主将冲出战团,又兜了个圈继续对冲。
二人亲卫却不再跟随各自主将,只把力气往彼此身上使去。
所谓兵对兵,将对将,便是这般。
“看枪!”
二人一齐大喝,再度交手。
夏侯渊招式刚猛,与张飞风格相近,一招一式皆是用尽全力,呼喝连连。
赵林虽力气不逊夏侯渊,却是风格多变,时而灵巧,时而刚猛,让人捉摸不透,总能出其不意地变换招式,叫人难以适应。
二人厮杀十合,不分伯仲。
两支亲卫队却先分出了胜负。
此次赵林入汉中,因事态紧急,所率亲卫无不是精锐,其中便有新投的丁奉。
数月之间,丁奉早习练了精熟马术。
此战与赵林的乡党老卒互相配合,手中大刀连斩三名敌骑,已是初露勇悍气质。
夏侯渊十余亲卫尽皆战死,眼见敌军十余人围拢过来,顿时大惊失色,暗自思忖道:
“赵柏轩武艺不俗,急切不能拿下,若敌众一拥而上,我命休矣!”
遂奋力逼退赵林,拍马往北逃遁。
赵林见状,哪肯罢休,大喝一声:“休走了夏侯渊!”
双腿猛夹马腹,提枪追击。
丁奉等人亦在身后追赶。
时逢百余战车追至,在前方拦住去路。
夏侯渊又转道向西,却不料前方又有庞德率千余骑兵向北杀去。
夏侯渊无奈,只得再度转道向南逃遁。
赵林追击之中回头去看战场态势,见入目之处,皆是己方占优,且口袋阵已是封住了缺口,彻底将数千曹军步卒围在垓心。
遂放下心来,只顾追着夏侯渊往南疾驰。
众人身后,战车轰隆隆杀向曹军,车上驭手奋力抽打马匹,却无奈拉车的马儿皆是寻常驽马,纵是被缰绳抽得吃痛,亦快不了几分。
庞德率军向北奔驰之际,见得战车追曹军不及,遂对身侧的校尉高声喝道:
“汝率五百骑向北驱散步卒,擒杀曹军智囊!
某自领五百骑去东面驰援!”
校尉领命,也不多言。
庞德招呼一声,率半数铁骑径直转道向东。
汉骑虽是重甲骑兵,却也比战车快上不少。
前头曹军铁骑已撞入枪阵,战车方才赶到,却顾忌友军误伤,不敢径直冲过去,只得绕着枪阵边缘,以车上的弓弩手干扰曹军。
时孟达在阵中见得四面八方皆有骑兵杀至,有曹军,亦有友军,阵前还有百余战车驰骋,一路碾压尸首,气势骇人。
孟达心思一转,急忙下令步卒后撤十数步,结方阵,外层以刀盾为墙,内里横矛拒敌。
如此一来,凡四面若有敌骑攻来,只需拖延数息,必有友军骑兵救援。
再者,方阵四面齐整,战车可沿边缘往来驰骋冲撞而不惧误伤。
曹军忌惮战车,反倒是不攻步卒,而取出弓箭与战车周旋。
另一边,赵林追逐夏侯渊约莫有七八里路,二人距离却不见接近。
毕竟夏侯渊胯下坐骑亦是宝马良驹。
赵林眼见追之不上,正欲罢兵回阵督战,却忽见前方树林茂密,有无数黑甲军自林中大路转出。
为首数百精骑簇拥着两员大将。
一人持大斧,一人提长刀,俱是威武雄壮之人。
二人身后有猛士擎旗,一曰徐,一曰许。
赵林凝目望去,心中大惊:“徐?徐晃!”
急勒马停步,又去看那提着长刀的壮汉,只见其人身材魁梧,约莫有九尺长短,体型壮硕,竟是比之夏侯渊还要粗壮两圈。
距离颇远,赵林瞧不真切,却也不敢多留,急忙率众往战场赶回。
心中焦急道:“徐晃在此,必是早有阴谋诡计!宜速速撤军,迟则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