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 第615章 姥鲨获救

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第615章 姥鲨获救

    赵东眼睛一亮顺杆子往上爬,问杨洋能不能帮忙给家里人和姥鲨也一起拍两张,他出钱。

    此时赵东无比怀念能拍照的手机……。

    该拍照的已经拍的差不多了,工作完成,杨洋很好说话,赵东挤出人群赶紧跑回去喊家里女人过来拍照。

    原本可以让孩子跑腿的,赵东怕他们喊不来人,只好自己跑这一趟了。

    知道能和这大鱼拍照赵父很高兴,他都想好了,照片洗出来就摆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他作为捕鱼佬高光时刻的证明。

    赵东带着身穿新衣服的女人过来,一家老小的拍了好几张。

    围观的村里人看了也都蠢蠢欲动。

    杨洋好人做到底,给好多人都拍了照片,直到胶卷都快要用完了才停止。

    村里人见他好说话,自来熟的问东问西,“小伙子长的真俊多大了啊?结婚没有呢……。”

    “家里是哪里的啊?”

    “在哪个报社上班啊?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能去报社上班都是大学生吧……。”

    村民太热情了,给杨洋问的落荒而逃。

    赵东看这边还有一阵才能忙完,小声交代拍完照的陈秀和赵母回去做点饭菜,大姐夫认识的人还有杨洋都到家门口了。

    到饭点,于情于理都要招待一下。

    当然至于来不来的是人家的事,这话说不说、饭煮不煮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赵东现在办事可圆滑了不少。

    水里搁浅的姥鲨被专业人员在尾巴那里绑上粗粗的绳子,怕弄伤它外面还缠绕了一圈布。

    研究院院长和吊机师傅交代,“机器慢点启动,要借助海水的浮力将姥鲨送回海里,千万别着急。”

    吊机师傅连连点头称是。

    开始的时候姥鲨被轻轻拖动受惊之下还不配合的挣扎起来,差点给吊机带翻,车上的人和围观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万幸的是姥鲨挣扎借力之下,身体向前划出一段距离,阴错阳差的到了深海区域,水深够姥鲨可以自己游动了。

    随后有工作人员游过去把绳子的活扣解开。

    至此姥鲨的救助完美结束。

    其实姥鲨搁浅在沙滩这么久,身体上多多少少的都会有创伤,就算是现在被救了,寿命也会减短。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能多活一天算一天吧。

    岸上围观的人刚刚都在捏着一把汗,现在看着能姥鲨游动了,才松了一口气纷纷谈论起来。

    “不得了啊,第一次看到这么个大家伙搁浅还能得救,咱们村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对啊,这就是功德一件,放心吧,妈祖娘娘心里有数,以后都会保佑咱们的。”

    “哈哈哈,让我今年出海运气好点就行……。”

    “对对对,像东子那样就行……。”

    赵东:真贪心!

    他想着村里人这是不知道姥鲨的价值还能说笑,要是知道了估计都笑不出来了,姥鲨的鱼鳍是天九翅的原材料,现在大陆穷的尿血,价格还没炒起来。

    但是放到港澳台和小鬼子那边,也是挺值钱的。

    外村的人也忍不住加入谈话中。

    “我听村里老人说过,在好多年以前,台风过后我们村子也搁浅了好几头这样的大家伙……。”

    村子里人嫌弃他讲的慢,好奇的追问,“然后呢,也都救活了吗?”

    那人像看傻子一样看问话的人。

    “怎么可能,这大家伙多重啊,我们又搞不来这奇奇怪怪的大车,当时天气太热,那大鱼晒了一天就涨的老大,后面有一天突然就爆炸了……。”

    村里人惊呼着打断他的话。

    “啊?爆炸了啊,哎哟,那得啥味道啊,就咱们夏天臭鱼烂虾的味道就够难闻了,是不是大家伙臭了味道更大啊?”

    “嘿,还真让你说对了,听说当时整个村子都是臭味,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才散去。”

    “真有这样的事啊?你小子不会是跑到我们村子来骗人瞎说的吧?”

    被质疑那人挺生气,“骗人的是孙子。”

    赵东记得他小时候也听老爹讲过这事,当时自己还以为是老爹瞎编出来骗人的,也是后面刷视频才知道,这事都是真的。

    听了一会,村里人也没讲什么新鲜话题。

    赵东看村干部和几个领导或是站着,或是蹲着的说话。

    冷风吹的几人头发成鸡窝了。

    解绳子的人浑身湿漉漉的哆哆嗦嗦的走过来,赵东看着就觉得冷,想想过去把人都喊上到家了换衣服坐会。

    能不吹冷风大家都愿意。

    况且这些人多数和赵东都有一面之缘,相较于其他陌生人的家里,都愿意去赵东他们家,离得又近。

    然后一群人呼啦啦的就进了他家院子。

    此时,女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在灶房里忙活,家里能招待当官的,赵父别提多高兴了,有多少人想攀关系套近乎都没门路呢。

    进屋就忙着倒茶水给他们喝,紧接着又跑去灶房吵着赶紧开饭。

    进进出出忙忙叨叨的。

    赵东没理会他爹,神色如常的和领导们说话,没见过世面的渔民这个表现多正常啊,热情实在,总比那些假歪歪装模做样来的好。

    领导们啥样人没见过,谁啥心思你不说话人家都门清。

    在这样的人面前,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饭菜做的说简单也简单,说丰盛也丰盛,满桌子的海鲜,都是他们渔村的特产。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你小子现在听说好几条船了啊,后生可畏啊,这么上进可得好好干,以后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我可看好你啊。”

    “年纪轻轻攒下这么一份家业,小伙子不错。”

    该谦虚的时候谦虚,该秀肌肉的时候也得表现出来,赵东笑呵呵的说,“赶上好时代了。”

    领导们在出去的时候,把赵东又好一顿夸,在场的哪个是傻子,都知道他是入了领导的眼了。

    尤其是村干部,在心里把赵东的地位又往上提了提。

    平常赵东村里村外的逛,和大家一样出海打鱼的,只是比别人赚的多,其他的和村子里的人一样。

    导致很多人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赵东的财富积累和人脉关系,已经是他们拍马都赶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