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综武:剑出华山 > 第466章 浩浩荡荡

综武:剑出华山 第466章 浩浩荡荡

    时光匆匆。

    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施宗义每天都要通过密探们传回的飞鸽传书了解各方动态。

    然后施宗义惊喜地发现:十六支“钦差巡查组”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执行能力。

    他们不仅将地方豪强弹压得服服帖帖,更在巡查过程中妥善处理了诸多民生积弊。

    甚至连偏远州府的漕运梗阻、盐政乱象都被他们一一化解。

    难道,真的就是“文武合璧、天下无敌”?

    并且,“钦差巡查组”不但“整活”十分厉害,“整人”也是相当不赖。

    ——他们在努力干活的同时,还顺带着把队伍也给发展壮大了!

    当初,刚刚离开京师的时候,十六支“钦差巡查组”一共只有八百三十二人。

    如今,他们已发展壮大至一万三千余人!

    哎……毕竟这个世界上,“趋炎附势”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吖。

    ——沿途,不断不断有地方武馆教头、落第举子乃至绿林豪杰们慕名投效。

    尽显“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的态势……

    世人只道“钦差巡查组”非常能干、如有神助、势如破竹。

    却不知那些队伍里面藏着两柄“锋锐无比的利刃”。

    ——那些“大内高手·太监”们皆是在紫禁城暗潮之中沉浮数十载的“人精”。

    祂们早已深谙杀人不见血的“宫斗”秘术。

    ——毕竟,能够在皇宫里面存活下来的太监、宫女们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简单的吖。

    因为,那些真正的“傻白甜”们早就不明不白地消失不见、死光光了。

    昔年万贵妃把持中宫时,有人能将御膳房的砒霜巧妙地掺进糕点花纹,借他人之手除去眼中钉。

    也有人能在主子发怒之前仅凭一个眼神便让底下的宫女主动站出来顶罪受过……

    此番巡查地方,对于那些“太监”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降维打击”。

    祂们将“宫斗”的秘术用出来之后,只是略施手段,就已经逢凶化吉、畅行无阻。

    况且,每一个“钦差巡查组”里面都有后天绝顶高手坐镇,还有大量的一流、二流高手。

    再说那随些行的言官,他们各个都是以笔为刃的“朝堂斗士”。

    比如说:都察院的王御史素有“铁嘴”之称。

    他曾在御前辩论之时引《大明律》条文如连珠炮般轰击权臣,字字铿锵令对方冷汗湿透官袍。

    刑科给事中李大人更擅“借刀杀人”之计。

    当初他弹劾某巡抚时,不仅列举贪墨罪状,还巧妙串联当地生员联名上书,逼得朝廷不得不重查。

    此番巡查,各个“言官·钦差大臣”们将弹劾的威风化作了震慑的利器:

    每到一府,先在城隍庙设下“万民状”广纳百姓冤情。

    若遇阻碍,便当着地方官的面用朱砂笔在弹劾奏章上龙飞凤舞,吓得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员们两股战战。

    有个知县妄图贿赂言官,反被其将贿银铸成“贪”字银牌,悬于县衙门前示众。

    一时之间,传为笑谈。

    ……

    面对“钦差巡查组”如此这般卓越、亮眼的表现。

    施宗义不由得陷入了认真的思索状态。

    他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俺,能不能让“钦差巡查组”的人员再接再厉、多多干活呢?

    毕竟,古训有云:“能者当膺重责”。

    所谓能者多劳,如此精锐之师,如果仅仅用于震慑地方,岂不是浪费资源么?

    于是乎,他立即修书十六封,着人快马加鞭送至各组领队手中。

    施宗义让“钦差巡查组”再多做一个事情:

    尽量去动员、游说少林派、武当派、嵩山派等等江湖名门正派一起出山来干活!

    为了降低动员难度、提高成功几率,施宗义还教给“钦差巡查组”一个妙招:

    ——他们可以授予那些江湖人士一些“编外人员”的官员虚衔。

    比方说:

    “朝廷参赞”、“武学顾问”、“荣誉理事”、“安邦同参”、“卫道佥事”以及“弘法赞善”等等。

    还可以承诺将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门派录入《大明武备志》,给予青史留名的殊荣!

    同时施宗义又飞鸽传书至华山派与恒山派,提醒他们现在刚好可以搞“联合团建”了。

    趁着大好形势,可以放肆搞一波“侠义之举”:

    组织弟子们免费义诊、扶危救困,传授百姓们一些强身健体的防身之术。

    甚至协助官府押送漕粮、缉拿江洋大盗等等。

    顺便积攒一波江湖威望!

    ……

    施宗义的这一番举措。

    得到了弘治皇帝与霓裳公主的鼎力支持。

    金銮殿内,弘治皇帝把玩着鎏金印玺,笑得非常的开心吖:

    “先生此计甚妙!只需几道敕令,便能让那些江湖巨擘为朝廷效命,当真分文不费!”

    说罢当即传旨,命令锦衣卫指挥使以“共御灾厄”的名义,让日月神教也出来干活。

    弘治皇帝给日月神教安排了一些“好活计”:

    其一,协助工部修缮黄河决口处的堤坝,利用教中擅长机关术的高手改良水利设施。

    其二,深入太行山脉等匪患之地,剿杀危害商旅的山匪,并将收编的流寇编入地方民团。

    其三,在北方边境设立“御寒物资中转站”,统筹江湖门派与朝廷的赈灾物资调配。

    嗯,为了让日月神教的人能够努力干活,弘治皇帝还送出了一个“大官衔”:

    “擎天镇海·文成武德·护国公府供奉”!

    ……

    然而,别人都不知道。

    施宗义的一系列举措还暗藏了玄机。

    少林派、武当派、嵩山派等大派一向都以武林正道自居,喜欢对其他势力的发展壮大横加干涉。

    施宗义此番借助朝廷之名,对他们委以重任。

    既能将这些江湖势力牢牢绑上“改革创新”的战车,又可以让他们忙着干活。

    只要少林派、武当派和嵩山派的人忙起来了,自然也就没有闲工夫“多管闲事”了。

    这样一来,“正义联盟”的“合纵连横挖墙脚”计划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实施、执行了。

    与此同时。

    随着江湖势力逐渐被纳入掌控。

    施宗义开始着手清理那些违反公序良俗、扰乱江湖秩序的“武林败类”。

    既然都已经越搞越大、“江湖总动员”了。

    那干脆趁机把各种各样的小势力、小帮派一波给“整合”掉算了。

    于是,施宗义仔细筹划了一番之后就继续“整活”:

    他授意“钦差巡查组”以“整肃江湖”的名义,对盘踞在各地的邪恶势力展开了清剿行动。

    川西血杀门、塞北玄阴教等等作恶多端的帮派尽数被连根拔起。

    而对于太湖帮、青衣会等尚有悔改之意的势力,则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们只要缴纳半数的门派产业、物资。

    并且积极参与修筑灾民安置所、开垦荒地等等民生工程。

    就可以将功赎罪、彻底洗白……

    其实。

    施宗义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

    可以促使一些没干坏事儿的小势力、小帮派们积极主动地加入“正义联盟”。

    一时间,整个江湖风云激荡,却在无形之中被施宗义编织的巨网悄然掌控。

    毕竟江湖大势、浩浩荡荡!

    这般雷霆手段之下,江湖之中各个小势力、小帮派都是忐忑不安、战战兢兢。

    妈耶,太吓人了!

    他们小胳膊小腿、经不起这般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