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综武:剑出华山 > 第507章 下下棋、聊聊天

综武:剑出华山 第507章 下下棋、聊聊天

    华山论剑,完美落幕。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剑法切磋让大伙儿见了真章,内功交流长了不少见识,阵法推演更是开了眼界。

    再加上华山派大方送出的秘籍、阵法图谱和纪念品“三十六两小银剑”。

    不管是来凑热闹的还是来探底细的江湖豪杰。

    走的时候都觉得:

    这趟华山论剑、木有白来!

    ……

    回去的路上。

    这些人少不了到处念叨华山派的好。

    各个茶馆酒肆里,常能听见有人拍着桌子畅谈:

    “华山派那三十个弟子列阵的时候,简直像一块铁板!”

    “我亲眼所见,七八个武林高手一起上去冲阵,依然纹丝不乱、铁稳江山!”

    旁边立刻有人激情澎湃滴接话:

    “何止、何止,华山派岳大掌门赠送的那本《剑技、剑法、剑理精要》才叫做厉害!”

    “我翻了两三页就大受启发、茅塞顿开,比自家师父讲的还更加全面、透彻、明白!”

    还有人掏出怀里“编号唯一小银剑”显摆:

    “看看,俺手里这个是什么?这上面还刻着编号哩,咱们中原武林独一份……”

    就这么着。

    华山派的名声借着这些议论,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整个江湖。

    以前提到五岳剑派,大伙儿先想到的是嵩山派的势大。

    现在一说起,都得先掂量掂量华山派的分量。

    ——毕竟能让少林、武当都服气的门派,可不是随便能惹的。

    但这些江湖朋友并不知道。

    他们眼里看到的华山派,不过是施宗义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而已。

    就拿那三十名演示阵法的战士来说,在外人看来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

    可在忠义武馆的体系里,他们只是最基础的作战单元而已。

    真正经历过琉球沧澜之战的老兵,随便拉一个出来,几乎都是这样的实力水准。

    ——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或许未必能赢过顶尖高手。

    但要是结成阵战、配合战斗,便能把各自的实力完美叠加、成倍提升。

    所以,相对于“忠义武馆”的真正实力来说,各个江湖朋友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

    那个面容帅气、沉稳干练,自始至终带着谦和笑容的“华山派首席大师兄”的真实身份有多尊贵、武功实力有多高。

    而在其背后,还存在着一个超乎想象的庞大势力,早已经超出了明国江湖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即使抛开“忠义武馆”体系本身的超强武力、财力、物力不谈。

    明国的赋税新政、玄武国的商贸通道、琉球国的货币发行,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对于施宗义来说,明国江湖这一亩三分地,终究只是棋盘上的小小一角。

    毕竟,“华山派首席大师兄”的目标,一直都是:

    ——星辰大海。

    ……

    施宗义私下里常跟杜心悦她们说:

    “以后若是真把江湖统一了,让老岳同志去当武林盟主正好,我可懒得理会那些门派琐事……”

    是故,这次华山论剑,施宗义从头到尾没怎么露面。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藏经阁陪着风清扬老同志饮茶、喝酒、聊聊天,偶尔站在高处看看热闹。

    施宗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场论剑的真正用处,可不止是让华山扬名。

    就说那免费派送的三样东西,里头藏着的门道,外人未必能够看透。

    ——第一回合,送《剑技、剑法、剑理精要》。

    直接在出口堆着,谁拿都行,不用登记。

    这是先给个甜头,让大伙儿习惯“从华山拿好处”,心里少点防备。

    ——第二回合送《战阵精要》,还是当场就能领,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这下子,江湖上那些靠团队吃饭的帮派,比如天河帮、银枪会等更是对华山派感激得不行。

    毕竟这类实战阵法图谱,平时花钱都买不到吖。

    到了第三个回合,送“纪念品小银剑”的时候,规矩就变了那么“一点点”。

    ——得在入口处登记姓名、门派,领了之后还告诉你,每柄剑都有编号滴,独一无二。

    这个登记个人信息的“小细节”便是施宗义的心思。

    头两样东西先让各个江湖朋友们尝到甜头。

    到了第三样,稍微加个“登记”的门槛,大伙儿也就不觉得突兀啦。

    可这一登记嘛,就等于把各路人马的信息都收进了华山的花名册!

    往后在江湖上碰了面,各自掏出怀中的小银剑、对照一下编号……

    不管之前认不认识,都是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哦,这人也去了华山论剑吖,这样说来,咱们是一路滴?”

    “下次论剑,你还去嘛?”

    “那必须得去吖!”

    “啊对对对,一起一起……”

    这种微妙的认同感,才是最厉害滴。

    时间一长,大伙儿提到“去过新华山论剑的人”,自然会觉得亲近几分。

    而标志着身份的“唯一编号小银剑”,它是出自于华山派!

    ——个中意味、细思极恐……

    ……

    除了暗戳戳的收拢人心。

    施宗义还借着这场论剑活动,悄悄给华山的潜在敌人们做了一次“压力测试”。

    比如少林派、武当派,收了好处,见了华山派的实力,回去之后明摆着是想好好相处啦。

    方证大师临走时跟岳不群说:

    “往后佛法武学,两派可多多交流。”

    冲虚道长也笑着补充:

    “武当后山的茶园熟了,岳掌门可带着夫人来品品新茶。”

    看看,这态度,再明白不过嘛。

    恒山派更不必说,定逸师太跟宁中则几乎是勾着肩膀下山的,边走边说:

    “咱们的‘联合团建活动’不能落下,还要让更多的弟子参与历练!”

    “以后恒山弟子练剑遇到坎儿,随时都可以来华山派切磋……”

    而有的人,就不一样了。

    ——左冷禅带着嵩山弟子连夜下山,连告辞都透着股不情愿。

    施宗义安排在嵩山的内应传回来消息:

    左冷禅在半山腰就忍不住发了火,一巴掌拍碎了块大石头,破口大骂:

    “岳不群狼子野心、不安好心、是何居心……他这是存心给我难堪!”

    施宗义接到密报时,正跟韩雪茹她们清点华山论剑的剩余物资,看完只是淡淡一笑:

    “急了就好,急了才容易犯错嘛。”

    他早就盘算好了:

    嵩山掌门左冷禅野心大、性子急,又特别好面子。

    现在眼见着华山派压过嵩山派一头,肯定会坐不住。

    施宗义只要通过潜伏在嵩山派的各个内应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左冷禅与杨莲亭勾搭到一起。

    没错,施宗义是在“下一盘大棋”。

    ——他预备让华山派的各个敌人全部联合到一起。

    最后找个机会,一网打尽!

    因为他懒得去一个一个地清算。

    而这个“算总账”的机会,施宗义也早就选好了。

    ——就是两年后,衡山派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

    作为一名穿越众,施宗义对于这些剧情自然都是心知肚明。

    而且这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刘正风自己也跟岳不群提过:

    说是年纪大了,想要退隐江湖,安安稳稳地搞点乐理研究什么的。

    到时候各路英雄肯定都会去捧场,左冷禅要是想搞事,那是最好的场合。

    “到时候咱们提前做好准备、布置埋伏和陷阱,把所有坏蛋一次性消灭干净。”

    施宗义跟杜心悦她们说这话时,心悦姐姐听得赞不绝口:

    “还是少主想得周全、算无遗策!”

    徐璨曦也连连点头:

    “啊对对对、对对对!”

    ……

    论剑结束之后。

    华山派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岳灵珊每天跟着风清扬练剑,偶尔缠着施宗义讨教《凌波微步》的诀窍。

    岳不群则忙着整理论剑期间收集的各派信息,时不时跟宁中则念叨:

    “你看少林的内功路数,跟咱们的《九阳神功》倒是能互补……”

    施宗义没在华山多待,过了几日便带着杜心悦、沈芊芊她们回了琉球国。

    临走之前,他把整理好的“花名册”交给老岳同志:

    “师父,咱们按着这个名单,每月给各派送点琉球的海产,不用多贵,意思到了就行。”

    岳大掌门点头应下,心里非常明白,这又是在悄悄地巩固关系吖。

    ……

    船离了华山码头。

    施宗义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华山轮廓。

    韩雪茹走过来,递给他一件披风:

    “少主,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

    施宗义笑了笑:

    “两年后的衡山,该有多热闹。”

    海风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

    远处的海平面上,朝阳正缓缓升起,把海水染成一片金红。

    新华山论剑落幕了,但它在江湖上投下的石子,正一圈圈扩散开去。

    华山派的名字,从此真正传遍天下。

    而一个由施宗义编织的大网。

    也正在缓缓收紧。

    ——这江湖的故事吖,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