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神给我花一块,系统返现一万倍 > 第749章 采购200辆

女神给我花一块,系统返现一万倍 第749章 采购200辆

    中午在公司食堂吃了午饭,陈启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除了总部这边开会,分公司也要开会。

    不过,今天他就先不过去了,而是用更高效的视频会议。

    “陈总,我们估算了下,还需要增加20辆货车,时效性才能得到提升。”李婷道。

    货代公司的工作大致就是找船公司订舱、去工厂拉货、把货送到港口。

    大型货代公司的车队车辆多,时效性高,客户也更信赖。

    天启货代也有自己的车队,但只有38辆,就是个小货代公司的规模。

    陈启说道,“20辆不行。”

    李婷有些尴尬,她第一次在正式会议室提出提案,居然就被老板拒了,老板还是他男朋友。

    赵振民也不知道陈启是怎么想的,集团公司那么有钱,也不给女朋友的分公司升级下,20辆货车也就四五百万吧。

    “那15辆也差不多的。”李婷减少了数量。

    陈启道,“太少了,大中小型货车,半挂车、牵引车分配下,采购200辆。”

    视频里鸦雀无声,天启货代的所有人都惊的说不出话。

    200辆什么概念,他们能从一个市级的小货代公司,直接跻身省级一流大型货代。

    而且如果做到了省内一流,那业务量一定是翻了几百倍的。

    之江省的出口货物本就数量巨大,在省内做出知名度,那么在几个沿海省份的货代行业里也就有了一席之地。

    “陈总,你说的是200辆吗?”李婷瞪大了眼再次确认道。

    大货车、牵引车的价格李婷是了解的,贵的要五六十万,这不得大几千万花出去。

    “对,200万,每种车型,需要多少了,你们做好数据分析。”

    “咱们天启货代的目标,第一步是成为省内龙头。”

    “有了业务基础后,再扩大和国内一流公司竞争,最终目标是世界500强。”

    对陈启这话,最受震撼的是赵振民,他之前和陈启、李婷吃饭。

    陈启在饭桌上就和李婷说以后要买自己的货轮,把天启货代变成远洋船公司,这样就不用去别人的船公司订舱了。

    赵振民当时还觉得,陈启是在逗李婷开心,随便说说的酒桌上的话。

    “一次性就采购200辆,他这是认真的啊!”

    不论是徐露的珍露阁,还是韩琳琳的天启教育,陈启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对标大型企业。

    天启货代放着有段时间没管了,就之前采购了十几辆货车,加上公司原本就有的,一共也才38辆。

    “公司人员也要扩张,办公场地也要换更大的,这些事现在就要着手办起来。”陈启道。

    员工们心想,这直接单车变超跑啊。

    会议结束后,李婷给陈启打了个电话。

    “宝宝,怎么突然一下子采购200辆啊。”

    “也没有突然,都是我计划内的,后面你要辛苦了,公司扩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有赵振民这个行业资深人士协助,加上是在公司原有的基础上扩张,难度比徐露、韩琳琳的项目要小很多。

    李婷顿时就像打了鸡血,陈启跟她说的伟大蓝图,现在已经勾勒了重要的一笔。

    “我一定全力以赴,把公司做大做强!”

    天启货代这边开完会,又听天启传媒汇报了一个多小时。

    传媒公司是真赚钱,变现也快,现在虽然还没有大品牌找天启传媒合作,不过中小品牌也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孙艺瑶道,“现在和我们合作的厂商,对我们的服务都很满意。”

    “在维护现有厂商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会积极接触知名品牌寻求合作。”

    大品牌直播带货也更倾向于大型m公司,强强联合。

    有些小公司的主播粉丝都是买的,没几个活人粉,一场直播下来,只能卖出去几百块,还厚着脸皮要带货费。

    大m公司在这方面有各种条款的保障,大品牌更信赖他们。

    “行,我相信孙总的能力,一定能带天启传媒更上一层楼。”陈启说道。

    直播行业的门槛相对低一点,很多m公司的老板,自己也是主播出身。

    孙艺瑶这边还有陈启的支持,不用像其他创业开公司的主播那样,畏手畏脚。

    在公司场合上被陈启夸奖,孙艺瑶心里一阵欣喜。

    【孙艺瑶亲密度+1,当前亲密度130】

    “一定不负陈总所望。”孙艺瑶道。

    登云楼,天权厅。

    “这边重新装修过了吧。”黄志俊道。

    邓胜东点了点头,“对前年重新装修了,比之前更大气点。”

    粤省的黄志俊,这次来东海主要是来找陈诗怡家谈下采购布料的业务,顺便和朋友邓胜东聚聚。

    刚下飞机,邓胜东就把他接了过来。

    “那姓陈的,最近真是风生水起,每次新闻里看到他公司,我都蛋疼。”黄志俊道。

    陈启把李文正挖到了天启服饰,虽然不是有意抢人,但当时把黄志俊气得够呛。

    后来在三亚牌局,黄志俊也没好到哪去,输给陈启一亿多。

    “他在我们东海各行各业全面开花,势头正盛。”邓胜东道。

    这时,有两个人门也没敲,走进了天权厅。

    “邓胜东,服务生说你在这包间,果然在。”

    “顾总、罗总。”邓胜东起身打招呼。

    “志俊,给你介绍下,这两位是我们东海,非常有势力的青年企业家。”

    “晚上想找你组个牌局的,刚好四个人,你这位朋友,有没有空一起玩?”罗日源道。

    邓胜东的牌技在东海富哥圈子里是有名的,大家玩牌都喜欢叫上他。

    邓胜东问道,“志俊,玩吗?”

    “晚上没事,可以玩两把。”黄志俊道。

    陈启这边,晚上要上课,帝都来的钢琴教授,现在已经上飞机了,预计晚上7点15到东海。

    朱泉去机场接了严教授,8点多一点,两人就已经在陈启家里了。

    严教授50多岁,头发倒是没看到几根白的,乌黑亮丽,身上散发着一股浓厚的文艺气息。

    “严教授,你好你好,欢迎来东海。”陈启热情迎接。

    “2个多小时飞机,又坐车,一路辛苦了,先休息会儿吧。”

    陈启给严教授拿了瓶bling h2o矿泉水,严教授也是见过世面的,认出了这水,一瓶差不多290华夏币。

    “还好,陈总安排的飞机头等舱,又派专车来接,坐的很舒服。”严教授道。

    “那我们20分钟后开始练琴可以吗?”陈启道。

    “行,我先了解下陈总现在是什么水平。”

    “我就会一首曲子。”陈启道。

    严教授心想,“这不就是零基础吗?这都直接请我这种教授来教,他也是够舍得花钱的。”

    对于小白来说,并不是一上来就请顶级老师教的就好。

    钢琴也是循序渐进的,水平提高之后,再接触高级别的老师,吸收的效果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