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 第815章 都要成婚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815章 都要成婚

    ——

    赵琳和叶西洲,被齐王亲送出府。

    马车上,赵琳靠在叶西洲身上闭目养神,叶西洲心疼的看着,什么也没问。

    从齐王府到平阳侯府,赵琳渐渐恢复了力气,但走回海棠苑,还是晕了过去。

    叶西洲找来赵琳的医师,得知赵琳并无大碍,只是旧疾犯了而已,心稍稍放下些许,吩咐孩子们下去休息,赵琳生病的事也不要往外提。

    “是。”

    几个孩子一步三回头,只有叶承珲没走。

    叶西洲知晓他有话要说,便带他去了赵琳的书房。

    父子两个商议到后半夜,第二天都向吏部告了假。

    赵琳下午醒来的时候,看见这父子俩都在家里,还道了一句:“难得。”

    “难得什么?”

    “难得你爷俩能这么平和的坐着。”

    叶西洲和叶承珲对视一眼,又各自移开了视线。

    赵琳笑了笑,坐下用饭,萝卜头们时不时过来蹭一口,谢知行、谢知微和叶无霜、叶承越不会说话,但眼神巴巴的看着赵琳,赵琳当然也笑眯眯的喂上两口。

    “话说你们都快一岁半了,也不跟我说句话吗?”

    赵琳说完这句话,四人再也不找赵琳蹭吃的了,几番诱惑下,甚至爬的越来越快。

    赵琳说:“你们都快一岁半了,也不考虑站起来走两步吗?”

    话落,四个小人使尽吃奶的力,更快一步爬到屏风后面,萝卜头们一边露出两个脑袋,给赵琳告状说:“他们在这里说悄悄话。”

    “你们来,我们也说悄悄话。”

    萝卜头们兴奋的跑到赵琳身边,问赵琳 :“什么悄悄话?”

    “母亲你是有秘密又告诉我们吗?”

    谢知行、谢知微和叶无霜、叶承越从屏风后面露出脑袋,看赵琳要和萝卜头们说什么秘密。

    赵琳说:“你们看啊,哥哥们去国子监读书了,姐姐们每天去练武场习武,那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去学堂呢?”

    “这叫什么秘密嘛。”

    “就是啦。”

    “都不用悄悄话了。”

    “就是叫我们读书嘛。”

    “你直说就好了啊。”

    赵琳笑了两声,说:“我这不是怕你们不接受嘛,你们不是不爱读书嘛。”

    “不爱读也要读的嘛。”

    “谁能总做自己最喜欢的了。”

    “读书还是能知道好多东西的。”

    “哇哦,你们现在这么厉害了吗?”赵琳看着萝卜头们眼睛发光,萝卜头们看着赵琳,双唇紧抿,然后在赵琳的笑声中,长长叹了口气。

    “怎么叹气了呢?小小的人儿,有什么好叹气的呢?”赵琳笑着问。

    萝卜头们说:“我们是在想。”

    “可不可以晚点去学堂。”

    “那你们想什么时候去呢?”

    萝卜头们低头商量了一下,各对赵琳伸出十个手指,说:“可不可以。”

    “这么多年以后再去。”

    赵琳看着萝卜头们认真的样子,问:“你们是认真的吗?”

    “嗯!”萝卜头们重重点头说。

    赵琳和叶承珲都忍不住笑了,叶西洲皱着眉头说:“叫你们去就去,哪这么多讨价还价。”

    “那我们又没有跟你讨价还价。”叶承喆掐着腰说:“你又不管我们。”

    “就是。”叶承屾和叶承炎附和道:“你还不出钱。”

    “所以应该是母亲说话。”叶承羽最后下结论说。

    叶西洲看赵琳一眼,选择喝茶。

    赵琳说:“小荀先生下半年就要走了,所以你们最多再有半年,就要去学堂读书了,不过你们一直读书也很辛苦了,所以可以休息半年,呢就等到明年春天得时候……”

    “秋天的时候!”

    萝卜头们跺着脚,抢白赵琳。

    叶承珲在一旁看的好笑,萝卜头们对他说:“不要笑。”

    “我们很认真的。”

    “你个聪明的人。”

    “不知道读书有多讨厌。”

    “没完没了了。”

    “一天到晚。”

    “什么事情都很烦。”

    “做也做不完。”

    “忘也忘不完。”

    萝卜头们抓耳挠腮的诉说着自己读书的苦恼,但只惹来赵琳和叶承珲新的哄笑。

    萝卜头们双手抱胸,气哄哄的看着赵琳,赵琳忙收了笑声,说:“好了好了好了好了,秋天就秋天了,答应你们了,等明年秋天的时候,我们再去学堂,行不啦?”

    “行吧。”

    “那我们走了。”

    “你好好照顾自己吧。”

    “有事记得找我们。”

    萝卜头们因为听说自己将来要去学堂,不太高兴的走了,赵琳在他们身后问:“这就走了啊?晚上来吃饭吗?”

    “我们在自己家吃了。”

    “你生病了。”

    “就好好休息吧。”

    “我们在你家,会打扰你。”

    萝卜头们深知自己年幼,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不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帮忙,所以当赵琳生病或难受的时候,都是在一旁静静看着,或是离得远一些,努力不让赵琳操心,这次也一样。

    “哎呀,以前还迈不过去的门槛,这就能迈过去了,也是长大了哦。”

    “嗯。”

    萝卜头们头也不回的应了一声,还装作酷拽的样子,背对着赵琳挥了挥手。

    赵琳支着下巴看他们走远,和叶承珲说:“你知道吗?你以前也这样。”

    叶承珲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小荀先生要离开,是因为要参加明年的秋闱吗?”

    “一部分是这样,另外一部分,好像是因为要回家成婚。”

    “小荀先生有婚约?”

    “有,据说青梅竹马,是因为对方祖母去世了,要守孝三年,所以才一直没办。”

    “嗯,那也很重情重义了。”

    “什么重情重义,本来就是说好的,遵守约定而已,挺大个男人了,不要对自己要求这么低好不好?”赵琳说。

    叶承珲面色古怪的说:“是,母亲。”

    叶西洲瞥过去一眼,暗含嘲笑。

    叶承珲回看一眼,和赵琳说起旁的事,把叶西洲晾在一边。

    赵琳把这两父子的明争暗斗看在眼里,笑着和叶承珲说了他许多小时候的事,谢知行、谢知微和叶无霜、叶承越四个在屏风后面听得聚精会神。

    ——

    三月初八这天,赵琳和叶西洲一起去周家下聘,商定五月二十三大婚。

    四月初九这天,七皇子娶礼部尚书之女为正妃,同月十七,承恩公府小姐,杜薇,出阁,赵琳和叶西洲一起去道喜,还看到了自己大表哥。

    他回京述职,不仅喝上了自己闺女的喜酒,还因为政绩突出,被平调回京。

    不过他拒绝了,因为他对景平帝表示,自己还要继续在地方为百姓谋福,景平帝感念他恪尽职守,升了他的官。

    赵琳听说的时候,啧啧称奇。

    “这官,升的好容易。”

    叶西洲说:“那必然也是大表哥尽职尽守,应得的。”

    “可不是尽职尽责吗?”谢兰青疑惑道。

    叶西洲喝一口茶,不答话,赵琳捂着脸偷笑,叶承枫等人,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都一脸震惊的样子。

    而让赵琳感到震惊的,是七皇子大婚后,竟然卸掉了景平帝分给他的权力,说要和皇妃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景平帝不同意,他就自曝了许多站他队的官员。

    当然,为官清廉的没曝,但但凡有一文钱对不上的,都让他给抖搂出来了。

    这下,众人都对他避之不及,景平帝也没有让他继续留在朝堂上的心思了,但也没轻易放过他,任由他在京城做一个富贵的闲散王爷,而是封他做了琅琊王,命他即刻前往南边,治理边疆。

    七皇子苦哈哈的接了调令,和皇妃收拾着准备离开京城,但那动作,要多慢有多慢。

    景平帝一问,就是舍不得兄弟,想再多处几天。

    景平帝再问,就是皇妃刚嫁过来,就要陪他离家,心中十分愧疚,想让皇妃和家人好好告别。

    景平帝一气之下,把礼部尚书封了岭南巡抚,陪七皇子同去南方,教化西域和南疆百姓,平定岭南山匪。

    礼部尚书向景平帝哭诉,自己一个文官,干不了武将的事,景平帝便又从朝堂文武百官中,选了文臣武将若干,随七皇子一同去治理南方,七日内启程。

    在七皇子启程那天,二皇子向景平帝请旨,辽北既无人镇守,不如让六皇子前去。

    于是六皇子得封镇北王,与七皇子同一日离京。

    走时,也带走了朝中许多文武官员。

    第二日百官上朝,明显感觉太极殿空了不少,景平帝不得已开恩科,把去岁落榜的学子招进翰林院试用。

    赵永阳原本在国子监读书,一下子就进了翰林院坐冷板凳,洛影安从老家千里迢迢过来,只赶得上分最后一杯羹。

    叶承珲和工部左参事一起研究的水车,比现在广而用之的好三倍,呈到景平帝案前,官职连升两品,成了工部右詹事,可以申请外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