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832章 祠堂着火
萝卜头们问:“你笑什么了?”
赵琳说:“你们父亲夸你们啊,没听见吗?我听见他夸你们好,我高兴啊。”
“我们好,要他说了。”
“就是了。”
萝卜头们好像天生和叶西洲不对付,不知道是不是更小的时候没见过叶西洲的缘故,所以一直以为叶西洲不是亲生的。
即便是现在长大了不少,也知道事了,但还是不太喜欢叶西洲。
也不能说不喜欢,就是不太想亲近,但要是真的一点都不亲近,又会想,人不大,整天都很矛盾。
赵琳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喜欢父亲,并且喜欢脾气好一点的父亲,但不喜欢叶西洲这样严厉的父亲,可又控制不住喜欢叶西洲这样厉害的父亲。
赵琳每每想到叶西洲和萝卜头们之间别扭的父子关系,都会忍不住笑,这次也一样。
可不等她笑出声来,一个丫鬟跑着跌进饭厅。
赵琳定睛一看,是珍珠。
“你这是,月钱又花完了。”
今日本不该珍珠当值,除了月钱花完了这一个理由,赵琳想不到珍珠还能有什么别的理由,替旁人跑腿。
珍珠尴尬笑笑,干脆就跌坐在地上说:“夫人,外面出了点事。”
“什么事?”
“祠堂着火了。”
赵琳和叶西洲同时看向珍珠,珍珠小心咽了口唾沫,然后站起来回话。
“是祠堂那边刚送过来的消息,说明月姑娘和清风公子带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去祠堂看望四公子、五公子、六公子和万一公子,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几人在祠堂里打了起来,碰倒了昨夜还没燃完的香火,然后就着起来了。”
“还有吗?”赵琳直觉不只这么简单。
果然,珍珠还说:“几位姑娘和公子为了躲避火势,跳到了房梁上,然后不小心碰倒了一根主梁。”
“然后祠堂塌了?”
“那倒没有。”珍珠摆摆手说:“来人说,明月姑娘和清风公子把主梁抬回去了,祠堂没有大碍,只掉了一层瓦片,外加熏黑了几个牌位。”
赵琳说:“去让管家买修缮祠堂用的东西,让他们几个修好了再出来。”
“是。”
珍珠利索的退了出去,丝毫没有管叶西洲是何意见。
珍珠走后,赵琳看着叶西洲问:“你今年去祭祖,是不是心不诚?”
叶西洲默默看着赵琳:你觉得呢?
“那为啥祠堂老着火?”
你觉得我知道?
赵琳从叶西洲的表情中,读出这两句话的答案,然后默默吃了口饭,说:“要不你抽个空回去再拜拜,看祖宗们是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
叶西洲定定看着赵琳:为什么不说对你有意见?
“对我能有什么意见,你们叶氏一族上上下下,不管是人,还是鬼,哪个敢对我有意见?”
叶西洲不说话,只专心喂叶无霜吃饭。
赵琳笑着说:“话说我以前混账,点火都是主动的,祖宗有意见也是应该,但孩子们都不是故意的,所以这祠堂,是不是着的有点频繁了。”
叶西洲拧着眉头叹了口气,把叶无霜放到赵琳怀里,说:“夫人聪慧,想必是知道,不是底下祖宗有意见,而是你瞎了。”
赵琳抱着叶无霜笑出声,说:“你别生气啊,这天底下除了我,哪个主动去点祠堂啊,像我这么混蛋的,也就是三四五……哈哈哈哈。”
赵琳想到自己哥哥姐姐,忍不住笑出声。
那边叶西洲已经离开饭厅,把赵琳的笑声抛在身后,准备往祠堂走。
叶承珲说:“母亲不去劝劝?”
“劝什么劝,一群倒霉孩子,天天欠修理,跟你二哥小时候一样一样的,都不知道消停两个字怎么写。”
“母亲是想二哥了?”叶承珲笑着问。
赵琳说:“还行吧,就是他走的时候我病着,没好好送送他,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叶承珲笑了笑,安慰赵琳说:“母亲后来不是准备了好多东西,追着送上去了吗?二哥会理解的,且他走的时候看见您康复,心里是高兴的。”
赵琳说:“我知道,你中午想吃什么?我让越哥儿去给你送。”
叶承珲想了想,说:“今日恐怕要拂了母亲的好意了,儿子今日可能有些忙。”
“那你就去忙,我不叫越哥儿过去了就是,本来就是给他找个差事玩,肯定是以不麻烦你为主,你别有负担。”
“母亲多虑了,儿子并没有,不过今天,儿子可能会和几位大人一起回来,来找母亲商量重建国子监拨款的事,母亲看,一会儿要不要父亲留家。”
赵琳思虑着点了点头,说:“我一会儿问问他,你在衙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担心我。”
“是,那儿子就先走了。”
“你路上当心。”
“好,母亲放心。”
叶承珲把叶承越放到赵琳身边的小桌子上,让他继续和谢知行、谢知微一起用饭,然后转身和赵琳行一礼,退出了饭厅。
赵琳看着叶承珲走远,估摸着叶西洲也该出门了,便放下叶无霜,去祠堂堵人。
——
叶西洲本想是从祠堂离开,直接去京郊大营的,看见赵琳过来,下意识加快了步子。
等到赵琳跟前,听她说完国子监的事,思忖了一会儿,说:“夫人不如直接和曲尚书商量。”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钱冲到户部,然后由户部拨款。”
“是,这样你就可以只出钱,不管事,钱由户部尚书问过,也排除了有问题的嫌疑。”
“高。”
赵琳竖了个拇指给叶西洲,一边和他往外走,一边继续问他:“可是我想给国子监盖个书楼,这样什么都不问,盖书楼的事是不是就没法提?”
“你可以和国子监监正商量。”
“行,恭送侯爷。”
叶西洲回头,看着已经停下步子的赵琳,有些好笑的问:“你追我过来,就为了问这两句话?”
“不然呢?”赵琳摊开双手,反问道:“侯爷觉得我还应该说些什么?”
叶西洲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了。
赵琳在他身后笑道:“你今天要和我一起去和他们商量国子监重建的事吗?”
叶西洲一点反应没给,身影很快消失在赵琳的视野里。
赵琳慢慢收了脸上的笑容,有些心累的叹了口气。
“哎呀,这日子过着,还真是麻烦啊。”
——
工部本想等一天,起码递了帖子再来平阳侯府的,但国子监的人等不了,拽着几个夫人就来了,因他们不确定叶西洲是否在家,所以觉得带着夫人可能会好些。
赵琳可能因为他们是男人,而将他们拒之门外,但一定不会将夫人晾在府外。
只要夫人们能进去,一人两句话,也能确认赵琳是不是真的打算给钱了。
可当他们遇见要去京郊大营的叶西洲时,心里还是不免觉有点悬。
“侯爷,您今日不在家吗?”
“我今日未曾告假,需要去京郊大营当值。”
“可贵府说……”
“那是我夫人说。”叶西洲打断国子监监正的话,说:“我夫人在家,已经备好薄茶等待各位,你们随曲尚书进去找她就是。”
曲尚书莫名被点到,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对了。
他今天带上自己的夫人来这一趟,本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从重建国子监的钱里,找一点出来给国库。
毕竟他是大齐的钱袋子,要有随时为国敛财的觉悟。
如今听见叶西洲把他作为主语,更是觉得今天将有一大笔银子进国库,于是迫不及待的让自己夫人赶紧带他们进去。
曲尚书虽然着急钱,但礼数还记得。
赵琳说:“你们父亲夸你们啊,没听见吗?我听见他夸你们好,我高兴啊。”
“我们好,要他说了。”
“就是了。”
萝卜头们好像天生和叶西洲不对付,不知道是不是更小的时候没见过叶西洲的缘故,所以一直以为叶西洲不是亲生的。
即便是现在长大了不少,也知道事了,但还是不太喜欢叶西洲。
也不能说不喜欢,就是不太想亲近,但要是真的一点都不亲近,又会想,人不大,整天都很矛盾。
赵琳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喜欢父亲,并且喜欢脾气好一点的父亲,但不喜欢叶西洲这样严厉的父亲,可又控制不住喜欢叶西洲这样厉害的父亲。
赵琳每每想到叶西洲和萝卜头们之间别扭的父子关系,都会忍不住笑,这次也一样。
可不等她笑出声来,一个丫鬟跑着跌进饭厅。
赵琳定睛一看,是珍珠。
“你这是,月钱又花完了。”
今日本不该珍珠当值,除了月钱花完了这一个理由,赵琳想不到珍珠还能有什么别的理由,替旁人跑腿。
珍珠尴尬笑笑,干脆就跌坐在地上说:“夫人,外面出了点事。”
“什么事?”
“祠堂着火了。”
赵琳和叶西洲同时看向珍珠,珍珠小心咽了口唾沫,然后站起来回话。
“是祠堂那边刚送过来的消息,说明月姑娘和清风公子带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去祠堂看望四公子、五公子、六公子和万一公子,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几人在祠堂里打了起来,碰倒了昨夜还没燃完的香火,然后就着起来了。”
“还有吗?”赵琳直觉不只这么简单。
果然,珍珠还说:“几位姑娘和公子为了躲避火势,跳到了房梁上,然后不小心碰倒了一根主梁。”
“然后祠堂塌了?”
“那倒没有。”珍珠摆摆手说:“来人说,明月姑娘和清风公子把主梁抬回去了,祠堂没有大碍,只掉了一层瓦片,外加熏黑了几个牌位。”
赵琳说:“去让管家买修缮祠堂用的东西,让他们几个修好了再出来。”
“是。”
珍珠利索的退了出去,丝毫没有管叶西洲是何意见。
珍珠走后,赵琳看着叶西洲问:“你今年去祭祖,是不是心不诚?”
叶西洲默默看着赵琳:你觉得呢?
“那为啥祠堂老着火?”
你觉得我知道?
赵琳从叶西洲的表情中,读出这两句话的答案,然后默默吃了口饭,说:“要不你抽个空回去再拜拜,看祖宗们是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
叶西洲定定看着赵琳:为什么不说对你有意见?
“对我能有什么意见,你们叶氏一族上上下下,不管是人,还是鬼,哪个敢对我有意见?”
叶西洲不说话,只专心喂叶无霜吃饭。
赵琳笑着说:“话说我以前混账,点火都是主动的,祖宗有意见也是应该,但孩子们都不是故意的,所以这祠堂,是不是着的有点频繁了。”
叶西洲拧着眉头叹了口气,把叶无霜放到赵琳怀里,说:“夫人聪慧,想必是知道,不是底下祖宗有意见,而是你瞎了。”
赵琳抱着叶无霜笑出声,说:“你别生气啊,这天底下除了我,哪个主动去点祠堂啊,像我这么混蛋的,也就是三四五……哈哈哈哈。”
赵琳想到自己哥哥姐姐,忍不住笑出声。
那边叶西洲已经离开饭厅,把赵琳的笑声抛在身后,准备往祠堂走。
叶承珲说:“母亲不去劝劝?”
“劝什么劝,一群倒霉孩子,天天欠修理,跟你二哥小时候一样一样的,都不知道消停两个字怎么写。”
“母亲是想二哥了?”叶承珲笑着问。
赵琳说:“还行吧,就是他走的时候我病着,没好好送送他,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叶承珲笑了笑,安慰赵琳说:“母亲后来不是准备了好多东西,追着送上去了吗?二哥会理解的,且他走的时候看见您康复,心里是高兴的。”
赵琳说:“我知道,你中午想吃什么?我让越哥儿去给你送。”
叶承珲想了想,说:“今日恐怕要拂了母亲的好意了,儿子今日可能有些忙。”
“那你就去忙,我不叫越哥儿过去了就是,本来就是给他找个差事玩,肯定是以不麻烦你为主,你别有负担。”
“母亲多虑了,儿子并没有,不过今天,儿子可能会和几位大人一起回来,来找母亲商量重建国子监拨款的事,母亲看,一会儿要不要父亲留家。”
赵琳思虑着点了点头,说:“我一会儿问问他,你在衙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担心我。”
“是,那儿子就先走了。”
“你路上当心。”
“好,母亲放心。”
叶承珲把叶承越放到赵琳身边的小桌子上,让他继续和谢知行、谢知微一起用饭,然后转身和赵琳行一礼,退出了饭厅。
赵琳看着叶承珲走远,估摸着叶西洲也该出门了,便放下叶无霜,去祠堂堵人。
——
叶西洲本想是从祠堂离开,直接去京郊大营的,看见赵琳过来,下意识加快了步子。
等到赵琳跟前,听她说完国子监的事,思忖了一会儿,说:“夫人不如直接和曲尚书商量。”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钱冲到户部,然后由户部拨款。”
“是,这样你就可以只出钱,不管事,钱由户部尚书问过,也排除了有问题的嫌疑。”
“高。”
赵琳竖了个拇指给叶西洲,一边和他往外走,一边继续问他:“可是我想给国子监盖个书楼,这样什么都不问,盖书楼的事是不是就没法提?”
“你可以和国子监监正商量。”
“行,恭送侯爷。”
叶西洲回头,看着已经停下步子的赵琳,有些好笑的问:“你追我过来,就为了问这两句话?”
“不然呢?”赵琳摊开双手,反问道:“侯爷觉得我还应该说些什么?”
叶西洲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了。
赵琳在他身后笑道:“你今天要和我一起去和他们商量国子监重建的事吗?”
叶西洲一点反应没给,身影很快消失在赵琳的视野里。
赵琳慢慢收了脸上的笑容,有些心累的叹了口气。
“哎呀,这日子过着,还真是麻烦啊。”
——
工部本想等一天,起码递了帖子再来平阳侯府的,但国子监的人等不了,拽着几个夫人就来了,因他们不确定叶西洲是否在家,所以觉得带着夫人可能会好些。
赵琳可能因为他们是男人,而将他们拒之门外,但一定不会将夫人晾在府外。
只要夫人们能进去,一人两句话,也能确认赵琳是不是真的打算给钱了。
可当他们遇见要去京郊大营的叶西洲时,心里还是不免觉有点悬。
“侯爷,您今日不在家吗?”
“我今日未曾告假,需要去京郊大营当值。”
“可贵府说……”
“那是我夫人说。”叶西洲打断国子监监正的话,说:“我夫人在家,已经备好薄茶等待各位,你们随曲尚书进去找她就是。”
曲尚书莫名被点到,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对了。
他今天带上自己的夫人来这一趟,本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从重建国子监的钱里,找一点出来给国库。
毕竟他是大齐的钱袋子,要有随时为国敛财的觉悟。
如今听见叶西洲把他作为主语,更是觉得今天将有一大笔银子进国库,于是迫不及待的让自己夫人赶紧带他们进去。
曲尚书虽然着急钱,但礼数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