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 第246章 大彻大悟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246章 大彻大悟

    可是如今,侯爷去世了,那些想对付平阳侯府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夫人这个把柄。

    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想借此逼死夫人。

    可惜,失算了,她们夫人才不是什么贞洁烈女,额呸,她们夫人才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

    惜夏得了赵琳的指示,匆匆忙忙去和惜春合计,也不知道谁要倒霉,应该也不会太倒霉,她们夫人还是太仁善了。

    惜夏这么想着,不由得有些忧愁。

    ——

    平阳侯府。

    赵永怀是有些监工的本事在身上的,本来两个月才能建好的庄子,反正赵琳是这么预计的,也不知道赵永怀用了什么办法,一个月就建好了那处庄子。

    不仅按照赵琳的要求完成了扩建,还参考赵琳给的图纸,做了几处改动。

    赵琳还没去过那个庄子,但派去的人回禀说:“表公子巧思。”

    就冲这句话,赵琳没再过问过那处庄子一点,全权交给赵永怀自行发挥。

    赵永怀不但帮赵琳建好了庄子,还帮赵琳打发了好些心怀不轨的下人。

    当初,赵琳以重建庄子为由,送了不少人过去,大多都是些心思不纯的。

    没想到,赵永怀把这些人全都摸明白了,能用的就留下,不知悔改的就撵走,闹事的就发卖,宽严相济,恩威并重,把整个庄子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省了赵琳后面不少事,当真该赏。

    “姑母言重了,都是侄儿应该做的。”

    赵琳问赵永怀想要什么,说他活干的好,她这个姑母该有点表示,谁知到赵永怀一听就给跪下了。

    “侄儿什么都不要,只求姑母大发慈悲既往不咎,侄儿感激不尽。”

    赵琳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不要生气,这是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大侄子,要忍。

    “你先起来。”

    赵永怀小心的抬头,看看赵琳,最后继续低头跪着。

    赵琳一脸黑线,拄着额头说:“你起来吧,我答应你,大发慈悲什么都不计较。”

    赵永怀这才小心翼翼的起来,赵琳说:“坐,我和你说点事。”

    “侄儿站着就好。”

    赵琳抬头看他一眼说:“你站着,我就得抬着头看你,我脖子疼。”

    赵永怀这才赶紧坐了,生怕因为他站着,而让他姑母感到有任何不舒服。

    赵琳无奈,但也有些心疼,她好好的大侄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我说,你脑子里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能不能少一点,我没想把你怎么样,你这么吓自己,不会把自己吓出毛病来吗?”

    赵永怀一脸迷茫,好像不太能听明白赵琳的意思,赵琳只好又耐心的重复一遍。

    “我说,你脑子里想的东西是一回事,但是现实生活是另外一回事,你既然能分得清现实,和你脑海中所想的故事,那在你日常生活中,所言所行是否也应努力将他们分开呢?你总说你没有问题,但你这个样子说话做事谁会相信呢?”

    赵琳又说:“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别人也不担心你呀,亲近之人不在乎你是什么样子的,可看你与旁人不同,亲近之人不会为此神伤吗?”

    赵永怀沉默,赵琳以为他听进去了,便接着说:“你稍稍,稍稍收敛一点,稍稍抑制一下你的奇思妙想,让它不要过度干涉你的现实生活,好吗?”

    赵琳的话,不由得让赵永怀想起他曾祖父对他说的话。

    他曾祖父也是这么告诉他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舒适的方式生活,但不要过多的影响到别人。

    人活在世上,除非真的孑然一身,否则,就得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

    若是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亲人朋友是毫无条件的支持,也会因为你的回应,而感到失落和伤心。

    赵永怀的曾祖父,赵琳的祖父,赵老爷的父亲,赵家的老太爷,活了七十七的寿数,在赵永怀到他身边的那一刻,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赵老太爷只告诉赵永怀一句话,那就是:“凡事开心就好,不要强求别人,也不要为难自己,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只因赵永怀的父亲,赵琳的大哥,赵老爷和赵夫人的嫡长子赵明泽,家中妻妾成群,庶子庶女一堆。

    是以,赵大哥的家里,可以称得上一句家宅不宁。

    赵永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他整日里看着自己的母亲与父亲的妾室们争风吃醋,看着她们为了争取父亲的宠爱,而变得面目可憎,再不复原来温婉贤良的自己。

    也看着他的庶母们,将那些弟弟妹妹们教导的狭隘自私,整日里只知道争强好胜,全无半点追求。

    看着所有人困于宅里内斗,不思进取,君子不像君子,淑女不像淑女。

    看着弟弟妹妹们早早夭折,甚至连来到世上的机会也没有,赵永怀心里觉得悲凉。

    他从他父亲母亲和庶母的关系里,从他那些弟弟妹妹们的争斗里,逐渐大彻大悟。

    他坚持只要钱语一个夫人,通房妾室通通不要,无论他母亲有多么强烈的要求,他都拒绝,也坚持只要赵茯苓一个女儿。

    无论他的祖母赵夫人多么强调,赵永怀都如此坚持。

    赵永怀觉得,人的心总共就那么大,肯定装不下太多,如果装的多了,就一定会有忽略的那一个,这不公平。

    对忽略的那个人不公平,对原来独占宠爱的人不公平,他自己也会觉得累。

    赵永怀看清这一切后,对科举之事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了,然他满腹才华无处释放,便有了这许多奇奇怪怪的言语和行为。

    赵老太爷对此的看法是,让他把所思所想付诸于纸笔之间,好叫他一腔才气不至于明珠蒙尘。

    然他笔下所写,与这世上文才不同,便少有示于人前的文墨,赵永怀无处发泄之时,便又会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言论和行径。

    赵琳还没有收到赵老太爷那边的回信,对于赵永怀的处置,她也有些无从下手,但总归是不能让他一直这般,这太影响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