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09章 以文取士四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109章 以文取士四

    到时候出了成绩,要是找不到人就好玩了。

    还有就是他也要说一下,公布名字的时间。

    至于蔡邕和郭全,他们两人完全不知道还要做些什么。

    一切都是跟着杨升罢了。

    三人来到前厅外。

    士子们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咳咳。

    杨升清了清嗓子。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随后他开口道:“诸位!考已经结束,接下就是我和两位先生的校对时间,预计成绩会在三日后公布!”

    在此期间就诸位就先在广武住下!

    现在你们留下各自的住址,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嗯?

    就这?

    但士子们还是纷纷拱手道:“我等告退!”

    眼看士子们留下住址后都散去了,三人对视一眼齐齐松了口气。

    下午。

    三人来到了太守府的后院,开始了阅卷。

    杨升随机拿起了一份绢布。

    这人叫王晟字建睿,他答了徳、治、数这三题。

    首先是他对于德的答案。

    “徳,即人之品、行之准则,有德之人...”

    杨升读完一遍。

    突然发现他居然没怎么读懂。

    而且里面还有几句好像是《孟子》里面经典句子,自己也只是稍稍有点印象。

    还是他阅读理解能力下降了?

    看了看自己91的智力,这是不是有点虚高?

    在看看旁边蔡邕和郭全,摇头晃脑的看得十分入迷。

    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呆,是怎么回事?

    但他还是耐心性子,继续在看了一遍。

    最后得出结论。

    这王晨自认是个有德行的人,而且他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大概是这意思吧!

    随即他看起了治。

    “治,晟以为治不在地方,而是在于治人。人生于天地间...”

    好嘛!

    也是读了两遍,他看懂了个大概,意思就是治理地方首先要以民为本。

    嗯!

    有意思。

    就看徳和治这两项就看得出来,这个王晟出身世家大族,但其十分重视民生。

    毕竟有德行,能提出以民为本的人,想来为官能力不弱。

    数这一项,五个应用题答了三道对了两道。

    给个甲下吧!

    这是他跟蔡邕和郭全两人商议之后,提出的等级划分。

    有甲上、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六个等级。

    这个王晟,培养培养应该是个刺史、郡守之才。

    熬一熬资历,成为九卿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六个等级之外的,可以直接扔掉了。

    呼!

    放下绢布他揉了揉脑袋,有些头疼啊!

    这才看一份自己都这么难。

    要是一百四十多份自己一个人看完,估计他都快成文言文大师了。

    但不看又不行。

    毕竟第一个人就给他来了一个惊喜。

    嗯!

    随即他拿起笔在旁边的绢布上写道。

    王晟王建睿,甲下。

    之后又拿起一份绢布继续看了起来。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第二天的下午。

    三人熬了一天一夜总算挨个把这一百多份绢布过了一遍。

    杨升后悔了。

    自己为什么要出五道题目,还要求必须答到两题以上。

    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跳进去埋起来还踩两脚的那种。

    此时的三人眼窝深陷,有些蓬头垢面。

    不得不佩服这两老头的精神,他这么年轻都有些熬不住了。

    他直接出言道:“先休息一晚吧!明天一早我们在汇总一下,看看有什么意见相左的,在协商吧!”

    蔡邕和郭全也是点了点头。

    杨升送走了两人,随便吃了点东西,交代了一下侍女让他明天早上叫醒自己。

    然后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

    杨升还在睡梦中。

    侍女春兰、夏兰两人就来了,准备叫醒了他。

    看着自己太守大人这副疲惫不堪的模样,她们也很是心疼。

    毕竟自家太守大人对谁都好,人也随和得很。

    她们也想让他多睡一会,但外面的蔡邕和郭全已经来到正厅,在等候着了。

    春兰知道不能再等了。

    万一自家太守大人有急事呢?

    随即她推了推杨升,轻声道:“太守大人,伯喈先生、伯纯先生已经在正厅等候多时了!”

    嗯?

    听见有人的声音,他当即睁开了眼睛。

    入眼的是一个俊俏的小侍女。

    嗯?

    是春兰?

    旁边还有一个,是夏兰。

    额!

    他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说道:“是春兰和夏兰啊!现在什么时辰了?”

    春兰答道。

    “大人,已经到巳时了!”

    嗯?

    已经9点多了吗?

    “嗯!为我更衣吧!”

    哎!

    两人应了一声,一人出去打水,一人开始为杨升穿起了衣服。

    看着面前俊俏的小侍女,他不得不感慨一声。

    万恶的旧社会啊!

    让他这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人,沉沦为一个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人。

    原本太守府只有王毓安排的四个侍女。

    但随着太守府新建,后院也扩大了,就需要人来打扫。

    于是王毓又给他招了几个家世清白的女子作为侍女。

    当他知道几个是十二个时候都有些傻了。

    而王毓表示这没啥。

    他家里面就有二十多个侍女。

    杨升做为一个太守,有十几个侍女很正常。

    他还提议太守府要不要养一支歌舞和乐师。

    被他严词拒绝了。

    革命尚未成功不能腐败,而且就算成功了也不能腐败。

    这一下子多了十二个侍女,再加上之前的四个,人多名字也复杂。

    他认不清人也嫌麻烦,干脆就以春、夏、秋、冬为姓,用梅兰竹菊为名。

    于是这几个小侍女就有了自己的新名字。

    随着蔡邕一家的到来,他就让春梅四人带着新招的四个侍女过去了。

    很快他就洗漱了一番,穿好衣服朝正厅而去。

    呼!

    刚出门呼吸着外面的冷空气,有些昏昏沉沉的大脑瞬间清醒了过来。

    太守府正厅里面,三人见礼后就坐了下来。

    杨升率先开口道:“有劳两位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两人点了点头。

    郭全率先开口道:“我以为,伯喈提出个这个田丰田元皓,他的的作答过于刚硬!

    实在不适合作为本次的第一名,反而这个陈宫陈公台的作答,方方面面都....”

    蔡邕出言打断了他。

    “伯纯此言差异,这个田元皓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其乃是一个刚直之臣,颇合老夫的胃口,而且...”

    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而杨升则在一旁一言不发。

    他也有些难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