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45章 洛阳之行二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145章 洛阳之行二

    整个院落打扫的很干净,里面除了养殖了一些低矮的花花草草了,连棵树都没有。

    让杨升感觉这院子和杨赐的身份很不相称。

    后来他才知道,为什么这些达官显贵的府邸里面不养高大的草木和大树。

    就是怕有刺客什么的藏身在里面。

    很快侍从就引着杨升和张辽两人来到了正厅。

    侍从引两人落座后说道:“公子稍等!小的这就去请老爷!”

    嗯!

    杨升点头。

    侍从告罪一身走了。

    看着面前的桌椅,张辽轻笑道:“哎!没想到这桌椅已经传到了洛阳,更没想到连杨司徒家里面也来了这么一套。

    还有就是杨司徒家感觉很简洁,不愧是主公的伯父。”

    杨升听到张辽这最后一声拍马屁的行为,哑然一笑。

    笑着说道:“你呀!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到了伯父这个位置,功名利禄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估计只有青史留名能让他心动一下。

    而且,家具这种东西属于一看就会。

    不过桌椅的推广能很大程度改变之前不舒服的坐姿,这是利民的事。”

    张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随口说道:“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穿裤子!”

    额!

    杨升顿时一脸无语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我侄子平何在?”

    随着话音落地。

    一个身穿高大头戴爵弁身穿褐色衣袍,头发和胡须皆白的老者出现在了门口。

    看见杨升,他快步走了进来,腰间一大串名贵的玉佩丁零当啷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

    杨升眼睛朝来人一扫。

    杨赐字伯献:武力29,智力94,统帅64,政治99,魅力80。

    这数值!

    啧啧!

    不愧是能常年在三公位置几上几下的常青树。

    杨升急忙迎了上去,说道:“小侄,杨升杨子平,叩见伯父大人!”

    说着双膝跪地,对着来人恭恭敬敬的行起了大礼。

    没办法。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孝为先啊!

    还没等他拜下去,老者快步上前扶起了他。

    老者拉着他的手盯着他,不停的说道:“好啊!好啊!子平果然仪表不凡啊!”

    哈哈哈!

    很快三人坐定,杨赐率先开口道:“子平!在颍川见过你文先兄长了吗?”

    杨升点了点头。

    随后和杨赐交谈了起来,大部分都是杨赐在说杨升在听。

    很快天色来到傍晚。

    杨赐设宴招待了两人。

    晚宴过后,杨赐示意杨升跟他来。

    杨升会意,随即对着张辽说道:“你去偏院看看弟兄们。”

    “诺!”

    很快。

    杨赐的书房内,两人坐定。

    这时杨赐对着外面喝道:“来人!”

    一个侍从应声而入,说道:“老爷!请吩咐!”

    “带人守在书房,十丈内任何人敢靠近一概格杀!”

    “诺!”

    嗯?

    杨升看着突然从这个和蔼的老者身上冒出的杀气。

    杨升心中一紧。

    果然!

    能在三公这个位置几上几下的人,没点能力是不行的。

    很快外面响起了一阵嘈杂声,随后又很快安静下来。

    杨赐拨暗了油灯,瞬间整个房间内就两人面前还有些许光亮,其他地方一片漆黑。

    杨赐这才说道:“子平呐!其实早在二十三年前我刚接任家主的位置,就想派人去杨氏县接回你们一家的。

    但你父当时以你母刚有身孕,不便远行为由拒绝了。

    之后的几年老夫几次去信,但不知道为什么你父都拒绝了。

    最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嗯?

    二十三年前?

    自己母亲怀有身孕?

    可自己今年才二十岁啊?

    他好奇的问道:“那不知祖父当年为何会迁到杨氏县?”

    杨赐叹了口气,说道:“当时家族出于需要,要你祖父和琅琊的王氏联姻。

    谁知他一气之下辞去了官职,娶了一个平民女子为妻,接着就迁到了杨氏县。

    还给祖父杨震去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气得祖父大呼其逆子。”

    额?

    自家祖父当年这么轴吗?

    估计其中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一些事吧!

    不过应该很狗血!

    杨赐继续说道:“你不知道,你其实还有一个哥哥,叫杨平。

    当时你父亲来信要我将他录入族谱,但没成想你哥哥两岁时意外早夭了。”

    额?

    难怪呢。

    自己是独子,但取表字直接从子开始。

    一般这个时代的人取字,如果是独子一般会取徳、义、公什么的。

    如果家里面有兄弟的一般会按伯、仲、叔、季、子等来排。

    子在表字里面是最小的意思。

    他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随后杨赐看了一眼他,严肃的说道:“原本这个秘密我是想带到棺材里面去的。

    原因很简单,我杨家这一辈除了一个杨彪,其他的可以说都是些平庸之辈!

    直到张懿来信提及你的出现,从那时起我才关注到你,你的表现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才让我有了这个决定,告诉你这个秘密。”

    额!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还以为他只是和自己拉拉家常,说说杨家的辉煌让自认祖归宗什么。

    现在要告诉自己秘密?

    杨赐接着说道:“事情要从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说起。

    此时第二次党锢之祸刚过,但因为这两次党锢之祸,整个大汉朝廷的清流几乎被赶出了朝堂。

    当时不少人对年幼的陛下是十分抱有希望的。

    毕竟当时第二次党锢之祸时,陛下还年幼只是被人蒙蔽了而已。

    只要等陛下年岁渐长,必然会解除党锢。

    但随着陛下日渐长大,越发的亲信宦官。

    朝中不少人上书劝谏解除党禁、铲除宦官、禁止宦官干政,却都被不断打压。

    于是就有人得出结论,有陛下在想要正面彻底铲除宦官就不可能。

    当时就有人提议,可以从外部给予压力,逼让陛下退一步。

    有人大胆提议废当今天子,另立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为帝。

    甚至有人提议让南匈奴、或者其他异族来做这股外力。

    但被否决了!

    大家闹的不可开交。

    但最后还是决定先采用外部施压的办法。

    所以当时以袁家和我杨家为首,聚齐了十数家当朝门阀众人都在积极的寻找外部力量。

    就在这一年,当时的司徒袁逢袁周阳在冀州带天巡牧,他遇到到了一个在四处传道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