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230章 讨董前夕三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230章 讨董前夕三

    哦?

    李儒继续说道:“我们不妨先和关外诸侯来上一战。

    一来试一试这些关外诸侯有多少斤两,

    二来一战未开就撤军,恐伤士气!

    如果不迁都就能打退关外诸侯,这岂不是更好?”

    董卓点了点头。

    一仗不打就迁都退兵,也会让天下人小看了他。

    对士气也不利。

    李儒问道:“岳父大人!不知都有那些逆贼响应了此事?”

    董卓拿起纸张递给了李儒,上面写着十几个的名字和官职。

    而且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内太守。

    昨天王匡已经起兵进驻了温县,随时准备渡过孟津直插偃师。

    偃师离洛阳可就几十里地啊!

    李儒看完就放在了一旁。

    随即道:“我们不妨先取他一镇,继而震慑一些宵小!

    也借此试试,这些诸侯到底有多少斤两。

    如果他们不战四散,这岂不是更好?”

    董卓问道:“不知文优意属何人...?”

    还没等董卓问完,李儒拿起一块羊皮铺开。

    董卓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份地图。

    李儒说道:“岳父大人!根据目前的情报来看,河内太守王匡,响应曹操现在已屯兵温县。

    如果我们突然抢渡孟津,杀他个措手不及...”

    懂了!

    王匡麾下不过五千多人,居然敢率先进兵。

    也是离洛阳最近的一路诸侯了。

    拿下河内,也能断了关外诸侯的一条进兵道路。

    而且说不定能把杨升堵在上党不让他出并州。

    董卓点了点头。

    王匡兵马不多,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完全是一举多得啊!

    很快他就召集了麾下众将。

    董卓见人来齐了。

    直接说道:“逆贼曹操,纠集关外诸侯公然背反朝廷。

    河内太守王匡,不知死活现已进兵温县。

    我意,先取王匡震慑天下!”

    下面众人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为首的李傕、郭汜直接起身拱手道:“末将愿为太师取其项上人头。”

    旁边的樊稠等人也纷纷起身,高喝道:“我等愿为太师解忧!”

    董卓看着战意高昂的众人。

    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了一会才停了下来。

    “诸将之勇我心甚慰!此事...”

    其中一人起身打断了董卓,说道:“太师!杀一王匡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哦?

    董卓刚要发怒,居然有人敢打断他。

    但听来人说完,他又熄灭了这股怒火。

    笑着问道:“杨将军!不知有何良策?”

    来人拱手道:“末将同族兄弟杨丑现为王匡部将,之前就屡次来信欲投于太师麾下。

    末将愿走一趟温县,以重金贿赂一番,必为太师提来王匡的人头!”

    这?

    董卓看向了李儒。

    只见李儒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董卓当即道:“好!只要能取来王匡的人头,老夫一定重赏!”

    “谢太师!”

    几天后。

    就当众人兴致勃勃的在陈留会师的时候,一个噩耗先传了出来。

    河内太守王匡响应了曹操,但不知道死活的领兵五千出怀县进驻温县。

    董卓派杨奉策反了王匡部将杨丑。

    杨丑杀了太守王匡和大将方悦,率部投降了董卓。

    被董卓封为河阳侯,归汉将军。

    杨奉也封了个新安侯,安汉将军。

    现在董卓派遣女婿牛辅、杨奉和谋臣贾诩领三万兵马进驻河内。

    曹操得知此事,长叹了口气。

    河内失守,意味着汜水关也必然没了。

    进兵路线又少了一条。

    还是最好走的一条路线。

    而且诸侯会盟还没有完成,就先折一路。

    太伤士气了。

    而且他估计好多人应该不会来了。

    果然!

    几天后,之前答应响应的好几个人纷纷来信,表示治下有人作乱来不了。

    其中就有青州刺史龚景,庐江太守陆康,金城太守韩遂等人。

    同时来会盟的孙坚又干了一件大事。

    路过南郡的时候,顺手把荆州刺史王睿给杀了。

    但他又是来会盟的,曹操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

    有时候他也在思考。

    这盟真要会下去吗?

    但一想到这是复兴大汉的机会,这些事以后再说吧。

    而董卓不费一兵一卒就灭了一路诸侯,也让麾下士气大振。

    他更是高兴,在洛阳大宴了群臣三天。

    不少大臣喝着酒都是心惊胆战的。

    李儒看着对迁都之事又动摇起来的董卓,最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杨升接到消息,也错愕了!

    杨奉和杨丑?

    归汉和安汉将军,不得不说真是讽刺啊!

    他记得这个杨奉历史上在河东发动了什么白波起义,而在历史上杨丑是张杨的部将。

    最后也是背主,杀了张杨。

    只是现在受害人换成了王匡。

    这?

    王匡死了,现在还能凑齐十八镇诸侯吗?

    时间来到了三月。

    陈留酸枣大营。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率部二十万;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率部二十万;

    冀州牧韩馥率军五万;

    豫州刺史孔伷领兵两万;

    兖州刺史刘岱领兵两万;

    骁骑校尉曹操领兵一万;

    琅琊太守刘备领兵一万;

    徐州刺史陶谦领兵一万;

    北平太守公孙瓒领兵八千;

    陈留太守张邈领兵五千;

    东郡太守乔瑁领兵五千;

    山阳太守袁遗领兵五千;

    济北相鲍信领兵五千;

    北海太守孔融领兵五千;

    广陵太守张超领兵五千;

    泰山太守淳于琼领兵五千;

    彭城国相鲍鸿领兵五千;

    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领兵三千

    西凉太守马腾没有出兵,只是在西北方摇旗呐喊。

    再加上杨升同意起十万兵马一起参与。

    一时之间二十路诸侯,近五十万大军形成的联盟军声势大振。

    陈留酸枣大营。

    数十万大军在此驻扎,大营连绵近百里。

    可谓是十分壮观。

    中军大帐外,袁、杨、曹、刘二十面旗帜飘扬。

    大帐内。

    袁绍等人纷纷齐聚。

    众人按没官职坐,反而按响应的顺序落座。

    除此之外主位也没有人坐,曹操作为发起人也立在大帐中间负责迎接众人。

    眼看众人来齐,曹操朗声道:“诸位!汉室蒙难,董卓逆贼作乱皇都,操行刺失败,愧对大汉历代先帝!

    但此事也让操深感如今天下之事,一人行事,势单力薄。

    今特邀四方有志之士,共聚陈留,以讨董贼,以图再次光复大汉!

    诸位能鼎力相助,操不胜感激,在此谢过诸位了!”

    说着对周围的众人纷纷躬身一礼。

    周围的众人也纷纷起身回礼。

    刘备出言道:“孟德言重了!讨贼兴汉,此乃为臣者本分,何必言谢。”

    旁边几人也纷纷点头。

    这时一人出声道:“孟德孤身刺董,此事已传遍大汉,孟德孤勇我等既感且佩!”

    “是啊!是啊!...”

    “孟德,...”

    “...”

    众人也纷纷出言给予肯定。

    曹操急忙抬了抬手,众人也安静了下来。

    曹操说道:“操愧不敢当!但操今有一言,还望众人详听!”

    孙坚起身道:“孟德有言直说便是!”

    曹操对着孙坚拱了拱手,说道:“现在大军汇集,眼下正需一人为首,号令三军一同进兵。”

    鲍鸿当即起身道:“这有何难?孟德乃是此次会盟发起人,对进军洛阳想必已有腹案。

    这盟主我看就由孟德任之。”

    “万万不可!”

    曹操急忙摆手拒绝。

    随后说道:“论官职操乃一小小校尉,远不及诸位,论威望操乃谯县一乡野之人。

    如何能做这统帅三军的盟主?

    袁本初四世三公,名震四海,率众二十万前来会盟,乃是盟军主力,正是盟主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