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232章 诸侯会盟二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232章 诸侯会盟二

    还是有些不悦的说道:“四世三公?那杨子平不是吗?

    同是四世三公,为何双方差距会那么大?

    杨升屡次大败鲜卑、平黄巾、挫匈奴,战功赫赫,对大汉忠心耿耿。

    早知道袁绍如此短视,备就让他来做这个盟主了。”

    鲍鸿出言道:“玄德慎言!如今盟军会盟在即,何出此言?”

    曹操也点头道:“玄德醉矣!”

    哎!

    刘备看着两人。

    最后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长叹。

    很快他就起身告辞了。

    鲍鸿也起身离去。

    曹操看着大帐内摇曳的火光,

    这时外面走进来一个二十六七,身材瘦弱的文士。

    曹操抬眼一看,来的正是自己的谋士戏忠。

    于是问道:“志才,这么晚还没休息!”

    戏忠拱手道:“刚刚看刘太守负气而走,鲍国相也随后离去。

    忠特来听主公吐露一番心中不快。”

    哈哈哈!

    曹操笑了起来。

    急忙招呼戏忠坐下,说道:“知我者,志才也。”

    随即把刘备的牢骚和对袁绍的不满说了出来。

    戏忠一边听,一边点头。

    很快曹操就说完了话。

    随后问道:“志才啊!不瞒你说会盟之前,我对此次诸侯共讨董卓可是抱有很大期望。

    但随着会盟还没开始先是王匡轻敌冒进被杀,龚景、陆康等人也慑于董卓之威,拒绝会盟。

    孙坚来会盟更是犯上作乱,公然袭杀上官。

    再加上今天袁本初一如既往的刚愎自用。

    袁术又...,哎!不提他也罢。

    我感觉发起此次会盟错了,甚至觉得我会成为葬送大汉的那个罪人...”

    咳咳咳。

    戏忠听到这里,忍不住捂住嘴咳嗽了起来。

    曹操也停了下来,关心的看着他。

    戏忠摆了摆手表示没事。

    劝慰道:“主公,不宜妄自菲薄。

    眼中诸侯会盟,众人除了杨子平也就袁本初可担此大任。

    但杨子平远在并州,也不宜率军东来。

    袁本初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但眼前确实事唯一能压制众人的人。

    主公啊!有些事不做一做,谁知道是对是错呢?

    万一此事就成了,主公能再兴大汉呢?”

    嗯!

    曹操点了点头。

    低声道:“但愿如此吧!”

    此时刘备也回了自己的大帐内。

    大帐内,两个将军打扮的人和一个文士好像正在等着他。

    刘备一愣。

    问道:“宪和、既正、宣高,你们还没休息!”

    文士出言道:“主公!雍看主公从会盟以来就时常眉头紧皱,今日更是带怒而归。

    主公有有事不妨说一说,在下尽力为主公解忧!”

    旁边两个武将也投来了关切的目光。

    哎!

    刘备叹了口气。

    把今天众人推举袁绍出任盟主,然后曹操提议三路进军洛阳。

    听到这里三人都点了点头,这事没问题啊!

    但刘备接下来的话就让三人沉思了起来。

    其中一将出声道:“现在看来这个袁本初,恐怕不能胜任这盟主之位啊!”

    刘备和另一员将领也点了点头。

    简雍却摇头说道:“不然!不然!主公啊!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哦?

    三人都看向了他。

    简雍继续说道:“这二十路诸侯会盟看似齐心协力响应曹操的檄文,共讨国贼,可这些人当中真正心怀大汉者又有几人?”

    这?

    别的不说。

    孙坚擅自犯上作乱,要搁以前怎么都被缉拿问罪了。

    但现在却没人提起此事。

    几人陷入沉思。

    简雍接着说道:“袁本初确实是现在最适宜做这个盟主的人。

    毕竟有他压着,就算有人怀有二心,但他也不得不为此次会盟讨贼出力。

    除此之外,其余袁术、曹操等人威望皆压制不住众人。

    一但其他人担任盟主,必定有人不服。

    这个联盟估计还没到会盟之日,就会分崩离析。”

    刘备点了点头。

    简雍的话和曹操的不谋而合。

    但最终还是暴露了一个问题!

    人心不齐!

    而且众人对大汉好像已经不再那么敬畏了。

    哎!

    刘备最后也是无奈的长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

    陈留大营外筑起了一高台,此时高台上一座大鼎内正燃起烽火。

    周围数万精兵和十几路诸侯和无数旗帜纷纷立在台下。

    袁绍缓步走上高台,来到鼎前。

    展开檄文念了起来。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合力...”

    随着他念完檄文。

    旁边一队身穿礼服的士卒拉来一匹白马。

    袁绍又高声道:“今日!我等效仿高祖皇帝,斩白马,歃血为盟!誓要铲除国贼,匡扶大汉!”

    “斩!”

    随着他一声高喝。

    白马被旁边的士卒一刀斩下了马头。

    旁边的另一个士卒急忙用鼎收集起了白马流出的血液。

    很快这些血液就收集完毕,接着用小鼎分好,送到了袁绍和各路诸侯的面前。

    众人都没有动,而是看向了高台上的袁绍。

    袁绍看着送来的鲜血。

    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蘸上一些,抬起右手对着天空弹了一下。

    之后又蘸了一些,对着地面弹了一下。

    最后双指往鼎里面一插,重重蘸了一些在双指上。

    接着把两根手指在脸上横着划过。

    在鼻子上留下了两道血痕。

    下面的曹操等人见证,纷纷蘸上鲜血横画在自己脸上。

    眼看仪式已成,袁绍张开双臂抬了起来。

    旁边的号角手会意当即吹响了号角,在高台周围的战鼓也纷纷被敲响。

    呜呜呜...

    咚咚咚...

    号角声,战鼓声一时之间响彻天际。

    高台下的士卒和一众诸侯也纷纷大喝道:“剪出国贼,匡扶大汉,剪出国贼,匡扶大汉...”

    洛阳!

    董卓得知诸侯还是成功会盟了,此时又着急了起来。

    看着一旁沉默不言的李儒,问道:“文优啊!眼下诸侯会盟成功,老夫现在该当如何?”

    李儒看了一眼董卓。

    之前就说好了要做好迁都的准备。

    可随着王匡被杀,牛辅占据了河内郡。

    龚景、陆康等人都慑于他的威慑,纷纷推辞了会盟的事。

    董卓又觉得他又行了,以为关外诸侯也不过如此。

    开始松懈了下来。

    现在联军汇聚陈留,近五十万众。

    他又怕了。

    李儒也知道自己这个岳父什么性格。

    而且现在也不是斗气的时候。

    但多少还是带有些怨气的问道:“不知岳父大人想好没有?”

    听着李儒有些埋怨的话,董卓急忙点头。

    有些讨好的说道:“想好了!老夫已经想好了!文优有言老夫一定遵从!

    对!迁都,老夫同意迁都!这就让人下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