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291章 诸侯割据二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291章 诸侯割据二

    两人坐定,戏忠继续道:“忠此来为两件事!

    第一就我准备为主公引荐两个大才,其次就是为主公分忧!”

    曹操先生的点了点头,随后有些无奈的叹气道:“哎!志才应该知道我所忧虑何事。

    如今我虽然拿下了兖州,但袁绍依旧是压在我头上的一座大山!

    而且河北的杨升更是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我对未来感到迷茫...”

    戏忠点头,随后一脸郑重的看着曹操说道:“在此之前,忠先问主公一个,如今主公你还要匡扶大汉吗?”

    这?

    曹操迟疑了!

    如果是以前不管是谁问这个问题,他都能果断回答。

    扶!

    但现在他面对戏忠的提问居然迟疑了。

    戏忠看着曹操的迟疑了,顿时轻笑着说道:“主公不必回答,在下已经明白了!

    如今的天下是一杨、二袁和三刘,三方势力各据一方。

    已经隐隐有三分天下之势。

    三方势力的实力都差不多,但二袁素来不合。

    如果两人联手,中原的青、徐、兖、豫、扬、荆几州早晚必被二人所占。

    现在袁绍虽坐拥豫州这个天下最大的州郡。

    但豫州西、北有杨升,东有刘备,境内又无险可守。

    虽然现在看着兵强马壮,但却是外强中干。

    而袁术此人目光短浅,目无法纪,早晚必被他人所败。

    三刘虽然也都是汉室宗亲,但正如此三人联和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

    其余如公孙瓒、马腾、韩遂等人,一但天下形式有变。

    这几人必然会先出局...!”

    咳咳咳...!

    说到这里戏忠忍不住的捂嘴咳嗽了起来。

    这!?

    曹操一脸担忧的看向戏忠。

    戏忠咳嗽了几声,摆了摆手,说道:“主公无碍的!

    如今兖州四战之地,主公可以先名义上依附袁绍,然后我们可在暗中联合公孙瓒和刘备。

    一但天下形势有变,主公的机会就到了。”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志才!在我看来,如今天下虽然是诸侯割据。

    但杨升一个人就强过天下所有诸侯!”

    戏忠疑惑的问道:“主公何出此言?”

    曹操苦笑了一声,说道:“你看过河北发来的报纸没有?

    杨升一个免税三年,东郡差点就十室九空了。

    而且不仅我们兖州、豫州、青州都有人逃往河北。

    逼得袁绍和我们也不得不降低赋税来留住百姓!

    而且我看过杨升在河北推行的各种政令。

    兴修水利,统筹人口、土地,修建道路,学院等等等等。

    可见其志向不小。”

    戏忠点了点头,报纸他也看过上面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曹操继续说道:“根据我们打探得到的情报来看。

    杨升在数年前就晋阳建立了一个工匠坊,到现在里面有十几万工匠。

    如今杨升在洛阳又建了一个。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东西最后都会被售卖到我们手中。

    每天产出多少东西,估计都没人知道。

    纸张、暖壶、玻璃、美酒、香皂、白糖,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这些人在购买。

    相当于是我们一直在出资给杨升养兵马。”

    这?

    戏忠倒是没想过这些。

    可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就已经充斥在了他们的生活当中。

    纸张,不用多说了,现在简直是读书人的心头好,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如果现在让他们放弃纸张,选择用回之前竹简和绢布,估计没人会赞同。

    暖壶!

    很日常的生活用品,可以保持烧开水温度几天时间不降低多少。

    更别提其他美酒、香皂这些东西了。

    细思极恐啊!

    戏忠想到这里摇了摇头。

    确实是他们在帮杨升养兵马。

    曹操继续说道:“而且根据近人并州探子送出来的消息。

    杨升在并州培养了五十多万读书人。

    时间已经长达六七年之久!

    而且杨升今天的报纸上明确说了。

    他准备在幽州、冀州、洛阳等地继续新建学院,招天下有德之人前往任教。

    而且任教的人都按照官府衙署的俸禄进行发放。”

    这?

    戏忠惊的直接站了起来。

    说道:“杨升在并州推行全面教育,这点在下知道。

    但在下没想到杨升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如此高度!

    这怎么可能?

    并州可是边州,怎么会有这样的潜力?

    还有冀州和幽州有多少孩子,他有这么多教习吗?

    就按一百万人算,那也需要数万读书人才行...”

    哎!

    曹操看着戏忠这副表情,叹了口气。

    刚开始他也不敢相信,杨升居然能做到如此程度。

    说实话,他很佩服杨升。

    这里面付出多少钱粮都还是其次,有多少心血在里面他都不知道。

    别的不说,就说他在冀州和幽州准备开展教育,这需要修建多少座学院,需要投入多少钱粮。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

    嘶!

    戏忠好像想到了什么,倒吸了口凉气。

    有些恍惚的自言自语道:“难道说他在并州培养的那几十万学子如今已经可以出师了?

    不然他哪里来的那么多教习?...”

    曹操听见戏忠的话顿时也愣住了。

    他都只考虑了钱粮问题,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

    教习!

    杨升现在已经发展有如此底蕴了吗?

    现在才数十万读书人。

    几年后呢?

    就是几百万。

    几十年后,估计杨升治下再也没有目不识丁的人了吧!

    过了一会两人对视一眼。

    他们有些不敢想象下去了。

    戏忠声音有些沙哑的问道:“这才几年时间啊?

    如此长此以往,这天下....”

    哎!

    他长叹了口气,继续问道:“那不知主公有何对策?”

    曹操沉默了一会说道:“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现在的我们阻止不了这一切的发生。

    志才!你知道吗。

    我越了解杨升和他治下的地方和各种政令我越发感到迷茫。

    他治下所有地方都在兴修水利、劝课农桑、重视教育。

    军队方面就不必多说了。

    根据在洛阳的斥候探得的情报和杨升发现的报纸来看。

    杨升麾下所有的士卒全部披甲,还都是铁甲。

    人均装备长枪、环首刀、卷云刀、盾牌、弓弩这些武备中的两件以上。

    而且杨升这一次大动干戈,招募了常规大军就有一百多万。

    骑兵就有近四十万,还有吕布、张飞、张合这些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