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351章 搅动风云十二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351章 搅动风云十二

    咳咳咳...!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轻咳了几声。

    随后继续说道:“而且他还加大了各种产业的规模。

    甚至有些产出都是绝密。

    是不对外售卖的那种。

    各个工坊里面的工匠进出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每一个人都只负责自己的部分。

    互相不允许打听和私下交流。

    甚至一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很可能只是某个技术工艺当中的一部分。

    能自由进出的只有当地刺史和所谓的几个工部人员。

    杨升对这些工匠也十分的好和尊重。

    不仅给高工钱,每天还只上四个时辰的工。

    甚至提议出具律法来保障工匠的合法权益。

    所以但凡有人打探工业园区,或者接触这些工匠立马就会被举报、抓获。

    我们和其他诸侯也正因为如此,才损失了大量探子。”

    哎!

    刘表无奈的叹了口气。

    工匠这一职业自古以来好像都不怎么受重视。

    结果没想到居然能在杨升麾下起这么大的作用。

    在看他麾下的工匠,简直就和牛马一样。

    每天给他打造武器和战船都是从早上天黑干到晚上深夜。

    甚至还有人累死了。

    哎!

    他继续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这些工匠恨惨了自己。

    就算自己优待他们,他们也不会全心全意的为自己效力的。

    更别提改进或者发明新的工艺了。

    他再落下一子后说道:“算了!杨升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今天早上我接到了徐州刘备的来信,他准备约我一起进兵讨伐扬州的袁术!

    此事子柔你怎么看?”

    蒯良看着刘表刚刚落下的棋子,若有所思的说道:“主公应该答应刘备!

    之前在下就曾言,主公欲成大业就必须拿下扬州。”

    啪嗒,蒯良说着也落下了一子。

    刘表点了点头,问道:“可是如今刘备也一同出兵,我们如何能据扬州全境?”

    蒯良解释道:“刘备为主公同族,我想刘备应该已经在信中提出平分扬州的事了吧?”

    刘表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子柔!

    刘备来信他要丹阳、会稽和吴郡,其余的豫章、庐江等地归我。”

    蒯良点了点头。

    虽然丹阳郡是扬州重地,会稽和吴郡地盘也比较大,但这两地可是有着不少山越啊!

    而豫章、庐江靠近长沙等地,还没有多少山越和蛮族。

    特别是豫章,有着二十几城,近两百万人口,可是天下有数的大郡。

    虽然被他们占了一半,但重镇南昌和扼守长江上游的鄱阳湖都还在袁术手里。

    只要占据鄱阳湖,控制住湖口这个战略要地和南昌。

    整个长江上游就是他刘表说了算。

    而且下游无险可守。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他刘表朝江里面撒泡尿,他袁术知道了照样得喝进去。

    庐江又称淮南,也是一片鱼米之乡!

    最主要的是,有了淮南在手也就相当于半只脚就已经站在了中原大地上。

    豫州、徐州都在兵锋之下。

    而且在巢湖边上的合肥最适合作为征战中原的物资中转站。

    大军和物资都可以沿着濡须水一路北上到巢湖。

    然后经合肥就可能运往寿春。

    在寿春以北不远就是淮河,跨过淮河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

    (这也是为什么孙权不走徐州的广陵,而是死磕合肥的原因。方便运兵和运粮)

    随后两人继续下起了棋。

    益州。

    成都城的州牧府内。

    刘焉看着手中的绢布,十分的气愤。

    随即对着外面大喝道:“来人叫法真、严颜、张鲁、吴懿四人前来见我!”

    “诺!”

    很快四人就来到州牧府内。

    看着气冲冲的刘焉和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四人对视一眼,急忙拱手齐声道:“参见主公!”

    刘焉放下手中的绢布,对着四人说道:“来了!坐下吧!”

    “谢主公!”

    四人落座完毕,都对视了一眼。

    现在杨升在黄河两岸和曹操、袁绍百万大军对峙。

    难道刘焉要趁此机会进军长安,解救天子?

    之后在走高祖刘邦的道路,据益州和关中。

    然后三造大汉?

    可商议这么重要的大事,为什么只叫来了自己这四人呢?

    法真和张鲁虽然都是从事,但一般都是协助刘焉处理政务。

    吴懿和严颜虽然都是将军,但两人也就领一千多人。

    算是军中中层将领。

    四人完全不够格啊!

    益州的其他人呢?

    长史贾龙、从事董和、别驾张肃、将军庞义这些人呢?

    难道不是要讨论杨升陈兵黄河,然后出击长安的事。

    等了半天不见其他人来。

    四人对视一眼。

    职位稍稍高一些的法真起身问道:“主公唤我四人前来所为何事?”

    刘焉阴沉着脸没有回答,反问道:“你们觉得贾龙这个人怎么样?”

    这?

    四人都愣了一下。

    果然不是要说杨升和天子的事。

    但是!

    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一个主公向一个属下对另一个属下的看法?

    照常来说,这摆明是主公不信任另一个属下了。

    或者这个下属做了什么让他不满意的事情。

    法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今天只招了他们三个这种在益州“根基不深”的外乡人来议事了。

    可是?

    刘焉为什么要对贾龙下手呢?

    严颜见法真、张鲁、吴懿三人低着头,都不说话。

    于是拱手道:“主公!贾长史是益州氏族的领袖,前番和主公一起里应外合大破马相。

    随后又跟着主公安定地方。

    在下以为,贾长史能文能武,是个能臣...”

    旁边的吴懿三人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刘焉能剿灭马相和坐稳益州,以贾龙为首的益州氏族可是出了大力的。

    “哼!”

    刘焉有些听不下去了,重重的哼了一声。

    法真四人急忙起身行礼。

    不知道刘焉为什么会发怒。

    刘焉拿起前面的绢布丢到了四人面前。

    随后厉声说道:“看看吧!都看看这就是你口中的能臣!

    犍为太守任岐勾结董卓准备在蜀中起事,还要献上老夫的人头。

    虽然上面没有说什么,但别以为老夫不知道。

    贾龙就是他们安插在成都的内应!”

    这?

    法真上前两步拿起绢布看了起来。

    嘶!

    他愣了一下。

    要知道任岐这个犍为太守就是贾龙举荐给他的。

    难怪刘焉会这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