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过去的五十年 > 第159章 卖蚕茧

过去的五十年 第159章 卖蚕茧

    但农村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

    只要能挣钱,他们不怕辛苦,而且是不计劳动成本。

    他们在计算挣了多少钱时,通常是只除成本,不会计算自己的劳动的。

    周兴国家,摘桑叶,喂蚕的主要工作落在了龙秀英和郭小英身上。

    周兴国住校后,回来的时间已经很少,只有周未回来一趟,换换衣服,要点钱,拿点大米又会回学校。

    已经帮不上家里什么忙。

    周小容有时中午回来就要去摘桑叶。

    幼蚕时,要摘上面最嫩的桑叶。

    还不能有水,因为有水蚕吃了容易生病。

    所以通常不会在早上去摘桑叶,上面会有露水。

    随着蚕的长大,吃的会越来越多,这时就不会分什么老叶嫩叶,统统一起摘。

    蚕床要每天更换。

    蚕床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蚕沙和蚕吃剩的桑叶脉茎。

    蚕沙就是蚕拉的粪便。

    这东西还可以用来喂猪。

    当然听说晒干后也可以做药或枕头,但没见人利用过它。

    这个周末周兴国回家,见到草笼子上已经布满了茧子。

    龙秀英对三个孩子道:“今天把蚕茧摘了去卖,卖的了钱我会给小容买条新裙子,挣这钱的主要功劳是她,你们两个没有意见吧”。

    周兴国啥也没有干,当然没有意见。

    周云龙当然也没有意见,他只希望有更多时间玩,穿什么衣服根本不重要。

    “能不能给我买一盒夹心饼干,我也摘了桑叶的”,不过周云龙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你摘那点桑叶还不够你自己吃”。

    “我什么时候吃桑叶了,我又不是蚕,我吃的是桑泡”。

    “好,给你买,还不知道能买多少钱呢”。

    第二天他们去卖蚕茧时,发现外面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

    有的用背篓背着,有的用箩兜挑着。

    虽然他们村养蚕的人不多,可是其他村已经很多人在养了,因为去年养蚕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

    两人开始从最后面排队。

    队伍前进的很慢。

    一是收茧确实比较麻烦,要称重,分等级,然后是开票,结账等。

    二是时不时有人插队,虽然有人在维护秩序,可是这些人对那些插队的是视而不见,总有许多特殊的人需要照顾。

    正在排队的周兴国见张勇突然从旁边经过,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军师,是你啊,我在帮我叔叔他们维护秩序,你来干什么”?

    “帮家里卖茧子”。

    张勇看了看周兴国旁边的两背篓蚕茧道:“跟我来”。

    两人端着背篓跟着他从另一道门直接进入了茧站内。

    里面的蚕茧堆的像是一座一座小山。

    张勇过去对一个人道:“帮我把我兄弟的先称了,给一个最高等级”。

    等他们称完后,开了票,他对周兴国道:“去那边结账”。

    结账的人并不多,他没有再跟过来。

    他们一共卖了三百多钱。

    龙秀英拿着钱十分高兴,这显然比她预计的要多。

    立即道:“我还要去订半张秋蚕”。

    养蚕分为春蚕,夏蚕,秋蚕。

    但很少人能真的养上三季,一是太忙,二是桑叶也长不了这么快。

    所以一般最多养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