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港片:洪兴最怂,只能送大嫂回家 > 第419章 决定收购

港片:洪兴最怂,只能送大嫂回家 第419章 决定收购

    只有唐俊身边的少数亲信或许能理解他的意图。

    “老大,您这是打算暂时离开香江?”老朱一脸疑惑地问。

    唐俊点点头:“我的企业大多属于传统制造行业,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

    我计划去美利坚看看,希望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

    他打算带上几位泰坦集团的技术专家和老金组建一个考察团,赴美开展投资考察。

    老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您是想让那些地下势力有所收敛?”

    唐俊点头:“确实有这样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我对人贩子深恶痛绝!老萨又不在香江,我怕你一个人难以应对复杂的局面。”

    尽管老朱勇猛,但在智谋上稍显不足。

    维持香江社团秩序尚可,但面对国际犯罪组织则显得力有未逮。

    老朱也深知这一点,默默表示赞同。

    他对唐俊的忠诚毋庸置疑,只须全力完成交代的任务即可。

    数日后,唐俊处理完香江事务,将社团事务交给老朱,企业事务交给韦理,随后安心启程前往美利坚。

    首站便是纽约,花旗财团的总部所在地。

    刚下飞机,花旗银行便派员前来迎接。

    唐俊近期向花旗偿还贷款,展现良好信誉,加之其投资者身份,受到极高礼遇。

    然而甫一落地,唐俊便忍不住抱怨起来:“纽约的空气真是糟糕透顶!”

    (全文约300字)

    老金在一旁摇头道:“这些洋人能忍到现在也算奇迹了!”

    负责接待唐俊的花旗银行代表曹伟才也是位华裔,还能听懂粤语。

    听到唐俊的抱怨,曹伟才笑着说:“没办法的事,几千公里外美国西海岸的大火让东海岸的城市都被烟雾覆盖。”

    对方不仅没生气,还和唐俊一起吐槽起纽约的空气。

    唐俊很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笑着问:“阿才,叫我阿俊可以吗?”

    曹伟才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我对那些公司的状况了解下。”唐俊笑着问。

    曹伟才苦着脸说:“那些洋人挑三拣四的,看来您得亲自去一趟,否则他们啥都不谈。”

    “真烦人,快破产了还摆谱!”唐俊松了松领带,显得不耐烦。

    唐俊很清楚洋人的毛病,无非是种族歧视,不然快破产的公司见到金主还不巴结得像亲人一样?

    身为华裔的曹伟才这些年也遭遇了不少不公。

    即便在花旗银行工作,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他小声对唐俊说:“唐先生,对付这些洋人不用客气,有意见就直说,他们都是贱骨头。”

    唐俊听完更欣赏这个年轻人了。

    笑着回应:“放心,在香港我也没少跟洋人打交道,不管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

    因为是花旗银行的重要客人,银行早早为唐俊预订了顶级酒店——纽约四季酒店的顶层套房,窗外便是哈德逊河的美景。

    站得高看得远,唐俊几乎把纽约最繁华的地方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花旗银行的服务不错,至少在住宿上唐俊非常满意。

    曹伟才笑容满面地说:“您满意就好。

    若需要其他特别服务,我也能为您安排!”

    “**?你竟管这种事?”唐俊有些意外地盯着曹伟才。

    曹伟才无奈一笑:“还能怎么办呢!”

    尽管曹伟才没多说,但他显然在美利坚过得并不愉快。

    唐俊手下掌管公司业务的只有韦理的团队。

    可惜韦理既要管理龙腾基金,又要兼顾中华电力的事务。

    若再让他接手新兴产业,怕是力不从心。

    于是唐俊相中了曹伟才这个年轻人。

    然而唐俊并未立刻开口,毕竟自己此行的任务还未完成。

    贸然邀请或许会被拒绝,毕竟相比花旗银行的职位,一张未知的“大饼”显然不具吸引力。

    婉拒曹伟才后,唐俊便打算休息。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连铁人也撑不住了。

    次日下午,唐俊才从睡梦中苏醒。

    叫酒店送来午餐简单整理一番,随后让曹伟才领路去首个目的地。

    这是一家小型电子公司,主营磁带机业务。

    由于经营不善,加之87年股灾影响,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

    老板不仅是磁带机公司的经营者,还是华尔街一家风险对冲基金的负责人。

    因此唐俊会在华尔街见到他。

    来到华尔街,唐俊发现被誉为“世界金融心脏”的地方异常冷清。

    路上行人鲜有笑容。

    曹伟才苦笑着说:“唐先生,别说华尔街了,任何涉及金融的地方此刻都提不起精神!金门大桥那边天天像在赶集!”

    “我的积蓄投入后被套牢,只能认亏止损。”

    唐俊拍拍曹伟才肩安慰道:“凭你的能力,很快就能东山再起。”

    “借您吉言!”曹伟才摇摇头说。

    来到对冲基金大楼时,唐俊发现这里的所有前台都已撤离。

    一直走到对方的办公室,看到一位头发凌乱的外国中年男子。

    他似乎长期待在这里,浑身散发着难以形容的气息。

    即使有人进来,他仍专注盯着电脑屏幕,毫无察觉。

    直到曹伟才连续咳嗽几声,才引起他的注意。

    “你们是谁?”男人疑惑地看着曹伟才和唐俊等人。

    曹伟才无奈回应:“肖恩先生,几天前我们就约好了。”

    “哦,想起来了,你们是打算收购我手里的磁带机公司的吧?”肖恩点点头明白过来,“请随意坐下,我的助理也走了,连泡咖啡的人都没了,抱歉!”

    肖恩态度还算友善,但交谈时显得心神不定。

    显然,他的注意力全在股市上。

    唐俊笑着说:“没关系,我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喝茶的。”

    “明白了,你打算出多少钱买下我的磁带机公司?”肖恩开门见山道,“如果价格合适,我可以整体转让给你!”

    这家磁带机公司是肖恩父亲那一代留下的,但他本人并不热衷于此,管理交由职业经理人负责。

    因此,出售这家公司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心理负担。

    通常这种成熟的技术企业收购都需要溢价。

    但看来,唐俊的担心是多余的。

    唐俊按正常市场价全面收购了肖恩的公司,包括设备和技术,并承诺重新雇佣原员工。

    这类小型磁带机公司在美利坚不少。

    唐俊相中这家公司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总监,一名叫李兆的男子。

    这位毕业于麻省理工的理工男,热衷于创新发明。

    他的发明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加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求职对他而言格外艰难。

    最终,他投身于一家磁带机公司。

    在唐俊眼中,这家公司唯一的亮点便是李兆。

    因此,唐俊决定将其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