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第616章 我给政哥当外挂16
长歌看着蒙犽出去,什么也没说,这样的事情政哥会处理好,她也就不多话了,把自己当成个系统,该提醒的时候提醒,该闭嘴的时候,就得闭嘴。
这时嬴政说道:“长歌,去百越的人,我已经选好,就选赵佗吧,让他带人跟着你的人走。”
长歌看着他,点了一下头,“好,那我今晚便让楚家父子出发。”
“我亲手写一手谕,让他们带着,到了交给赵佗便是,你不问问我为何依旧选他吗?”嬴政问道。
“不问,政哥有政哥的理由,这些内政之事,你自己决定就好。”长歌说道。
关于赵佗最后独立建国的历史,嬴政读过,他觉得,那时秦已经亡了,赵佗立不立国,并不能说明什么,正好长歌也是这么觉得的,况且,只要政哥活着,大秦还在,就算借赵佗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当土皇帝。
而且,对于百越的治理,赵佗确实有才能,如今这情况,他去最合适。
嬴政听完,笑着撸了撸她的龙鳞,这小家伙真是特别,倘若她是个人的话,就这样的才能,哪怕是为帝都够格,绝不会比自己差,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赵佗此时正在广西屯兵,此人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都做的很好,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然也当不了南越王,跟大汉对峙那么多年。
嬴政在处理泗水政务的时候,长歌便飞出去玩了,其实她就是想去看看刘邦。
对这位汉高祖,她也非常的好奇,堪称天选之子的存在,作为唯二从布衣到帝王的开国皇帝,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找刘邦很容易,只要感应一下气运就行了,毕竟是开国皇帝,那气运不说冲天吧,但也差不多。
此时他正在一个小酒肆里,跟那帮朋友一起吃喝,沛县离郡治有一百多里路,他们还没来的及回沛县。
“季,你真的见到陛下真容了?”樊哙一边吃着狗肉,一边问道。
“那是,不信你问萧兄,我们一起去迎接的陛下,那可真威风啊,大丈夫当如是!”刘邦感叹着,吃了一块狗肉,还不忘吹牛。
他能看到什么?最多也就看到了政哥的衣角和鞋子,站的那么远,又不敢抬头,真容?做梦呢?
长歌在房顶上,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听着他们“把酒言欢”,其实就是喝多了吹牛逼而已。
难怪,现代人总说,56个民族喝了酒,55个都能载歌载舞,只有汉族就会拍巴掌吹牛逼,原来根子在这啊!
人来的还挺全乎,汉初的公侯们这里就有不少,只是如今他们还是市井之徒。
可不是全乎吗?为了迎接嬴政,他们可是都来了郡治,只是百姓距离很远,又不敢抬头,压根没见到嬴政本人,最多也就看到个背影或者衣角。
萧何如今还是沛县主吏掾,樊哙现下还是个屠狗辈,曹参是狱卒,夏侯婴是车夫,周勃是吹鼓手,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们会位列公卿呢?
萧何听着几人吹嘘,一直在默默的喝酒吃肉,并不插话,他心里也是矛盾的很。
自己该何去何从?之前因为秦律严苛,百姓苦不堪言,造反那是迟早的事,始皇活着还好,若是始皇驾崩,二世怕是压不住,到时依旧是狼烟遍地,烽烟四起。
为这样的朝廷效力,他不愿意,万一真到那一天,自己在咸阳怕是性命不保,所以才一直待在沛县,做个小吏。
可如今,看到陛下更改政令,关心黔首,治理民生,又有神龙相助,他反而有些动摇,可机会已经失去,就是想去也得重新谋划,又谈何容易。
以萧何的才能,早就该升官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升官而已,既然你自己都不愿意,谁还会举荐你?
“萧兄,怎的如此沉默?也是被陛下的威严镇住了吗?”
刘邦的话打断了萧何的思绪。
“季,某只是在想一些事情。”萧何淡淡的说道。
“唉,萧兄啊,你说说你,当初大人举荐你去咸阳做官,你为何不愿呢?倘若你去了咸阳,兄弟们也能沾些光,跟着去咸阳不是?”
刘邦对萧何这淡泊名利的性子,有些恨铁不成钢,他们之中最有希望坐到高位的,只有萧何,他有才,又有人举荐,可他偏偏就喜欢待在沛县,这沛县哪有咸阳好啊!
萧何苦笑着摇摇头,对刘邦这无赖的性子早就习以为常,轻声的开口道:
“咸阳贵族遍地,我这般没有根基之人去了,也只是一个小吏,哪有待在沛县舒服?还有你们这帮朋友相伴,岂不美哉?”
刘邦摇摇头,劝道:“萧兄此言差矣,虽说同为小吏,可天子脚下的小吏,和沛县的小吏,能同日而语乎?
倘若陛下发现你的才能,便可一步登天,而这沛县天高皇帝远的,你就是再有才,那也只是个小吏,没有那登天的梯啊!”
萧何又何尝不懂,这不是失去机会了吗,只能反驳道:“陛下日理万机,焉能注意到我等小吏,季不必再劝,如今机遇已失,就安安心心做个沛县主吏掾也挺好。”
众人看着固执的萧何,有些想扒开他的脑子看看,到底想些什么?他们是想去没机会,这货是有机会不去,真真是气死人呐。
“萧何,你是觉得大秦没有未来,所以才不愿意去的吧?”
长歌话音刚落,就飞到了桌子上,看着眼前的萧何,如果有可能,她还是希望能劝他去咸阳做官,这货是真有才。
刘邦起兵造反,后勤粮草都是萧何在调度,作为丞相他是非常合格的,而且他精通律法,大汉的《九章律》就是他带人编写的。
只可惜,下场同样不怎么样,晚年被刘邦猜忌,不得不靠自污来证明自己。
跟着政哥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不会猜忌,心胸可比老刘家的人大多了。
所以说,老刘家的人是真的适合当皇帝,脑子那叫一个清醒,而且个个如此,也难怪大汉会那般强大。
“神龙大人!”众人惊的起身,赶紧行礼。
“起!萧何你还没回答我的话。”长歌叫起后,依旧看着萧何。
萧何苦笑,说道:“何并无此等想法。”他不敢说,说了就是死。
“萧何,陛下已经决定修改秦律,李斯等人已经在编写新的秦律,你可愿意去跟着李斯,为大秦的新律法出一份力?”长歌又问。
萧何抬起头看着长歌,眼中是希望之光,他相信神龙不会骗自己,而且自己也不配让神龙大人费这心思。
倘若秦律能改,不再那般严苛,陛下又关心民生,那大秦便不会亡,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这时嬴政说道:“长歌,去百越的人,我已经选好,就选赵佗吧,让他带人跟着你的人走。”
长歌看着他,点了一下头,“好,那我今晚便让楚家父子出发。”
“我亲手写一手谕,让他们带着,到了交给赵佗便是,你不问问我为何依旧选他吗?”嬴政问道。
“不问,政哥有政哥的理由,这些内政之事,你自己决定就好。”长歌说道。
关于赵佗最后独立建国的历史,嬴政读过,他觉得,那时秦已经亡了,赵佗立不立国,并不能说明什么,正好长歌也是这么觉得的,况且,只要政哥活着,大秦还在,就算借赵佗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当土皇帝。
而且,对于百越的治理,赵佗确实有才能,如今这情况,他去最合适。
嬴政听完,笑着撸了撸她的龙鳞,这小家伙真是特别,倘若她是个人的话,就这样的才能,哪怕是为帝都够格,绝不会比自己差,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赵佗此时正在广西屯兵,此人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都做的很好,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然也当不了南越王,跟大汉对峙那么多年。
嬴政在处理泗水政务的时候,长歌便飞出去玩了,其实她就是想去看看刘邦。
对这位汉高祖,她也非常的好奇,堪称天选之子的存在,作为唯二从布衣到帝王的开国皇帝,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找刘邦很容易,只要感应一下气运就行了,毕竟是开国皇帝,那气运不说冲天吧,但也差不多。
此时他正在一个小酒肆里,跟那帮朋友一起吃喝,沛县离郡治有一百多里路,他们还没来的及回沛县。
“季,你真的见到陛下真容了?”樊哙一边吃着狗肉,一边问道。
“那是,不信你问萧兄,我们一起去迎接的陛下,那可真威风啊,大丈夫当如是!”刘邦感叹着,吃了一块狗肉,还不忘吹牛。
他能看到什么?最多也就看到了政哥的衣角和鞋子,站的那么远,又不敢抬头,真容?做梦呢?
长歌在房顶上,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听着他们“把酒言欢”,其实就是喝多了吹牛逼而已。
难怪,现代人总说,56个民族喝了酒,55个都能载歌载舞,只有汉族就会拍巴掌吹牛逼,原来根子在这啊!
人来的还挺全乎,汉初的公侯们这里就有不少,只是如今他们还是市井之徒。
可不是全乎吗?为了迎接嬴政,他们可是都来了郡治,只是百姓距离很远,又不敢抬头,压根没见到嬴政本人,最多也就看到个背影或者衣角。
萧何如今还是沛县主吏掾,樊哙现下还是个屠狗辈,曹参是狱卒,夏侯婴是车夫,周勃是吹鼓手,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们会位列公卿呢?
萧何听着几人吹嘘,一直在默默的喝酒吃肉,并不插话,他心里也是矛盾的很。
自己该何去何从?之前因为秦律严苛,百姓苦不堪言,造反那是迟早的事,始皇活着还好,若是始皇驾崩,二世怕是压不住,到时依旧是狼烟遍地,烽烟四起。
为这样的朝廷效力,他不愿意,万一真到那一天,自己在咸阳怕是性命不保,所以才一直待在沛县,做个小吏。
可如今,看到陛下更改政令,关心黔首,治理民生,又有神龙相助,他反而有些动摇,可机会已经失去,就是想去也得重新谋划,又谈何容易。
以萧何的才能,早就该升官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升官而已,既然你自己都不愿意,谁还会举荐你?
“萧兄,怎的如此沉默?也是被陛下的威严镇住了吗?”
刘邦的话打断了萧何的思绪。
“季,某只是在想一些事情。”萧何淡淡的说道。
“唉,萧兄啊,你说说你,当初大人举荐你去咸阳做官,你为何不愿呢?倘若你去了咸阳,兄弟们也能沾些光,跟着去咸阳不是?”
刘邦对萧何这淡泊名利的性子,有些恨铁不成钢,他们之中最有希望坐到高位的,只有萧何,他有才,又有人举荐,可他偏偏就喜欢待在沛县,这沛县哪有咸阳好啊!
萧何苦笑着摇摇头,对刘邦这无赖的性子早就习以为常,轻声的开口道:
“咸阳贵族遍地,我这般没有根基之人去了,也只是一个小吏,哪有待在沛县舒服?还有你们这帮朋友相伴,岂不美哉?”
刘邦摇摇头,劝道:“萧兄此言差矣,虽说同为小吏,可天子脚下的小吏,和沛县的小吏,能同日而语乎?
倘若陛下发现你的才能,便可一步登天,而这沛县天高皇帝远的,你就是再有才,那也只是个小吏,没有那登天的梯啊!”
萧何又何尝不懂,这不是失去机会了吗,只能反驳道:“陛下日理万机,焉能注意到我等小吏,季不必再劝,如今机遇已失,就安安心心做个沛县主吏掾也挺好。”
众人看着固执的萧何,有些想扒开他的脑子看看,到底想些什么?他们是想去没机会,这货是有机会不去,真真是气死人呐。
“萧何,你是觉得大秦没有未来,所以才不愿意去的吧?”
长歌话音刚落,就飞到了桌子上,看着眼前的萧何,如果有可能,她还是希望能劝他去咸阳做官,这货是真有才。
刘邦起兵造反,后勤粮草都是萧何在调度,作为丞相他是非常合格的,而且他精通律法,大汉的《九章律》就是他带人编写的。
只可惜,下场同样不怎么样,晚年被刘邦猜忌,不得不靠自污来证明自己。
跟着政哥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不会猜忌,心胸可比老刘家的人大多了。
所以说,老刘家的人是真的适合当皇帝,脑子那叫一个清醒,而且个个如此,也难怪大汉会那般强大。
“神龙大人!”众人惊的起身,赶紧行礼。
“起!萧何你还没回答我的话。”长歌叫起后,依旧看着萧何。
萧何苦笑,说道:“何并无此等想法。”他不敢说,说了就是死。
“萧何,陛下已经决定修改秦律,李斯等人已经在编写新的秦律,你可愿意去跟着李斯,为大秦的新律法出一份力?”长歌又问。
萧何抬起头看着长歌,眼中是希望之光,他相信神龙不会骗自己,而且自己也不配让神龙大人费这心思。
倘若秦律能改,不再那般严苛,陛下又关心民生,那大秦便不会亡,太平盛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