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 第621章 我给政哥当外挂21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第621章 我给政哥当外挂21

    自从到了会稽郡,嬴政因大丰收心情很好,官员们也轻松许多。

    会稽郡水系发达,一直都是大秦的粮仓,嬴政除了考察政务,还要考察河道,依旧是每天忙忙碌碌的。

    因着这里是项家的大本营,长歌可不放心,项家虽然不如张良那个疯子,但也差不多,时刻想着反秦复国。

    每次政哥出去巡视河道、农田,长歌都会跟着。

    这一日在巡视太湖的时候,长歌在人群中见到了项羽,此时他还是一个15岁的少年。

    “政哥,项羽在人群里。”长歌给嬴政传音。

    嬴政微微点头,面色如常。

    项羽看着嬴政,眼里的仇恨都要化为实质了。

    唉,年轻人,你暴露了!

    果然有点没脑子,不一会儿,旁边的一个中年人,生拉硬拽的把他拉走了。

    晚上回到署衙,长歌问嬴政:“政哥,项家你是怎么打算的?他们可不是张良,个个都有武力,项羽更是纵观古今的武力值顶级,我不建议你冒险。”

    嬴政闻言笑了,说道:“放心,一切皆在掌控中,项家不是张家,他们是武将贵族,家族势力庞大,想要连根拔起,必须做好周密的计划,很快了。”

    长歌点头,只要有计划就好,反正项家不是被政哥灭,也是被刘邦灭,早点晚点,没什么区别。

    不过她还是提醒嬴政:“项伯还在咸阳,别让他跑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嬴政闻言颔首,当晚游隼便飞回咸阳一只。

    三天后的深夜,大秦铁骑包围了项家,除了还在咸阳的项伯,无一人漏网。

    长歌对嬴政的铁血手腕非常赞赏,以身为饵,引项家所有人回来,这魄力,就问还有谁!

    会稽郡的大牢里,人满为患,项氏家族几百口,再加上幕僚、客卿,亲朋故旧,总共两千多人,都在这里聚集了。

    “季父,我们怎么会被抓?难不成那暴君都知道了?”项羽不服气的小声嘀咕着。

    他想杀出去,被项梁死死的拉住,倘若顺从,没准还能留下年幼的孩子,如果杀官兵,则等同造反,九族就可以一起排队领孟婆汤了。

    “不可冲动,陛下没有证据证明我们造反,没准还能被判流放,倘若意气用事,我们都得死。

    还有你这称呼也得改,要称陛下,还是说,你想让整个项氏家族给你陪葬?”项梁小声的训斥着项羽。

    “可我咽不下这口气。”项羽说道,对于从小扶养他长大的项梁,他是怕的,也很尊敬。

    “那也得咽,倘若陛下愿意,我都想直接归顺,如今的大秦,在神龙的辅佐下,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造反就是自寻死路。

    而我项家个个都是将才,陛下不会满足如今的疆域,必会再南征百越,北伐匈奴,这就是项家的机会。

    羽,你太年轻,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义气之争,只会连累更多的人,陪你去死。”项梁小声的教导着项羽。

    投诚这事,他是真的想过,只是还没来得及跟族老们商量,就被抓了,作为项家的家主,他考虑的是整个项家。

    在灭族和投诚之间,他肯定选投诚,毕竟,只有人活着,家族才能繁荣。

    再说,他们只是楚国贵族,又不是王族,复国这事,说白了,就是不甘心而已,想要自己说了算,可如今形势比人强,该低头就得低头。

    项梁在牢里跟几位族老商议投诚的事,族老们也有子孙后代,都表示同意,没人想看着自己灭族,至于不同意的项羽,那不重要。

    而署衙内的嬴政,也在跟李斯等人讨论项家的处置问题。

    李斯是法家人,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既然都想造反了,就只有一条路——死,灭族!

    冯去疾虽然也是法家,但和李斯的激进派不同,他是保守派,虽然在历史上也没有好下场,但却是少有的正直之臣,他的思想有些后世的外儒内法,就是给法家套了一层儒家的外皮。

    他认为,如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项家造反,倘若灭族,必会引起六国贵族的恐慌,还会激化矛盾,倒不如徐徐图之,流放,苦力,奴隶都行,灭族有些过了。

    众人争论不断,被嬴政“啪”的一声,拍桌子音打断,立刻就安静了。

    “长歌,你觉得呢?”嬴政问道。

    长歌抬了抬小脑袋,说道:“无所谓,你要是想留着,我有办法让他们绝对臣服,去给你开疆扩土,你要是不想留着,那就都杀了。

    天下那么大,多他们项家一个不多,少他们项家一个也无所谓,有什么可烦恼的?”

    嬴政笑了,说道:“李斯,你和冯去疾去审理项家的案子,他们若迷途知返,抄没家产,充入前峰营,倘若执迷不悟,那便灭族!一个不留!”

    前峰营顾名思义就是炮灰,在古代,这里的士兵一般都是刑徒,发挥他们最后的作用。

    “唯!”李斯和冯去疾应声退下,其他的官员也一起离开。

    萧何回到自己的住处时,遇到了张良。

    “见过萧大人。”张良行礼。

    “张郎君请起。”对于张良,萧何是欣赏的,有才华,长的好,唯独这性子太固执。

    “能否耽搁萧大人一些时间,良想问问关于项家的处置结果。”项家是张良最后的希望,不是说他想投靠项家,就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们有共同的志向,不希望项家覆灭。

    萧何知道张良心中所想,对于陛下能留下张良,他佩服陛下心胸的同时,也觉得太过冒险。

    但不得不说,嬴政的做法让萧何心中的天平更加倾斜,对自己的敌人都能容下的帝王,更不会猜忌功臣,更不怕你功高震主,这样的帝王才值得效忠。

    自古多少能臣良将,并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人心猜忌,像白起、李牧等人,他们的才能都不低,却没有王翦、蒙武等人的命好,遇到一个心胸宽广的君主,得以善终。

    “陛下派李廷尉和冯御史共同审理此案,项家的结局如何,全在他们自己的一念之间。”萧何说完便点点头,侧身离开了。

    张良自从被嬴政留下,并没有整天关着他,但也没有白养他,让他每天跟着李斯一起整理秦律,做个书记员,帮忙记录一些东西,无关紧要的却也相对自由。

    想打听什么事,只要不涉及机密,都能打听到,真要是机密,除了李斯和冯去疾,别人也不可能知道。

    嬴政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大秦不是韩国,大秦势不可挡,一点点击碎他的心墙,把他所谓的傲气击溃,再也支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