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第418章 七零知青之不做渣男15
宋母看闺女要哭,赶紧安慰着,宋队长看着长歌,说道:“姑爷,我知道你是个能耐人,有本事,有文化,我们就是乡下人,也帮不上你,兰子从小没离开过屯子,你多照顾她。
要是她做错了事,要打要罚都行,但是,别嫌弃她,她是个死心眼儿,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们把兰子交给你,也是希望她能跟着你过上好日子。”
宋队长的一番话说的长歌心里有些难受,可怜天下父母心,闺女嫁出去了,以后再回来,那就是客人了,不放心是肯定的。
“爹,我知道,我会好好待她,更不会嫌弃她,我们那边也没有打媳妇的传统,这个您就放心吧,兰子很好,是个好媳妇。
等放假了,我会带她回一趟沪市,让我家人也见见她,有时间也会回来看你们,我把地址给你们留下,你们也可以去市里看我们,在那边住上几天。”
长歌跟宋队长说道。
宋墨兰哭了一鼻子,还不忘嘱咐宋母,多去照看她种的菜,好好照顾山脚下的小院,还真是个会过日子的媳妇。
在宋家没待多久就离开了,今天还要赶路去市里,宋家人也没多留,就让小夫妻走了。
这次去市里是宋三哥陪着的,带的东西虽说不多,可也不少,有几个大包,宋家人给带了不少山珍干菜,同时也是去市里看看他们的新家,这样家里也能放心些。
宋学军一脸的不高兴,还哭了一鼻子,他那么努力的撮合姑姑和姑父,不就是为了能吃口好吃的吗,结果撮合成了,姑姑和姑父都走了,他这不是白撮合了?
长歌还真想带着这臭小子去市里,有他在,宋墨兰白天也有个伴,可宋家人都不同意,外嫁女带着侄子算怎么回事,又不是没爹没妈的孩子,说出去让人笑话。
“那个弹弓送你了,等你姑姑熟悉了市里的环境,让她回来接你,去那边住几天,下半年你就要上学了,要记得好好学习,要是能考一百分,我也回来接你,怎么样?”
长歌安慰着臭小子宋学军,看着他露出笑容,自己也跟着笑了。
“姑父,那咱们可说好了,一定记得回来接我。”宋学军大眼睛亮亮的,满是信任。
“一定记得,忘不了。”长歌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说道。
“妹夫,你别听他瞎说,还去市里玩儿,咋不上天呢,屯子里装不下他了咋的。”宋大哥赶着牛车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
对于亲爹的反驳,宋学军就当没听见,他相信姑父肯定会说话算话的,姑父可是把弹弓都送他了,对他最好了。
“大哥,等过段日子不忙了,让墨兰回来接他,马上就要上学了,还能玩几天啊,上了学可就没时间玩了。”
长歌帮忙说着情,这小子命好,能赶上恢复高考,没准能考上大学呢。
牛车慢慢的走出了屯子,他们要去县城坐车去市里,牛车也要走三个小时呢,宋家人看着远去的牛车,宋母抹了抹眼泪,有担心,也有欣慰。
“行了,哭啥,闺女是去享福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谁有她命好啊。”宋队长劝着老妻,可说出来的话,明显不中听。
“我乐意,我担心我闺女还不行了吗,我也想享福,你能让我也享福吗?”宋母一转身回家了,还要上工呢,可不能再耽搁时间了。
宋队长:这咋还冲着我来了,我是好心啊,这娘们儿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大了,唉,咱是男人,不跟女人计较。
宋队长也跟着回家了,他也要上工的,今天都耽搁不少时间了。
宋家的三个儿媳妇满脸的羡慕,她们也想去城里生活啊,不用下地干活,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可惜,没那个命啊!
得了,上工去吧。
长歌带着宋墨兰宋墨岭折腾了一天,才到市里,这个时代的交通是真的没眼看啊。
这要是带着宋墨兰回沪市,在路上就得折腾一个星期,还要转几趟车,直达的车根本没有。
不过他也知道,今年是回不去了,他那个气运之子的儿子,就是明年三月份出生的,用不了多久,就能生根发芽了,还是等孩子大一些再回去吧。
长歌在市里的宿舍也是一个小院,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不同的是,这边有电,还有暖气,只不过不是集体供暖,自己家里烧的那种土暖气。
就这也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也只有工厂的宿舍有这条件了,普通住户就只能升个炉子取暖,这里的冬天是真的能冻死人的。
第一次看到电灯的宋墨兰,满脸的新奇,拉一下灯绳就亮了,再一拉就灭了,宋墨岭虽说知道电灯,可也没实践过,兄妹俩玩的不亦乐乎。
长歌想说:再玩下去,灯泡就烧坏了。
宋墨岭在城里待了三天,就火急火燎的回屯子了,知道了妹妹在这边会过的很好,他也就放心了,小院虽然没有屯子里的大,但也能种些菜,两个人吃足够了。
东北农村的院子都很大,一亩地的院子都算是小的,像宋家这种兄弟多的,都是每人一处院子,两亩多地一处,连成一片,既可以分成几个小院子,也能连成一个大院子,房前屋后种点菜,都够一年吃的。
老百姓常说的“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的就是院子。
所以宋墨岭看到长歌这小院子,就有些嫌弃,可也知道这不是农村,院子小也正常,帮着宋墨兰把院子翻了,又种上菜,这才回村。
长歌也给他带了很多东西回去,像瑕疵布,豆油,白糖红糖这些,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装了一个大麻袋,给他买了票,送上车。
沪市容家。
容爸容锦今天接到了二儿子寄来的包裹,挺高兴的,这孩子从小就有些小聪明,一向自私,让他下乡也实在是气狠了,可这到了乡下后,反而变好了,果然,还是要接受再教育才行。
容锦取了包裹后,就骑车回家了,路上遇到认识的人,还热情的打着招呼,跟人家说包裹是二儿子寄来的,这孩子在农村懂事多了。
容妈看着容爸回来,还带着包裹,吃惊的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容锦笑着把包裹递给她:“阿宴寄回来的。”
“嗷呦,阿宴懂事多了嘛。”容妈高兴的拆开了包裹,里面有一只风干兔子和鸡,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有一根人参,还有一封信。
容妈把信递给了容爸,看着肉食,心里美滋滋的,收进了厨房,说道:“今晚咱们做半只鸡吃吃,阿宴有心了。”
容爸看着信,心里有感动,有欣慰,这孩子真的懂事了,还知道让家里给小儿子找工作,跟在家里时不一样了。
要是她做错了事,要打要罚都行,但是,别嫌弃她,她是个死心眼儿,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们把兰子交给你,也是希望她能跟着你过上好日子。”
宋队长的一番话说的长歌心里有些难受,可怜天下父母心,闺女嫁出去了,以后再回来,那就是客人了,不放心是肯定的。
“爹,我知道,我会好好待她,更不会嫌弃她,我们那边也没有打媳妇的传统,这个您就放心吧,兰子很好,是个好媳妇。
等放假了,我会带她回一趟沪市,让我家人也见见她,有时间也会回来看你们,我把地址给你们留下,你们也可以去市里看我们,在那边住上几天。”
长歌跟宋队长说道。
宋墨兰哭了一鼻子,还不忘嘱咐宋母,多去照看她种的菜,好好照顾山脚下的小院,还真是个会过日子的媳妇。
在宋家没待多久就离开了,今天还要赶路去市里,宋家人也没多留,就让小夫妻走了。
这次去市里是宋三哥陪着的,带的东西虽说不多,可也不少,有几个大包,宋家人给带了不少山珍干菜,同时也是去市里看看他们的新家,这样家里也能放心些。
宋学军一脸的不高兴,还哭了一鼻子,他那么努力的撮合姑姑和姑父,不就是为了能吃口好吃的吗,结果撮合成了,姑姑和姑父都走了,他这不是白撮合了?
长歌还真想带着这臭小子去市里,有他在,宋墨兰白天也有个伴,可宋家人都不同意,外嫁女带着侄子算怎么回事,又不是没爹没妈的孩子,说出去让人笑话。
“那个弹弓送你了,等你姑姑熟悉了市里的环境,让她回来接你,去那边住几天,下半年你就要上学了,要记得好好学习,要是能考一百分,我也回来接你,怎么样?”
长歌安慰着臭小子宋学军,看着他露出笑容,自己也跟着笑了。
“姑父,那咱们可说好了,一定记得回来接我。”宋学军大眼睛亮亮的,满是信任。
“一定记得,忘不了。”长歌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说道。
“妹夫,你别听他瞎说,还去市里玩儿,咋不上天呢,屯子里装不下他了咋的。”宋大哥赶着牛车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
对于亲爹的反驳,宋学军就当没听见,他相信姑父肯定会说话算话的,姑父可是把弹弓都送他了,对他最好了。
“大哥,等过段日子不忙了,让墨兰回来接他,马上就要上学了,还能玩几天啊,上了学可就没时间玩了。”
长歌帮忙说着情,这小子命好,能赶上恢复高考,没准能考上大学呢。
牛车慢慢的走出了屯子,他们要去县城坐车去市里,牛车也要走三个小时呢,宋家人看着远去的牛车,宋母抹了抹眼泪,有担心,也有欣慰。
“行了,哭啥,闺女是去享福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谁有她命好啊。”宋队长劝着老妻,可说出来的话,明显不中听。
“我乐意,我担心我闺女还不行了吗,我也想享福,你能让我也享福吗?”宋母一转身回家了,还要上工呢,可不能再耽搁时间了。
宋队长:这咋还冲着我来了,我是好心啊,这娘们儿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大了,唉,咱是男人,不跟女人计较。
宋队长也跟着回家了,他也要上工的,今天都耽搁不少时间了。
宋家的三个儿媳妇满脸的羡慕,她们也想去城里生活啊,不用下地干活,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可惜,没那个命啊!
得了,上工去吧。
长歌带着宋墨兰宋墨岭折腾了一天,才到市里,这个时代的交通是真的没眼看啊。
这要是带着宋墨兰回沪市,在路上就得折腾一个星期,还要转几趟车,直达的车根本没有。
不过他也知道,今年是回不去了,他那个气运之子的儿子,就是明年三月份出生的,用不了多久,就能生根发芽了,还是等孩子大一些再回去吧。
长歌在市里的宿舍也是一个小院,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不同的是,这边有电,还有暖气,只不过不是集体供暖,自己家里烧的那种土暖气。
就这也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也只有工厂的宿舍有这条件了,普通住户就只能升个炉子取暖,这里的冬天是真的能冻死人的。
第一次看到电灯的宋墨兰,满脸的新奇,拉一下灯绳就亮了,再一拉就灭了,宋墨岭虽说知道电灯,可也没实践过,兄妹俩玩的不亦乐乎。
长歌想说:再玩下去,灯泡就烧坏了。
宋墨岭在城里待了三天,就火急火燎的回屯子了,知道了妹妹在这边会过的很好,他也就放心了,小院虽然没有屯子里的大,但也能种些菜,两个人吃足够了。
东北农村的院子都很大,一亩地的院子都算是小的,像宋家这种兄弟多的,都是每人一处院子,两亩多地一处,连成一片,既可以分成几个小院子,也能连成一个大院子,房前屋后种点菜,都够一年吃的。
老百姓常说的“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的就是院子。
所以宋墨岭看到长歌这小院子,就有些嫌弃,可也知道这不是农村,院子小也正常,帮着宋墨兰把院子翻了,又种上菜,这才回村。
长歌也给他带了很多东西回去,像瑕疵布,豆油,白糖红糖这些,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装了一个大麻袋,给他买了票,送上车。
沪市容家。
容爸容锦今天接到了二儿子寄来的包裹,挺高兴的,这孩子从小就有些小聪明,一向自私,让他下乡也实在是气狠了,可这到了乡下后,反而变好了,果然,还是要接受再教育才行。
容锦取了包裹后,就骑车回家了,路上遇到认识的人,还热情的打着招呼,跟人家说包裹是二儿子寄来的,这孩子在农村懂事多了。
容妈看着容爸回来,还带着包裹,吃惊的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容锦笑着把包裹递给她:“阿宴寄回来的。”
“嗷呦,阿宴懂事多了嘛。”容妈高兴的拆开了包裹,里面有一只风干兔子和鸡,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有一根人参,还有一封信。
容妈把信递给了容爸,看着肉食,心里美滋滋的,收进了厨房,说道:“今晚咱们做半只鸡吃吃,阿宴有心了。”
容爸看着信,心里有感动,有欣慰,这孩子真的懂事了,还知道让家里给小儿子找工作,跟在家里时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