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豪门总裁的独宠:误嫁千金 > 第451章 她进产房前说:“你要在那等我出来”

豪门总裁的独宠:误嫁千金 第451章 她进产房前说:“你要在那等我出来”

    深夜,急诊手术通道的感应门在推车驶过时自动打开,走廊尽头,一盏灯始终亮着,映着金属推车发出刺耳的滚轮声。

    李雪菲被推进手术区之前,一直很安静。

    她穿着手术服,躺在推进床上,双手被护栏束在身侧,但她的眼睛始终睁着。

    没有喊疼。

    没有哭。

    甚至没有说一句告别。

    直到被推进产房前,她忽然扭头,看向身旁正跟着疾走的沈君泽。

    他满眼都是红血丝,像是好几天没睡,嘴唇也因为干裂起了皮,却始终紧紧跟着担架车。

    她盯着他,忽然低声说:

    “沈君泽。”

    他一顿,立刻俯下身:“我在。”

    她的声音不高,压得几乎像是在梦里开口:

    “你要在那等我出来。”

    “哪怕天塌了,也别走。”

    他喉头一哽,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只重重点头:

    “我不走。”

    “你不出来,我不动。”

    她笑了,眼中却涌出一丝湿意。

    可她咬牙忍着,只轻轻说了句:

    “我怕疼。”

    他附在她耳边,用尽力气稳住嗓音:

    “你只管疼。”

    “其他的交给我。”

    那扇产房的门最终合上,彻底把他们隔在了两个世界。

    他站在外面,门前贴着三个字——重度早产。

    **

    时间开始变得模糊。

    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护士递来热水他没接,医生助手来确认病历他机械签名。

    脑子里只有一个画面:

    她仰头望他时说那句话的神情——那么冷静,又那么像在说再见。

    一个小时后,手术室灯光仍然亮着,门没有开,里面传来模糊的喊话声与仪器警报。

    沈君泽忍不住推开通道口,想冲进去,却被医生拦住。

    “沈先生,现在是紧急切宫处理,您不能进去。”

    “我只想……她听见我。”

    “她不是不怕,是太怕了……才什么都不说。”

    医生沉默了一秒,最终看了他一眼,转身低声说了句:“开对讲。”

    他走到音频口,低头,语气第一次带了微微颤音:

    “李雪菲,我在这。”

    “我一直都在这。”

    “你要是敢不出来,我……我就把这整层楼买下来改名叫‘雪菲’。”

    “我把曜雪收起来。”

    “我给你放一年假。”

    “我以后早饭只学你喜欢的煮法。”

    “你爱发火我就被你骂,别内伤了行吗?”

    “你要真的敢不出来……”

    “你欠我一句‘我爱你’都没还。”

    那头没有回应。

    只有越来越急促的仪器滴答声,还有医生压低语气的术中指令。

    他闭上眼,靠着门板,整个人像失去了骨架。

    时间仿佛过了一整个世纪。

    直到——

    “哇——!!”

    一道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刺破手术区厚重的空气,也穿透沈君泽紧绷到极致的神经。

    他抬头,像是被什么猛然拽回来:

    “孩子……出来了?”

    助产护士从门内推出来一辆新生儿观察车,小宝宝还未清理干净的小脸皱巴巴的,正大声哭着。

    “男孩,五斤整,哭得很响亮。”

    “体征稳定,短暂观察后送入保温箱。”

    沈君泽盯着那张小脸,整个人有那么几秒,是愣住的。

    那个他半年前还未曾设想过会存在的小生命,现在真的——来了。

    来了这个世界,带着他们的血、他们的命。

    他靠近小小的婴儿车,俯下身,手指几乎要触碰那皱皱的小手时,忽然听见身后——

    手术室门,开了。

    护士小跑着出来,大声道:

    “沈先生,李女士保住了,刚刚输液反应过来,术后指标恢复良好,已经转入清醒镇静阶段。”

    “人——保住了!”

    他怔了一下,然后——

    猛地转身,眼眶瞬间湿了。

    他跑进走廊,隔着玻璃,看见她被推出手术室,脸色苍白,眼睛半睁。

    医生推着床一边走一边说:“李女士,你听得见我说话吗?”

    她缓慢点头。

    “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她轻轻摇头。

    医生笑了:“你儿子出生了,你也——挺过来了。”

    李雪菲闭上眼,嘴角轻轻一弯:

    “我说过的。”

    “他在那等我,我就得出来。”

    那一刻,沈君泽跟着她的推车走在走廊上,眼泪一滴一滴落下,没人看见他哭,没人听见他骂自己有多没用。

    但他知道,从今天起——

    他是父亲了。

    她,是妈妈。

    他们,是家。

    这家,从此有了根。

    而他的人生,也终于——等到了最好的“回来”。